大家好鴨,我是佛系老司機。
四年前我買了第一臺應急啟動電源,如今已經被用成伊拉克成色,因為它的附加功能非常實用。
後來我通過眾測等途徑擁有了70邁和博世的啟動電源,可惜他們都少了一個對我來說十分重要的功能,而倍思這款啟動電源,剛好有這個功能,具體後面我會提到。
接下來我會為你解讀,這三款主流啟動電源在「性能」、「操作便利性」、「安全性」以及「實用性」等方面有何差異,告訴你哪款更適合你。並且穿插新手司機在應急啟動電源和汽車電瓶方面的知識點和誤區。#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本文乾貨多多,內容詳實,樓主有問必答,記錄儀方面也可提問,歡迎各位收藏、加關注
重要說明
這三臺都是知名大廠的產品,均為自主研發+代工的模式,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國內外質量認證,絕非「貼牌」貨。因此,本文並不會實測啟動車輛,畢竟啟動家用車是它們的基本功,小菜一碟沒啥可說的;另外,正經的測試,有較高的條件,風險也較大,非專業檢測機構很難測出科學的數據。強烈建議大家「電瓶沒事兒的話」不要自行測試,真虧電了再用——我是有過教訓的:
當初評測博世啟動電源時,為了驗證真實效果,我找朋友借來一臺大奔,把電瓶的負極電纜拆下,連接到啟動電源,跳過電瓶直接打火成功!一次打火消耗10%的電量。但是,萬萬沒想到汽車電子扇的保險絲被燒斷了,當時車輛並沒有顯示報警,行駛一段距離後,因電子扇罷工,導致引擎過熱,結果防凍液水管爆裂,防凍液流了一地,只能叫拖車。這當然不是啟動電源的問題,而是操作不規範引起的,後面我會提到具體原因。總之,幾百上千安的大電流不是鬧著玩的,看完本文你會了解更多「內幕」。
誤區1:買來應急啟動電源後,拿正常的車輛試一試!應急啟動電源就好比醫療急救用的心臟除顫器,好好的人誰受得了電擊?應急啟動電源只適用於虧電的電瓶,實測前必須耗乾電瓶(耗幹一次,電瓶壽命就會縮短一些),而且還要反覆多次測試,記錄每次消耗的電量情況。如果斷開電瓶線,繞開電瓶直接用啟動電源打火,屬於操作不規範。啟動電源只能提供瞬間大電流,來重新激活電池,並不能為車輛持續供電,這樣操作非常容易造成車輛電器設備和啟動電源自身的損害。
性能對比
其實根本不需要實際啟動車輛,就能看出它們的性能差異,因為啟動車輛主要看的就是啟動電流、峰值電流、電池總量以及電芯的串聯方式這四項。電流越高,啟動的成功率越高、可啟動的排量越大。電量越大,可啟動的次數就越多。而電芯數越多,說明釋放的電流就越大——在通電的一瞬,四片串聯電芯釋放的電流肯定大於三片電芯。70邁和博世都是3片電芯,倍思是4片電芯,這就是為什麼在體積大小的相似的情況下,倍思的啟動電流和峰值電流更高的原因。
誤區2:應急啟動電源的電池就是普通的鋰電!錯。應急啟動電源的電池是「高倍率」聚合物鋰電。普通的鋰電池,以及電動汽車用的動力電池,只能平穩放電,而高倍率電池可以在瞬間釋放高出許多倍的電量,在航模、無人機領域很常見。高倍率電池還會增加電路、線材等相關成本,所以應急啟動電源要比普通的充電寶貴上許多。
安全防護對比
這類產品只看電流大小可不行,能夠很好地控制和管理電流更重要,否則是非常危險的。
通過他們的電瓶夾及智能防護插頭不難看出,70邁和博世的一模一樣,因為它倆為同一家工廠代工。
應急啟動電源的核心防護技術,就藏在這個插頭裡。
70邁和博世採用的是較新的EC5接口——除了正負極,還帶有一個小小的電池溫控導線接口;倍思則採用了常規的EC5接口,只有正負極,溫控部分做到了主機內部。我猜想,可能是為了降低代工成本,所以70邁和博世的代工廠選擇將溫控晶片設計在插頭裡,因此才設計出這種新型的3PIN(3針)接口,它與把溫控晶片做在主機內部的倍思並無本質區別。倍思的常規EC5接口支持市面上常見的EC5轉接頭,另外兩臺由於接口比較新,市面上還沒有專用轉接頭。
這就是對我十分重要的功能——「EC5轉接頭」,它可以進一步擴展應急啟動電源的實用性,相當於我在任何地方都擁有一個「12V車載點菸器電源」,對於經常做汽車電子產品評測的我來說,極為方便,省得我在車裡取電,也大大減少了對電瓶的消耗。
