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軍隊醫護人員: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2020-12-15 國際在線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武漢「解封」之際獻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軍隊醫護人員

■解放軍報記者 王通化 高立英 陳國全

4月8日零時,武漢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這座被白衣戰士日夜守護的城市,終於「通」了!

這天夜裡,江城上空升起今年最大的一輪滿月。圓滿,是齊心戰「疫」的結局,也是新徵程的開始,更是面向未來的祝福和願景。

這一刻,距離1月23日武漢「封城」,整整過去了76天。

「封城」了,擋不住人民軍隊第一時間馳援武漢的步伐。歷史將銘記,人民子弟兵除夕馳援武漢的急切腳步。

「封城」了,擋不住白衣戰士一次次衝向「紅區」的身影。歷史將銘記,軍隊醫護人員與疫魔鏖戰的日日夜夜。

那是急人民之所急的腳步,那是把人民利益高高舉過頭頂山一樣的身影。

農曆正月十五、二月十五、三月十五,這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在荊楚大地見證的三次月圓。此刻,圓月凝視著這些腳步、這些身影,也見證著4000餘名隊員共同交出的答卷:70多天,治癒新冠肺炎患者近7000人……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映照著人民子弟兵與人民的血肉聯繫、魚水之情。

一個個特殊的節點,標註於這座英雄城市的記憶裡,熔鑄於一個偉大民族的精神中,也必將凝練在一支軍隊的紅色基因中。

他們的腳步和身影,

詮釋著使命至上的忠誠擔當

深夜,月光輝映著醫院的燈光。

凝望著頭頂的這輪圓月,護士長陳靜突然意識到,來武漢已經75天了。回想75天前,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除夕,他們乘車穿過武漢夜幕中沉寂的街區。高樓的巨大顯示屏上交替閃爍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紅色大字。

此後,發生在醫院的那些激烈戰鬥,陳靜和戰友們不曾想到;此後,在武漢經歷的刻骨銘心,他們不曾預測。

但在此前,主動請戰、奔赴武漢,卻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們的共同選擇。

「我有抗擊非典的經驗,讓我去」「我是黨員,我先上」……預先號令下達後,請戰書雪片一樣飛到各級黨組織。

除夕,正是萬家團圓之際。中央軍委一聲令下,由陸軍軍醫大學、海軍軍醫大學、空軍軍醫大學抽組的3支醫療隊450名軍隊醫護人員告別家人,乘坐軍機奔赴武漢。

隨後,來自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武警部隊多個醫療單位3000多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陸續奔赴武漢。他們,與駐地在武漢的中部戰區總醫院醫護人員一起,匯成了抗擊疫情的鋼鐵洪流。

新聞直播中,人們記住了一名軍醫在停機坪上發出的鏗鏘誓言:「疫情面前,中國人民解放軍誓死不退!」

「解放軍來了!」一隊隊迷彩身影猶如團團火焰,給全國人民帶來信心和力量。這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後,全軍衛勤力量第一次大抽組、大聯合、大協同。他們在第一時間攥指成拳,成為戰「疫」一線衝鋒陷陣的戰鬥隊。

「橫空大氣排山去,砥柱人間是此峰。」走進新時代,踏上新徵程,這是人民軍隊的忠誠誓言——聽習主席指揮、對習主席負責、讓習主席放心。

這是領袖囑託,更是如山使命:牢記人民軍隊宗旨,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積極支援地方疫情防控。

2003年請戰小湯山抗擊非典,2020年出徵火神山戰新冠……許多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的足跡和護士陳紅的腳步疊印在一起。

毛青、宋彩萍、張西京、陳靜、李文放、宋立強……這些當年曾參加過抗擊非典和伊波拉,阻擊過禽流感,具有豐富防控治療傳染性疾病經驗的老兵再一次挺身而出。還有一大批參加過汶川、玉樹地震應急醫學救援的中堅力量站了出來,一大批剛剛轉為文職人員的醫護人員站了出來,一大批「90後」「95後」站了出來……

「我是黨員,我先上!」一份份請求奔赴一線的請戰書,一個個飽含責任擔當的鮮紅手印,為「黨員」二字作出生動詮釋。

一聲令,一聲到!「共產黨員」成為戰鬥集體共同的名字。「60後」專家黨員突擊隊、「張華傳人」黨員突擊隊、「插管」黨員突擊隊……在開往醫院的班車上,他們見過凌晨兩點的武漢,穿過冬天紛飛的雪和春天飄零的雨,在防護服和迷彩服之間不分晝夜不停切換,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入黨誓言中的承諾:「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武漢作證:這是一支值得黨和人民信賴的軍隊。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刻,人民子弟兵再一次衝鋒在前,築起了武漢保衛戰新的鋼鐵長城。

