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史上第一位億萬富豪,給兒子的38封家書成家教「聖經」

2020-12-10 深夜聊齋

美國歷史上的第一巨富是誰?很多人給出的答案可能是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等名字。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全球聞名的財經雜誌《福布斯》早已給出定論,這位富豪就是約翰·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是美國20世紀初的石油大亨,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億萬富豪,他巔峰期的總財富(1914年)約9億美元,佔到了美國當年GDP(365億美元)的2.4%。

由於通貨膨脹,這個數字顯然無法與今天富豪們的財富相提並論。但如果按照這個比例換算,洛克菲勒是毫無爭議的美國歷史第一巨富,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富有的人之一。

洛克菲勒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的一個貧寒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小商販,雖然沒錢卻有一身花花公子習氣;他的母親是一個虔誠教徒,以勤儉、自律、勤勞維持著家庭的運轉。

生在這樣一個原生家庭,註定了洛克菲勒沒有受到良好系統的教育,他小時候除了擅長算術以外,各科成績平平,根本沒有表現出任何耀眼的才華。

有人說,這種平平無奇的草根最後能夠發跡,那他一定是萬裡挑一、撞了大運的幸運兒。

美國早期的富豪中,也確實有很多人是靠著機緣與運氣,採取了許多負面手段,才積累了巨額財富的。

但洛克菲勒看起來顯然是一個另類,他憑藉著自己獨有的魄力,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建立起一個石油帝國。

他曾經在給兒子的信中說:「即使是輸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光明磊落地去輸。」

雖然他是一個巨富,但卻一生保持著勤儉的生活。他私生活嚴謹,一生不吸菸不飲酒,而且還在晚年將大部分財產捐出用於慈善事業。北京協和醫學院,就是1917年由洛克菲勒基金會捐資建成的。

他的慈善義舉,開了美國富豪行善之先河,也深刻影響了後來許多富有者的財富觀。

我們常說「富不過三代」,而洛克菲勒家族卻是個例外。而今,他的家族已綿延六代,依然是美國富豪的典範。

有人會說,像洛克菲勒這樣的富豪,實在離我們平凡人的生活太遠,他的故事我們看後也只能「呵呵」了事。

的確,洛克菲勒的成功並不具有典型性,即便時光倒流,他的那些戰略、戰術,也難以被複製、黏貼。那麼研究他,意義究竟何在呢?

其實,與他的物質財富相比,他創造的精神財富更加可貴。而這裡所說的精神財富,就是他在40年時間裡為自己後代留下的38封家書。

《留給兒子的38封信》是洛克菲勒一生的思想精華。通過這些家信,洛克菲勒給兒子在學識、品格、事業、生活等方面提出了及其寶貴的人生箴言,並且對於年輕人應該如何獲取財富、如何成就事業等方面,他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它既是一部成功指南,也是一本家教「聖經」。

而不同於一般家信的「婆婆媽媽」,洛克菲勒善於利用富有哲理的語言,對人進行勵志教育。

雖然有些話聽起來很雞湯,但確實讓人受用無窮,拍案叫絕。下面,我們略舉幾例,窺一斑而知全豹。

一、關於人生態度:起點不決定終點,命運由行動決定

我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更確切的說,是「態度決定命運」。

一個人的原生家庭,決定了其人生起點,但這並不意味著終點同樣被決定。

人生能走多遠,關鍵在於其個人努力以及對待人生的態度。

洛克菲勒說:「天堂或地獄,都由自己來建造。如果你賦予工作以意義,那麼不論工作大小,你都會感到快樂。」

只有自救的人,老天才會救你。工作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而暴發的幻想只會讓你越陷越深。

洛克菲勒說:「許多正爬向高峰的人,並不是在付出代價,他們努力工作是因為他們真正喜歡工作。」

只有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現實,成功才會對你抱以微笑。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先去熱愛自己的工作。

二、談積極行動:現在就去做,機會是靠爭取得來的

你是否有過這樣一種體驗?看了許多書,聽了許多課,懂了許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眼下的生活。

