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珠溼地發現國家Ⅱ級保護植物美冠蘭

2020-12-24 閃電新聞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

11月28日,粵港澳大灣區海珠溼地植被生態修復科考大賽決賽暨閉幕式在中山大學南校園懷士堂舉行。記者獲悉,經評委組認定,此次大賽發現了兩種以往未被在海珠溼地記錄到的新物種——鞭簷犁頭尖和美冠蘭。

據資料記載,鞭簷犁頭尖以往未有在廣州主城區被發現的記錄,而美冠蘭作為國家Ⅱ級保護植物,此次科考發現在海珠溼地有零星分布。

9月26日,作為「全民科學家」項目的一次大膽嘗試,海珠溼地、中山大學與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協會聯袂發起粵港澳大灣區海珠溼地植被生態科考修復大賽。

大賽一共有來自廣州、深圳、佛山、香港、澳門等地45支隊伍354人進入初賽,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師生、社會各界植物愛好者以及廣大志願者。前往海珠國家溼地公園進行實地考察上千餘人次,調查了221個群叢,全面涵蓋了海珠溼地。參賽隊伍基本上完成了調查任務,而且很多隊伍都開展了自主選題的研究,研究方向涉及藥物植物、入侵生物、浮遊生物、昆蟲、遙感監測等多方面。

經過專家委員會對初賽調查報告的慎重評審,優中選優,評選出了前10名進入決賽。決賽通過現場匯報和答辯的形式,由權威專家組評選出特等獎(1隊)、一等獎(2隊)、二等獎(3隊)、三等獎(4隊),以及優秀獎(25隊)。

中山大學二級教授、中國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彭少麟表示,本次大賽打造了一種科研和科普有機結合的新模式,培養了社會各界對植被生態恢復的理解,有效加深粵港澳大灣區在溼地生態恢復方面的合作。

彭少麟還認為,海珠溼地經過八年的努力,不僅有良好的生態修復成效,還有服務功能,通過賽事梳理溼地植被狀況,將有助於為接下來的修復提供決策依據。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陳倩

