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奇函
有個女孩問我:「你能不能告訴我,看臉到底多重要?」問了好多次,我都沒有回覆。後來她又給我留言,問:「你能不能告訴我女孩看臉到底多重要?你為什麼不回復我?」
我實在不堪其擾,就告訴了她心裡話:「就因為你太醜了,我連回復都嫌煩,你說看臉多重要?」她不說話了。
還有一次某妹子吐槽說,他看上了一個男孩,但是男孩選擇了另一個女孩,原因僅僅是因為另一個女孩比她漂亮。我好奇倆人差距多大。她發了那個美女的找給我看。我沒有說話。她繼續吐槽一大堆。反覆跟我說這個男孩多膚淺如何如何,然後問我看法。
我靜默良久,說:「聽你說了半天,我只有一個問題想問你。」她說:「什麼問題?」我說:「你有那個美女的微信號嗎?求一個!」她不說話了。
有一次一個女孩吐槽,說「為什麼男人都那麼關注女孩外在,難道不是應該看內在嗎?」我說都看。她說:「不對。我媽從小不是這麼教我的。」我問:「那你媽媽年輕時候是美女嗎?」她說:「一般,不算。」
我問:「那如果你媽媽是美女,你覺得你媽媽還會嫁給當年的你爸嘛?」她默而不語。
以上三個對話,我常作例子用來服務於這樣一個話題:看臉時代。
「當今是一個看臉的時代」,這話有些問題。
問題有二:第一,不是僅僅「當今」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而是所有時代都是一個看臉的時代。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男帥女靚,從來瑰寶。
第二,人類遠遠沒有這句話描述的這麼膚淺,因為人類,尤其是男人,不僅看臉,還看胸,腿,腰等等。
所以這句話更準確的表示應該是:當今時代就像所有時代一樣,是一個重視個人外在形象的時代。(這裡我們將「看臉」作為「在乎外在」的整體概括。)
拋開作為優質基因追求和傳承生物學的意義,美麗的外表本身就是一種稀缺資源。這種稀缺資源獲得社會的認可並配置與之相對應的資源匹配是天經地義的。換句話說:「靠臉吃飯,天經地義。」
亞里斯多德對弟子們說:「俊美的相貌是比任何介紹信都管用的推薦書」。就像智慧和健康一樣,美貌是一種值得開發和利用的天賦,並可以理直氣壯為擁有,開發和利用美貌而自豪。作為同樣父輩的最原始饋贈,美貌的定位絲毫不應該低於智商,健康等其他先天稟賦。
但是,人們往往更坦然接受智商等帶來的先天差距以及此差距基礎之上不同社會資源的獲取和社會地位的佔有,卻無法接受美貌帶來的精神落差和物質差異。我們沒有人聽說:「他憑什麼?他不就是聰明嗎?」但是卻經常聽:「她憑什麼?他不就是漂亮嘛?」
是的,就憑這個,就憑他漂亮憑他帥。紀伯倫說:「我們活著只為的是去發現美。其他一切都是等待的種種形式。」就像憑藉先天的智力優勢一樣,憑藉美貌優勢在社會上獲取更多的機會,支配更多的資源,本就是一件毫不需要恥辱的事情。因為需要智力的社會,同樣需要美貌。而且在智力普遍發育健碩的文明時代,美貌反倒是更為稀缺的資源。
我們不僅僅需要智力和健康來支撐生活,我們更需要美貌來感受生活。
真善美,真善美,美從來就是人類最高追求的部分。畢竟,人們在還沒有科學的時候,就已經通過外貌來擇偶了。即便在遙遠的古希臘古耶路撒冷,男女的美貌從來都被視為是神的饋贈,並且是選拔祭司的關鍵指標。大熊貓會用遊泳,能上樹,速度堪比老虎,力量如同棕熊。
但是人家賣個萌就能當國寶,千萬人來遞竹子,幹嘛要活的那麼辛苦啦?
曾經一個學妹讓我評價一個妹子怎麼樣,希望幫忙介紹對象。她發過來一大堆女孩自述。我說有照片嗎?她說沒有,我說沒有照片不好介紹。師妹很不解,覺得我膚淺。說愛情就應該是只看內在,重視人品,學識等等,而不應看美貌。
我問:「你告訴我什麼什麼叫「真愛」?憑什麼看人品就是真愛,看外貌就不是真愛?刺激愛情都是荷爾蒙分泌,多巴胺噴射,憑什麼靠臉就要比靠內在矮半截?黃渤吹拉彈唱,讓你跟她在一起感到開心,吳彥祖啥都不用幹,往那一站你看著就感覺幸福,你告訴我誰高誰低,誰優誰劣?」
師妹想想,覺得有道理。畢竟,吳彥祖確實太帥了——美貌就是生產力。
而且,一個人的容貌的形成,就不僅僅是先天基因的結果。對美貌的認可,除了美貌本身,更是對其背後支撐力量的認可。美貌是稀缺資源,這種維護本身就是高消費的:財富,教育,知識等等。一個人的容貌是後天的家庭環境,教育背景,社會經歷的綜合作用的產物。
古人云,相由心生。一個人的外在容貌本就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多年的家教,教育,經歷等等都會對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做出影響。
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凡有性格,皆當容貌。一個家境優良,教育完備,經歷幸福的人一般不會醜到哪去。即便是先天五官再「吃緊」,起碼也會醜的並不反感,所謂「服有詩書氣自華」,大約如此。
作為一個人全部生活總和的綜合產物,美貌昭示著美貌背後的高消費維持:財富,精力,體力,時間等等方方面面的積累。這就像說一個常年擁有八塊腹肌的男人或者魔鬼身材的女人,他們為了保持身材付出的努力是很多人難以付出甚至想像的。
