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科普:動畫公司究竟能從一部動畫中賺多少錢?為何總有公司破產

2020-12-06 ACG繪夢

前幾天我在動漫群裡划水的時候,看到有不少人在討論為什麼近些年來的動畫越來越垃圾,以這個話題一路延伸到了做動畫究竟能不能賺錢的問題上。(震驚!正經動漫群竟然討論起動漫了)

我看還有許多人對一家動畫製作企業究竟是如何盈利的問題抱有疑惑或者說是誤解,就想著寫這篇文章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內容也許有點主觀,如果有什麼錯誤的地方請直接指出就好。

近些年來以動漫為主,衍生出來的二次元文化越來越受到大眾認可,而二次元文化所能產出的價值早已突破千億(日本動畫產業在2016年就突破了兩萬億日幣),也許你會覺得既然動畫產業能產出的價值有這麼多,那麼作為核心的動畫製作公司一定能賺很多錢吧。

但事實上這兩者並沒有太大的聯繫,動畫製作公司的收入和動畫產業的增長並不是正相關的,要說明這個問題還是先來談一談被稱為業界毒瘤的「製作委員會制度」。

如果是有一定相關知識量的人應該知道這個東西,很多動畫的片頭或者片尾都能看到製作委員會的字樣,那麼具體來說這個東西到底是啥呢?

一部動畫的製作成本是很高的,以目前業界的平均水平,一集製作費用超過兩千萬那是常有的事,做完一部13集的季度動畫至少也得上億,這麼多的錢對於一般的動畫製作公司來說是拿不出手的,而且你也不能保證動畫開播後就一定能收回成本,暴死的例子比比皆是。

同時也不是說做出一部動畫就行了,在製作動畫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環節,像是宣發、出品以及之後的周邊製作、碟片販賣等,這些東西對於一家專職製作動畫的公司來說完全就是外行,他們根本就知道該如何運營。

鴉KARAS,公司做到破產

為了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就會有人牽頭,找到電視臺巨頭以及廣告行業、玩具行業、影碟行業等相關行業的大佬,然後這些願意投資的大佬各自出一部分資金來組成製作委員會,再把一部動畫的製作交給某個製作動畫的會社。

這些行業大佬也不是白出錢,他們會商議好各自擁有的一部分版權,就像玩具公司可以得到該動畫衍生的玩具收益,而動畫賣出的碟片收益一般都會歸影碟公司所有。

可以說,一部動畫的所有相關版權都是歸製作委員會所有的,只要你出錢進入到製作委員會中,那麼你就可以獲得某一領域的版權,而對於動畫製作公司來說,如果沒有進入到委員會中,那麼就只是一個拿錢打工的人。

EVA,萬惡之源

一部動畫在交給製作公司製作的時候,相關的製作費用是約定好了的,比如說某一公司約定好用一個億來製作某部動畫,那麼除了這一個億外,他們不會再收到其他任何費用,要是能用八千萬把動畫做完,那麼就能掙兩千萬,要是一個不好費用超出了一個億,多出來的也只能自掏腰包補上。

其實很多動畫的神回都是老闆非常不願意做出來的,因為要製作一集神回所需的費用絕對是超出了單集預算的,這多出來的部分如果不能從其他集數中拉回來,那麼就只能老闆自掏腰包,但要是沒有這些神回來讓一部動畫的水平拉高,總是做爛動畫的公司是沒有人願意找上門來的。

再加上日本的動畫行業競爭非常大,有的公司為了能拿到製作合約不惜降低報價,這就導致了虧本的概率更大,同時動畫製作人員能拿到的工資也就相應降低了不少。

業界五年要完

說到從業人員的薪資,不得不吐槽一句,是真TM的黑。一家公司能從委員會拿到的製作費用是固定的,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只能壓榨員工,從業人員的薪資幾十年來基本沒變過。

如果說二三十年前畫100張能拿4000元,那麼如今畫100張也只能拿5000到6000元,一個行業二三十年工資水平基本沒變過這是什麼概念,就算是看大門的老爺爺,如今的工資和二三十年前相比也早已增漲了幾十倍,更別說如今畫一張中割的要求更精緻了,所耗費的時間也更長。

