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2月2日報導
12月2日,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上,安芙蘭資本創始人/董事長周偉麗發表了《科技創新在資本助力與資源整合中爆發》的主題演講。
她表示,科技創新與金融體系的互相促進互相成就,不同風險偏好的資本市場精準匹配企業在各個發展階段的融資需求,助力國內產業鏈做大做強的同時,實現社會財富的滾動增值。
周偉麗在演講中說道,「中國資本市場在過去二十年資本市場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資產端看,以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為代表的商業模式創新,階梯式發展、指數式增長的紅利漸漸消失,而以硬科技為代表的創新正在走向經濟發展的縱深。」
近年來,從2018年的港股開始鼓勵未盈利的企業可以上市開始,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等改革相繼啟動,逐步完善了針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上市路徑,這一系列改革直接引爆了一級市場對於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支持力度。
周偉麗表示,雖然科技型初創企業作為中小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一直是推動我國科技進步的生力軍,但依然擺脫不了其與生俱來的缺陷。由於其突破性技術及產品均處於生命周期的的早期階段,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無法有效的分散,風險承擔能力差,動輒上十年的商業化時長,極大的阻礙了資本市場對早期科創企業的支持。
「從這個角度來看,政府引導基金則將在未來早期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資本市場改革幫助科創類企業完成了1到N的飛躍,政府引導基金則幫助科創型企業完成0到1的突破。」
成立於2006年的安芙蘭資本是安芙蘭集團設立的私募投資板塊,旗下業務包括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管理諮詢以及孵化器等。在中國私募股權經歷了發生發展規範一個長周期的洗禮下,安芙蘭管理規模增長了百倍,從中關村的天使成長為跨境投資的tech-VC。
安芙蘭資本專注於初創期和成長期,特別關注移動網際網路及生物醫藥大健康和高技術領域,投資涉及生物新藥、精準醫療、航空航天、教育、精細化工等多個領域。目前安芙蘭資本已與23個省市建立40個地方產業基金,規模200億,已投項目三百多家,並有多家企業在國內成功上市;與多個地方政府強連接合作,正逐步演變成地方政府強信任關係的招商局。
周偉麗表示,伴隨全球經濟周期的下行,時下及未來將是在大浪淘沙、優幣驅逐劣幣的時期,而這期間沉澱下來的機構都是經得起市場檢驗,具有良好的生態賦能型機構,都有向頭部機構成長的機會,因為靠近頭部,因此聚集資源的能力會呈現虹吸效應,未來產業資本將是促進內循環不可替代的重要渠道。
安芙蘭資本始終堅持價值與成長的投資原則,不僅給予創業者資金上的支持,更有戰略資源的引入,商業模式的提升以及對企業後續融資的幫助。
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於12月2日-4日在北京柏悅酒店召開,由獵雲網主辦,銳視角、獵雲資本、獵雲財經、企業管家協辦。本屆峰會以「逆勢生長」為主題,開設了主論壇和九大專場,覆蓋母基金、新基建、電商、醫療等領域,近兩百名行業專家、投資人和創業者們深入探討各產業經營之道,以及行業變革中醞釀的創業與投資機遇。
以下為周偉麗演講實錄,獵雲網整理刪改:
獵雲每次來我都覺得像回到家一樣,因為獵雲也是我們投資的一個企業。在2015年的時候我講了投資江湖,後來事實證明一一應驗了我的想法。今天我下午想講點什麼呢?我覺得今天得講講乾貨,這裡面有一些是宏觀的東西,還有一些特別乾貨。我要講的題目是《科技創新在資本助力與資源整合中爆發》。
在十月底剛結束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提出的十四五計劃中,延續了「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表述,並特別強調了把科技創新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高度強調了科技創新、多層次資本市場和雙循環的重大戰略意義。那麼什麼是「雙循環」?即科技創新與金融體系的互相促進互相成就,不同風險偏好的資本市場精準匹配企業在各個發展階段的融資需求,助力國內產業鏈做大做強的同時,實現社會財富的滾動增值。
