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的疑惑,不論天氣是熱還是冷,中國人為啥都要喝熱水?

2020-12-12 澎湃新聞

現代的旅行者都會同意這樣的觀點:徜徉於世界各地最大的樂趣是吃遍所有美食。早期歐洲探索家們也不例外。不同的是,他們常年吃的只是當地當季的食物。所以,能夠有機會品嘗世界各地這些美味佳餚不失為人生一大幸事。

約翰·莫奎特在 1696 年寫的《非洲、亞洲、美洲及東西印度群島旅行記航海札記》一書中這樣描述摩洛哥的食物:

之前我曾提到過古斯古斯,也曾多次品嘗,做法是將甜李子或者蜜餞加一些水,放入煎鍋,多次揉合,然後將其置於泥制的底部帶孔的容器(類似漏鍋)中;放於火上,待其沸騰,湯沿著碗的邊緣流下。這種營養豐富,類似珍珠狀的小吃,非常可口,吃起來令人慾罷不能。

約翰·莫奎特在《在西印度群島的短暫旅途中所見奇人異事》一書中,生動地描述了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晚餐已經準備就緒,我們坐在這桌豐盛的飯菜前,雖然擺放的位置有些凌亂,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食慾,反而感覺虧欠了主人好多。在桌子中央是一口加了胡椒粉的鍋,給人的感覺是一鍋大雜燴,裡面有一大塊牛肉、某種葉子,我認為這可能是熱帶地區的一種蔬菜;還有黑胡椒、一種蔬菜、百裡香、蔥;最後把螃蟹、蝦和小龍蝦放進去,當放入麵團和山藥後,鍋裡面的湯顯得稠了很多,經過一陣亂燉,剛開始的青蝦變成了紅色,麵團和山藥發白,在不同的辣椒的作用下,湯變得色彩鮮豔。一切就緒之後,正如我所描述的,確實色香味俱全。

威廉·比達爾夫在 1612 的《四位英商和一位傳教士非洲、亞洲、特洛伊、卑斯尼亞、色雷斯及黑海之旅》一書中,講述了他在土耳其所品嘗的食物:

土耳其的食物並不是很豐盛,最常見的是手抓飯,將肉,大米,少量羊肉放在一起煮熟,有時候也加一些烤熟的脊骨(有時是一些碎肉或一小塊肉)。土耳其最貴的食物是土耳其餃子和土耳其散蛋。土耳其餃子是面做的,像餡餅,其裡面放入各種香料和肉類,不是切碎的,而是一小塊一小塊的。土耳其散蛋是由雞蛋和香料製成的。

1613 年,約翰·薩裡斯(John Saris,1580—1643)在《約翰·薩裡斯在日本的旅行》(The Voyage of John Saris to Japan,1613)一書中,做了如下描述:

稻米在這個國家廣為食用,顏色最白,質量最好,日本人吃米飯以替代麵包。搭配新鮮的和醃製過的魚類,泡菜、山楂、蘿蔔和其他鹽醃的帶根蔬菜;他們常在野鴨、野鵝、野雞、鷓鴣等各種野味身上抹鹽,進行醃製。他們也能很好地儲藏野兔肉、山羊肉、牛肉、鹿肉等。日本的奶酪豐盛充足,但日本人不做奶油,也不吃任何奶製品,因為他們堅信喝奶太野蠻,猶如未馴服的野獸一樣。

日本的家豬數量豐富。小麥和我們的相差無異,他們也用牛、馬、母鹿耕地,平民百姓喝水,在吃飯時,他們喜歡喝熱水。他們還認為蜂蜜是驅除蛔蟲的靈丹妙藥:其他飲料日本人不喝,但是喝用米蒸餾的酒,這種酒價錢便宜,幾乎和我們的烈性酒一樣,口感辛辣。

中世紀的佛蘭德傳教士威廉·盧布魯克在其《盧布魯克東行記》(The Journey to the Eastern Parts of the World,1253—1255)中,詳細描述了蒙古人的飲食情況:

關於蒙古食物,你必須清楚,蒙古人吃的不僅僅局限於活物。由於所養的牛羊數量太多,牲畜的死亡不可避免。但在夏天,除了馬奶,蒙古人對其他食物毫不關心。如果有牛或馬死了,蒙古人會把它們的肉切成細條,掛起來,風乾。這樣,即使未放鹽,肉也沒有腥味。馬腸做成的香腸,味道比豬肉香腸的好。當然蒙古人也吃新鮮馬肉。吃剩的馬肉可以儲存到冬天。對於公牛皮,蒙古人以他們傳統的方式將其煙燻後製成獸皮袋;馬皮則被做成了漂亮的鞋子。對於羊肉,通常一群人分吃;他們將羊肉切小,放入鍋中,加鹽和水煮,但不放其他調料,吃時他們使用自製的刀叉,像我們削梨或蘋果的刀。羊肉熟後,根據客人的數量,每人分得一塊或者兩塊。在蒙古人的主食中,馬奶就是他們的全部。