一部動畫能製作出來其實全憑的是製作人員的熱情、爆肝和夢想,就算是被壓榨得如此厲害,就算是吃不上飯,但他們還是想做動畫,對於那些動不動就嘲笑作畫崩壞的人,我想請你們更多的理解一下。

如果不是被迫,誰又願意做出這樣的動畫

資本從來都是醜惡的,而製作委員會這種制度更是直接把醜惡的資本引入了動畫這個製造夢想的行業。但是我也不得不承認,製作委員會制度同時也拯救了動畫行業,沒有資本投入的大量金錢,也就沒有如今蓬勃的動畫行業。

好在現在有很多公司都在嘗試掙脫出資本的泥沼,像是大家熟知的京阿尼,早期它也是做外包動畫的,但是如今的京阿尼更多的是獨立企劃一部作品,這樣就能長久且持續地獲得收益。其他也還有很多公司都在慢慢把手伸向出品環節,但是要完全破除目前的黑暗還得要很長一段時間。

以上所講皆是日本的動畫行業目前現狀,金錢單位也是日元。

相關焦點

  • 《黑街》是這家動畫公司破產前最後的作品,你對它了解多少?
    同年代的作品中火的大部分都是漫改和老IP,新穎的原創動畫故事多半死在了路上,也就是說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淪為冷番,何況這還是對一個新公司來說,如果開山之作就臭的不行,其實相當影響隨後作品的風評。作品紅了並不意味著公司就能賺到很多的錢,在盜版橫行的年代裡,混沌武士也不能避免,各種沒有經過授權的視頻,在網絡上充斥著。這就出現了人們只需要在網上去觀看,而不需要去買BD,所以便出現了叫好不叫座的情況,即使好評再多,可是BD卻沒有什麼銷量,所以基本上賺的錢也只夠發發工資和下次的動畫製作,這點錢想要像骨頭社那樣浪一浪基本上不太現實,只能中規中矩的做著動畫。
  • 動畫公司製作一分鐘動畫多少錢
    由於動畫公司的報價差距較大,導致許多人在面對不同報價時出現困擾。其實決定動畫公司製作一分鐘動畫多少錢的因素有很多,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說說這個問題。一、動畫公司實力不同導致的報價不同首先我們都知道,實力越強、資歷越優秀的動畫公司製作一分鐘動畫往往報價越高。
  • 動畫公司究竟如何掙錢?其實真相大部分人都想錯了
    因為是直接出資人,所以該動畫的著作權都是製作委員會的,製作委員會在法律上也是被承認有民事主體資格的,因此該動畫製作後無論是賣圓盤的錢,還是其他周邊盈利等一系列收入都歸於製作委員會所有,動畫製作公司或許能有一點點的銷售分成。
  • 為了一部動漫封神,公司都破產了,就連約會大作戰都沒有賺到錢
    一部動漫在製作的時候需要用到哪些東西,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部分,原作或企劃是一部動漫的基準點,它是動漫的靈魂所在,腳本將整個故事拆分,把眾多的故事情節細化以便於操作,原畫發揮著將文字變為人物、場景的重要工作,聲優則是對動漫的整體升華,他賦予了人物生命,總監督則是整部動漫的操盤手,任何地方需要他
  • 動畫製作公司經常虧錢,但是這家卻不同,利用動畫開餐飲發家致富
    導讀:動畫製作公司都依靠「製作動畫」來盈利,但實際上很多動畫公司都在虧錢。為什麼呢?因為要製作一部高質量動畫就要反覆修改,這樣就會造成成本的增加,成本增加超出預算這在動畫製作行業很常見。這也就是為什麼說會「虧錢」,但有一家公司例外,他們反而利用「動畫」另闢蹊徑賺錢。
  • 動畫再火爆製作公司也無法大賺特賺?這就是最真實的日本業界
