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零售」,影院人搞起了線上超市

2020-12-24 杭州日報

商報訊(記者 祝芷媛)「買母雞送初生蛋,防蚊手環買一送一……」超市常見的優惠促銷措施卻出現在了杭州好格影業負責人劉敏健的朋友圈中。疫情給影業按下了「暫停鍵」,2020年下半年的開啟,讓被動等待覆工的影院人主動行動起來,乘著網際網路的東風,用多元化經營給「大屏」經營「殺出血路」。

「當初為了籌備春節檔,我們準備了大量的零食,現在年已過半,影院開業還未有消息,零食的清庫存,大甩賣迫在眉睫。」時代院線業務部經理王舟停說。

從朋友圈廣告到微博推送到淘寶直播到嘗試「地攤經濟」,為清庫存,杭州星光院線採取了全渠道方式。「原本的票房收入在總營收中佔比太高了,現在要把非票房收入提高,就要進行經營拓展。」星光院線總經理富海芳說。「電影是實業,這次疫情讓更多電影人看到了網際網路的力量,在影業『休眠』的這段時間,我們通過一些線上的嘗試,積累復工復產後進行『網際網路+電影』的經驗。」

以往這個時間是「老影人」劉敏健為暑期檔而忙碌的時候,今年的他依然忙碌,但卻是為曾經在腦海中演練過多次的打造「影院+零售」新模式落地而進行初步探索。

「電影行業之前是做『文化』的,對於零食銷售並不感冒,在營收中佔比也很低,但現在的暫停讓我們開始實踐影業多元化經營。」劉敏健說。為此,他們打造了融合零食、日用品、農副產品等為一體的綜合線上小程序商城「好格匯」。「破解無明顯產品、價格、流量問題,我們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劉敏健說。在他的帶領下,好格影業的電影人們化身銷售,通過廣泛調研走訪,發掘多品類、物美價廉的產品,同時藉助影院人的營銷優勢吸引流量。

無論走多遠,「電影」這個根依舊是影院轉型升級不能忽視的重點。「我們將影院所能尋找到的高性價比產品聚合,給觀眾打造一個更高選擇性的平臺。同時推出『影票通』,實現一張電影票全省各地影院都可觀影。而且打通電影套票與產品銷售,如購買一定的電影票可以贈送產品或是購買一定的產品可以贈送電影票。」捆綁觀影套票與產品銷售,好格影業的新嘗試為影院的線上商城探索注入新活力。

「『開源節流』是被按下『暫停鍵』影院自救思路的關鍵詞。」富海芳坦言。對於長期聚焦票房營收的影院來說,轉變思路,放寬經營渠道,差異化經營是疫情帶給這個行業深刻的思考。「有了這段時間的探索,電影行業未來將在線上線下融合上升級,在電影路演、發行、放映等多方面迎接網際網路的考驗。」王舟停說。