而他們支撐其良好身材的自控力,毅力等優秀品質,也將會讓他們在學業和職場大有裨益。所以我們發現風華正茂年齡的時候,帥哥美女的事業發展風生水起的特別多,人生贏家一般都是外貌上說的過去的。
說真的,漂亮女孩和帥哥性格太差的真沒見過多少,因為他們從小被呵護被愛,愛的雨露滋潤多年更容易個性陽光,受人歡迎。反倒是從小因為醜而在嘲笑和奚落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無論男女,都會在自尊心上更敏感一些,容易產生一些交際問題。相貌堂堂的犯罪分子沒見過幾個,猙獰猥瑣的魑魅魍魎真是一抓一大把。
當然這裡並不是說好看的人就一定人好,更不是說醜的人就一定人壞,我只是在強調美貌和好個性的一種高度相關。而這種相關性足以讓我們坦然拒絕通過美貌獲得機會或者資源的恥辱感或者罪惡感。
說到這裡,很多人會說,你這個賤人,你就是在歌頌帥哥們女,打壓醜人。
說心裡話,我也是醜人,而且是真的醜的那一種。
作為醜人,我寫這些不是為了歌頌或者跪舔帥哥美女,而是想對一切蔑視美貌,反感對美貌的推崇,抨擊美貌連帶的機會和資源的朋友們說:我們要合理看待美貌,縱然不推崇,但是完全沒有必要否定。
我們一方面要正視美貌的存在價值和積極意義,一方面要坦然接受美貌持有者通過美貌獲得的一些我們無法獲得的機會和資源。
因為只有我們正視了一種稀缺稟賦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與之一系列相關的社會機制,我們才能更好的面對,開發,和利用這些稟賦,它們的持有者,以及與其相關社會機制。
那麼,我們是不是就要一味追求美貌呢?這個我倒覺得不是,因為首先我們就是不可能的通過後天方方面面的努力實現與先天領先我們很多的人的美貌對等——郭德綱再努力,也不可能帥過林志穎。
但是,我們在正視了美貌的意義和相關機制之後,我們是可以通過一些努力來提高自己的外在形象,進而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的,比如健身,運動,化妝,整容等等。
這裡每種方法都有其不同的風險和成本,我們每個人在提升個人形象方面採用的形式以及為此形式要付出的代價和努力也是不一樣。
社會不要求每個男人都不擇手段去帥如黃曉明,每個女人都機關算盡來美如範冰冰,但是我們終究是可以通過讀書,運動,化妝等低成本,低風險的個人努力在個人外貌基礎水平之上提高自我的。——至今我依舊認為,比起通過埋頭準備考試獲得的機會,通過提升個人形象獲得的機會絲毫沒有低下。
對於樣貌差距並不是特別大的大多數來說,帥哥美女和醜人也不一定在五官的先天構造上差距多大。真正拉開差距的往往是後天的保養和修煉。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日積月累的有意識的維護外貌是造成「貧富差距」的「罪魁禍首」。以今日之保養技術,塑形機會和讀書渠道,絕大多數人是可以具備一個不差的,起碼不會特別限制自己機會和發展外貌的。
很多人在外貌上被甩開進而喪失一些機會和資源歸根結底是不能夠正當認識美貌的價值以及相關機制,或者意識到了但是沒有足夠的自控力和毅力來通過努力獲取外貌,從而放縱自己的容顏。
當別人通過合理作息,運動健美,保養皮膚等獲得了遠高於你的外貌,而你卻拖著死宅而來的一身贅肉和酒吧熬夜而來的一臉痘痘抱怨「社會膚淺,只知看臉」,請問這合適嗎?哪個乾洗店給你慣出來的一身欠熨的褶子?
當然,很多人會舉出無數不具有美麗外貌但是對歷史,對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比如耶穌,鍾無豔,拿破崙,馬雲,以及舉出無數具有美麗容貌但是對社會造成破壞或者敗壞社會風氣的人,比如紂王,趙飛燕,汪精衛等等,而且大家還會舉出無數「美貌易消逝」,「美貌易招災」等攻擊美貌的論述,甚至「美是主觀感受還是客觀存在」的哲學討論。
我覺得在這些問題上做情緒化的糾纏完全沒有必要,任何邏輯上的勝利和言辭上的壓倒都不會改變我們因為「先天不足且後天放縱」而醜的這一基本事實,以及錯失很多良機和資源的諸多事實。我們與其在面子上爭個面紅耳赤,不如在現實上做到齊頭並進。
我再次強調,我不是謳歌「美就是好」,更不是諷刺「醜就是壞」。
我從來不會否定美貌以外的任何一種稟賦和特質的價值,更不會排斥獲取他們的任何正當努力。
我只是作為一個醜人來表達這樣一種看待外貌的觀點:我們要正視美貌的價值以及與之相關的機制,從而積極通過一些個人風險和成本承受範圍內的努力來提升自己的個人形象,從而讓自己獲得更高質量的生活。
老天有眼,也會看臉。最後,我以美國詩人愛倫坡的《致海倫》部分段落作為全文的結尾:
海倫,你的美在我的眼裡,
有如往日尼西亞的三桅船
船行在飄香的海上,悠悠地
把已倦於漂泊的睏乏船員
送回他故鄉的海岸。
早已習慣於在怒海上飄蕩,
你典雅的臉龐,你的鬈髮,
你水神般的風姿帶我返航,
光榮屬於希臘;
偉大屬於羅馬!
點擊↓↓閱讀原文↓↓用微信找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