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親愛的叔叔們,你們好!這學期期末我取得了全班第3名的好成績,非常感謝你們的關懷和幫助,願春天帶給你們永遠的美好,祝你們享受這個迷人的季節……」
2018年8月,中國路橋喀喇崑崙公路項目總經理部又收到了來自巴基斯坦SOS兒童村孤兒院孩子們的感謝信。孩子稚嫩但飽含深情的話語暖化了整個項目總經理部,而這只是60餘封感謝信中的其中一封。
2016年9月,在相繼完成喀喇崑崙公路、喀喇崑崙改擴建項目和喀喇崑崙堰塞湖改線項目的建設任務之後,中國工程師又不遠千裡來到了巴基斯坦,參與到喀喇崑崙公路二期項目的建設中,把中國標準、中國技術帶到中巴邊境的崇山峻岭之中。長達半個世紀的築路過程,蜿蜒的公路如同一條情感紐帶,將中國工程師和巴基斯坦人民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我們的先輩在這裡留下了前僕後繼、不怕犧牲的『喀喇崑崙精神』,如今,我們沿著先輩的足跡,繼續奮鬥在這片熱土,為巴基斯坦人民建設精品工程的同時,回饋當地社會和居民,我們和當地人民之間情誼是那麼真切。」時任中國路橋巴基斯坦辦事處總經理李植淮說。
喀喇崑崙公路二期項目的建設過程中,中國路橋巴基斯坦辦事處每年都拿出專項公益資金,用於幫扶項目沿線的學校、孤兒院、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
辦公室主任馬貴明是「奉獻愛心、關心孤兒」系列活動的發起人、組織者、參與者。「第一次見到伊赫桑時他只有2歲多一些,紅撲撲的小臉蛋上還掛著淚痕。」對於第一次踏進SOS兒童村的情景,馬貴明至今記憶猶新,伊赫桑的小手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手背皸裂粗糙,不像兩歲孩子的皮膚,看著就讓人心疼。」
1982年落成的SOS兒童村孤兒院是一個非政府的公益性機構,收納有曼塞赫拉、阿伯塔巴德、巴塔格蘭等地區的大部分孤兒、被遺棄兒童約160名。兒童村的房齡已超過30年,又長期缺乏資金支持,大多數設施老舊,早已無法滿足孩子們基本的生活、學習要求。
「孤兒院裡沒有熱水,孩子們大冬天也只能用涼水洗漱,皮膚被凍得通紅,甚至裂開了口子。」不僅如此,孤兒院房屋建築、電力供應等基礎設施也很不完善。「孩子們是花朵,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看到他們簡陋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再想到家裡穿著紙尿褲滿地爬的娃娃,心裡很不是滋味。」馬貴明說。
馬貴明和幫扶團隊隊員們將了解到的情況向巴基斯坦喀喇崑崙公路二期項目總經理部匯報,很快項目總經理部便將SOS兒童村孤兒院確定為定點幫扶對象。
2017年8月22日,「情系孤兒」愛心捐助、翻修工程開工儀式在SOS兒童村熱烈舉行,兒童村裡熱鬧非凡,處處洋溢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馬貴明和項目幫扶團隊隊員們再一次來到了兒童村,「我們對孤兒院的住房進行翻新、裝修,為孤兒院配備熱水器、太陽能板、不間斷電源、蓄電池等必備生活用品,還給孩子捐贈了圖書、學習用品等。」馬貴明回憶說。
「你好,謝謝叔叔!」剛剛領到捐贈書本、畫筆的小朋友艾米用還不標準的普通話表達著對中國叔叔的謝意。簡單樸實的話語,溫暖了每一個幫扶隊員的心窩。
不僅如此,項目總經理部還經常採購衣物、麵粉、大米、水果、牛奶等生活物品捐給孤兒院,並經常與孩子們一起遊戲、一起歡度當地的重大節日,讓孩子們的童年更加豐富多彩。伴隨中國工程師的到來,SOS兒童村時常充滿歡聲笑語。
「孩子是友誼之花,是中巴友誼傳遞的橋梁和紐帶,孩子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愛心傳遞,讓孩子們見證和傳承中巴友誼,希望中巴友誼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項目總監吳世祥說。
除此以外,項目總經理部還協同當地政府組織開展了「免費醫療下鄉」活動,幫助偏遠地區家庭困難的民眾遠離疾病困擾;幫助當地村民修築硬化道路;積極開展「綠色巴基斯坦」植樹活動等。中國築路人的熱情換來巴基斯坦人民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成為中巴友誼傳承的最好見證。
來源
中國路橋
歡迎轉載 註明出處
點擊圖片
回顧精彩內容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60封厚厚的感謝信!「中巴友誼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