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瑤大健康難言「健康」:多家子公司經營不善 離職率奇高

2020-12-14 金融投資報

金融投資網記者 蘇啟桃

7月2日,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瑤大健康」)將上會接受審核,若成功過會,均瑤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將增至4家,目前「均瑤系」上市公司已經有吉祥航空(603885)、愛建集團(600643)和大東方(600327)。

但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均瑤大健康並不如名字一樣「健康」,不僅多家子公司業績大幅下滑,產品單一,離職率還奇高。另外,公司銀行存款逾10億元,三年分紅近3億元,募資必要性也存疑。

過半子公司業績大降甚至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均瑤大健康的前身是成立於1998年的均瑤集團乳品有限公司,繼承集團乳製品及含乳飲料業務,專門從事乳製品及含乳飲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2011年起,均瑤大健康推出「味動力」常溫乳酸菌系列產品,從而進入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是國內最早生產與銷售常溫乳酸菌飲品的品牌企業之一。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1.46億元、12.87億元、12.46億元,營收增長乏力;對應各期淨利潤為2.27億元、2.81億元、3.04億元。

金融投資報記者梳理發現,2019年公司營收下滑同時,其多家子公司業績也大幅下滑。

招股書披露,均瑤大健康擁有4家全資子公司,另控股1家子公司。其中,全資子公司均瑤集團上海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14億元、14.5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7627.13萬元、3406.61萬元,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大幅下降。

無獨有偶,全資子公司均瑤食品(淮北)有限公司業績也出現明顯下滑。2018年、2019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44億元、3.08億元;對應淨利潤為4556.25萬元和3671.41萬元。

另外,其子公司均瑤集團上海食品有限公司持股90%的控股子公司上海養道食品有限公司最近三年一直虧損。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該控股子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僅為349.66萬元、329.50萬元、2765.54萬元,淨利潤則分別為-455.88萬元、-435.47萬元和-530.63萬元。

銷售人員離職率超100%

子公司經營不善的同時,均瑤大健康產品單一也被「詬病」。

招股書顯示,公司產品過分單一,收入基本依賴乳酸菌系列飲料,「味動力」塑瓶系列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也接近97%。

如上所述,2011年,公司推出味動力」乳酸菌系列飲品,通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擁有比較穩固的消費群體,但這也造成公司產品的過分單一。2017-2019年,公司乳酸菌飲品銷售收入分別達到11.34億元、12.57億元、11.88億元,佔公司全部主營業務收入的99.02%、97.71%和95.37%。「味動力」系列乳酸菌飲品(瓶裝)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1.2億元、12.4億元和11.1億元,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97.53%、96.51%和89.48%。

產品單一的情形通過電商平臺也可體現。金融投資報記者查詢公司味動力天貓旗艦店發現,賣得較好的還是公司比較成熟的產品,新推出的產品如「6種堅果植物蛋白飲料」月銷為0,評價也很寥寥。當然,公司電商平臺經營實際上並不太理想,2019年僅實現17.90萬元的收入。

另外,公司稱為抵禦產品系列相對單一所面臨的市場不確定性,公司已持續進行其他含乳飲料新產品的研發,結合消費者愛好及習慣,於合適的契機推出更加豐富的產品系列。但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就公司研發投入而言,明顯少於同行。招股書披露,2017-2019年,公司分別投入研發費用116.59萬元、150.74萬元和221.46萬元,佔各期營收的比例僅為0.10%、0.12%和0.18%。而反觀同行香飄飄,其2017年的招股書顯示,2014-2016年其研發支出分別為1477.14萬元、558.53萬元、639.38萬元,佔營收的比例為0.71%、0.29%和0.27%。同時,2017-2019年,均瑤大健康研發人員分別僅7人、7人和8人。

但除了研發人員相對較穩定之外,公司員工離職率奇高。招股書顯示,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末,公司員工總數分別為628人、646人和698人,每年的離職率高達60.17%、64.21%、52.53%。其中,銷售人員離職率尤其高,最近三年銷售人員數均在200人左右,離職率卻分別為98.65%、101.43%和107.26%,幾乎相當於全員「大換血」;生產人員離職率分別為40.41%、49.67%、30.51%;其他人員離職率分別為90%、40%和33.33%;甚至財務人員2017和2018年的離職率也高達22.22%、19.39%。

銀行存款逾10億仍擬募資12億

此次IPO,均瑤大健康「胃口」不小,擬募資11.99億元用於湖北宜昌產業基地新建年產常溫發酵乳飲料10萬噸那就科創中心項目、浙江衢州產業基地擴建年產常溫發酵乳飲料10萬噸項目及品牌升級建設項目。但金融投資報記者個梳理發現,公司其實並不缺錢。

招股書披露,最近三年公司貨幣資金持續大幅增加,2017-2019年貨幣資金分別高達5.36億元、8.33億元和10.62億元。其中絕大部分是銀行存款,分別為5.35億元、8.32億元和10.6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存款多,公司也很熱衷於理財,主要為購買銀行存款產品。2017-2019年,公司的利息收入分別為1097.83萬元、1586.95萬元和2199.74萬元。公司稱,報告期內公司的利息收入主要為購買銀行存款產品取得的收益,購買對象主要包括浦發銀行「利多多B存款」、「浦發銀行智能存款產品」、上海華瑞銀行「戶戶贏」委託管理存款、上海華瑞銀行「智慧存」存款產品以及上海華瑞銀行結構性存款B款(瑞智存)銀行存款產品。

