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智文 符晴 丨 文
陳穎 丨 編
李晶 丨 審
8月6日下午,3歲男童明明(化名)不慎將哥哥買回來的「水晶寶寶」當成小糖豆,吃進了嘴裡,隨即出現嘔吐不止,家人趕緊將孩子送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兒童醫學中心治療。最近,這種外表似玻璃彈珠、五顏六色、晶瑩剔透、名為「水晶寶寶」的玩具在孩子們中很受歡迎,玩具雖漂亮,但是危險性卻被不少家長忽視了。長沙市中心醫院兒科進入暑期之後連續收治了十餘例誤食水晶寶寶導致中毒的案例。
據了解,今年3歲的明明和他8歲的哥哥暑假一同在外婆家玩耍,昨天下午,外婆在沙發上打了個盹,3歲的明明打開電視櫃抽屜,拿著哥哥買的水晶寶寶當糖丸吃,吃完沒多久就出現嘔吐不止,老人醒來後發現孩子精神反應差、面色蒼白,並伴有頻繁嘔吐,馬上將孩子送醫。
入院後,長沙市中心醫院兒童醫學中心主治醫師胡宇敏醫師立即為孩子完善相關檢查並給予洗胃、補液、促進毒物代謝等對症處理,洗胃過程中發現洗出來的胃液有彩色水晶寶寶碎末,與病史相符,考慮誤服水晶寶寶中毒。所幸經積極對症治療後,孩子精神狀況明顯好轉,後經醫院進一步的觀察和治療,目前已順利出院。
「水晶寶寶」又名「海洋寶寶」、水晶花泥、水養球等,是一種吸水性極強的高分子材料,吸水後體積可以膨脹幾倍甚至十幾倍。因為五顏六色,又能「培育」,吸引許多小朋友。它外表看來是染著各種鮮豔顏色的圓珠子,有可能是化學物質合成的玩具,若是不慎誤服,經過胃酸溶解,會釋放出毒素,對兒童會造成一定傷害。「水晶寶寶不僅有毒副作用,可能會產生急性中毒反應,由於誤服在胃內吸水膨脹後還可能導致腸梗阻。」 胡宇敏表示,「水晶寶寶」顏色鮮豔,和果凍極為相似,且其膨脹性非常強,未成年人誤食膨脹後的水晶寶寶非常容易堵住氣管,造成安全隱患。
「據統計,每年進入暑期後,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兒童醫學中心收治的兒童意外傷害病例會增加15%至20%,最多時一個下午就收治了 4 例。」胡宇敏醫師表示,中毒是0-14歲兒童因傷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其中誤服毒物、藥品是造成兒童中毒的主要原因。由於小孩年齡小,肝腎功能發育尚未完善,一旦誤服,如果發現不及時,沒有在短時間內進行催吐或洗胃,對身體造成的危害比成年人更加嚴重,甚至有可能導致死亡。
因此,胡宇敏提醒廣大家長,嬰幼兒、學齡前期對危險的識別和自我保護非常有限,提醒廣大家長需加強照看,注意告知孩子安全常識,並一定要將家中藥物、毒物妥善保管好,儘量將這些物品放在孩子不能發現或者拿不到的地方,以免誤服事件的發生。一旦發現孩子可能誤服了藥物,應立即用手或棉棒刺激孩子舌根部催吐,並第一時間送醫院進行洗胃等相關處理,同時將誤服的剩餘物一起帶去醫院,以便醫生判斷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只因吃了一塊隔夜冰西瓜,湖南這位爺爺被切除了70釐米腸子!
膝關節裡取出幾百顆「小米粒」丨關節疼痛說不定就是它造成的
長沙嗲嗲一天吃五支冰淇淋,結果竟然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