說到馬奶,盧布魯克描述了它是如何製作的:

取馬奶需要技巧和智慧。蒙古人用一根長繩緊緊綁在兩個樁子上,再將一群小馬拴在樁子上,一群母馬站在小馬旁,讓它們安靜地吃奶。如果其中一隻小馬太狂野,那麼這隻小馬只能吃一點點奶就被帶走,而此時,擠奶人已經佔據小馬的位置,開始擠奶,然後將大量新鮮馬奶倒入木桶,使用特製的棍子反覆攪動,馬奶在劇烈的動蕩撞擊中,溫度不斷升高,味道發酸或發甜,繼續攪拌直到全部奶油發酵。這種馬奶酒口感略為辛辣,甚至難以下咽。但喝完後,口中留有杏仁味,使人飄飄欲仙,意識迷糊,尿意頻頻。

《企鵝、鳳梨與穿山甲》

[英]克萊爾·科克-斯塔基

後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弗雷·塞巴斯蒂安·曼裡克的旅行》(Travels of Fray Sebastien Manrique,1629—1643)一書中記載了 17 世紀孟加拉國的飲食:

孟加拉國人們的日常飲食是大米,實在沒有配料的時候,只放鹽,不過他們也會感到滿足。他們還食用一種稱為 xaga 的草藥(印地語,某種蔬菜或菠菜)。那些生活較為富裕的人喝牛奶,吃酥油和其他乳製品;他們幾乎不吃魚,特別是那些內陸的居民。他們人也吃羊肉,包括山羊、山羊仔,以及被閹割過的山羊。除了野豬,他們也會吃野鴿、家鴿、鵪鶉和其他類似的動物。但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不會食用家豬、母雞、雞蛋或其他家禽,特別是不吃牛肉。

除了那些不信教者或異教徒,還有一些非常虔信恪守的人,他們不僅拒絕食用任何動物,而且對紅色蔬菜碰都不碰,因為他們認為吃任何紅色食物是「罪惡深重」的。他們通常吃一種在米飯裡加扁豆的混合餐,有時也把米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加扁豆,另一部分加一種小小的深綠色蔬菜,這種食物易於消化,對體弱多病者有益。在這些食物中,孟加拉國人還會添加大量的酥油以補充體力。

弗朗索瓦·瓦倫汀對錫蘭(現在的斯裡蘭卡)的食物描述如下(1724):

米飯替代麵包成為他們的主食,如果裡面再加點鹽,加了胡椒的燉菜、檸檬汁,那就更好了。對錫蘭人來說,吃牛肉是犯罪。當地也沒有太多的肉類或魚類可供食用,即使有,他們寧願賣給外國人賺點錢,也不願意自己吃,但對於有錢人,他們的餐桌上擺放了各種各樣蒸了很長時間的帶有咖喱味的魚或肉。在窮人看來,節儉是一件光榮的事,人們稱讚那些過簡樸生活的人。

約翰·弗朗西斯·吉梅利·卡內裡博士在《環球航海》一書中記載了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他對此感到困惑:

中國人一般喝熱水,吃冷食,與歐洲人相反;他們從不喝冷水,不論天氣是熱還是冷,在旅行中就算口渴,他們會耐心燒水,即使熱水會燙傷他們的嘴唇。

在餐桌上,對於貴族,他們吃的是山珍海味、鮑魚海參。有價格不菲的燕窩,值 300 個西班牙古銀幣,也有鹿茸等名貴中草藥。這些貴族吃飯前絮絮叨叨的時間太長,以至於這些美味佳餚都涼了。

原題:與世界各地的美食邂逅

*本文節選自英國作家克萊爾·科克-斯塔基的《企鵝、鳳梨與穿山甲》,本書從大英圖書館的百寶箱中搜集了自中世紀以來,尤其是地理大發現時期以來,人類探尋新大陸、開闢新航線的途中,各旅行家、探險家第一次見到某種動物、植物、風俗人情時的見聞與觀察。