他們的腳步和身影,

傾注著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

「一切為了人民健康!」中部戰區總醫院門診部大樓前,一行石刻的銘文格外醒目。

人民至上,生命重於泰山。這份「重」,扛在所有軍隊醫護人員肩頭,化作他們堅毅的身影和匆忙的腳步。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隊員羅虎把這句話寫在自己的防護服上。他和來自全軍的醫護人員一起,日夜衝鋒在「紅區」,連續奮戰在救治危重症患者最前線。

向前,向前,向前!危難時刻,他們的腳步朝著同一個方向: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和最危險的地方。

人民至上,有一種戰鬥叫不舍晝夜——

「根本記不住今天是星期幾,在這裡,時間概念永遠只有馬上、立刻……」進駐醫院後,軍醫馬壯和戰友們一直處於快節奏、高負荷的忙碌狀態,只為儘快收治病人。

就像高速旋轉的陀螺,轉得越快,立得越穩。深夜,趕去接班的軍醫胡世頡一腳踩上剛鋪設澆築的路面。迷彩鞋上裹滿水泥漿,變硬了穿不了,卻成了「一段記憶,一塊化石」。

人民至上,有一種無畏叫捨生忘死——

一位危重病人轉運中輸液管突然堵塞出現心衰現象,中部戰區總醫院護士方萍冒著被感染的危險,毅然摘下起霧的護目鏡進行穿刺。

「一進『紅區』,哪有時間考慮怕不怕?腿不停地跑,手不停地幹,腦子不停地轉。只有一個念頭:搶救生命。」每逢有重症患者需要緊急施救,護士馬曉麗和戰友們都毫不猶豫地迎上去。

一名隊員在日記中寫道:「軍醫也是肉體凡胎,也食人間煙火,但只因人民把我們養育,需要的時候,以命換命都在所不惜。這是我們堅定的信念。」

「穿過你的朦朧我的眼,只要有光感,我就要站在病人面前……」白衣戰士們的「詩和遠方」,寫在他們奮戰的日日夜夜裡。從他們心底奔湧而出的,是對人民熾熱巖漿般的大愛深情。

「25床不願吃飯,先餵點熱牛奶。26床會自己吃,給他下巴下墊塊毛巾。29床老爺子脾氣有點倔,我們得哄一下……」這是護士楊灣交班後給同事發去的簡訊。看到89歲的患者躺在救護車擔架上,沒有力氣走下車,專家毛青一步跨過去,把老人家抱下來。年過七旬的重症患者林大娘生活不能自理,子女一個在外地、一個在隔離治療,當班護士輪流為老人餵飯、洗腳、擦身。

因為長時間穿戴防護服和口罩,許多醫護人員的臉上被勒出了深深的印痕。那些帶著印痕的照片,連續登上微博熱搜榜。網友們讚嘆:這是最美的臉,這些軍醫臉上的印痕有多深,對人民的愛就有多深!

醫療隊員們出發時,每個人都揣著家人愛的叮嚀;他們抵達後,每個人都將愛傾注給親人般的患者。「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這個春天,難忘的旋律一遍遍湧向人們心頭。

「你們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黨和人民感謝你們!」連日來,習主席對軍隊醫務人員的讚美,持續鼓舞著抗疫一線廣大官兵和醫務人員的戰鬥熱情。

光明的使者什麼樣?一個聽診器可以作證——

病床旁邊,隊員宋立強上身微微前傾,屏住呼吸,認真辨別聽診器中傳來的聲音,任憑汗水在防護服內流淌。一些重症患者無法外出接受胸部CT檢查,他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嘗試隔著防護服聽診。

希望的使者什麼樣?一組數字可以作證——

56歲,36年黨齡,40年軍齡……毛青說,自己得配得上寫進履歷裡的每一個數字。無論是搬運物資、洗消防護,還是監督防控、救治病人,毛青總是忍著右髖關節的傷痛,衝鋒在救治第一線。