瞬間爆發強大的電流,電瓶夾及其導線的品質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首先,電瓶夾必須「咬得緊」,才能避免虛接,如果虛接,會在通電的瞬間產生爆震和電火花。這三臺的電瓶夾材質和做工都很好,非常緊。另外,大電流會產生大量的熱,這三臺導線都是軟矽膠絕緣外皮(電線印字標識:10AWG 200℃),足夠粗,耐高溫,能夠承受大電流負載。
操作對比
由於70邁/博世與倍思採用的電路防護方案不同,所以在操作上也有一些區別。它們的基本操作是相同:電瓶夾先後夾住電瓶的正極與負極(正對正,負對負),如果正負極接反,會有報警提示,不會短路。但如果你的電瓶虧電嚴重,70邁/博世的啟動電源就需要按下插頭上的BOOST鍵。
它的作用是直接釋放電池的最大電流,但防護機制會失效。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儘量不用使用這個「大招」。當初測試啟動大奔,繞開了電瓶,因此必須使用BOOST功能來關閉防護機制,可能就是因此導致汽車電子扇保險絲被燒斷。再次提醒,不要繞開電瓶啟動,啟動電源是為了激活電瓶,不可直接啟動車輛。有的車沒事兒,但其他車可能就會故障,尤其是傳感器眾多的豪華車。
倍思的啟動電流和峰值電流都已經很大,所以無須再設置「大招」鍵,操作相對更簡單,啟動成功率更高,也更加安全一些。
這裡不得不再提一下EC5轉接頭的事。雖然EC5轉接頭非常實用,但直接插在啟動電源上,實際上也是繞開了智能插頭裡的安全電路,因此有短路風險和電池過放等問題,可能導致電池壽命縮減,所以不要過度依賴,用完馬上斷開,更要防止熊孩子接觸。對於車載吸塵器這種並不精密的設備沒啥大礙,但對於更精密的電子設備,一定要通過品質過硬的穩壓車充電源或者逆變器「過一手」。當然,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主機上自帶的USB輸出口已經足夠實用了。
實用性對比
誤區3:一兩年都用不上一次,應急啟動電源使用頻率太低!首先,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尤其是北方寒冬,低溫會讓電瓶更加容易虧電,就算自己用不上,說不定還能幫上別人,攢個人品。
另外,應急啟動電源的附加功能也很實用:平時當手電,路上拋錨能當個警示燈避免被撞,出門還能當充電寶,甚至可以通過逆變器給220V的小家電供電,絕對是春節自駕返鄉必備神器之一。
接口的數量越多、功率越高自然越好。70邁只有一個USB-A供電口,只能給一臺手機充電,好在自身充電口為主流的Type-C。博世擁有兩個USB-A口,可同時給兩臺手機充電,但自身充電口為micro-USB,有些過時,自身充電速度較慢。倍思雖然也只有一個USB-A供電口,但它的Type-C接口為充電/供電二合一,可以同時為兩臺設備供電,並且Type-C接口達到了5V3A,因此自身充電和供電速度都是最快的。遺憾的是,它們都沒有各大手機廠商的認證快充協議。
實用性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屏幕顯示功能。博世和倍思都帶有更精準的電量顯示,方便觀察電量消耗情況,而70邁則只有4個LED燈來顯示電量,每顆燈代表25%的電量,所以只能大致估算。注意,一般給電瓶搭電時,至少要確保電量在50%以上。
三者的照明功能也有很大區別。亮度上70邁只有一顆燈珠,亮度一般,照射範圍較小。博世的4顆燈珠加柔光罩的亮度最高,照射範圍很大,我也經常拿它當攝影補光燈用。倍思的「車燈」造型最好看,但亮度比較一般。
70邁照射範圍較小,光線很硬,偏向聚光
博世的柔光效果不錯,光線柔和,照射範
倍思的燈是立體造型,使得光線產生了折射效應,很「藝術」,但實用性降低。
倍思的造型很像汽車的車頭,車燈部分可提供照明。
三者都帶有應急求救信號和爆閃功能,博世還多了個紅色報警燈功能,如果夜間車子拋錨停在路邊,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手感方面,重量輕、體積小、邊緣圓潤、親膚材質外殼的70邁手感最佳。博世也是親膚材質,但體積最大,女生手小,比較難握持。倍思外殼採用塑料加頂部金屬蓋板,散熱性能更好,但手感相對遜色一些。不過親膚材質時間一長可能會出現發粘的情況,我那臺紐曼的就已經很黏了,手感變差,倍思不會有這種情況。