《企鵝、鳳梨與穿山甲》

著者:[英]克萊爾·科克-斯塔基

出版:後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原標題:《外國人的疑惑,不論天氣是熱還是冷,中國人為啥都要喝熱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只有中國人喝熱水?A.O史密斯帶你解讀真相
    在中國,我們從小就被父母教導要多喝熱水,而喝冷水是要鬧肚子的。 感冒時喝熱水、可以抵抗病毒。 生理期時喝熱水,可以活血化瘀。 胃痛時喝熱水,可以緩解疼痛。
  • 為何只有中國人愛喝熱水,而外國人直接飲用冷水?英國人道出真相
    在國人的印象中,似乎沒有什麼東西能比多喝熱水更有效了,頭疼感冒喝熱水,發燒咳嗽喝熱水,甚至於長痘都要多喝熱水。然而,令人困惑的是,當我們出國旅行時,會發現幾乎能用水的地方都提供冷水。除了用來衝咖啡和泡茶之外,其他提供飲用水的地方基本是看不到熱水身影的。不知不覺中喜歡喝熱水已經成為中國特有的「文化」,因為外國人走到哪裡都會選擇冷水。
  • 中國人「多喝熱水」的由來:一開始還很奢侈,後來全靠推廣?
    這些年來,中國國民的人均用紙量與日俱增,但要是和歐美、日本等國家相比的話一直都是「低水平」。對此,有人將其原因歸結於:外國人比較喜歡拉稀,要是再進一步來講的話,最終原因就是外國人喜歡喝冷水。在外國餐廳,如果你要水的話,服務員通常都會給你一杯冷水,甚至是冰水。但是在中國餐廳,服務員一般都會給你一杯熱水。因為在中國,喝熱水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刻在骨子裡的習慣。在當今中國的很多場合,「多喝熱水」儼然成為了一個口頭禪,而人們在工作時、用餐時,睡前睡後幾乎都要喝熱水。
  • A.O.史密斯帶你揭開中國人 「多喝熱水」的真相
    【天極網IT新聞頻道】說到中國人的日常習慣,「喝熱水」絕對是讓外國人最難理解的一項。而對於中國的家庭來說,成員之間表達彼此關心最愛用的一句話絕對是——「多喝熱水」!「感冒了?多喝熱水」、「拉肚子了?多喝熱水」、「沒休息好?多喝熱水」……等等等等。凡此種種,似乎「熱水」就是靈丹妙藥,身體不舒服了,只要喝上一杯,就沒有搞不定的!
  • 外國人很疑惑:這東西我們頓頓離不開,為什麼中國人卻不愛吃?
    外國人很疑惑:這東西我們頓頓離不開,為什麼中國人卻不愛吃?不知道大家對這件事情有沒有印象,那就是一個女孩子給自己前男友送了一卡車的洋蔥,重量差不多1噸左右。說到洋蔥這種食材,大傢伙可都是又愛又恨的,偶爾吃著挺好吃,但處理的時候很容易就淚流滿面了。由於地理位置的差異,中西國家在飲食文化和習慣上也是不同的,中餐廳講究的是熱鬧,而西餐廳注重的浪漫和情調。對洋蔥而言,它是西餐美食必不可少的食材,也是外國人頓頓離不開的。但對我們中國人而言,洋蔥就是一種非常普通不起眼的家常蔬菜,雖然價格便宜,可是用途不廣,愛吃的人也少。
  • 白開水加入冷水,兌換成溫水,還能喝嗎?很多人都喝錯了
    中國人一直有喝熱水的習慣,一邊吹著氣,一般喝著水,似乎在享受生活。真正喜歡這樣喝水的人,多半是一些生活節奏慢的人。那些生活節奏快的人,哪有閒情逸緻吹著氣、喝著水,多半是冷水往開水裡一倒,就咕咚咕咚喝起來。
  • 中國遊客很納悶,為什麼這東西這麼方便,外國人卻不用?
    很多人對於國外的生活都是來源於網上的信息,其實在中國遊客雖然每年出國的都很多,但是在中國總人數的比例中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是沒有出過國的。很多人對於國外的一些比較冷門的小知識其實並不清楚,以至於有些人第一次出國的時候都會很奇怪。
  • 請多喝熱水
    冬天到了,天氣冷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感冒多發期,一句句的多喝熱水正在趕來的路上。多喝熱水,多麼溫暖人心的一句話各種非專業研究表明,多喝熱水有利於身體健康首先,喝熱水能夠驅寒,寒冷的冬季,一杯可以驅寒的熱水可以使身體快速回暖,保證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
  • 喝熱水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好處?
    曾經有一段時間,很多人都在瘋狂地吐槽直男的迷惑言行,一句「多喝熱水」竟然成為了全網吐槽的焦點。 原本呢,喝水,無論是熱的還是冷的,都能保持身體健康和水分充足。而且據說,與喝冷水相比,熱水可以幫助改善消化,緩解充血,甚至促進放鬆。
  • 只知道多喝熱水?那燒開的自來水和桶裝水,哪種水更健康?
    不管你是感冒了,還是身體不舒服,甚至是壓力大,總有人會叫你多喝點熱水。喜歡喝熱水這一習慣,在全世界已經公認是中國人特有的。在中國,熱水就像一劑「良藥」,在任何情況下都可派上用場。我們都知道,人體的80%是由水分組成的,所以可以看出,水對人體尤為重要。人可以三天不吃東西,但絕對不能三天不喝水,因為身體缺水的時間過長,會使身體逐漸虛脫,甚至造成生命危險。