最美的天使什麼樣?一幅畫面可以作證——

一次,醫療隊隊員唐傑用溼棉籤給一位患者溼潤嘴唇時,患者突然嘔吐起來。唐傑迅速清理汙物,然後拿出床下的臉盆,倒上溫水,一點點為患者擦拭乾淨……

把人民的利益舉過頭頂,子弟兵的這個姿勢定格在患者心中。

深夜查完房,患者給值班軍醫胡宇發去簡訊,說出「心疼您」這3個溫暖的字,就像親人那樣自然;佩戴呼吸機無法言語的患者,拉著護士的手,用指尖在她手心裡反反覆覆寫著同一個字:「謝」……

這是患者的深深致敬——

那天,武漢金銀潭醫院病房門口,兩名患者康復出院。「我們現在康復了,向你們致敬!」印在隊員趙孝英和戰友們腦海中的,是兩張充滿感激的笑臉和兩個不太標準的軍禮。

這是春天的最美約定——

早櫻似錦,陪伴著空寂。武漢大學代表武漢人民邀約所有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和家人明年春天一起來看櫻花。他們懇切期盼:「到時請一定來!」

這是一座城市的致謝——

「武漢人民永遠感謝您!武漢人民永遠歡迎您!」3月31日,武漢市委、市政府向支援湖北醫療隊發出感謝信。

「他們不顧安危保護我們的生命,只有一個目的,把武漢還給我們,把我們還給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用一部兩分多鐘的城市宣傳片,向一個個衝鋒在抗擊疫情一線的英雄致謝。

他們的腳步和身影,

書寫著生命至上的戰「疫」答卷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關鍵之時,彰顯硬核力量。

從抵達戰「疫」一線那刻起,白衣戰士不斷刷新一個個「軍隊速度」,築起人民群眾安全生命線。

火神山醫院的建設使用,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這所全國矚目的醫院從交付使用前,戰「疫」就開始了讀秒。時間,一刻不停;數字,不斷跳動;進展,不斷加快……為了搶時間,軍隊醫護人員一遍一遍熟悉環境,建立診療流程,克服重重困難應收盡收,應收早收。8天後,火神山醫院收治患者就超千人。

緊隨其後,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進駐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這是兩所尚未改建完工的醫院,軍地醫護人員攜手整合醫療資源,最大限度拓展床位,成為生死戰場上又一支「主力部隊」。

從發起戰鬥衝鋒那刻起,白衣戰士不斷貢獻著「軍隊智慧」,為人民群眾點燃生命的希望。

「充分發揮突擊隊和主力軍作用,儘快研製出安全有效的疫苗、藥物、檢測試劑」「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最終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牢記習主席囑託,軍隊廣大醫務人員和科研人員與時間賽跑,向科學要方法、要答案。

3月中旬,一條重大新聞刷屏: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研製的新冠疫苗於3月16日獲批進入臨床試驗。

在武漢抗擊疫情一線,軍隊負責的各定點醫院先後推出中西醫結合治療、新藥物免疫療法、「訂單式」救治法等一系列新療法,摸索出一條「精準化」用藥、「全程化」疏導、「個性化」配餐、「親情化」護理的救治方法。

從無畏堅守戰位那刻起,白衣戰士不斷創造一個個「軍隊奇蹟」,為人民群眾撐起生命的天空。

一次次,他們帶來信心——

1月27日,中部戰區總醫院緊急收治了首例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的孕婦李女士。入院時,李女士的雙肺已嚴重感染。

為挽救母嬰的生命,醫院組織呼吸、重症、婦科、小兒科、感控、檢驗等10餘個科室專家,就孕婦分娩可能出現的嬰兒及醫護人員感染等各種險情,先後4次會診,制訂了周全的救治方案。經緊急救治,母子平安,醫護人員未被新冠病毒感染。

一次次,他們帶來希望——

百歲老人王大爺入院時,患有阿爾茲海默症、高血壓、心臟病、腹主動脈瘤、糖尿病、泌尿性感染等8種基礎疾病,一直處於昏迷狀態。

為救治老人的生命,醫院抽選呼吸重症、老年病等學科專家骨幹,組建專門醫療和護理團隊,安排24小時特級護理……半個月後,王大爺治癒出院。

治癒患者突破1000人、2000人、5000人、6000人……軍隊醫務人員的戰「疫」成果,回應著習主席的高度讚譽:「軍隊醫務人員牢記我軍宗旨,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為黨旗、軍旗增添了光彩。」