相關焦點

  • 線下影院要被線上視頻網站所取代了
    那麼,線上電影的發行比起線下電影來說要更容易,也更節省成本。以至於線下影院有被線上視頻網站取代的趨勢,也終究會形成一種風潮。徐崢拍的《囧媽》由於疫情原因,在網上發行,起碼他是賺了。郭敬明的《爵跡2》在騰訊視頻發布,非會員只要24元就能觀看,一時間票房突破3億。雖然片子還是一如既往的爛,用粉絲堆積流量賺錢,但並不妨礙他賺大錢。
  • 全國商場和輻射影院對比 購物中心和影院誰養活誰?
    購物中心的主力店是為其貢獻客流的最大來源,如果說之前的超市是購物中心最大的主力店,那麼現在來看,這個位置要被電影院取代了,與超市相比,電影有著更多的優勢:第一,電影院在商業項目頂層,能夠將客流拉到各層,客流利用率遠超超市!
  • 票房低迷,影院應如何經營?藝恩出席北影節全國影院經理人大師班
    4月17日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市場論壇暨全國影院經理人大師班在北京落幕。在最後一天的活動中,藝恩解決方案中心副總經理付亞龍應邀參加,並做了主題演講,他解析了近段時間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動態,並分享了藝恩關於影院數據智能應用的見解。
  • 電影放映的線上與線下之爭:影院獨特性將被取代?
    AMC顯然已經跟環球影業鬧掰了,原因其實還是電影放映的線上與線下之爭。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要知道,《魔發精靈2》的前作、2016年通過影院上映的《魔發精靈》前三周在北美的票房也只有1.16億美元。對此,環球集團執行長傑夫·希爾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魔發精靈2》的收入已經超過了我們的預期,這證明了視頻點播模式的生命力。就算在影院重開後,我們也希望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模式上映電影。」
  • 大地影院首提「電影+」 打造多業態影院生態圈
    大地影院集團總經理于欣表示。在電影族群時代背景下,大地影院首提「電影+」概念,即以電影族群為核心,全方位創新突破,整合各方資源,加強跨界合作,致力打造「電影+創意網際網路」、「電影+創意餐飲」、「電影+創意零售」等多業態經營的體驗式影院生態圈,用電影豐富大眾生活。
  • 《花木蘭》改線上放映引爭議,影院怒斥迪士尼不尊重人
    《綜藝》針對迪士尼此舉,在網上舉行了一個投票,詢問網友們到時是否會在線上點播《花木蘭》?結果是,87%的觀眾表示「不願意」。事實上美國的影院票價並不高,大多數都是10塊錢以下,即使個別地區起價特別高,一般也不會超過15美元。
  • 休業132天,數百萬影院人開始擺起了地攤
    」的圖片在微博上流傳,河豚影視檔案聯繫發布者後了解到,原來這是江西某影院的影院經理。當不少人還停留在擺地攤的「口嗨」階段,像華誼影城這樣的影院人已迅速在街頭把地攤支了起來,而他們中的大多數甚至窮到沒錢添置一輛五菱宏光。
  • 部分電影院宣布倒閉,影院為何不選擇線上?原因竟是如此
    那麼,為何電影院不選擇轉型線上影院來彌補此次疫情帶來的影響呢?小編為大家分析了以下幾點重要的原因。首先,一些影片在選擇線上還是線下放映的時候已經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商業問題。我們來從觀影體驗和利益角度兩個情況來看這個問題,對於觀影體驗,線下的影院在當前基本已經配備了很好的硬體條件,比如3D電影、杜比音效等,而如果某些視覺效果很強的電影選擇在線上進行放映時,無疑會造成視覺上的大打折扣,遠遠不及線下的震撼體驗。
  • 迷茫、煎熬、堅定 青島影院人在第180天等到久違的春天
    「我們不想放棄每一位員工,可是在影院不能開門營業的情況下,一方面公司需要縮減成本,另一方面員工們需要維持生計。這個矛盾必須找到突破口。」疫情期間,利群集團的物流公司、電商公司業務量大增,需要人手。發現集團的人力缺口,作為影院公司的負責人,李勝帶頭在物流公司當起了搬運工。同時,不佔體力優勢的女員工們就地在集團超市結帳口外擺起了地攤,售賣影院的爆米花、飲料等一些副產品。
  • 蜂火影聯:影院自救,路在何方
