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一首五律,婉轉流暢,更展現了如同仙境的美景

2020-12-14 品詩賞詞

陽春三月、和風送暖,三五好友、詩酒唱和,這是一種多麼快樂的生活。一邊暢飲美酒,一邊欣賞壯美山河,令人心情舒暢、境界恬淡。萬物眾生、千古之事,也都落在一杯甘醇的美酒之中,眾多的玄妙也都化為樸素與靜雅。

初唐有一位才子因為心情不好,於是便結伴同遊,他徜徉在清泉之畔,流連於山林之間,與朋友推心置腹,美妙的詩歌也和山風、泉水一起奏響。下面介紹王勃的一首五律,婉轉流暢,更展現了如同仙境的美景。

聖泉宴

唐代:王勃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蘭氣燻山酌,松聲韻野弦。

影飄垂葉外,香度落花前。

興洽林塘晚,重巖起夕煙。

王勃是初唐傑出詩人,他年少成名、氣骨蒼然,雖然英年早逝,卻為後世留下了很多優秀作品。其高才博學,光昌流麗,只因仕途受阻,從而牢愁滿腹。後世對他曾高度評價,稱他的才情堪為唐代詩歌的開山鼻祖。

王勃被逐出沛王府之後,就去了蜀中暢遊,也在那裡結識了很多朋友,他們詩酒唱和,心情放鬆,完全忘記了曾經的痛苦,更暫時擺脫了人世間的一些憂愁。聖泉在四川中江縣的玄武山中,詩人與少長同遊,共寫高情,即興賦詩。

首聯交代了季節和遊玩地點,並表達了自己的愉悅之情,「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他們一路邊走邊看,暖風頻吹,走不多久就感覺身上發熱,於是乾脆就敞開衣襟,經過艱苦攀登,終於抵達山頂。詩人與朋友們席地而坐,俯瞰淙淙流過的聖泉水。

玄武山上有一座玄武觀,這裡曾是佛、道兩教競爭、更替的歷史見證,初唐四傑都曾在此遊覽、賦詩。詩人攀登石頭臺階、俯瞰清澈的泉水,遠處的道觀和遊客也都歷歷在目,讓人心曠神怡、樂而忘憂。

詩人在山頂坐著休息,這裡白雲悠悠、涼風習習,很快就感到有一絲涼意。接下來抒寫即目所見,並開始享受宴席,「蘭氣燻山酌,松聲韻野弦。」朋友們打開自帶的醇酒佳釀,一邊暢飲,一邊縱情放歌;耳邊松濤陣陣,大自然也為他們伴奏助興、奏響了動聽的旋律。

頷聯顯得氣勢雄渾,一個「燻」字,點出美酒香味醇濃;一個「韻」字,用作動詞,表達出天人合一的和諧境界,令人如夢如幻,不舍離去,盡顯開闊的胸襟。

然而詩人也描寫多樣,頸聯就轉而展現細膩的風景,「影飄垂葉外,香度落花前。」低垂的樹葉在水中形成倒影,忽高忽低,好像隨時都要飄起來;落花沒入水中,香氣卻瀰漫在空中,經久不散。

「影飄、香度」,盡顯垂葉和落花的靈動姿態,表明詩人觀察細緻、思考深入,與六朝的浮靡詩風迥然不同。詩人身處風流飄逸的大唐,卻仿佛淡泊出世,高蹈塵外。

最後詩人表達了無限留戀之情,「興洽林塘晚,重巖起夕煙。」不知不覺,天色已晚,朋友們相處融洽、興致高漲,而連綿的群山峻岭漸漸被籠罩在雲煙之中,顯得一片迷茫和朦朧。

詩人雖然覺得尚未盡興,但相信下次還有機會與大家再次暢遊,一起縱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共同高歌美好的幸福生活。一時間大家都興高採烈,群情昂揚。