    當這些公司把錢匯聚之後,會跟動畫製作公司談條件,比如給你兩億日元做一部動畫,如果製作公司同意,那麼這就是動畫製作的經費。如果一部動畫做下來超了兩億,那麼就賠本,如果沒超過兩億,那麼剩多少公司就賺多少。因此,雖然外包工作能給製作公司帶來收入,但是外包之後動畫怎樣跟外包公司就沒關係了,賺再多錢也雨我無瓜。第3, 便是假設製作公司能進"制委",可以取得的"分紅"。因為之前也提到了,製作委員會是動畫的出資方,因此也是最終的收益方。
  • 動畫公司製作3D動畫視頻要收多少錢
    動畫公司的製作價格是客戶關心的問題,在保證動畫效果的同時,他們也希望有一個合理的價格。那麼,動畫公司製作3D動畫視頻要收多少錢?藝虎動畫認為應該從製作工藝上分析,首先,三維動畫視頻要規划動畫的總體思路、內容和目的,對動畫的時長有一個總體規劃。
  • 瀋陽三維動畫公司製作價格多少錢!
    三維動畫公司製作分為三維動畫和二維動畫,還有結合實際拍攝和三維動畫結合的類型。製作需求不同,選擇三維動畫製作類型也就不同,純三維動畫製作常用於產品動畫展示,介紹產品參數、結構、運作等,在三維動畫報價上根據地區、製作公司報價都會不同。
  • 動畫公司IMS正式破產,這作品的續集沒希望了嗎?
    今年初本編跟大家說過日本動畫公司」Production IMS」疑似無可挽救經營惡化的傳言,到了6月果然宣布要整理債務,而這個星期正式宣布開始破產手續了!去年底爆發欠薪爭議能不妥善能處理當然是一大問題,然而對於動畫迷來說,《狐仙的戀愛入門》、《約會大作戰II》、《新妹魔王的契約者》、《高校艦隊》、《魔裝學園H×H》等等作品的續集究竟有沒有希望才是大家最關心的呀!
  • 童年回憶《夢幻西遊》動畫,為何沒了後續?製作公司出問題!
    《夢幻西遊》是我國最成功的幾款網遊之一,為了使得這個ip的價值再度提升,網易公司在2014年曾經出品過一部《夢幻西遊》動畫,並一連推出了四季,相信許多小夥伴小時候,對這四部動畫或多或少都有所耳聞。然而2016年第四季《天命之戰》推出後,《夢幻西遊》動畫卻沒了下落,這部承載了一批遊戲玩家和動畫觀眾的作品,為何會半路腰斬呢?
  • 兩部誰做誰死的動畫,是詛咒還是巧合,為何日本動畫公司容易倒閉
    近年來日本動畫的產出量越來越高,全世界觀看動畫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然而倒閉的動畫公司卻也在不斷增加,僅2018年就有11家日本動畫公司破產。,但到了現在也沒事,不過從AIC的重組,GONZO的被收購和IMS的倒閉中,我們便能看出日本動畫公司生存的艱難,那麼為什麼日本動畫公司那麼容易衰落,破產,倒閉呢?
  • 被遊戲耽誤了動畫?這些遊戲公司做的動畫能秒殺很多動畫公司
    講道理,二次元遊戲動畫一家親嘛,遊戲公司多多少少都會做那麼一點過場動畫。而且有的遊戲公司的動畫做的是真的優秀。現在這邊就簡單的說幾個。拳頭公司拳頭公司憑藉著《英雄聯盟》已經紅透了全世界了,因為紅,錢也賺得多,錢賺得多,研發也做得好,這是一個很好的良心循環。而在這個良性循環中,受益的當然還有其動畫製作。每每有新英雄推出的時候的背景故事介紹,講道理做的真的好。就最新的奧德賽皮膚系列,做的也很好。這不得不說一句,Jinx果然是拳頭的私生女,Jinx推出的那個動畫就做的很好,無論畫質還是音樂。
  • 蟲製作:一家被埋沒半百的動畫公司 卻經歷破產重組
    ​​如果你是一個資深的二次元動畫愛好者,那你一定知道中國引進的第一部動畫就是《鐵臂阿童木》。而製作這部作品的公司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蟲製作公司」,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這是一家怎樣的公司,但是只要提到它的創始人手塚治虫,即使是不了解日本動畫漫畫歷史的人也會對這個名字如雷貫耳。
