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11月18日,上千名德國人聚集在首都柏林的市中心,抗議政府即將通過的《感染保護法》修正案,聲稱正在「威脅公民的權利與自由」。
由於拒絕撤離,德國警方同抗議者發生衝突,還出動水炮車噴射人群,衝突造成約190名抗議者被捕,9名警察受傷。
水炮車噴射人群 視頻截圖
據「德國之聲」11月19日報導,引發這場抗議的是前一天正在德國兩院討論的《感染保護法》修正案。這項法案將為各種防疫措施提供更堅實的法律基礎,包括口罩強制令、安全社交距離規定、出行限制、接觸限制、關閉營業場所及不同類型的機構、叫停宗教活動等,這類限制令的有效期一般為4周,延長限時要提出可信的理由。
然而,在抗議者看來,這項修正案賦予政府過多權力,威脅著公民的權利與自由,違反了德國的《基本法》(憲法)。
美聯社報導顯示,在18日當天,來自各行各業,從極左到極右各個政治光譜的人們一大早聚集在首都標誌性建築布蘭登堡門附近,高舉標語抗議修正案。有人舉著「感染保護法=獨裁」的標語,還有人高舉「真理、自由,不要碰我們的憲法」,另一些人則只是單純表示「我們希望回歸原有的生活」。
部分抗議者甚至把修正案比作1933年的《授權法案》(允許時任德國總理希特勒和他的內閣通過任何法案,而不需要議會的同意),引來德國外長馬斯和社民黨議員林德的嚴厲批評,稱這是無視「歷史教訓」。
布蘭登堡門前的抗議者們 視頻截圖
出於安全考慮,德國政府在17日就宣布禁止直接在議會大樓外舉行一系列抗議活動。到了18日,警方還對抗議活動發出了多張傳票,提醒他們違反了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
然而抗議人群完全不管這些,一些抗議者高唱國歌,高呼「我們是人民」,試圖衝擊議會,中斷立法進程。德國警方選擇出動水炮車並使用胡椒噴霧,部分抗議者則試圖打傘守住「陣地」,他們投擲煙花、照明彈和其他物體進行反擊。
最終,這場衝突導致約190名抗議者被捕,9名警察受傷。到了下午晚些時候,抗議人群開始明顯減少。
德國政府高度評價了警方的驅散行動。內政部長澤霍費爾感謝警方讓政府得以「不受限制地運行」,稱:「民主憲政國家得以保全,警察正是保護它的盾牌。」
修正案的立法進程也很順利,德國兩院先後以415票贊成、238票反對、8票棄權與49票贊成佔到69票中的絕對大多數通過了《感染保護法》的修正案。隨著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當天的籤署,這一新法案將於19日正式生效。
抗議者被警方帶走 圖片來源:澎湃攝像平臺
目前,歐美兩地的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德國也未能倖免。11月18日,德國新增1756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數已達到833307例,位列全球第13位。
鑑於防疫形勢嚴峻,德國政府規定自11月2日起實施為期一個月的「禁足令」,人們之間的接觸要降低到最低限度,公開場合禁止超過兩個家庭、10人以上的聚會,體育、文化場館停止活動4周,餐飲業除了外賣,也全部關閉一個月,德甲比賽必須空場舉行。
此次「禁足令」的力度要輕於今年春季,幼兒園、中小學、工業企業、手工業企業均可正常運行,商店也可以在保持衛生措施的條件下繼續營業。
德國政府還發布了一段視頻,鼓勵人們宅在家裡:「我們的沙發就是前線,耐心就是我們的武器……這是我們成為英雄的方式。」
德國政府發布的「宅家抗疫英雄」宣傳片 視頻截圖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最新防疫措施的目標是將非同居民眾的社交接觸減少75%,以恢復到每10萬人確診病例數低於50的水準,只有這樣才能打破傳染鏈。倘若全民遵守防疫規定,11月底之前可望達標。」
美聯社報導稱,這些措施在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只是仍有少數人定期在全國各地舉行集會,認定防疫措施違憲。比如在本月初,德國東部城市萊比錫就有數千抗議者無視口罩強制令舉行示威,最終與警方發生衝突。
「德國之聲」指出,反對的聲音不容忽視。10月25日,位於柏林的政府傳染病控制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甚至遭人縱火。民調研究機構Infratest dimap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自10月初以來,認為措施過於嚴厲的人數上升了4個百分點,達到15%;對德國政府的努力表示滿意的人的比例下降了8個百分點,降為51%。
柏林社會科學中心研究公民社會和政治衝突的教授埃格蘭德(Edgar Grande)指出,從民調中可知,「參與抗議的可能性相當大」,每10人中似乎就有1人準備參加抗議、兩個人表示同情。他說,不應該忽略這個 「相當多的少數 」。在這個 「十分漫長的冬天」,抗議人數可能會有增加。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