需要注意的是,上海華瑞銀行是均瑤大健康的控股股東均瑤集團旗下的企業,為公司的關聯方,但2017年和2018年公司仍大筆購買華瑞銀行的存款產品,本金髮生額分別達到9.10億元和15.20億元。

另外,持續的大額分紅也可佐證公司並不缺錢。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分別向股東分配現金紅利每股0.22元(含稅,下同)、0.28元、0.30元,按照公司總股本3.6億股計,分別派現7920萬元、10080萬元和10800萬元,三年累計分紅達28800萬元。

銀行帳戶躺著逾10億元資金及連續三年累計分紅2.88億元的背景下,是否有必要募資?離職率奇高是否符合行業特徵?多家子公司業績大幅下滑是否會拖累公司整體業績?金融投資報記者將一系列的問題整理並發至公司,但截至記者發稿仍未獲回復。帶著多問題上會,前景幾何,本報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均瑤健康(605388.SH)擬對募投項目「均瑤大健康飲品品牌升級建設...
    格隆匯12月13日丨均瑤健康(605388.SH)公布,根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當前實際建設情況,經公司審慎研究後對相關項目進度規划進行了優化調整,公司擬對募投項目「均瑤大健康飲品品牌升級建設項目」進行延期。
  • 均瑤健康(605388.SH)擬以1000萬元對上海養道食品進行增資
    格隆匯12月13日丨均瑤健康(605388.SH)公布,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均瑤集團上海食品有限公司擬以自有資金1,000萬元對上海養道食品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公司全資子公司均瑤食品持有養道食品90%股權,雷洪澤先生持有養道食品10%股權,雷洪澤先生作為公司關聯方放棄增資。
  • 上市不過4個月,均瑤健康用2.31億元購置房產,跨界水領域
    12月6日晚間,均瑤健康發布公告,公司審議通過《關於設立全資子公司的議案》,即同意申請設立上海均瑤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布局礦泉水行業,以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同時,均瑤健康還公告稱,為滿足包括礦泉水產品在內的經營業務的需求,公司擬購置新的辦公場所用於協同辦公、數據中心及研發中心的建設。
  • 「乳酸菌飲品第一股」順利過會,均瑤大健康上市進程再進一步
    招股書顯示,均瑤大健康以「弘揚健康飲食,引領良品升級」為發展理念,推廣品質優良的系列健康飲品,目前主營常溫乳酸菌系列飲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陸續推出其他系列健康飲品,是國內最早開發和生產塑瓶長效滅菌奶的企業之一。
  • 「乳酸菌飲品第一股」均瑤大健康本周上會 「味動力」品牌馳名中國
    據證監會消息,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瑤大健康)、上海華峰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順博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若羽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事項將於7月2日上會。據了解,均瑤大健康主營常溫乳酸菌系列飲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陸續推出其他系列健康飲品。
  • 仙樂健康出售資產狂賺8.5億,子公司陷大幅虧損
    早在2016年3年,仙樂健康就披露了上市招股書,但至今未上會。公司最新於2018年11月更新了招股書,兩年間,除了仙樂健康融資胃口大變,需多融1.4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外,其他募投項目和募集額未發生任何改變。仙樂健康近年來的業績雖穩步提升,但公司主要做給輝瑞等大廠代工,自身品牌度不夠,提起保健品,大多數人會想起湯臣倍健,而對於行業老二仙樂健康卻鮮有人知。
  • 欲破產品單一格局 均瑤飲品跨界做水前景難料
    「乳酸菌第一股」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瑤飲品」,605388.SH)終於要改善其業務單一的狀態了。近日,該公司為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擬注資不超過9000萬元設立上海均瑤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暫定名,具體以工商核准為準),跨界布局天然礦泉水。
  • 進軍高端礦泉水,「乳酸菌第一股」漲停,技術門檻低經營風險高
    文|方璐編輯|張碩在成功登陸A股資本市場三個多月後,「乳酸菌飲料第一股」均瑤健康(605388.SH)就要跨界賣水了。均瑤健康在12月7日的公告稱,擬開展礦泉水新業務作為重要戰略布局。均瑤健康董秘辦一位負責人對AI財經社透露,均瑤此次欲做「高端礦泉水」,但對於一瓶水定價多少,該人士並未介紹。關於水源地選擇問題,該人士僅表示「目前選在湖北」。要做礦泉水的消息放出後,受此消息提振,均瑤健康12月7日當天股價大漲9.99%至21.69元/股。同花順分析,後市或有繼續衝高動能。篤定「未來礦泉水產業發展具有廣闊前景」的均瑤健康,能否在競爭激烈的水市場分得蛋糕?
  • 田中精機、長江健康子公司接連失控,高溢價收購惹禍不小
    公開資料顯示,遠洋翔瑞成立於2013年,主營業務為高精密數控工具機及相關軟體的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2016年11月,田中精機以3.91億元現金收購了遠洋翔瑞55%的股權,沃爾夫為遠洋翔瑞的全資子公司。目前派出的工作組未能接管上海新高峰、上海新生源及其子公司共10家公司章、證、照等關鍵資料。同時,公司還表示,上海新高峰及子公司部分電腦損壞,重要資料遺失,部分核心高管員工相繼離職。對於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實際經營情況、資產狀況及面臨的風險等信息,亞太藥業也不知曉。