  • 日本動畫業界低迷:動畫公司收益大不如前,部分公司慘遭破產!
    日本動畫業界低迷:動畫公司收益大不如前,部分公司慘遭破產! 2000年以後137家公司成立,動漫作家明顯不足 動畫製作公司的收益現狀已經越來越嚴峻。從帝國Databank的調查數據來看,在眾多的動畫製作公司(共230家)之中,2016年「收益增加」的公司佔44.2%,而「收益減少」的公司佔46.5%。
  • 日本這家動畫公司,認真講故事直到倒閉,也不願意迎合主流
    今天我們聊一下一家較為良心,但是卻已經破產的動畫製作公司——Manglobe。對於很多觀眾來說,這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名字,但是說到他的作品,相信很多觀眾還是略有耳聞的。作品紅了並不意味著公司就能賺到很多的錢,在盜版橫行的年代裡,混沌武士也不能避免,各種沒有經過授權的視頻,在網絡上充斥著。
  • 這家動畫公司製作過《家庭教師》《蟲師》,如今宣告破產
    ARTLAND公司是一家以動畫的企劃、製作為主要營業事項的日本企業。1978年9月,由石黑昇創建了動畫工作室有限會社ARTLAND,2006年4月,該公司被收購,同年7月被改組為株式會社,也就是現在的名字。2015年4月株式會社ARTLAND併入了母公司。2017年7月,該公司因負債2億9800萬日元正式宣布破產。
  • 買了大會員也未必支持的了你喜歡的動畫公司?原因也很簡單
    動畫公司也是如此,更強的動畫公司是可以拿到更多的製作費,但一部動畫無論多麼火,他們都不可能是賺到錢的大頭,大頭永遠是產業鏈的上遊,那些投錢的出版社、版權公司、音像公司,音樂公司賺得多,應該說是各賺自己領域的錢,例如一部偶像動畫片,主要要賣偶像演唱會的門票的,那麼音樂公司就是大頭,一部動畫片主打的是為原作做廣告,那麼原作銷量上去最賺錢的就是原作的出版社,總之,輪不到動畫製作公司賺錢就是。
  • 鬼滅之刃動畫背後公司的生意經
    但與此同時,日本東寶公司在年度票房總會上表示,今年《千與千尋》重映的8.8億日元票房也加入到紀錄之中,所以現在的總票房收入為316億日元。此消息一出,觀眾們頓時議論紛紛,東寶公司常務董事川南也隨即發言稱,《千與千尋》票房紀錄更新是早已定好的計劃,並非特意針對《鬼滅之刃》劇場版衝擊票房冠軍的行為。
  • 動畫公司IMS正式申請破產,約戰第三季何去何從?
    近日,動畫公司Production IMS正式申請破產,負債2億5000萬日元,該公司的代表作品有《約會大作戰》第二季、《新妹魔王的契約者》等。破產迅速的年輕公司動畫公司Production IMS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專注後宮福利番的動畫公司。
  • 《少年錦衣衛》製作公司宣布破產,國產動畫出路何在?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遊娛論推薦語:《少年錦衣衛》製作公司宣布破產,了解下!《少年錦衣衛》的製作公司柏言映畫早在八月份就被曝出因發不起員工工資大量裁員,而最近,更傳出了老闆陳伯言進入精神療養院養病的消息。《少年錦衣衛》這個IP,或許也將會隨著公司的破產走向末路,而錦衣衛的粉絲們,也就再也不能在屏幕上看見《少年錦衣衛》眾人活動的身影了。柏言映畫的破產是否說明了國產動畫進入寒冬?《少年錦衣衛》一經上映就獲得了很高的熱度,還記得當初觀看第一集時的驚豔,如此高質量的3D作品都不能獲得盈收,國產動漫的發展又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