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新聞客戶端5月14日消息 金華日報記者 杜曉萍
一場百年難遇的重大疫情,進一步引發人們對健康的重視與思考。健康是革命的本錢,學生的身心健康永遠是教育的第一要務。今天,本報關注健康教育,包括體質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飲食健康教育。同時,這也是東陽教育報導組在防疫期間開展的一次創新活動。記者組織3名報導組成員兵分三路,採寫各自所在學校如何開展相關工作,同一主題,不同題材。
「健康第一」「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道理大家都懂,做起來卻很難。很多人知道該怎麼做,但覺得做不到就算了。想突破這個邏輯怪圈,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視。健康教育從娃娃抓起很有必要,學生時期樹立的科學健康觀,將為其一生打下堅實基礎。
健康遠不是防病治病那麼簡單,說到其具體內容,最容易讓人想到的就是體質健康、心理健康、飲食健康。前幾天,記者聽到一個笑話:上學時,體育老師經常「生病」或「有事」,不能上課。這調侃的是體育課被擠佔的現象。不過,近年來,學生的體質健康越來越受重視,國家先後出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要求開齊開足體育課,以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
延遲開學期間,學校在線上開體育課,帶動學生居家鍛鍊,這反映出學校對體質健康的重視程度。體育課、課間操、運動會等已經常態化,學生積極參與,不僅能強身健體,也有助於形成熱愛體育、崇尚運動、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圍。
飲食健康與體質健康密不可分,但關於飲食健康的教育卻有待增強。記者了解到,北京一家餐飲公司不僅送餐,還與部分小學開展了與營養健康相關的食育活動。這家公司從食品安全、食物營養、飲食習慣、飲食文化方面著手,知識講解和動手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參與「燃燒的薯片」「果汁大衝關」等互動實驗,讓營養健康知識走進課堂。就像重視德育、智育、體育那樣,學校也應關注食育,將合理的膳食觀落實到學生的日常行為中。
學校絕不是教育的唯一戰場,健康教育也需家校合力,這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顯得尤為重要。有句話說,「孩子的問題,就是家庭的問題」,因此,解決問題必須家校雙方共同努力。這次疫情,學校、家長都十分重視心理健康,東陽市120所公辦中小學全部開通戰「疫」心理諮詢熱線並公告家長,東陽市教育局和東陽市婦聯聯合推出了公益群「因愛|中小學校防控心理」,為許多家長提供了諮詢服務。
學校已經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過,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質培養,需要潤物細無聲,在點滴的生活實踐經驗中積累而成。學校可以搭建平臺,多向家長傳授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打破那種認為只要學習好就是發展好的舊觀念,創設共同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們從小鍛鍊、強健體魄,心態陽光、積極向上,擁有健康,才能有「本錢」拼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