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印象裡很落後啊。」
「你out了,先看看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數據吧!」
7月31日上午,菏澤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市2020年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菏澤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61億元、可比增長2%,比一季度提高5.5個百分點,排名全省第8位,增幅居全省第1位。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菏澤在「突破菏澤、魯西崛起」中交出一份靚麗的答卷。
「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菏澤經濟社會發展之所以能逆勢飛揚,就在於全市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和嚴峻複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緊緊圍繞「後來居上」目標,聚力推進「四個突破」,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生物醫藥產業逆風飛揚
同日,菏澤現代醫藥港項目集中簽約暨智庫專家聘用儀式舉行,菏澤市委書記張新文致辭並為菏澤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智庫專家頒發聘書。儀式上,共有6個項目籤約,總投資50億元。項目涵蓋藥品製劑、醫療器械、產業基金等多種業態,建成達產後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0億元,稅收30億元。8名專家被聘為菏澤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智庫專家。
菏澤現代醫藥港是菏澤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的領頭羊項目,目前已吸引10多家企業入港合作。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菏澤充分激發內生動力,著力推動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發展。立足產業基礎,研究制定具體支持措施,組建種子基金和產業基金,提供全流程定製平臺,著力打造千億級產值、百億級稅收的高端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上半年,菏澤市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50億元、同比增長15.2%,實現利潤12.8億元、同比增長7.8%。
張新文認為,生物醫藥產業就相當於在菏澤鼓起了一個隆起帶。從產業的引進、產業配套、產業基金,到整個醫藥港、睿鷹製藥的產業平臺,水平高。菏澤在其他方面可能比較落後,但是在生物醫藥產業鏈的打造和配套服務上,不亞於發達地區,就能招來高水平的項目,從而帶動整個產業鏈的優化提升,把產業做起來。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是世界衛生組織在中國的唯一合作單位,擁有高水平的研究隊伍和完備的科研平臺。菏澤市在疫情期間主動出擊,引進了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抗病毒霧化吸入劑項目,目前產品「複合蛋白酶抑制劑噴霧劑」已批量生產,正在拓展打入國際市場。前段時間,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發表了這一產品的介紹,引起國內外醫療界的關注。
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是菏澤市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後來居上的得意之筆。加快實現「後來居上」,研究確定了全力推進重點產業、鄉村振興、城市功能、營商環境「四個突破」的總體思路。
菏澤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精心謀劃、主動作為,全力以赴推動經濟逆勢上揚。著力打造「231」產業體系。全流程打造生物醫藥和高端化工「兩大核心產業」,高品質提升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機電設備製造、商貿物流「三個優勢產業」,大力度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等「一批新興產業集群」。
高端化工、機電設備製造產業持續轉型升級,發展後勁不斷增強;電子商務保持高速增長勢頭,電商交易額連續4年增幅超過50%,今年上半年完成交易額2310億元、增長11.3%,淘寶鎮、淘寶村數量分別居全國地級市第二、第三位;魯西南大數據中心、大唐5G等項目引領「新基建」加速破題,光伏電站、風電、生物質等新能源發電量達到全市發電總裝機容量39.8%。
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居全省前列
菏澤市省市重點項目成效顯著。上半年,菏澤市147個省重點項目,共完成投資207億元,完成投資額度居全省前列。
8月4日上午,菏澤市人民政府與山東省港口集團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舉行。
雙方一致同意,將在推進港產城一體化融合發展、打造內陸區域物流樞紐、創新綜合樞紐中心模式、文旅康養、構建全方位合作機制等方面深入合作,推動更多優質項目在菏澤落地,建設特色物流園和鏈式產業園,打造魯西南區域「港產城」融合發展新模式,助推菏澤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合作共贏。省港口集團與菏澤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為菏澤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必將開啟菏澤對外開放的新篇章。