歸根結底,這是為什麼?因為夢想了太多,憧憬了太多,計劃了太多,卻從來沒有去實踐過。

洛克菲勒說:「如果你不採取行動,世界上最實用、最美麗、最可行的哲學,都無法行得通,這是一條真理。」

在他看來,成功沒有什麼高深的秘訣,要在人生中取得正面的結果,有過人之處當然更好,但沒有也無需因此而沮喪,只要肯付出積極的行動,一定會離成功越來越近的。

三、談競爭意識:人們只會記住第一名

洛克菲勒把人生的境遇比作是騎自行車。

我們幾乎都有騎自行車的經歷:只有不斷的向前騎行,朝著目標努力,才能達到終點;否則,當你停下來,就會搖晃甚至跌倒,永遠停留在原地。

洛克菲勒在給兒子的信中說:「沒有野心或目標的人,不會成就大事」。

他給自己定了這樣一個人生信條:財富與目標成正比。

他立志做最富有的人,並以此作為努力的依據和鞭策自己的力量。

對洛克菲勒來說:第二名與最後一名,其實沒有什麼兩樣上帝賦予人們聰明的腦袋和強健的體魄,不是讓我們失敗的,而是要讓我們努力成為贏家。

縱觀洛克菲勒的家信,我們都可以體會到一種先做人後做事的成功意識。有了這些精神意識,才可以去追逐物質財富,才能讓自己的人生走得更踏實。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也有如《顏氏家訓》、《朱子家訓》、《曾國藩家書》等等膾炙人口的家訓,其中許多思想也與《留給兒子的38封信》異曲同工。但是,因為它們的年代感太強,說教意味太重,讀起來門檻頗高。

而相比之下,洛克菲勒的著作無疑更貼合現代人的思想、現代家庭的教育理念。

所以說,讀一本《留給兒子的38封信》,無論是對你的工作、創業,還是對你的家庭教育,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信看到洛克菲勒那些富有哲理的文字,你一定會怦然心動、拍案叫絕。

但讀罷這部書,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我們的命運由我們的行動來決定!

