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行業轉折性技術的歷史交匯,推動智能進入新的發展拐點。人工智慧(AI)讓網絡和邊緣更智能,5G和邊緣讓人工智慧無處不在,人工智慧和5G讓邊緣解鎖新機遇。人工智慧、5G、智能邊緣的三方匯合,創造了智能技術飛速更新迭代的需求和條件。
文︱方雯
圖︱英特爾
「水利萬物而不爭,這是英特爾的生態之道。英特爾把打造生態視作自己的DNA,在生態方面深耕細作。」
近年來,英特爾一直在堅決向「以數據為中心」的方向轉型,所有產品線都圍繞數據驅動產業發展的要求來規劃。在6月19日的英特爾數據創新峰會上,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銳說道:「英特爾有著全面的產品領導力、解決方案創新力和生態系統構建力優勢,能夠真正結合中國的市場特點和用戶需求,為行業數位化轉型和智能變革提供有力支撐。」
峰會上,王銳對當下智能技術的發展進行了分析,可概括為以下三點:
現在是行業轉折性技術的歷史交匯,推動智能進入新的發展拐點。
人工智慧(AI)讓網絡和邊緣更智能,5G和邊緣讓人工智慧無處不在,人工智慧和5G讓邊緣解鎖新機遇。
人工智慧、5G、智能邊緣的三方匯合,創造了智能技術飛速更新迭代的需求和條件。
當前正在爆發的雲經濟,以後會成為常態,這也會促進整個產業乃至社會加速向智能化轉型。
更值得期待的是,人工智慧、5G、智能邊緣的組合加上雲經濟的催化會為新業務的增長帶來巨大發展機遇。
而此次英特爾所發布新品系列正是基於以上情景交出的一份答卷。
在此次峰會上,英特爾發布了包括第三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第二代傲騰持久內存、Stratix 10 NX以及最新3D NAND SSD等多款全新產品,旨在助力行業數位化轉型。
唯一內置AI加速的主流數據中心CPU
第三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
據英特爾數據平臺事業部副總裁Lisa A. Spelman介紹,第三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實現了從四路到八路的演進,為那些融合人工智慧的數據密集型數位化服務提供了繼承的人工智慧加速技術和持久內存,並且高達八路的可擴展能力在目前的x86處理器平臺中也是出類拔萃的。
第三代至強處理器專為深度學習、虛擬機(VM)密度、內存資料庫、任務關鍵型應用及分析密集型工作負載而設計。對於那些將老舊基礎設施進行更新換代的客戶來說,與使用壽命已達5年的同等級四路平臺相比,其有望在常見工作負載上獲得預計約1.9倍的提升和高達2.2倍的虛擬機提升。
英特爾還在全新第三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中繼續加大了在內置AI加速方面的投入,將bfloat16支持整合到其獨有的深度學習加速技術當中。bfloat16是一個精簡的數據格式,與如今的32位浮點數(FP32)相比,bfloat16隻需通過一半的比特數且僅需對軟體做出很小程度的修改,就可達到與FP32同等水平的模型精度,在實現相近的模型準確率同時顯著提升CPU處理速度。
Lisa A. Spelman提到,支持bfloat16加速的英特爾深度學習加速技術無需軟體做更多修改,它支持CPU每個周期處理兩條指令,有效提升了人工智慧訓練和推理時硬體的運行效率,這使得訓練性能可提升高達1.93倍。bfloat16加速技術不僅提高了模型部署速度還實現了更為頻繁的再訓練,使人工智慧系統可以隨時保持最新狀態並將推理速度提升高達1.9倍。
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與全新3D NAND固態盤,
提供超大容量
傳統的內存和存儲層級結構存在一些空白之處,這就需要用戶在容量、速度、成本和數據持久性之間做出取捨。英特爾的3D NANA 固態盤可實現高校存儲且易於擴展,有著比機械硬碟更優的性能。
英特爾此次發布的新一代高容量英特爾3D NAND固態盤——英特爾SSD D7-P5500和P5600,採用了英特爾最新的TLC 3D NAND技術以及全新低延遲PCIe控制器,能夠滿足AI及分析工作負載的密集IO需求,並具有提高IT效率和數據安全性的高級功能。
隨著傲騰固態盤性能的不斷提升,遠程數據訪問的速度也在逐漸加快,這填補了溫數據層存儲的重大空白,而傲騰持久內存的出現更是增加了熱數據層中內存的容量,並實現了數據持久性。
作為第三代至強可擴展平臺的一部分,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200系列可支持前所未有的內存容量,並以最快的速度訪問持久存儲的數據。與第一代產品相比,傲騰系列的平均內存帶寬增加了25%,並支持每路高達4.5TB的內存容量,性價比非常出色。在意外斷電的情況下,該系列支持的CPU訪問持久化數據的速度要比從主流NAND固態盤讀取數據的速度高出225倍以上。
傲騰持久內存通過更優的整合與更高的利用率來降低總體擁有成本,提高了CPU利用率、增加了虛擬機密度的及減少了伺服器佔用空間,使得其與僅採用DRAM的配置相比,資料庫的啟動時間可縮短多達12.5倍。其與第三代至強處理器的搭配可在四路系統上實現高達18TB的內存容量。
目前,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超過200家採用了這種全新內存技術。
