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暴力示威活動的第一階段,我們只知道暴力人群衝擊並哄搶了很多超市,銀行和奢侈品店,但沒有聽說華人受到傷害的重點報導,但目前發生的一切,少數族裔有明顯被針對的跡象。
6月9號的相關媒體報導,紐約市各地連日示威遊行活動中,多家店鋪被砸,被搶,其中一家華人經營的金店不僅遭到暴力洗劫,店主一家人都被打成重傷住進醫院。
美國已經固化了200年的歧視鏈中,有一個非常弔詭的現象。表面上看,最被白人歧視的是黑人,但黑人無奈於白人強悍的「政治正確」,進而將這份怒火轉嫁於其他族裔,而亞裔的勤奮努力與遵紀守法,反而贏得了白人的尊重,在這樣的怪異循環中,亞裔反而成了最有可能被傷害的群體,尤其在今天這樣混亂的非法活動中,暴力製造者大多都是黑人,本就不崇尚暴力的亞裔就顯得更加弱勢。
一場失控的群體運動中,在「集體潛意識」的作用之下,心理層面會產生一種本質的變化。情緒被點燃的人們,思維活動更具有動物,痴呆,幼兒和原始人的特徵,這樣的個人會不由自主失去自我意識,完全變成另一種智力水平低下的生物。美國正在遭遇的這場大規模騷亂,正在演變成具有濃厚「集體潛意識」特徵的打砸搶燒,「法不責眾」的精神暗示,讓每一個參與者都可能成為暴力事件的製造者。
儘管我們還不能判斷華人被傷害的事例會不會成為未來事態發展的普遍現象,但華裔仍然可能成為被攻擊的對象,因為混亂的人群中,一定有人認為華人是「不敢反抗」的。
與第一代,第二代移民一樣,被搶劫的金店店主傑薩琳.沈一家,都是通過最初的艱難打拼,歷經了16年的不懈努力,才經營起了這家賴以生存的金店。但當和平遊行突然失控並演變成暴力搶劫之後,傑薩琳家的金店首當其衝。當他們一家趕到現場之後,搶劫者已經逃跑,被撬開的保險柜空空如也。正當她們收拾現場的時候,第二波暴徒再次闖入,搶走了所剩無幾的珠寶和金貨,還用鐵棒將傑薩琳母親的雙腿打斷,父親和男友也在與暴徒的糾纏中被打傷。此次傑薩琳家的金店,損失高達100多萬美元。
除此之外,經營手機店的王先生,經營中餐館的黃先生和一家華人經營的酒莊也遭到了打砸和搶劫。美國華人組織同源會會長黃友興表示:「進行和平抗議和打砸搶燒的是兩批人,前者只是單純的抗議示威,而後者混在隊伍中,一旦經過或看到珠寶店等高端經營場所,就把準備好的磚頭打砸店鋪,並伺機搶走商品」。
白人和黑人的百年積怨不可能通過非理性,運動式的暴力活動短時間內消融,黑人和華裔的矛盾關係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化解。華人在美國所遭遇的一切,都是美國歷史生態演進的結果,全世界都知道這樣的歧視鏈不應該存在,但誰也沒有辦法徹底改變這一切,川普不能,歐巴馬不能,即使林肯在世也不能。既然選擇了美國,就必須適應美國的一切,但在通行叢林法則的現實社會中,華人要重新理解「善良」和「忍讓」的含義。兩棵樹在不同的環境中,不一定非得結出同樣的果子。
28年前的韓國人「一戰成名」,黑人至今也不敢輕易招惹他們,但在一個權利均等的社會中,我們為什麼要成為最不堪的那一個呢?幾天前有這樣一則報導:暴徒在網上揚言要洗劫唐人街,「槍友會」的華人為了組織起來保護唐人街,給華人店主們分發了槍枝(但暴徒並沒有前來搶劫)。2016年,3名劫匪闖入福州籍女子陳鳳珠經營的雜貨店中,陳鳳珠單槍匹馬,持槍擊退了3名劫匪,還擊斃了其中的一個。2017年,5名嫌犯闖入洛杉磯一戶華人家庭行竊,男主人當即開槍射擊,2名落荒而逃,3名被制服後送交警方。
而實際上,華人的性格特徵相對含蓄,思考方式也比較理性,絕大多數華人不會拿著槍去「打家劫舍」,但你不敢保證所有的人都是如此的「好脾氣」,更不敢保證美國的歲月「一片靜好」。在合理的條件下,進行合法的自衛,應該是在美華人的最佳選擇。
2016年,美國一名說唱歌手寫了一首歌《遇見劫匪》,其中有兩句歌詞是這樣的:「有錢不存銀行,被搶不報警」。儘管這名歌手解釋,只是對華人善意的調侃,但這件事仍然引起了當地華人的強烈不滿,認為這首歌是有意誘導非洲裔搶劫華人。為此,2000名華人在費城舉行了一場大遊行,其中有40多人扛著槍。華人當時持槍上街並不是鬧事或者威脅,他們希望用槍能夠傳達這樣的信息:第一,我們是有武裝的。第二,我們強烈反對任何針對華人的歧視和犯罪。第三,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會拿起合法的武器,保護自己和家人。
筆者認為,這位示威者說得非常好:既然選擇了美國,就要有入鄉隨俗的靈活思維,你有的權利,我同樣擁有,那我為什麼不利用這種權利呢?勤勞善良是我們的優秀品質,但絕不是被別人欺凌的理由!如果一味忍讓,即使在公平原則之下,華人也可能淪為三等,甚至四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