相關焦點

  • 洛克菲勒家書有何魅力?讓比爾·蓋茨多次推薦,李嘉誠奉為聖經
    除了我國,在國外也具有這樣的一些影響深遠的家書,最為著名的當屬《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這本書一度被稱為"影響世界的珍貴家書",王健林買來當作20歲生日禮物送給了王思聰;李嘉誠常置枕邊奉為家教聖經;比爾·蓋茨更是多次的推薦。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家書:只有忠誠於自己,才不能被人欺騙
    但是,洛克菲勒家族從發跡,到現在已經繁盛了六代之久。網絡上對於洛克菲勒的評價也褒貶不一、各有不同。有人嗤之以鼻:「洛克菲勒能夠擁有著驚人的財富,就是靠著發國難財起家的。」有人大加讚美:「洛克菲勒的成功靠的是他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對時機的把控,憑自己的本事白手起家,是一個真正的實業家」。
  • 洛克菲勒:39天,吞併22個競爭對手,成就世界上第一位億萬富豪
    年輕時的洛克菲勒擁有遠超同齡人的冷靜和智慧靠著戰爭中倒賣物資賺到第一桶金10萬美金,洛克菲勒敏銳地抓住了風口:看到成千上萬的人跑來採油,他卻決定不採油,而是加工提煉高品質的油,把所有積蓄全部投入。洛克菲勒簡直神預測,接下來原油暴跌,跟白送一樣,高品質油卻供不應求。積累資金後,年輕的洛克菲勒又要面對比自己年長的老謀深算的投資人,不過洛克菲勒卻擁有遠超同齡人的城府、情商和智謀,在商場上大殺四方,成為世界第一位億萬富豪。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生活目標是安逸和享樂,那和豬有什麼區別
    他就是世界頂級富豪——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告訴兒子:如果生活目標是安逸和享樂,那和豬有什麼區別洛克菲勒從小就培養孩子們"想要錢,就自己掙"的思想。而且你的人生不要怕失敗洛克菲勒在給兒子的38封信中這樣說道:我是踩著失敗的螺旋階梯升上來的,是在失敗中崛起的。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讓家族富過了6代,比爾蓋茨:我心中的英雄
    洛克菲勒通過書信的形式來教導他的兒子小約翰,他寫給兒子的信共有38封,後人將其整理為《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這些信真實記錄了洛克菲勒創造財富神話的種種業績。在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中,我們不僅看到他卓越的經商才能,更看到他優良的品德。
  • 富了六代的洛克菲勒10條家訓:比爾蓋茨多次推薦,李嘉誠奉為聖經
    每年世界十大富豪排行榜的出爐都會引起社會各界的爭相關注。在2020年4月7日,比爾·蓋茨以980億美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2位。除此之外,他還曾連續13年成為《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富,連續20年成為《福布斯》美國富翁榜首富。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家書:年輕時拒絕同2種人交往,多交這種朋友
    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第一個億萬富翁,1910年他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十億富翁,他財產在今天約值2000億美元,遠超當今任何富豪。然而,洛克菲勒也是出生在一個非常普通的一個家庭中,憑藉著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才逆襲成就了自己一生的偉大事業。更為稱奇的是,如此"空前絕後"的財富,經歷6代人,不但沒有引發任何爭產風波,更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如今洛克菲勒家族仍是美國富豪的典範。
  • 洛克菲勒的家書中給了我們答案,受教了
    洛克菲勒的家書中給了我們答案,十分受用世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第一個億萬富翁,除了事業成功,家庭教育也很成功。洛克菲勒家族打破了中國人常說的「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已經傳承到第6代,家族財富不斷增加,仍未出現頹廢和沒落的跡象。
  • 千億富豪洛克菲勒:世界上這3種人不會富有,切忌深交!
    但是這並不能成為我們不努力的藉口,自古以來也不乏白手起家成為億萬富翁的人。洛克菲勒就是一個典型的靠自己成為億萬富翁的人,連比爾蓋茨都把他當成自己心目中的賺錢英雄。他是世界上第一個財富超過十億美元的富豪,真正可以稱得上是「富可敵國」了,更讓人佩服的是,洛克菲勒的財富在家族延續了六代之久,徹底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富二代的成功不值得我們羨慕,窮小子的翻身經驗才值得我們借鑑,千億富豪洛克菲勒告誡我們:世界上這3種人不會富有,切忌深交!
  • 洛克菲勒3句經典名言:高情商的人,懂得注重這3個細節,很受用
    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個億萬富翁,在他漫長的一生中扮演了各種各樣的角色,《福布斯》網站曾公布過"美國史上15大富豪"排行榜,最終約翰·洛克菲勒名列榜首。在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中,我們就能看到他在心中是如何教育兒子,讓兒子懂得正確的生活,同時告訴他怎麼樣才能夠賺到錢。因此,我認為它值得我們每人讀一遍。它會讓我們對自己有更清醒的認知,讓我們的人生更上一層樓。這是一本影響很多成功人士的經典家訓。