王勃的這首五律婉轉流暢,如同一氣呵成,令人愛不釋手。詩人先寫登山過程,次寫山中宴席,然後描繪動態美景,最後抒發心中深情。

在年輕詩人的筆端,蘭氣、松濤,垂葉、落花等等,都顯得如此迷人,更有大自然的天籟之聲,令人流連忘返,即使是仙境也不過如此!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的一首五律,比喻生動,活脫脫地展現出人物風姿
    下面介紹白居易的一首五律,比喻生動,活脫脫地展現出人物風姿。玉真張觀主下小女冠阿容唐代: 白居易綽約小天仙,生來十六年。姑山半峰雪,瑤水一枝蓮。尾聯更顯生動活潑,「回眸雖欲語,阿母在傍邊。」道觀裡經常會有人參觀、拜訪,小道姑對這一切似乎也很好奇,聽見一些有趣的問題,回眸想要搭腔,但一旁有「阿母」,於是只好故作矜持。詩人真是太了解少女的心理活動,「回眸、欲語」這兩個詞,真是活脫脫地彰顯了這位小道姑的風姿。縱觀白居易的這首五律,比喻生動、想像奇特,充滿了詩情畫意。
  • 唐代才子放浪形骸,一首律詩婉轉流暢,盡顯純任自然之趣
    下面介紹的唐代才子放浪形骸,一首律詩婉轉流暢,盡顯純任自然之趣。尋隱者韋九山人於東溪草堂唐代:朱灣尋得仙源訪隱淪,漸來深處漸無塵。初行竹裡唯通馬,直到花間始見人。四面雲山誰作主,數家煙火自為鄰。詩人把對方隱居場所形容為仙境,離開城市漸遠,也越發感覺塵氛一掃,呼吸都清。詩人一路走,也一路欣賞風景,「初行竹裡唯通馬,直到花間始見人。」 韋九的居所在修竹林中,窄徑僅能通馬,已覺其深;等到走到門前,再叩花間之戶,始見有人,其幽深可想。
  • 「初唐四傑之首」王勃詩詞10首,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王勃,唐代詩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 陳子昂的一首五律,細膩生動,開篇充滿遐想,尾聯更顯出疏狂
    一首詩既反映出作者的思想觀念,也彰顯了個人的性格特點。比如李白性格豪放,他的作品也充滿了浪漫情懷。李商隱個性內斂,其詩歌也含流露出含蓄晦澀。再如杜甫頗具儒家情懷,於是詩聖的作品就盡顯無疆的大愛。而蘇軾則是儒釋道融於一身的文學家,所以其詩詞不僅超凡脫塵,也更顯意境深沉。初唐時也有一位才子,年少時就表現離奇,他的早期作品更顯得有些不羈。
  • 一天一首古詩詞:《羈春》王勃
    【賞析】 這首詩創作與作者《山中》相似,同是王勃旅蜀時的作品,只是一首寫於暮春,一首寫於晚秋。 前兩句「客心千裡倦,春事一朝歸」,先透過春日已歸而人猶滯留不歸,把王勃為客在外的心神寫得神傷情悴。「春事一朝歸」是藉由春日返回大地的迅速,來比喻為客羈留在外的時間一下子就過了一年。至於「客心千裡倦」一句,則是用來強調遠在千裡為客的神傷情悴,「倦」字原來是厭倦之意,對於遠在千裡為客感到厭倦,所以覺得神傷情悴。
  • 「江曠春潮白,山長曉岫青」,品讀王勃兩首優美的五言詩
    「江曠春潮白,山長曉岫青」,品讀王勃兩首優美的五言詩山中唐 · 王勃早春野望唐 · 王勃江曠春潮白,山長曉岫青。他鄉臨睨極,花柳映邊亭。譯文江面上空曠無比,春潮泛起白色波濤,一波高過一波。山峰挺拔峭立,晨光中,山上處處一片青綠。
  • 宋代才子的一首五律,寫作技法高超,尾聯更值得咀嚼
    宋代就有一位詩人,在歲末時感懷頗多,下面介紹宋代才子的一首五律,寫作技法高超,尾聯更值得咀嚼。歲暮自桐廬歸錢塘晚泊漁浦宋代:潘閬久客見華發,孤棹桐廬歸。新月無朗照,落日有餘暉。漁浦風水急,龍山煙火微。但時間久了,不僅感到孤寂,更思鄉心切。首聯就抒寫了這種無奈的心情,久客他鄉、漸生華髮,一葉孤舟、漂泊無助。華發,表達出詩人已經年過半百,更體現出一種愁情;孤棹,不僅指形單影隻,更蘊含著仕途遇阻、命運多舛的遭遇。詩人獨自在江上漂泊,無人搭話,只好觀賞江景和天色變化。傍晚時分,夕陽西沉、新月東升。
  • 一首看上去很不錯的合格五律,該如何吹毛求疵?
