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小孩愛玩門嗎?
最近,我家小寶很喜歡玩快速關門、開門的遊戲。這不,昨晚又開始了,只是,這一次悲劇了。
晚上洗完澡,爸爸讓小寶找媽媽穿衣服。小寶光著身子一路狂奔到正在廚房洗碗的我身邊,笑哈哈地喊了聲「媽媽,穿衣服啦」。
還沒等我放下碗筷,他又笑嘻嘻地掉頭就跑,跑到房間嘭地把門一關,過幾秒又打開門哈哈大笑,看到我快到門口了又嘭地一聲把門關上。
索性我就不進去了,讓孩子自己玩個夠。哪知,這一次,小寶興奮過頭,我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門夾到小寶左手的大拇指了。
我趕緊開門抱起小寶,小寶一邊哇哇大哭,一邊很是委屈地把手拿給我看,嘴裡說著「夾手手了,這裡疼。」
我看到小寶的大拇指已經有淤血,我一邊幫他輕揉手指頭,一邊跟小寶說「不怕,媽媽揉揉就不疼了!下次要小心哦,不要那麼用力關門。關門的時候要用手抓住門把手,手離門縫遠一點,這樣就不會夾手了,等穿好衣服媽媽抱你過去看看,教你怎麼關門不會夾到手好嗎?」
我給小寶穿好衣服,他主動站起來指著門說「媽媽,看看」。我內心竊喜:不能錯過這麼難得的教育他的機會。從前跟小寶講不能用力關門,會夾到手,會把門弄壞,他總是笑哈哈地跑來跑去,照舊嘭嘭嘭地開門、關門,玩的不亦樂乎。
經過這次的受傷,他會吸取教訓的。果然,小寶很認真的看我演示如何安全地關門,開門。我讓他做給我看,他便小心翼翼地抓住門把手輕輕把門打開,又在距離門縫4㎝左右的位置用手掌小心翼翼按住門關上,我終於放心了。
經此一事,小寶可以盡情玩他喜愛的開門、關門的遊戲,我也不用天天擔心門會被弄壞,天天操心他會傷到手,一舉三得。
我不想剝奪小寶玩門的樂趣,但我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盡情玩耍,媽媽是支持他的。
我發現,小朋友很有趣,當他們成長到有自我獨立意識的時候,便開始叛逆,做小惡作劇,做各種探索。這個時候,正面管教是很容易引起小朋友的反感,產生逆反心理的。但如果我們換一種方式,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支持樂趣,守護童真,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孩子大膽探索。
我們能護孩子一時,但護不了他的一世。
與其費力為孩子掃清障礙,不如教會孩子掃清障礙的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孩子的將來,是靠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
你認可肆意為你的觀點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肆意為你 討論!我是肆意為你,我們一起探討育兒路上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