    影院通過現場聲光電等多媒體的實體環境,讓觀眾和消費者體驗著產品的各種特性,然後通過線上為主線下為輔來進行實際的產品銷售,是真正符合線下體驗、線上銷售的新零售思路的。在這方面,影院具備其他各種銷售機構無法替代的優勢。我認為,聯合抱團、深度挖掘影院的功能,開發影院的綜合銷售,讓影院真正的成為當地的綜合載體,這才是解決影院未來根本出路的關鍵所在。
  • 阿里推「影院外賣」,想在家來一桶爆米花嗎?
    自電影院出現以來,好像食品和飲品銷售就已經一同存在了,很多人會選擇在影院的前臺買一桶爆米花。爆米花也幾乎成了電影院的代名詞,似乎嘴裡沒有東西看電影就失去了靈魂。當然,隨著消費升級,也出現了一些冰淇淋,蛋糕一類的食品。
  • 涵蓋超市、影院、KTV、餐飲
    「你知道現在的家居賣場裡有超市、影院、KTV、餐飲嗎?」抱著對「泛家居」模式的好奇,小編來到了濱州市濱城區黃河五路渤海十八路,見到了傳說中的「歐亞達家居商業廣場」。據對現場的了解,濱州歐亞達家居商業廣場是「歐亞達家居」在山東省內布局的首家「泛家居」模式商業綜合體,裡面除家居業態之外,還有超市、影院、KTV、餐飲等非家居業態,其中非家居業態經營面積佔比在60%以上。
  • 微影時代打造「智慧影院」,網際網路理念讓影院擁有「三自主」
    從2011年起,國內在線售票渠道興起,開始分食影院售票的利潤「蛋糕」。到了2014年,超前預售、降價、補貼,各種促銷方式同時發力,電影市場變化風起雲湧,電商已然成為影院重要的售票渠道。而到了2015年,在線選座將佔票房收入60%。
  • 影院遲遲不開門,「受傷」的不僅僅是電影人
    動輒上百億的票房數字和此前幾年明星天價片酬的消息,很容易讓人以為電影行業是人人都能賺大錢的「暴利行業」,但這顯然是種誤讀。單說行業下遊,一年600億的全國票房裡,大概只有一半左右屬於影院端,而這部分收入背後是全國上萬家影院和數十萬的一線影院從業者。
  • 《花木蘭》取消影院上映,改線上播放
    想必許多人都會回答《花木蘭Mulan》。《花木蘭》從從2016年就開始籌拍,由紐西蘭導演妮基卡羅(Niki Caro)執導,包括女主角劉亦菲在內,大部分角色均有華人演員出演,其中還有鞏俐、李連杰等華人電影巨星。影片最終定檔於今年3月27日北美上映,然而由於一場突如其來的全球大流行打破計劃,無奈無限期延期上映。
  • 大地影院總經理于欣:「內外兼修」 積極擁抱網際網路
    具體而言,大地影院自成立起便持續致力於提升客戶的消費體驗,2014年及2015年,更是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已開業影院放映品質和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同時,積極建設完善信息化平臺,拓展電商業務,集成多種營銷服務渠道,搭建充滿人性化的會員管理服務平臺。而且,大地影院還在積極推廣線上電商平臺,與其它電商締結合作關係。
  • 盲人影院,為17000000人開眼
    從心目影院建立開始,創辦人王偉力就擔任著電影講述人的身份,大家都喜歡叫他大偉老師。 在這15年裡,心目影院累計共為盲人講了900多部電影。 9月5日的電影《八佰》,是「心目影院」在疫情發生後的首次線下公開放映,也是他們講述的第900場電影。
  • 電影按下暫停鍵影院變身「食品店」
    目前,全國院線依然處於暫停營業的狀態,甚至有一些影院幹起了超市的買賣,開始出售零食。新時報記者分別採訪了萬達影城、耀萊成龍影城、百麗宮影城、金逸影城、新世紀影城等濟南觀眾常去的電影院,聽從業人員為我們講述當前電影院的生存狀態。疫情的影響以及線上流媒體的崛起,院線是否還能挺住?疫情過後,電影院能否迎來一大撥觀眾「報復性觀影」?
  • 影院沉浸式體驗無可替代 線上線下融合擁抱變化
    影院沉浸式體驗無可替代 線上線下融合擁抱變化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2020-07-28 17:35:31 影院從半年的休眠中甦醒
  • 影院變身零食電商 多地速推扶持政策
    為此,影院紛紛施展「自救術」,各地政府部門也送來了政策「及時雨」。自救進行時「小萬家賣品部雲開店啦!烤腸、咖啡、冰淇淋,還有多款零食禮包。」2月18日,萬達電影在官方微博上正式宣布了自己的新副業,並將不同造型和主題的水杯、影城零食套餐相繼上線並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