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協定是近日各國媒體關注的焦點,這一協定涵蓋人口之多,貿易總量之大是其他國家所難以想像的,值得注意的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卻不在其中。同樣,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的印度也沒有參與籤署該協議。
其實印度是RCEP協定一開始的起草國家,早在2012年印度就參與了該項目的談判,直到2019年印度才最終決定不籤署RCEP協定,前段時間印度外長蘇傑生還為印度方面的行徑作出了解釋,認為雖然加入RCEP協定之後,可以對印度經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印度希望別的市場能夠容納印度商品,而不是印度本身成為其他國家產品的出口目的地。
印度為什麼拒絕加入RCEP協定?
實際上,印度為何拒絕RCEP協定有著多方面考慮,首先印度在亞洲一直處在一個較為尷尬的境地,和發達國家日本,韓國相比有較大差距,哪怕同中國也有一定差距,中國擁有最完善的工業體系,而印度在這方面做得相當不夠。印度自身產品競爭力不足,很有可能導致加入RCEP協定之後,印度經濟反而會受到影響。
其次,印度的影響力也難以和其他國家相抗衡,這次籤署RCEP協定的有來自東協的10個國家,印度和東協之間的合作並不算太緊密,而且東協在RCEP協定當中佔據著主導地位,印度肯定也希望成為主導,但印度的整體實力以及經濟潛力都不足以支撐這樣的想法。
還是就是印度希望其他國家為自己打開市場,又不希望印度成為其他國家的市場,這樣的行為和美國的單邊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印度在前些年參與的談判,更多的都是為印度爭取利益,而沒有考慮其他國家的感受,這樣的做法讓印度和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也逐漸惡化。
印度犯下「歷史性錯誤」
也有一種可能就是,雖然中國一直沒有聲稱自己是RCEP協定的主導者,但是中國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印度不希望加入有中國主導的貿易協定,他已經把中國假想成為最大的敵人,無論在任何方面都要同中國進行較量。
事實上來說,RCEP協定並沒有任何的問題,很多國家也對RCEP協定持肯定的態度,RCEP協定也可以讓中國跳出以美國為主導的世界貿易體系,構建以東方為經濟中心的貿易體系,而印度顯然以及在這個陣營中「掉隊」,在未來為了發展自己的經濟,勢必要受美國的牽制。所以說,印度此次拒絕加入RCEP協定也是犯下了一個「歷史性」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