滔滔長江水,巍巍黃鶴樓。長江兩岸,「武漢必勝」字樣格外醒目;神州大地,已然春暖花開。

驚濤拍岸,英雄的中國人民守望相助;駭浪撲面,英雄的子弟兵與人民同舟共濟。冬去春來,武漢見證了中國軍民身上蘊含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也見證了這股力量和這種精神共同書寫的中國答卷。

從空中俯瞰湖北武漢,密集的車流、璀璨的燈光……這個一度被按下「暫停鍵」的英雄城市,如今迸發著無限生機和活力。

將鏡頭拉近一些,在火神山醫院、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在中部戰區總醫院……那些日夜奮戰的白衣戰士,堅守與衝鋒的身影仍那樣堅定。

那些被領袖點讚過的身影,是挺立風雨的堅強脊梁,是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也是休戚與共的責任擔當……他們,將銘刻在一座城市的記憶裡,銘記在一方百姓的心中。

(解放軍報武漢4月8日電)

(本文刊於《解放軍報》2020年4月9日01、03版)

相關焦點

  •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武漢「解封」之際獻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軍隊醫護人員■解放軍報記者
  • 滄海橫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線的勇士們
    新華社武漢2月24日電題:滄海橫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線的勇士們新華社記者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危機中挺身而出,在大考中英勇奮起。每一例氣管插管都是從「鬼門關」搶回生命,與死神搏鬥的背後,是醫護人員一次次身陷感染危境的挑戰。疫情,形勢嚴峻;戰「疫」,膠著對壘。能不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正是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重大考驗。疾步如風,脾氣急嗓門大,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給人的第一印象。
  • 為了誰——獻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勇士們
    為了誰——獻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勇士們 2020-02-27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艾薇兒這首歌獻給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員《We Are Warriors》
    肆:前段時間聽朋友說艾薇兒出新歌了,讓我去聽聽,聽完以後總體感覺很震撼,使人振奮 有了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打了雞血),這首歌獻給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感謝你們的付出!任何困難不會使我們退縮。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 【聚焦】中國之力——「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聚焦】中國之力——「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2020-09-04 1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守護最美逆行者,強生再伸援手支援抗疫一線醫護人員
    守護最美逆行者,強生再伸援手支援抗疫一線醫護人員 2020-03-01 1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人民網評: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從1998年抗洪搶險,到2003年抗擊非典,再到2008年抗震救災,一次次的偉大鬥爭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中國人民克服不了的困難、邁不過去的坎。 在抗擊疫情的嚴峻考驗中,各行各業的廣大共產黨員報名在前、戰鬥在前、引領在前。
  • 眾志成城 有愛必勝 大連必勝客向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傳「真情」送...
    2020年一場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席捲而來,無數白衣天使們不得不舍小家、為大家,走向抗疫一線,走進沒有硝煙的戰場。2月14日,遼寧必勝客發起「有愛·必勝」全民告白公益活動,市民紛紛留下愛心話語,致敬白衣天使們勇敢逆行,加油鼓勁。人們將小情小愛,轉化為對白衣天使的大愛表白。徵集一經發起,就收到了來自全省的上百條留言。
  •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台州表彰這群新時代最美台州人
    12月15日,台州召開全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總結表彰大會,總結回顧台州抗疫非凡歷程,表彰先進個人和集體,動員和激勵全市上下弘揚偉大抗疫精神,鞏固拓展抗疫大戰大考成果,進一步凝聚起萬眾一心的磅礴力量,在現代化建設新徵程中奮力前行
