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牛市還在嗎」、「牛市還會來嗎」,這是很多投資者在各種股票交流平臺上經常提出的問題,中國股市五年一牛的歷史規律,在大多數投資者眼裡,已經落空,但依舊滿懷希望。
其實,問題的答案早已揭曉。
答案就是,投資者眼中的那個牛市,不會再來。
投資者眼中的牛市是什麼樣子的?
是2005-2007年的超級大牛市,是2014-2015上半年的雞犬升天,如果現在有人講,中國的牛市早在2019年初就開始了,那麼一定會被調侃為「沒見過世面」。
這樣三步兩回頭的的走勢,和投資者眼裡的牛市根本就是兩碼事。大多數投資者眼裡的牛市是持股一個月翻倍,要是拿三個月沒翻兩番就可以被視為踏空。現在的市場,選不好股票搞不好還虧損,即使選到了一個強勢的公司,連漲幾個交易日就得歇一會,回調幅度還不小,操作不好還可能前功盡棄。
這哪是什麼牛市啊!
持這種觀點的投資者不在少數。每當碰到這種觀點,小編也只能慘笑,暴漲之後的漫漫熊途看來已經忘得一乾二淨了。
早在今年9月,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某論壇的發言中就表示,「長期困擾我國股市的所謂「牛短熊長」、脈衝式的市場正在消失,更加理性的市場正在形成」,當時引起了很多熱議,慢牛、長牛監管層願意看到的走勢,也是健康市場的標誌。
9月至今,A股指數一直維持著震蕩趨勢,在一片看空聲中,12月中旬突破了年內的高點,而後繼續回調盤整,給人的感覺是磨磨唧唧不爽快。
其實有這種感覺,都是我們過去的牛市思維在作怪。在我們的意識裡,快刀斬亂麻,一路走高才是牛市該有的樣子。
但所有投資者都應該發現,市場的底部在逐漸抬高,期間的每一次回調過後,市場都會慢慢的回到它原有的軌道。
這就是慢牛、長牛,與我們認識的瘋牛是有本質區別的,這就是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的常態。
如果我們把時間推到2019年初,上證指數2440點,今日上證指數收盤3356點,2年間上漲916點,上漲幅度為37.54%,折合到一年按複利計算就是16%。
如果告訴你,這是中國資本市場進入21世紀以來,剔除兩次超級牛市年份之外,第一次實現年線兩連漲,你會感到驚訝嗎?
我們的資本市場已經變了,只是投資者的思維還沒有跟上變化。這也難怪,慢牛、長牛,我們未曾經歷過。
慢牛、長牛的市場裡,我們該如何操作?
投資標的選擇的重要性過去的脈衝牛,往往雞犬升天,而在慢牛市場中,甄選具有投資價值的公司才是投資盈利的不二法則。投資價值包括對的公司與對的價格。
不具備投資價值甄別能力的投資者,退出股市或選擇購買基金,委託具備投資價值甄別能力的機構將成為主要選擇。
長期持有慢牛中,擇時的重要性有所降低,選擇對的公司、對的價格投資,並長期持有,是慢牛市場的主要操作手法。
如果你沒有在慢牛起始點介入,一點都不用擔心,每一次回調都是介入的機會。
調整收益預期慢牛市場沒有瘋牛的波瀾壯闊,如果你還夢想著年化幾倍的利潤,那結果一定會讓你大失所望。
即使是股神巴菲特,50多年來在資本市場中的年化收益率也僅為21%,為何你要夢想幾倍的收益呢。
健康的慢牛,是股票市場成熟的標誌,讓資本市場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推進器與晴雨表。健康的慢牛,也可以讓普通民眾可以分享經濟發展的紅利,成為居民資產配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上觀點,不作為投資建議,請投資者注意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