  • 農夫山泉贊助《老男孩》,挑戰中國式「喝熱水」,年輕人會買單嗎?
    男性視角,本色出演,劉燁就是「老男孩」,孫紅雷就是「好先生」。 相比較《好先生》中「無處不在」的怡寶純淨水, 農夫山泉這次的「參賽選手」無論是品相,檔次還是露出方式,都要技高一籌。 距今,喝熱水在中國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但同外國人喝涼水的歷史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 歐洲人從未喝過熱水。從山溝溝裡隨舀隨喝,到直飲水龍頭對著嘴喝;從馬路上瓶子喝,到餐桌上高腳杯喝。總之,歐洲人的喝水史上從未出現過「熱水」這個詞,「溫水」則更罕見。
  • 為什麼國人喜歡「多喝熱水」?有哪些歷史淵源?老外表示難以理解
    甚至女孩子來親戚的時候疼痛難忍,都可以用喝熱水的方法來緩解。不知道大家是否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全世界只有中國人喜歡喝熱水?有哪些歷史淵源?就連老外也表示難以理解。第一、中國人為何對熱水情有獨鐘關於中國人喝熱水的現象,很多人都難以了解背後的原因。
  • 英語闢謠:「喝熱水」英語真的不能說drink hot water嗎?
    英語闢謠:「喝熱水」英語真的不能說drink hot water嗎?之前看到過很多英語文章說,喝熱水不能說drink hot water,不然就是喝100度的大開水,太燙了!真的如此嗎?那hot chocolate熱巧克力?
  • 關於JR史密斯:能徵服他的不止詹姆斯,還有中國人喝熱水的習慣!
    JR史密斯CBA時期在一次接受採訪時,關於中國人喜歡喝熱水的這個習慣,JR史密斯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國人大部分都愛喝茶,他們還愛喝熱水,但我真是不理解,他們就把水燒開,什麼也不加進去,就只是喝熱水。」
  • 檸檬水應該是喝熱的還是涼的?
    那麼經常喝的檸檬水應該是喝冷的還是熱的呢?下面隨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來了解下。為什麼要喝熱的檸檬水而不是冷檸檬水? 其實不管是熱的檸檬水還是冷的檸檬水對於身體都是有益的。但是研究發現,喝熱飲料是兩者中更好的選擇。熱檸檬水中的蒸氣會加速鼻粘液在鼻腔中的運動,味道也比冷檸檬水更加濃鬱。
  • 外國小哥喝王老吉,一口亮出「表情包」疑惑中國人怎么喝得下去?
    而一碗甘甘苦苦的王老吉,更能消暑解困、除溼清熱,不過外國人可適應不了這個味道,他們更喜歡喝甜甜的可樂。下文轉載自作者:美食星推薦現如今網絡技術是非常發達的了,我們平時在網絡上就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視頻。不過,小優發現很多有趣的視頻都是外國朋友發出來的。人們都說美食不分國界,現在連飲料也是在國外很受歡迎的。
  • 外國人眼中的東方神秘力量中國和「開水」文化
    很久以來,西方人不理解我們「開水」的大中華文化,一般認為,這是由於地區差異和生活習慣不同造成的,因此外國人不明白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喝熱水。然而在國外生活多年,讓我感到這種不理解的主要原因是中國人和西方人的科學概念不一樣。
  • 多喝熱水對腎友的健康有什麼影響?
    之前國外網友曾做了這樣一個網絡調查:你認為中國人「最中國」的一件事是什麼?「喝白開水」是票數最高的回答之一,可見在外國朋友眼中,喝熱水已經成了我們的一個標誌。雖然現在技術發達了,自來水的水質都變高了,飲水機、純淨水也變得很普及,但只有把水煮沸才是最徹底、最讓人放心的消毒方式,自來水水質再好也不能直接飲用,飲水機的水槽最容易藏汙納垢,腎友在腎臟受損後對待飲水問題還是應該更謹慎一些,把水燒開再喝沒有壞處。
  • 「熱水」到底是hot water還是warm water?
    身為中國人,不管是感冒,頭疼,還是肚子疼,只要你感覺不舒服,就需要一種「神水」---熱水!(感覺熱水是包治百病的……)那你知道我們說的「熱水」,英文到底怎麼說嗎?所以,hot water不是一般的熱水,是燙嘴的開水,比如剛燒開的水。而我們說的多喝熱水,其實是40°左右的。
  • 夏天太熱的說說短句 天氣熱朋友圈怎麼發文案句子
    夏天太熱的說說短句 天氣熱朋友圈怎麼發文案句子  1.今天去地裡幹活,有幸當了一回明星,路過的大娘說:地裡熱吧?  2.喜歡夏天清爽的穿搭,但是害怕夏日的太陽。  3.這樣熱的夏天,能早一點結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