再來看配件。70邁和博世都配有一個軟質便攜包,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倍思是典型的數碼產品包裝盒,上下雙層結構,Type-C充電線也很長,但沒有配軟包。
優缺點
70邁:價格最便宜,外觀相對小巧,外觀更像一臺大號充電寶。但只有一個USB供電口,手電的亮度較弱。啟動性能與博世相當。博世:有兩個USB供電口,柔光燈亮度較高,且帶有紅色報警燈。但micro-USB輸入口比較過時,自身充電速度較慢。倍思:有兩個供電口,其中一個為Type-C,需要額外選購轉接頭或C口充電線,但是輸出功率較高,達到15瓦。手電樣式非常好看,但燈光形狀比較奇特,影響了實用性。頂部金屬蓋板散熱性能更好,但冬天冰手,磕碰容易留下小坑。啟動性能為三者中最強,4電芯串聯電流更大,適用範圍更廣,操作更加簡單,安全性相對更高。
總結:如何選
如果您只是需要一個應急啟動電源,並不在意他們的附加功能,那麼具體要看您的車型和電瓶的健康程度。例如:發動機排量較大,或電瓶較老,就選電流最大的倍思。
如果您也考慮應急啟動電源日常的實用功能,那麼可以重點考慮一下博世和倍思。
如果您預算有限,可以選擇70邁,它的性能與博世幾乎一樣,只是在實用性上做了減法。
如果您是新手或汽車小白,可以優先考慮倍思,因為它的操作相對來說最簡單,性能更強,適用的車型更廣,操作安全性相對另外兩款更高一些。
延展閱讀:更多電瓶和應急啟動電源常見誤區
誤區4:新車不會有電瓶虧電問題的啦!
以前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其實,電瓶虧電跟新舊沒有「直接關係」,大燈忘關,第二天甭管新電瓶還是老電瓶,都會扛不住。現在的新車,電子設備越來越多,雖然電瓶容量也大了,但架不住功率一個比一個大,電量消耗非常大,尤其熄火時用車機聽歌看視頻,「幹燒」電瓶容易虧電。低溫天氣也經常導致電瓶虧電,這一點東北人民最有感觸。
誤區5:電瓶虧電就讓保險公司來「換電(瓶)」唄!
電瓶如果不是經常虧電,或者虧電不是特別久的話,其實根本不需要更換電池。因為電瓶電量過低後,會自動進入保護狀態,只需要大電流激活即可正常使用。而且保險公司換給你的可能不是全新的電瓶,甚至不如你原來的。另外,即便是更換電瓶,老電瓶也是有回收價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把電瓶「白送」人家。
誤區6:保險公司有免費搭電救援,又快又好!
眼瞅要過年了,整個後市場都處於「人少活多」的狀態,救援別說「快」了,「有」就不錯了。平時早高峰救援車也會堵車呀,沒電還是直接打車或坐公交更快些。節假日自駕遊,如果超出服務區域,不僅要收費,還要等很久。
誤區7:安裝行車記錄儀會導致電瓶虧電!
這要看具體的取電方式:如果是12V點菸器取電,絕大多數的車都會熄火後馬上斷電,極個別車型的點菸器是「常電」,也就是無論是否熄火都供電(這個很容易試出來)。如果點菸器是常電,還要再具體看有沒有「低壓保護」功能(這個要看說明書或諮詢廠家),如果點菸器沒有低壓保護,那麼最好關閉記錄儀的停車監控功能,或停車後手動斷電,否則很容易導致虧電。
如果是通過車內保險盒取電(也就是所謂的隱藏式走線),則要看三個方面:一是連接的保險絲是否正確或合適,二是降壓線本身是否帶有「低壓保護」功能,三是降壓線的品質(有低壓保護但不準也沒用)。三者必須全部OK,才能確保記錄儀不會耗乾電瓶。
我計劃寫一篇關於記錄儀取電和DIY隱蔽走線的詳細文章,感興趣的朋友關注一波。
誤區8:好好好,我隨便買個便宜的應急啟動電源就行了吧!
草率了不是。應急啟動電源市場比較混亂,品質參差不齊,參數虛標也不奇怪,所以只看銷量和低價可不是明智之舉。而且,有些老電瓶或虧電太久的電瓶,隨隨便便找個應急啟動電源未必能救活。這裡有兩個核心參數:「啟動電流」和「峰值電流」。這兩種電流越大,可啟動的發動機排量就越大,同時對於老電瓶或虧電太久的電瓶成功率就越高。
我是「佛系老司機」,原汽車行業從業者。對用車、攝影、家居數碼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我哦!
原創不易~還望大家點個讚、收個藏、打個賞、加關注~ 這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