菏澤市把項目建設作為擴大有效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總抓手」,策劃和引進建設一批造血型、稅源型的支撐項目,今年列入省重點調度項目228個、居全省首位,其中省重大項目21個,連續四年居全省首位。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菏澤牡丹機場預計10月份通航,魯南高鐵菏澤段完成工程量58.6%。積極破解項目融資難題,超前預判、全力爭取,目前菏澤共獲批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央特別國債和特別轉移支付452億元,規模總量居全省首位。
大唐5G項目,將引領菏澤「新基建」加速破題。無論在項目水平「好看」上,還是在稅收收入「好吃」上,表現都非常出色。大唐網絡與菏澤合作建設的項目主要聚焦5G微基站產業,將充分發揮其在5G領域的技術優勢和前沿布局,開放自身雲平臺、大數據以及資源整合能力,與菏澤市現有網絡和產業發展相結合,滿足城市日常生產生活場景的網絡與業務需求,完善城市網絡建設。
大唐智創(山東)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偉昌介紹,一期項目主要包括集科技展廳、運營、研發於一體的綜合樓與生產車間。目前,綜合樓已經投入使用,生產裝配車間正在淨化裝修中。
「一期生產車間設有4條5G微基站生產線,計劃9月底正式投產。」韓偉昌說,根據發展規劃,2021年進行二期建設,增加4條生產線,三期於2022年開工建設,增加4條生產線,一期、二期、三期項目全部建成投運後,5G微基站年產量達到30萬臺,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待整個項目建成運營後,將實現立足菏澤、輻射四省的5G網絡布局,打造成營收過百億、納稅過10億的信息產業園區。
聚力打好改革攻堅「主動仗」
「沒想到不出鎮就拿到證了,以前得到市裡去辦的審批項目,在家門口就辦妥了,真方便!」在菏澤市巨野縣龍堌鎮政務服務大廳,山東佰嘯制粉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高峰滿意地說。
「以前,糧食收購資格認定審批,要去市裡辦理。」劉高峰說,企業成立之初,為辦理糧食收購資格認定,他跑到幾十公裡外的菏澤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辦理。
「辦理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太耗費時間,辦一個業務,來回需要一天時間。」劉高峰說,現在公司的業務越做越大,原料需求量飆升,為了能夠更方便、快速收購糧食原料,劉高峰準備再申請兩份糧食收購資格認定。考慮到以往這項業務需要到市審批服務局辦理,他原計劃安排公司會計,用一天的時間開車去菏澤市辦理。
就在準備去菏澤的前夕,劉高峰得知,這項審批事項,能在鎮政務服務大廳辦理了,他便第一時間提交了申請材料,然後忙著準備各種倉儲設備,為現場踏勘做準備。沒想到,他隨後接到鎮政務服務局的同志打來的電話,說這項審批的現場踏勘,簡化成業主承諾制,籤訂承諾書即可。老劉籤訂了承諾書,7月1日順利領證。
為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突破,推進「擴權強鎮」改革,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辦事,菏澤市在巨野縣龍堌鎮開展市縣鎮審批服務一體化試點,在龍堌鎮政務服務大廳設立市縣鎮行政審批直通車綜合服務窗口,統一辦理市、縣兩級下放延伸至鎮實施的審批事項。菏澤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將糧食收購資格認定等20項市級審批權限,延伸至龍堌鎮人民政府實施,巨野縣也將涉及鄉村發展振興的58項縣級審批權限同時下放到龍堌鎮。這些審批權限,鄉鎮有實際需求且具備承受能力。糧食收購資格認定等10項審批權限,菏澤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以「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審批專用章2號章」形式,委託龍堌鎮辦理;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等10項審批權限,交龍堌鎮初審,直接轉報至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審批。
20項市級權限,延伸到鎮,在全省沒有先例。菏澤市深化「市縣同權」改革,探索推行「2號公章」,為各縣區、功能區、重點鎮精準賦權,基層發展活力明顯增強。
菏澤市堅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加快發展的關鍵舉措,注重上下銜接、左右協調,加大推進力度,全面抓好改革任務落實。堅持每月召開一次市委深改委會議,「營改增」「放管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等中央和省委部署的1210項重點改革任務全部落地,市級出臺各類具體改革方案230個;13項國家級試點、52項省級試點、17項市級試點紮實推進,有效激發了發展的活力動力。
今年以來,菏澤牢牢把握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的重大機遇,堅持問題導向,抓住主要矛盾,統籌謀劃和推進改革。研究制定45項重點任務和110項改革工作要點,蹄疾步穩推進「九大改革攻堅行動」。深化「一次辦好」改革,涉企事項100%容缺受理,審批事項80%以上即時辦結。紮實推進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東明、單縣2個試點穩步推進,9個非試點開發區改革全面鋪開。加大國有企業改革力度,探索建立國有企業人才選用新機制,首次面向全國公開選拔5名市屬國有企業正職,在引進人才和轉變觀念等方面都收到良好效果。抓好民營經濟領域改革,創新實施「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市縣聯動」和「單月調度、雙月座談」工作機制,實行首次不罰或輕罰等創新舉措,紮實開展企業紓困幫扶,民營經濟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創新實施政府購買市區存量商品房回遷安置辦法,有效穩定了房地產市場,儘快讓回遷居民圓「安居夢」。
「還覺得菏澤落後嗎?」
「呃……菏澤『牡丹』,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