國內外資本市場發展
以美國為例,美國資本市場的長牛就是伴隨著信息科技產業的大發展,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大力發展信息產業,為高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掛牌的納斯達克應運而生,一大批耳熟能詳的企業如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等科技龍頭湧現,為各類不同資本市場帶來豐厚回報的同時,也培育了大量優秀的投資人才和機構。整個資本市場也是經歷了「由亂而治」的過程,投機和監管博弈的過程,最終不斷的完善成為全球資本市場治理框架的標杆。到目前為止,2019年美國風險投資額佔世界比重達到了52%,重點支持軟體、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其中種子期投資佔比7.2%,早期投資佔比32%,中後期佔比達到60%。
再看中國資本市場的情況,中國資本市場在過去二十年資本市場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資產端看,以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為代表的商業模式創新,階梯式發展、指數式增長的紅利漸漸消失,而以硬科技為代表的創新正在走向經濟發展的縱深。
1998年以科技部為主導的各科技局下設的政府直投星火燎原;
2000年,網際網路創業泡沫破裂,一年之後,創業板通道關閉,本土創投機構受重創;外資機構趁虛而入,獨資合資形式進入中國;
2009年創業板開板,Pre-IPO投資套利風行,本土創投迎來全民PE的狂歡,安芙蘭資本創立之初便盡享成果;
2012年,證監會暫停IPO。大批Pre-IPO類型的機構因無法退出再受重挫。我們由PrelPO轉向天使投資。總部移至北京走向全國;
2014年初,A股IPO重啟,然而,一年之後發生「股災」,但創投行業跳躍式前進。我們連續六年進入早期機構TOP30甚至TOP10;
2018年4月,《資管新規》發布,在防控金融風險,去除槓桿的同時,中國創投業的募資渠道受到一定程度影響,這成為資本寒冬的導火索。
而這兩年金融行業下行周期,我們的業績仍然在逆勢增長。2020年,今天以國有資本為主的多種資金形式並存的局面,囯有直投招商引資,企業隨之乾坤大挪移成為亮點。
中國私募股權經歷了發生發展規範一個長周期的洗禮,而我們安芙蘭管理規模增長了百倍,從中關村的天使成長為跨境投資的tech-VC。
中國資本市場改革與科技創新
資本的市場改革完善了不同階段的融資系統。長期以來,中國資本市場起步較晚,發展不健全而錯失了一大批優質網際網路企業發展的紅利,例如阿里、京東等。中國資本市場最初定位為紓困國企,長期以來執行核准制,信息披露不完善,退市出清難,違規懲戒不到位,市場亂象屢禁不止,A股錯失了整一代網際網路企業成長紅利的機會。
但近年來,從2018年的港股開始鼓勵未盈利的企業可以上市開始,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等改革相繼啟動,逐步完善了針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上市路徑,這一系列改革直接引爆了一級市場對於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支持力度。針對不同類型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有不同的上市標準,例如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進入醫藥產品臨床二期,且市值達到40億,即可申報科創板上市,這都是此前主板所不敢想像的。上市方式的明確也給一級市場投資者更為明確的退出路徑,更快速的退出時間,大大縮減了一級市場投資人的資金壓力。