  • 抗疫公益影片《在一起》全國上映 獻禮最平凡的英雄
    為致敬在抗疫面前無數個無名英雄,由楊戴源編劇,夜修華執導,電動車領跑品牌臺鈴傾情出品製作的2020抗疫微電影《在一起》在9月14日全網溫暖上映。影片以抗擊疫情中的真實故事為原型,講述了外賣小哥小傑在抗擊疫情中所發生的諸多故事,展現疫情面前平凡英雄的無私奉獻精神。
  • 聊城倆農民大哥向抗疫一線醫護人員捐了26000斤蔬菜
    2月15日,6輛載有26000斤新鮮蔬菜的貨車從聊城高新區駛出,開往聊城市6家重點防疫醫療機構,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同城醫護人員,送去一份餐桌上的溫暖。這批蔬菜的捐贈者是聊城市高新區顧官屯鎮賈莊村的賈崇濤和花石槽村的陳彬修。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這兩位「農民大哥」也想貢獻一份力量。
  •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國大家屬
    她們捨生忘死奮戰在抗疫一線,用「小」家的別離傷感,換取「大」家的安康幸福。今天,讓我們走進她們的感人故事—— 張琪:胡泊心中的白蓮這朵他心中最美的白蓮,作為軍隊第三批支援人員,2月11號趕赴武漢某醫院一線戰」疫「,至今已經一個多月了。從那一天開始,胡泊每天打開手機首先瀏覽武漢疫情,一串串不斷變化的數字揪著他的心。他總想給妻子打電話,但又會制止自己。「老婆忙得不可開交,我給她打電話是添亂。」胡泊說,「每天等著她打來電話,不為別的,聽到聲兒就知道她平安!」
  • 【新華網連線武漢】抗疫一線的「Tony老師」為醫護人員解決了這件...
    這次在微信上看到醫院發布的志願理髮師招募信息,就自願加入了,因為他覺得自己更懂醫護人員的需求。  抗疫期間,醫護人員在病房裡的大部分時間都需要戴防護帽  圖為義剪志願者王雲歡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理髮  王雲歡介紹說,現在有4位來自不同理髮店的髮型師志願者在這家醫院提供義剪,這幾天在中法新城院區,他們每天都要給一百多位醫護人員理髮,儘管很累,但是他覺得和醫護人員比起來不算什麼,就想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國家出份力,向這些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表示感謝。
  • 原創MV《英雄》:獻給抗「疫」一線民警
    原創MV《英雄》:獻給抗「疫」一線民警 2020-03-09 2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果沒有你》,獻給奮戰在一線的白衣戰士!
    這首歌送給所有抗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也送給風雨同舟的中國人!「如果沒有你,這個世界會少去幾多康寧?如果沒有你,快樂生命會失去多少美麗?年輕的臉上還顯有稚氣,挑戰死神卻無畏無懼。白大褂裡汗溼衣襟,救死扶傷成就生命奇蹟……天下無恙本是醫者仁心,你用大愛無疆,點燃夜空最亮的星最亮的星。」
  • 小愛匯大愛 福彩夫妻檔奮戰在抗「疫」一線
    在這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抗「疫」一線上那些動人的畫面,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馬爾克斯筆下的「距離死亡越近,愛就越濃鬱」。所謂愛情,是怎樣的一份深情?它是「平安回來,我包一年的家務!」而在戰「疫」後方,防控和監測工作同樣不容小覷,奮戰在社區基層的疫情防控志願者中,也有一對對夫妻檔,勇毅攜手,築牢、築實基層防控線。安徽合肥褚富榮和汪義三夫婦是合肥34013012號福彩站點的站主兼銷售員。
  • 致敬逆行者:薇拉攝影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免費拍攝全家福
    致敬逆行者,在醫護人員在一線守護著我們生命的同時,薇拉攝影公益也正在行動!此次薇拉攝影開展公益活動,為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們承包全家福,以自己最擅長的方式,為醫護人員們帶來溫暖與愛。在醫護人員守護「大家」的同時,為他們護住「小家的團聚」,共同抗擊疫情,讓安全與幸福同在。薇拉攝影表示:「作為一家攝影公司,在疫情面前能表達我們心意的方式,就是用影像留下那些相聚的美好畫面。」
  • 湖南日報評論員:滄海橫流,顯英雄本色
    滄海橫流,顯英雄本色湖南日報評論員抗擊新冠疫情是一場人類與病毒的殊死大戰,更是一場檢驗黨組織、黨員幹部戰鬥力、先進性的隨機大考。戰「疫」一線,哪裡最需要、哪裡最辛苦、哪裡最危險,哪裡就有黨組織的堅強領導,就有黨員幹部奮不顧身的的身影。
  • 柯潔VS李世石,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正應了那句話: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 《青花郎·經典詠流傳》回歸:邀曾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登臺同唱
    本期節目的傳唱人中,除了邀請王源、迪瑪希、譚維維等明星嘉賓加盟之外,更有曾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在這個經典文化的舞臺,結合千年前的一曲戰歌,抒發情感、唱響心聲。節目中,武漢協和醫院的醫護工作者們以特別的形式來到《青花郎·經典詠流傳》,共同傳唱《和你在一起》,通過演繹兩千多年前的「戰歌」——《無衣》,向所有並肩作戰的抗疫戰士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