首款針對AI進行優化的FPGA
英特爾Stratix10 NX
英特爾Stratix 10 NX FPGA是經過人工智慧 (AI) 優化的,適用於高帶寬、低延遲、人工智慧 (AI) 加速應用的 FPGA,可針對自然語言處理、欺詐識別等具有高計算要求的應用程式為客戶提供可定製、可重新配置、可擴展的AI加速。
其特性如圖所示:
其中,AI張量塊包含AI應用程式中通常使用的密集的較低精度乘法器。AI張量塊的架構針對用於廣泛AI計算的通用矩陣-矩陣或矢量-矩陣乘法進行了調整,其功能旨在高效支持大小矩陣。
AI 張量塊乘法器具有INT8和INT4的基本精度,並通過共享指數支持硬體支持FP16和FP12數字格式。所有加法或累加都可以使用 INT32 或 IEEE754單精度浮點(FP32)精度執行,並且多個AI張量塊可以級聯在一起以支持更大的矩陣。
強強聯手,構建產業網際網路生態圈
在峰會上,英特爾公司行業解決方案集團中國區總經理梁雅莉提到了當下的一大機遇——產業網際網路。
梁雅莉表示:「在今年的抗疫過程中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現象,就是網際網路發揮了空前的力量和價值。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企業部門,都深刻理解了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的發展潛力,未來整個社會的數位化轉型將會變得更加快速和徹底。」
」依託於應用基礎堅實的大市場,再加上產業政策的因勢利導,產業網際網路必然會極大地助力中國經濟,為各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和全社會的智慧化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在中國,英特爾已與多家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金山雲、騰訊雲等合作夥伴也在演講中分享了與英特爾之間的一些合作細節及未來願景。
金山雲在視頻處理領域與英特爾有著緊密的合作,其中也包括媒體處理,例如使用英特爾技術優化整個AI處理效果,可使整體媒體處理效應上提升130%。在邊緣伺服器方面,金山雲通過使用「英特爾SSD+MemCache+AIO全新一代第三代DMA技術」,使得整個邊緣的處理能力提升400%。
金山雲CDN及視頻雲產品中心總經理宗劼說道:「在未來,我們跟英特爾的合作應該會更深入、更緊密。不僅僅是硬體層面,英特爾在CPU、GPU、網絡層面都能夠給我們提供幫助,未來與英特爾的合作要以硬體為基礎,軟體為引擎,優化為目標。」
騰訊雲副總裁劉穎在演講中表示,隨著第三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的發布,騰訊雲也將推出一系列全新的雲產品。
基於第三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 騰訊星星海實驗室自研了首款四路伺服器,採用了騰訊全新定製的英特爾高密CPU,整機密度較上一代提升了116%。騰訊雲主機的虛擬化軟體架構,結合英特爾全新處理器的領先特性,軟硬協同,推出的全新計算實例在多個指標上取得了大幅的提升。此外,騰訊雲基於新的英特爾處理器所推出的雲開發Serverless服務啟動時間不超過100毫秒,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劉穎表示:「騰訊雲攜手以英特爾為代表的世界領先硬體廠商,建立起了從伺服器、存儲、數據中心產品到雲應用的全方位解決方案,我們將持續投入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的建設中,一起做好產業網際網路的助手。」
阿里雲是阿里巴巴經濟體的基礎設施,目前阿里雲的基礎設施已在全球21個區域部署了數據中心,一共有63個AZ可用區,2800多個pop接入點。同時在綠色數據中心領域,阿里雲率先建設了創新型的浸沒液冷集群,PUE逼近極限1.0,同時阿里雲也是中國目前唯一達到全面切換IPv6。
阿里集團阿里雲智能事業群伺服器研發事業部總監文芳志在談及與英特爾的合作時說道:「作為新基建的技術底座,雲計算至關重要。我們希望與英特爾持續深化合作,提升高性能、高成本效益的雲服務能力,著眼長遠未來。」
數據時代的數字基礎設施核心在於計算、存儲和網絡。數十年以來,英特爾在這三大方向持續耕耘,不斷為客戶打造更有戰鬥力的武器,王銳表示:不僅在 CPU/FPGA計算領域加大投資,而且將投資領域擴展到存儲和網絡,比如針對存儲領域的革新:傲騰產品和技術;另外還有在網絡領域的矽光產品和技術以及Barefoot等數據傳輸產品。
王銳強調,英特爾將力求把握人工智慧、5G、雲、智能邊緣的技術趨勢,與包括硬體設備製造商(OEM)、硬體設備開發商(ODM)、軟體開發商(ISV)及系統集成商(SI)在內的生態合作夥伴一起,與上下遊緊密合作,面向不同的工作負載和實際需求,打造真正能落地的解決方案,從而真正釋放數據在千行百業的驅動力。
當下,中國正大力布局新基建,作為一家以數據為驅動力的廠商,有計算、存儲和網絡三種武器加持,英特爾也將持續影響中國數字經濟市場走向,助力轉折性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突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