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因為個別老師不願意測溫,大發雷霆之怒,老師們也覺得挺委屈

2020-12-22 朱老師說教育

前幾天,校長因為個別老師不願意測溫,在會上大發雷霆之怒。老師們也覺得挺委屈。

從今年四月份開學以來,老師們被排著班,輪流在校門口用手動測溫計給學生測溫。可以說,從春寒料峭,到烈日炎炎,又到寒風刺骨。

每次測溫,早上是六點五十,下午是兩點二十,測溫老師就準時站在大門測溫了。如果趕到誰有課,都是在鈴響前幾分鐘,把測溫計給保安,跑著去上課。

老師們輪著,班主任不排,環節幹部不排。一般情況下是,一個月輪一次。一次兩個老師測溫,一個環節幹部值班檢查。有一個月,居然,會輪兩次。

不知道是哪裡的話傳到校長耳朵裡了,還是真有人去反對了?校長在大會上擲地有聲的說,你們如果敢不按時測溫,我就給你按曠工處理。你看看疫情期間,有多少感人的事件,而你們,只是測測溫,還有這麼多想法?

被校長一頓棒喝之後,覺得校長說的也對,不應該斤斤計較。可是又覺得這樣被安排工作,總有被脅迫的感覺,不舒服。

不知道各地其他學校都是怎麼測溫的呢?