    有朋友寫了一首感覺不錯的五律,讓看看有沒有修改空間。五律《客居水鄉》 (新韻)驛外斷橋旁,風光一水長。閒雲凝冷月,野鶴戲寒塘。入仕雲遊寡,居閒羈旅常。廟堂雖距遠,社稷也牽腸。而在字詞修飾、文法安排上也算有心,既符合大眾尚古觀感(古詩意象多),又不難理解,算是將古典和流行結合的一首作品。這是一首仄起入韻,押新韻「十唐」部的五律。實際上平水韻「七陽」部也是符合的,但是作者自標新韻,也是為了方便大眾閱讀吧。總的來說,平仄格式沒有問題,普遍文法「起承轉合」也算自然,挑不出什麼大毛病。
  • 王勃比較冷門的一首五言絕句,只有短短的20個字,卻是寫得很深情
    雖然王勃的一生只活了短短的二十七歲,但是他的才華卻是令人驚豔,絕對是天才型的詩人,一位二十七歲的青年,如果放到現在的話,可能還不太懂事,可是王勃卻是在初唐詩壇大放異彩,寫下了諸多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那麼除了前面所介紹的那幾首之外,筆者今天還要為大家推薦他另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也就是這首經典的五言絕句《寒夜思友三首·其一》,可能很多人對於這首詩並不是太熟悉,其實這也是一首很經典的作品,通篇描寫得很是真誠,把自己對於朋友之間思念描繪的淋漓盡致。久別侵懷抱,他鄉變容色。
  • 他是典型的詩紅人不紅,一首經典的五律,寫出了江南最美的春天
    那其中最典型的一位詩人,那就是盛唐詩人王灣,雖然他的作品並不是很多,可是一首經典的五言律詩《次北固山下》,卻是深入人心,相信很多人都讀過。所以很顯然這首詩的名氣要比作者名氣大,歷代的名家對於這首詩都有過諸多的點評,認為他是五律裡比較有特色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唐代: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 【毛澤東詩詞賞讀】《五律·看山》
    五律·看山(一九五五年)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飛鳳亭邊樹,桃花嶺上風。熱來尋扇子,冷去對美人。一片飄飄下,歡迎有晚鷹。一日,他登上北高峰,誦詩一首:『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飛鳳亭邊樹,桃花嶺上風,熱來尋扇子,冷去對美人,一片飄飄下,歡迎有晚鷹。』吟罷,他安然翻開了英文課本:現在既不熱也不冷,只有學習嘍。真是人生瀟灑莫如毛澤東!」根據林克的這段回憶,我們可以看到,當毛澤東即興口賦這首詩時的愉快心情,他已深深地沉浸在杭州美麗的風景之中了。
  • 王勃比較冷門的一首詩,儘管並不是很出名,但讀後美得令人窒息!
    在我們之前的文章中,王勃的是已經介紹過很多。之所以這樣不僅僅是因為小編比較喜歡王勃,而且是因為王勃作為初唐時期的天才詩人,他在短短的27年內留下了太多的經典之作,覺得可稱得上是一顆耀眼的明星,那篇令人驚豔的千古美文《滕王閣序》,是否還能夠背出些許經典之句;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是否仍然能夠讓你體會到王勃的一片豪邁之心。
  • 徐元傑的一首絕句,從開篇美到結尾,更驚豔了後世將近八百年
    從藝術表現手法來看,唐詩注重形象生動,常用具體的意象展現內心情感,不僅語言凝練,而且很耐人咀嚼。而宋詩多議論,常用典故和傳說,北宋的江西詩派還追求無一字無來處,南宋楊萬裡的誠齋體詩風更極具理趣。比如,同樣是描寫廬山,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展現出瀑布的具體情形,透露出詩人對其喜愛之情。
  • 唐詩五律的壓卷之作是哪首,為什麼?
    關於五律的格律規則:平仄相替、相對、相粘、押韻、對仗、起承轉合都在以前的文章講解過,這裡就不重複了。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看出這是一首平起不入韻,押平水韻「五微」部的五律。這是一首平起不入韻,押平水韻「八庚」部的五言律詩。李白將景色寫的明朗輕快,雖有離別情意,卻並不哀怨悲傷。青山白水,紅日浮雲,色彩明麗,寓情於景。馬兒長鳴,盡顯活潑生氣。景美情重,有聲有色,氣韻生動。詩的節奏明快,感情真摯熱誠而又豁達樂觀,毫無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