審籤 | 吳瑕

實習生| 謝智敏

相關焦點

  • 海珠溼地保護開啟新徵程,發布溼地宣言共建實驗室
    12月20日,海珠溼地與廣東工業大學籤署協議,共建「溼地水環境與水生態研究實驗室」,該實驗室將結合地表水、土壤、空氣等生態修復和溼地管理系統工程,共同開展一系列海珠溼地生態保護技術支持、科研監測與學術交流、重大科研課題聯合申報及科普教育等事宜、實驗室的成立將進一步發揮廣東工業大學環境生態工程研究院和海珠溼地的各自優勢
  • 城央「綠心」將更美!海珠溼地多了個實驗室
    城央「綠心」將更美!這裡就是城市中軸線上最大的國家溼地公園——海珠國家溼地公園!為進一步改善海珠溼地的水環境質量提升溼地水生態系統功能近日廣東工業大學與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共同建立的「溼地水環境與水生態研究實驗室
  • 2020年10月廣州海珠溼地波斯菊賞花指南(時間+交通指引)
    廣州海珠溼地波斯菊賞花指南  花期:至10月末(受天氣影響,具體盛花期以實際情況為準)  地點:海珠溼地一期(北門)·都市田園自駕 / 打車:定位「海珠國家溼地公園北門」  由於停車位有限,建議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綠色出行  溫馨提示:  (1)海珠溼地一期開放時間:9:00-17:00,每逢星期一閉園一天(節假日順延
  • 被壓在裝修板下的「美冠蘭」,救還是不救?好糾結!
    無意間在停車場旁邊原本堆放裝修板的位置發現一株被壓很久的「美冠蘭」具體啥品種,小編也不知道,工人把裝修板搬走才發現這裡有一株的,小編在想要不要救這株「美冠蘭」,如果不移走估計要不了多久就死了,移走也不知道能不能養活,還有就是這貨是二級保護植物!糾結,到底移不移走呢!
  • 廣州花園核心區建設加快,今年的花城將辣麼美
    記者在會上獲悉,2019年廣州先後獲得國家「關注森林活動20周年突出貢獻單位」、全國林業信息化率評測城市第一名、全國林業信息化建設市級十佳單位、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集體、全國保護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先進集體等榮譽。2020年的廣州還將變得更加漂亮。下面,我們來看看2020年的廣州會有多美。
  • 廣州鳥類數量趨增:黑臉琵鷺棲息量創新高,白尾海雕現身
    中新網 圖廣州日報訊  5大觀鳥勝地鳥類齊聚,黑臉琵鷺棲息廣州數量創新高,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尾海雕首現廣州……廣東省林業廳、國家林業局駐廣州專員辦、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廣東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3月17日在南沙溼地啟動廣東省暨廣州市第三十七屆 「愛鳥周」活動。
  • 首屆國際設計家年華暨廣州海珠溼地國際音樂節12月廣州舉辦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4月27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T.I.T創意產業園舉辦廣州市第90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創意廣州,同心戰役」專題),記者從會上獲悉,2020廣州設計周將於12月3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與廣州國際採購中心同步開幕。
  • 「中國溼地植物資料庫」上線 作家明星呼籲保護生物多樣性
    因此,一個小小的計劃開始在博物館的研究團隊中醞釀,界定溼地植物的概念、查找資料、收集數據…… 最終成型中國溼地植物資料庫設置了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漂浮植物、溼生植物、沼生植物的分科查詢功能,還包括三個專題:溼地保護植物、溼地入侵植物、詩經與溼地植物,旨在為溼地植物愛好者,以及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溼地植物信息。
  • 夜間「航模」音樂會、邀您來唱歌…海珠溼地音樂節來啦!(送門票)
    夜間「航模」音樂會、邀您來唱歌…海珠溼地音樂節來啦!為擦亮廣州·海珠國際溼地音樂節文化品牌豐富市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推動建設「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今年廣州·海珠溼地國際音樂節
  • 野草青青 鳥鳴啾啾——陝西省溼地保護見聞
    經過6年多的努力,昔日的臭水溝變成特色鮮明的渭北黃土臺塬河流溼地,生態環境持續優化,溼地面積、植被面積大幅度增加,水質由Ⅴ類提升到現在的Ⅲ類,鳥類數量明顯增加。「你看現在河裡遊著的就是黑水雞,前些年很少出現,現在公園裡起碼有50多隻了。」楊建紅介紹,如今七星河溼地有鳥類上百種,其中國家Ⅱ級保護動物有白琵鷺、鴛鴦等。
  • 廣州海珠攝製取景電影《我的體育老師》即將全國上映
    電影《我的體育老師》取材於廣東,全片取景於廣州,90%以上的取景都在海珠區,是一部展現當代羊城中學生風貌和都市風情的故事影片,講述廣州南武中學新來的體育老師劉昊辰,在其他老師頻頻「霸課」而家長們同樣認為「體育課不重要」的情況下,卻堅持捍衛高三學生們上體育課的權利,並最終為學生「搶」回了屬於他們的體育課的故事。
  • 這部校園電影九成在廣州海珠取景,要捍衛高三體育課權利
    著名表演藝術家,曾被授予中國電影表演學會「百位優秀演員」稱號和國家廣電總局「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號的陶玉玲在影片中飾演韓明明姥姥。 海珠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電影是彰顯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是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文化表現形式,這部電影不但展示了海珠體育教育的良好風貌,而且展現了海珠的人文環境和自然風光。
  • 平昌縣駟馬自然保護區發現兩隻豹貓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日,晚報記者從平昌縣林業局獲悉,不久前,當地居民在駟馬自然保護區發現了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目前正在餵養中。據了解,這並非是我市首次發現豹貓,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適宜的環境和豐富的食物,讓越來越多野生動物在我市「安營紮寨」、繁衍生息。  平昌縣林業局工作人員趙繼榮介紹,發現豹貓的地方為駟馬自然保護區邊緣地帶。
  • 夏天的廣州大觀溼地公園,彷佛走進綠色的童話
    尤其在廣州,秋裝什麼的是不存在的。想看北方秋天的層林盡染,萬山紅遍,還是有點難度的。但是在廣州的一個地方還是可以感受到一點點秋天的氣息的,那就是在廣州天河的大觀溼地公園了。在秋天,公園內大片落羽杉染上棕紅色,配上夕陽的餘暉,讓樹葉更顯得紅彤彤的,一片秋意。在生態長廊的棧道上,兩邊的樹葉筆直挺拔,樹上一片火紅,這就是廣州的為數不多有秋意的地方,文藝又浪漫!
  • 秋去冬來 來廣州看看這些可愛的小精靈
    在廣州,有幾處可以欣賞這些可愛小精靈的地方,喜愛攝影或者鳥類的小夥伴經常會在秋冬季節,架好相機等待它們出巢覓食或歸巢休憩。廣州南沙溼地廣州南沙溼地,位於南沙區,也算是南沙最南端的一片溼地公園。在這片總面積約10000畝的灘涂上,由於靠近珠江出海口,這裡會擁有豐富的食物資源,自然氣候也相當舒適。
  • 鄭州黃河溼地首次發現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本報訊 (鄭報全媒體記者 武建玲 通訊員 武蓓 趙宗英 文/圖)11月24日,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監測巡護過程中,在灰鶴種群中觀測到一隻體態優美的白色大鳥。經過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
  • 青海實施首個溼地保護示範項目 加速高原溼地植被恢復
    張子贇 攝中新網西寧12月17日電 (李雋)「該項目是青海省林業和草原系統第一個溼地保護科技推廣示範項目,也是我們溼地公園首次承擔的科技推廣項目。目前資金已到位,項目準備工作正在進行。」17日,青海互助南門峽國家溼地公園林業高級工程師郭發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11天13場紀錄片免費看,海珠數字影像周惠民來襲!
    2020年12月12日,由中共廣州海珠區委宣傳部、海珠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與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組委會常務辦公室共同舉辦的「海珠數字影像周」在廣州數字紀實視聽產業園(DOC.Park)正式啟動。09城市的我們,如何成為溼地之子?——自然紀錄片與人的關係主題闡述:廣州是一線城市的「溼地」,而位於廣州市中心的溼地則在海珠區,海珠溼地被稱為廣州市的「南肺」和「腎」。溼地與城市是什麼關係?
  • 廣州海珠警方搗毀一條跨廣佛兩地非法販賣鬣蜥等野生動物犯罪鏈
    搗毀一條跨廣佛兩地非法販賣鬣蜥等野生動物犯罪鏈廣州海珠警方在深入推進「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依法嚴厲打擊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5月,海珠警方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偵查大隊與網警部門密切配合,通過網上巡查,發現在網絡社交平臺上,有人多次發布在廣州市內買賣蜥蜴、龜類等野生動物的信息。對此,海珠警方迅速成立了由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偵查大隊為主力的專案組展開偵查。
  • 貴南茫曲國家溼地公園開展首次鳥類調查
    貴南茫曲國家溼地公園內拍攝到的國家Ⅱ級保護動物大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朵海平報導)6月1日,記者從貴南縣自然資源局了解到,5月20日至22日,該局委託青海多美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組織技術人員,分兩組同步開展貴南茫曲國家溼地公園鳥類調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