相關焦點

  • 小學生因為一篇作文被老師和父母責罰,覺得很委屈,差點離家出走
    小學生因為一篇作文被老師和父母責罰,覺得很委屈,差點離家出走。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名叫家康,因為平時就喜歡調皮搗蛋,老師不太喜歡他。一次作文課,老師要求同學們寫一篇作文,題目是《最令我難忘的一件事》,要求敘事真實完整。
  • 一位普通老師每月工作時間安排表,你還覺得老師不該有寒暑假嗎?
    你們看到的有關教師的熱門新聞都是片面的、極端的個例,下面這個表格才是真實反應老師們的日常生活。從12月13號到元月2號,在剛剛過去的三個星期21天裡,我有20天在上班,只有元旦那天放假休息了一天。社會上有很多人不理解老師,只是以為老師每天只上兩節課,周六周日雙休,寒暑假加起來三個月,其實都是誤解。首先說寒暑假加起來不到三個月,寒假時間約是三周21天,暑假時間約是40天(2020年暑假延遲放假,不到一個月);即使是這幾十天的假期,也是周末無盡的補課和早讀晚自習的值班換來的。
  • 家長撞見孩子上課睡覺,將老師上告到校長:太不負責
    這時候,學生們正在上課,老師正在前面講著課,家長透過窗戶向教室內瞅了瞅,恰好看到自己的兒子在呼呼大睡,於是氣不打一處來,不顧其他學生還在聽課,也不顧有老師在講課,推開教室門直奔孩子的座位,揪著孩子耳朵把孩子叫醒了。
  • 校服為什麼不改成漢服?優雅又大方,校長:因為這4點原因
    這種設計已經被吐槽的二十幾年了,網友經常拿外國的校服做對比,果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咱們的校服是挺土的,但小編覺得,樣子雖土,卻很實用,我無法理解韓國女生是如何穿著短裙上體育課的。近幾年「漢服」十分流行,很多網友呼籲我們回歸「傳統風格」,將漢服作為校服。
  • 「我舉報了我和兒子的語文老師」 河北滄州母親舉報老師行賄後被...
    「說實話,相比孩子這4年裡遭遇的不公平對待,相比我這4年裡因為不想給老師行賄而遭遇的打擊報復,我覺得這個處罰輕了。」汪女士說。談話間,她時不時發出一陣陣猛烈的咳嗽,這種間斷性的咳嗽已經持續了近兩個月了。
  • 紹興文理學院首任校長陳祖楠:老師的老師
    不僅因為他是紹興文理學院的首任校長,更在於他在教育領域的卓越貢獻。「卓越,卓越/為卓越而追求/在追求中成長……/我們是花圃的園丁/我們是前路的燈光/多大的責任擔在我們肩上……」這首學生們自己創作的「祖楠班」班歌,陳祖楠最喜歡這幾句。
  • ...我和兒子的語文老師」:河北滄州母親舉報老師行賄後被潑熱水後續
    「說實話,相比孩子這4年裡遭遇的不公平對待,相比我這4年裡因為不想給老師行賄而遭遇的打擊報復,我覺得這個處罰輕了。」汪女士說。 談話間,她時不時發出一陣陣猛烈的咳嗽,這種間斷性的咳嗽已經持續了近兩個月了。
  • 「我舉報了我和兒子的語文老師」:河北滄州母親舉報老師行賄後被潑...
    兒子也傳來了紀律委員被撤職的消息,孩子覺得委屈:明明自己在紀律表格上是班級裡唯一滿分的同學,考試每次也都是第一名。汪文月知道其中緣由,卻也只能安慰孩子「這些不重要」。後來,汪文月和曹力基本就處於失聯的狀態,彼此在小區裡見了面也形同陌路。只有兒子時不時會朝自己哭訴在班中遭到了曹老師的不公正對待。「其實,我反倒是這樣覺得心裡舒坦一些,起碼我做的是對的。
  • 貴州一初中女生被多位老師毆打,校長:就是欠打,打死了我負責
    而這些事件有時候也不僅僅是發生在學生和學生之間,同樣也發生在學生和老師之間,這種暴力的現象,也讓很多的家長比較擔心,以後孩子們在學校上學真的就安全嗎?這類的悲劇真的從來都沒有杜絕過,最近有一位貴州的初三女生在上學的時候就遭遇校園暴力,而讓大家覺得奇怪的就是這一次施暴者居然並非是學生,而是一大群的老師,這也讓大家覺得不敢相信,在我們的心目中,老師不是應該教書育人,不是應該彬彬有禮,怎麼可能會做出如此不人道的事情呢?
  • 校長: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是真理還是謊言?
    對這句話,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教育家和校長都非常推崇這句話,而教師們則比較反感這句話,甚至有些教師覺得這是「老師脖子上的一把枷鎖」,讓許多老師覺得不好好教學生,就是自己沒教好。許多人錯誤的理解!
  • 聽聽體育老師和校長們談體育課
    我們要傳遞正確的武術文化,我來了學校七年,沒有一個學生因為學武術打架。」——廣州市荔灣區五眼橋小學的特色是武術項目,體育教師陳偉城這樣  「讓孩子在小學階段愛上一兩項體育運動,會終身受益。」——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河安小學「90後」體育老師劉成龍  「教師節上課,孩子們會說節日快樂,有時候還會收到賀卡和花。
  • 為什麼當老師都不願意當班主任,這次疫情給了答案,真的是太難了
    班主任的工作不輕鬆,而且真的很累,不僅身體累,主要是心累。以至於現在很多經驗豐富的老老師,紛紛請求讓出班主任崗位,而年輕老師們也推脫逃避拒絕當班主任。為什麼當老師都不願意當班主任,這次疫情給了答案,他/她們真的是太難了。
  • 一線老師的標杆是誰?是校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不少校長要求老師們按條條框框進行教育教學活動,考勤打卡、各種表格、各種會議……一旦違反,一票否決,甚至扣錢等等。讓本來收入不高的老師非常難受!老師心思很難用到教育教學上。這不,老師不樂意了,直接給上級領導寫了信!
  • 省重點高中考試上熱搜,老師答題校長監考!學生:最想看到的畫面
    全縣中考的尖子生們肯定更樂意先選擇泰和中學,二中可能是他們的第二選擇吧。泰和縣二中高三老師參加模考,上了熱搜,在網上引起熱議,真可謂:校長一個決策,學校和校長都火了!我們來看看網友的留言。有網友說:學生其實更想自己親自監考。這條跟帖獲得15000多贊!
  • 為什麼現在老師不打罵學生、也不嚴厲批評學生,家長反而不願意了?
    原因很簡單,是被現實所逼迫的,因為太多的校鬧和太多的投訴舉報,以及學生的極端行為,讓老師苦不堪言,上級明確要求不準體罰學生,否則輕則受處分,重則丟飯碗。 有太多太多老師背鍋的負面消息流出,弄得老師做事情教育學生已經畏手畏腳,不敢說不敢罵,更不敢嚴厲批評,整天戰戰兢兢,就怕弄出來什麼亂子,把自己折進去。
  • 校長巡視晚自習遇蹲班新老師,一句話問得校長臉紅
    為了有較好的學習紀律,同時也是為了學生的安全,所以學校都安排老師蹲班看著學生上自習,一是維持課堂紀律,二是防止突發事件。開學沒兩周,一位今年新進的老師晚自習蹲班,突然教室門口站著一個人,正是學校校長,由於剛開學到處轉轉看看,這位老師立即上前制止,你是學生家長吧?上課期間不允許進入教室找學生,有事等下課吧。
  • 校長,為什麼老師不相信你?兼談學校「群眾工作方法」
    經常散見在頭條裡的評論,問答,文章,沒有多少是說校長好話的。「校長」這個詞語,儼然成了「不學無術」、「錢權交易」、「潛規則」……一些列負面評價的標籤。1位年輕的校長很苦惱,履新1年,幹群關係弄得很僵,管理團隊指責老師,眼裡只有個人利益,忘記了老師的職責;老師不相信校長的話,經常和學校管理幹部發生頂牛。
  • 一老師申請當班主任,校長的一句話,讓他當場發飆
    一老師申請當班主任,校長的一句話,讓他當場發飆!在學校校長是學校的主宰者,任何政策決定,都要由老師們來執行,現在在網上有老師說不想當班主任,其實這個說法是片面的,有些地區的老師就喜歡當班主任。年輕的老師工作了近8年,學校的考核一直是中等水平,評職稱的話,不知道什麼時候,於是,這位年輕的老師鼓起勇氣找到了校長。李校長,我想和你商量一下,來學校已經快8年了,我想當班主任,校長微笑著看著他。」您看,我來學校的年份也很長了,按照學校公示的評職稱人員名單,我還要等待七八年,即使臨到我的時候,我也沒有考核優秀,也評不上啊。
  • 初三女生遭4老師圍毆渾身傷痕,校長稱打死負責?班主任回應
    事發後,龍溪鎮黨委書記陳強發朋友圈稱婷婷是個"囂張又倒黴"的學生,支持老師打體罰,同時婷婷班主任蔣某某發聲稱,自己只打了婷婷兩耳光,不清楚其他老師是否打人,並稱打人是因為婷婷早戀,"她是個很好的姑娘,但早戀對象不學無術,紋身滿手都是!"
  • 畢業班學生趣說復學,家長老師齊支招!
    一中奶茶妹來了,可因為戴口罩,喝一口奶茶,就要拉一下口罩,很不方便,這次口罩立了大功,幫助她們把喝奶茶的習慣戒了,嘻嘻,家長們一定很高興。 龍巖一中學生: 線下學習,學習氛圍更好,回到學校,我們可以和同學面對面交談,不懂的問題可以及時問老師,這是在線上學習沒有辦法做到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因為每天要戴著口罩上課,鏡片會起霧,多多少少會影響聽課的效果,這在家裡是不存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