  • 張江高科:子公司上海德馨置業轉讓部分資產翰森健康科技
    樂居財經訊 凱越12月17日,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全資子公司上海德馨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其部分資產的進展公告。 公告稱,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德馨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部分資產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進行掛牌,掛牌價格為人民幣90,055.00萬元。 至掛牌期滿,翰森(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為該項目唯一意向受讓方。
  • 常溫乳酸菌飲料排名變化,均瑤味動力給腸胃添動力
    均瑤味動力富含益生菌讓您健康每一天。益生菌是能夠促進腸道健康並且改變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總稱。由此看來,益生菌確實是必不可少的有益微生物,那麼怎麼補充維生素呢?均瑤味動力裡面的益生元就可以一定程度上益生菌,均瑤公司的全名叫做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在2012年均瑤味動力作為均瑤旗下的一個品牌,成功的上市乳酸菌飲料,以他獨特的口感和品質一上市就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味動力良好的口碑使它成為消費市場上的新寵。
  • 京東健康真的健康嗎
    京東健康依靠母公司的流量和供應鏈,成為第一家盈利的網際網路醫療公司,但未來能否獨立運營,或仍需關聯方京東集團輸血養活? 是京東健康還是京東大藥房 京東健康不是第一家瞄準網際網路大健康賽道的公司。
  • 多主力現身龍虎榜,國新健康下跌8.45%(12-16)
    深交所2020年12月16日交易公開信息顯示,國新健康因屬於當日跌幅偏離值達7%的證券而登上龍虎榜。國新健康當日報收8.99元,漲跌幅為-8.45%,偏離值達-8.10%,換手率2.58%,振幅9.88%,成交額2.15億元。
  • 佳合家美進軍大健康產業 為健康中國保駕護航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健康中國的偉大戰略,勾勒了健康中國事業的宏偉藍圖。北京幽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緊跟時代步伐,致力於提供「為生命創造安全感」的產品,積極打造大愛健康生態產業,憑藉在中醫藥及量子技術研究領域的科研優勢,研發出融合傳統中醫藥和現代量子技術精髓的大健康產品品牌——佳合家美。
  • 健康有益開啟大健康新藍圖:協力打造大健康產業生態體系
    仁愛集團董事長 馬如仁、民生控股集團董事長 浙商總會大健康委員會主席 竺福江、浙江中坤控股集團董事長 浙商總會大健康委員會副主席 清華經管EMBA浙江校友會會長 王陽等近百位行業領袖、資深專家學者蒞臨現場,共話數位化、智能化的大健康產業變革及疫情過後大健康產業生態發生的變化,多維度多視角的為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 均瑤風度|於繁華之地,展匠者之心
    日夜溫差如此之大,你的心情是否也如過山車一般起伏不定呢?不過,秋既然已經來了,我們也要保持愉快的情緒,心靜人自涼養生更要養心不得不提到的宜昌均瑤集團在「健康」方面可是使了把力8月6日,宜昌夷陵首家A股上市公司「均瑤健康」正式開啟申購消息。
  • 「獨角獸」顯華科技:多名股東曾「經營異常」,子公司曾被罰
    「獨角獸」顯華科技:多名股東曾「經營異常」,子公司曾被罰 2020-12-11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莎普愛思的大健康夢想,行遠自邇,踔厲奮發
    至此,健康扶貧與教育扶貧相結合,莎普愛思開啟公益新方向。  11月,莎普愛思董事會又發布公告,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發的左氧氟沙星片《藥品註冊證書》,進一步豐富了公司產品的品類。  12月9日,2020 年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將主要圍繞《關於公開掛牌轉讓全資子公司 100%股權的議案》和《關於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授權管理層全權處理掛牌轉讓後續事宜的議案》進行投票,擬掛牌轉讓全資子公司莎普愛思強身藥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優化產業結構,刺激公司進一步發展。
  • 德展健康新看點:複方「阿樂」首仿及大健康產業布局
    即將到來的2020年,調/降血脂藥龍頭企業德展健康(000813),其複方「阿樂」為首的新藥研發有了實質性進展,以外延併購布局大健康產業都將會成為新的看點,值得重點關注。2018年12月帶量採購出臺之後,德展健康馬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略轉型布局。從三季報數據來看,公司的研發投入進一步加強,前三季度研發支出總計9005萬元,佔總收入的比例為6.41%,比2018年年報披露的數據提高了3.78個百分點。子公司嘉林藥業擁有兩個醫藥研發機構,分別是嘉林藥業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和北京紅惠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其現有產品的技術改進升級和國際醫藥行業新技術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