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文化史上有一部非常有名的文學作品,叫作《百家姓》,《百家姓》自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成為了啟蒙教學的必讀之物,它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為「三百千」,在整個文化史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儘管《百家姓》的名字,用的是一個「百」字,然而實際上,中國姓氏的數量,又何止成百上千?不過,在這數不清的中國姓氏之中,卻有這麼兩個姓,讓人一看就會覺得毛骨悚然,這兩個姓就是——「鬼」和「屍」。一個姓「鬼」,一個姓「屍」,看到他們的姓,你怕了嗎?
「鬼」姓,當然是存在的,比如我們張口就能說出一位姓「鬼」的歷史名人,那就是「鬼谷子」;可問題是,「鬼谷子」只不過是一個稱號而已,他的真實名字叫做王詡,一作王禪,總之,「鬼谷子」姓「王」,而不姓「鬼」。
事實上,「鬼」姓的歷史名人當然不是「鬼谷子」,而且,在表示姓氏的時候,「鬼」這個字並不讀「guǐ」,而應該讀作「wěi」,也可以讀作「kuí」,但就是不讀「guǐ」。既然它不讀「guǐ」,那麼似乎也就沒那麼可怕了;我說呢,怎麼會有姓「鬼」(guǐ)的呢?我們拋開「鬼」字的讀音不談,那麼,歷史上真的就有「鬼」姓的人嗎?事實上,是有的,比如——鬼侯。
鬼侯,又稱「九侯」,是商紂時期的諸侯之一,與與西伯昌、鄂侯合稱為「商朝三公」;而且,鬼侯還是商紂王的「老丈人」,因為他的女兒「鬼侯女」是紂王的妃子,不過可惜的是,鬼侯父女最後還是雙雙死在了暴君紂王的手裡。
「鬼」姓的「鬼」,雖不讀「guǐ」,然而「屍」姓的「屍」,卻讀作「shī」,就是「屍體」的「屍」,「殭屍」的「屍」。那麼,有沒有姓「屍」的歷史名人呢?當然也是有的,比如——尸佼。
尸佼,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當時的魏國人(也有人認為是魯國人),屬於「諸子百家」中的「諸子」之一,被尊為「尸子」。尸佼思想的最主要特點就是,兼融諸家之學,並收錄在《尸子》一書。尸佼的《尸子》一書,被《漢書》列為「雜家」,被《宋史》列為「儒家」,東漢的班固說得更透徹:「兼儒墨,合名法」,總之,歷史上的這些不同的看法,也足以說明了尸佼的思想,綜合了各家之所長,而這又是道家的優點與特色。
鬼侯是「鬼」姓的名人,尸佼是「屍」姓的名人,他們一個姓「鬼」,一個姓「屍」,看到他們的這種「怪姓」,你害怕了嗎?你還知道有其他哪些比較奇怪的姓氏呢?那就一起來留言討論吧!
歡迎關注歷史浮雲榜,謝謝你這麼漂亮還來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