  • 億萬富翁洛克菲勒傳授家族秘訣:遠離這2種永遠不會富有的人
    洛克菲勒,美國事業家、超級資本家,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美孚石油公司)。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的第一個億萬富翁,也是美國歷史上除君主外最富有的人,是世界公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共有38封,這些信真實記錄了洛克菲勒創造財富神話的種種業績。洛克菲勒告誡孩子:從我年輕的時候開始,我就拒絕同兩種人交往第一種人是那些完全投降、安於現狀的人。
  • 世界首富洛克菲勒家書:4個極具價值的人生定律,不妨讀讀看
    比爾蓋茨說:「論賺錢,唯一讓我崇拜的對象是洛克菲勒。」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第一個億萬富翁,他從一個小小的記帳員,到全球石油業的霸主,創造了石油業的神話,是全世界公認的「石油大王」,在洛克菲勒的巔峰時期,他曾壟斷了全美80%的煉油業。
  • 洛克菲勒:那是因為一個「摳」字
    這句話出自洛克菲勒給兒子寫的38封家書裡,在信裡,洛克菲勒告誡兒子:其實財富就在我們的身旁,只是很多人還沒發現而已。這句話其實也是洛克菲勒家族崛起的真實寫照,因為洛克菲勒出身貧寒之家,卻因為善於發現時機,抓住時機,通過石油發家,直至變成美國幾乎壟斷石油的存在,被人稱為「石油大王」,也是第一個世界億萬富翁。
  • 延綿6代經久不衰的洛克菲勒家族:離這2種永遠不會富有的人遠一點
    誰曾想過,窮苦孩子洛克菲勒夢想有一天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有一點他很清楚,財富不是目標,重要的就是實現理想的手段。偉大與接近偉大,關鍵在於,你是否保持持續不斷的奮鬥者的姿態。最近讀的《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洛克菲勒深刻的給我一種感到一種打通任督二脈的共鳴。
  • 當你負債纍纍,親戚都奚落你時,不妨試試洛克菲勒的逆襲定律
    洛克菲勒和大多數人一樣,出身貧寒,但與大家不同的是,他能夠通過自己的勞動和努力建立龐大的石油帝國,成為地球上第一個億萬富翁。洛克菲勒除了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以外,還是一個非常稱職的父親。他用一封封家信,表達著父愛,更是將自己從0到巔峰的心得傳授給自己的孩子們。
  • 洛克菲勒:一個人想發達,不是靠勤奮,做到這3點你會越來越富有
    提到富有,我們會想到世界上第一位億萬富翁,洛克菲勒。他不是出生在富裕人家,但通過一步一個腳印,創造自己的商業帝國,富可敵國。雖然並非每個人都是洛克菲勒,但賺錢的欲望都藏在我們心裡。我們也可以在洛克菲勒這個傳奇人物的身上,發掘出一些唯我所用的價值之處,使我們比以前會更好。
  • 洛克菲勒:朋友來借錢,別一開口就問借多少,巧用這3點來拒絕
    2006年,《福布斯》雜誌盤點了美國史上的富豪。出乎意料第一竟然不是大家熟知的比爾蓋茨、賈伯斯而是世界上的第一個首富——洛克菲勒。比爾蓋茨曾經評價洛克菲勒:我心目中真正的賺錢英雄只有一個——洛克菲勒!洛克菲勒並不是等閒之輩,從白手起家到最後成為億萬富翁,洛克菲勒的成功經歷值得我們借鑑學習。洛克菲勒為了讓自己的家族不沒落,就把自己的經驗以書信的形式告訴兒子。在信中,洛克菲勒就提到了「借錢」的話題,那如何能夠巧妙地拒絕借錢呢?
  • 石油大王給兒子留下38封信,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傳承百億財富
    2009年,《福布斯》公布了美國歷史上富豪排行榜,「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赫然以3360億美元強勢登頂,他的財富是當今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3倍,難怪比爾蓋茨會充滿崇拜的說「我心目中的賺錢英雄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洛克菲勒」。
  • 高齡年長的基督徒億萬富翁——洛克菲勒:賺錢能力是神賜給的禮物
    人們常說富不過三代但這個億萬富豪家族已經富了六代,時至今日仍是美國乃至全世界,最有權勢和名望的家族之一。美國當地時間2017年3月20日早上,著名銀行家、慈善家、億萬富豪大衛·洛克菲勒離世,享年101歲。而他的爺爺是鼎鼎大名的石油大亨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1839年7月8日-1937年5月23日),因改變了石油工業和建立慈善事業現代化結構而舉世聞名。
  • 洛克菲勒10句經典名言:每個人都能成為大人物,我也曾是窮孩子
    然而,洛克菲勒家族從發跡至今已經綿延6代,仍未出現頹廢和沒落的跡象。洛克菲勒,即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他出身貧寒,卻雄心壯志,成為蜚聲海內外的「石油大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億萬富翁。在商業界,提起美國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盛名,用"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來形容絕不為過。這個迄今已繁盛了六代的"世界財富標記"與美國乃至國際政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中,我們不僅看到他卓越的經商才能,更看到他優良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