  • 少年英才王勃,宴席上即興寫下一首詩,成為千古絕唱
    他就是少年英才王勃。今天介紹的這首《滕王閣詩》就是他看望父親途中參加宴席所作。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這和王勃此時的心情有關。他少年遍讀儒家經典,16歲就進士及第,獲得官職,成為朝堂上最年少的官員。沛王與英王鬥雞,王勃作一篇《檄英王雞文》,為沛王聲討英王,惹得皇帝大怒,被逐出京城。在虢州做參軍時,王勃私藏官奴罪犯,又怕惹出禍端,私自做主殺了他,犯下死罪。幸虧遇到大赦,逃過一劫,但他父親王福疇受到牽連,被貶到交趾(今越南)做縣令。
  • 如何使用數碼單眼相機拍攝高山雲海,讓畫面如同仙境一般
    雲霧繚繞的高山,如同仙境一般。接下來看看如何使用尼康D810數碼單眼相機,記錄這些飄逸曼妙的美景。翻騰的雲海,讓畫面如同仙境一般實拍步驟步驟1:選擇一處較高的位置俯視,使用三腳架穩定好相機,並使用尼康D810數碼單眼相機的水平儀調整功能將相機調節為水平
  • 《唐詩三百首鑑賞》(1—18章)張若虛 王績 王勃 賀知章 陳子昂
    作品風格:清新流暢,質樸自然個人簡介:王勃生長於書香之家,祖父是隋朝時學者王通,叔祖是唐朝詩人王績。自幼聰穎,好寫作詩賦,被當時人稱為神童。高宗乾封元年(666)科試及第,被授予朝散郎一職。當年,又被沛王李賢徵招為王府侍讀,兩年後因為作《檄英王雞》,被高宗逐出王府。總章二年(669),王勃離開長安,遊歷蜀地。
  • 王勃一字千金——空|漢字故事
    王勃一字千金——空王勃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六歲便嶄露頭角,能詩善文,下筆千言,才驚四座。小小年紀便已聲名遠揚,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並稱「初唐四傑」。都督見狀,十分不滿,憤然離席而去,並囑人監視王勃作文,隨時傳報。王勃開始寫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聽了笑著說:「不過是一些沒意思的套話。」接看又報:「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都督又輕蔑地說:「陳詞濫調,早就有人用過了。」又報:「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都督一聽,忽然默不作聲了。
  •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的五律《送友人》賞析
    這是李白很有名的一首五律。我原來在賞評盛唐五律的時候,曾選此詩衝擊五律第一,可惜惜敗於杜工部的《春望》。但就詩本身來說,是極好的一首作品。即使李白當時寫詩根本沒有考慮格律的問題,這仍然是一首合格的五律。格律在當時,就是一種詩歌創作中的進化,而並非很多不懂格律的朋友認為的「削足適履」、「意境枷鎖」。只要你的詩念起來好聽,內容又好,不合格律沒關係的。可是前人的這些作品,只要音律清朗好聽的,自然就合格律了,你看,氣不氣人?格律沒有限制李白,沒有限制杜甫,偏偏限制了我們?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 王勃:閣中少年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他寫下了一首《夢元九》: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而元稹在收到詩後說: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譬如這首五律。東園垂柳徑,西堰落花津。物色連三月,風光絕四鄰。鳥飛村覺曙,魚戲水知春。初晴山院裡,何處染囂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