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問一號2月10日左右將被火星捕獲 進入環火軌道
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消息稱,按照計劃,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一個多月後,今年2月10日左右,在臨近火星後實施近火制動,也就是俗稱的「剎車」減速。之後,天問一號將被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成為火星的一顆人造衛星,為著陸火星作準備。
-
「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7個月長途跋涉奔向火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記者了解到,「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極其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破3億千米,計劃明年2月實施火星捕獲
本報訊,截至昨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昨日,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目前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
3000N主發動機深空機動點火 助推天問一號精準奔向火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供圖 中新網西安10月10日電 (記者 梅鐿瀧)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簡稱「航天六院」)10日透露,2020年10月9日23時,由該院研製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3000N主發動機,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的浩渺太空,圓滿完成480秒點火工作,順利實現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助推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更加精準地奔向火星。
-
6個問題,3個數字,解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圖片來源:大英百科全書(britannica)北京時間2020年7月22日夜晚,中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我國將擇機實施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發射任務。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天問一號的名字,來自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先生的詩歌集《楚辭》中的名篇《天問》。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行裡程又有新的突破
根據航天局計劃任務,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預計在明年5月會著陸火星#,在10月份的時候,經過「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地面控制任務團隊精確操作控制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共搭載了8臺25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順利完成了探測器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
中新網北京11月17日電(郭超凱楊璐)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天問一號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預計明年2月著陸火星
原標題: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預計明年2月著陸火星 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首次軌道中途修正 「西安造」3000N發動機...
8月2日7時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3000N發動機精準工作20秒鐘後,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遙遠的火星。以航天六院為代表的「西安航天科技」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再立新功!
-
「天問一號」:向著火星,出發!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從地球奔向火星:「天問一號」為什麼要進行中途修正?
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記者胡喆)8月2日一早,「天問一號」傳來最新消息: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研人員的攜手努力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實施了地火轉移軌道首次中途修正。 為什麼要進行中途修正?
-
「天問一號」探測器 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
記者15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據介紹,受天體運動規律影響,火星與地球距離在0.5億公裡至4億多公裡周期性變化。
-
「天問一號」蓄勢待發,四問火星探測
而就在7月20日05時58分,阿聯的火星探測器"希望號"由H2A運載火箭在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成功發射升空,計劃在2021年2月抵達火星。這不僅是阿聯的首顆火星探測器,也打響了2020年國際火星探測的第一槍。為何選擇在2020年發射?
-
火星探測器過去,現在和將來:兼論『天問一號』火星探測技術
2.過去階段 從上世紀60年代到上世紀未期,歷經近4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約十幾次,原蘇聯是最早發射火星探測器,下面舉出典型實例(略去大部分失敗次數): 1960年10月10日,前蘇聯向火星發射了一枚探測器。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首次軌道修正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首次軌道修正 央視網消息:昨天(2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接下來有哪些關鍵任務...
央廣網北京8月2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我國首次火星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7月23日順利升空。8月2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太空中進行了火星之旅第一次軌道修正。接下來,「天問一號」將繼續在太空中獨立行進7個月左右後,到達火星並開展火星探測。
-
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明年2月中旬到達火星
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火星已在軌飛行144天,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正以每秒17.4公裡的對地速度飛向火星。據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透露,按照預定計劃,天問一號將在明年2月中旬到達火星,開始繞火探測,5月中旬著陸火星巡視探測。
-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和其他國家相比,有哪些亮點?
天問一號 此次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名叫「天問一號」,來源於我國偉大詩人屈原的楚辭《天問》,寓意是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不斷創新永無止境。此次的圖形表示以「九天攬月」為標識。標識中太陽系8大行星依次排列。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
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在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的宇宙中向火星繼續進軍,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在軌飛行期間,天問一號已經完成三次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機動等飛控工作。
-
「天問」遠赴火星,「探測器」的英文是什麼?
火星探測任務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