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馬排名第七位。在十二地支中,馬屬午,正是樹木旺盛、萬物欣欣向榮,充滿生機的時刻,每當此時,馬便四處奔跑嘶鳴,故又稱」午馬」。



馬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中地位極高,具有一系列的象徵和寓意,它是黃河的精靈,是炎黃子孫的化身,代表了華夏民族的主體精神和最高道德。在祖先們在世界觀裡,已經把龍馬等同於純陽的乾,《周易》中說」乾為馬」 ,馬便成了剛健、明亮熱烈、昂、升騰、飽滿、昌盛、發達代名詞。



由於《周易》的演繹,馬的形象便脫離具體形態而提升為-種抽象精神,它是天的象徵,又代表著君王、父親、大人、君籽、祖考、玉、敬畏、威嚴、健康、善良遠大、原始、生生不...這就是孔夫子在《周易:乾卦》中總結的那句中國人代代流傳的最響亮的名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的,這匹由我們民族的魂魄所生造出的龍馬,雄壯無比,力大無窮,追月逐日, 披星跨鬥,乘風御雨,不舍晝夜。



現實中,由於馬的豪放不羈、強健不息的氣質特點,在加上戰場上的矯健身姿、勇武氣勢,馬便成為古代文人士大夫豪情壯志的寄託。」



馬作的盧 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雲橫秦 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等-系列膾炙人口的詩句,表達的絕不是閨房啼泣、靡靡之音,而是正真的丈夫情懷,英雄本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