資本市場改革促使一級市場資金湧現更早期的科技創新。這一大改革也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一級市場的投資邏輯,早前此類科技型企業在主板上市前,需要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融資,等達到了上市的財務指標後方可上市,現在不同板塊的差異定位,讓科創型企業在估值上十億的時候直接被二級市場攔截,也進一步擠壓了此前投資人對於投資主板pre-IPO輪次的空間,需要把資金放在更為早期的技術創新,更需要投資人對於技術和行業的精準判斷。這一體制性的紅利消失後,勢必會加速淘汰並成長出更為專業的一級市場投資人。大量的資金湧入更為早期的科技型企業,也勢必會引起更多真正有科技創新含量的企業更早的快速發展。
下面我說一下目前比較熱門的一些領域。當今所有可以被科技改造的企業,已經深入到整個傳統行業的方方面面。
第一,產業升級。所有的企業在進行+網際網路+技術+全球的過程當中,升維躍遷讓很多行業可以重新做一遍,戰略新興產業支撐中國未來的重新增長。
第二,醫療大健康。技術及相關服務將在未來很長時間裡持續發展,也是跟中國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及中國人口老齡化不可分的,比如說一對一精準醫療、中醫藥現代化、器官再生抗衰老。
第三,硬科技。當前的大學、研究院,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科技成果轉化,在航空航天、環保、新材料、智能製造等多個領域發生,中國教授創業元年早已經開啟。
第四,消費服務類。主要從四個方向,消費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生產服務業、精神服務業。品牌孵化器、網紅直播帶貨,國產品牌崛起時刻已經到來了。
政府引導資源整合助力科技創新
科技型初創企業作為中小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一直是推動我國科技進步的生力軍。在美國,一半以上的創新都是小型企業實現的,在德國,三分之二的專利技術是中小企業申請註冊的。但依然擺脫不了其與生俱來的缺陷,由於其突破性技術及產品均處於生命周期的的早期階段,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無法有效的分散,風險承擔能力差,動輒上十年的商業化時長,極大的阻礙了資本市場對早期科創企業的支持。
但是政府的引導基金的改革升級改變了這一切。從這個角度來看,政府引導基金則將在未來早期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說資本市場改革幫助科創類企業完成了1到N的飛躍,那麼政府引導基金就是在幫助科創型企業完成0到1的突破。
創立初期的政府引導基金以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地方建設為主,但是隨著政府引導基金的逐漸市場化,例如出資比例逐步提高、反投比例逐步降低、激勵政策逐步增強等趨勢,以及近年來逐步提出的地方產業改革,新舊動能轉換等政策方向,政府引導基金在投資策略上已經非常的靈活和市場化,再加上政府引導基金在地方資源整合上的天然優勢,未來將會為早期科創型企業提供更多市場化基金無法提供的優越條件。
今年或者說從去年開始,在中國大地上發生了一個非常有特色的事情,就是「走出去」。這個主要是由於資本體現出來的特點和政府招商任務的迫切性決定的,很多科技型企業不僅僅是從北京、上海、深圳、廣州走到二線、三線城市,甚至很多二線城市比如說蘇州、杭州、成都的好項目,都流入到長三角、珠三角,以及內陸三四年城市。它們去做了什麼呢?無論是早期的科技成果轉化,還是快速成長中的擬上市公司,都是政府的心頭好,過去大規模遷移發生在超大型企業與上市公司身上,而今天在創業的各個階段正在發生著。那麼當然是訂單+投資+落地政策。
例如我們接觸過的很多政府,在投資項目的同時,可以免費提供廠房、裝修、稅收優惠、設備補貼,人才吸引政策,甚至是區域性的銷售渠道,上下遊供應鏈配合、交通運輸等等,這些也都是早期科創企業除了資金需求之外,發展所需的燃眉之急,也是一般市場化資本完全無法觸及的。那麼為什麼政府願意提供這些無償的幫助呢,追根到底,是政府對於產業的訴求,希望追求的是社會利益的最大化,以最大的成本去追求新興產業對於地方經濟、科技、就業等方面的刺激,而非是單純的財務回報。這樣對於一些早期市場化基金在衡量了投資風險和時長後無法獨自涉足的領域,例如自動駕駛、航空航天、晶片等等領域,政府引導基金都在其早期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安芙蘭資本成立於2006年,是安芙蘭集團設立的私募投資板塊,旗下業務包括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管理諮詢以及孵化器等。安芙蘭資本專注於初創期和成長期,特別關注移動網際網路及生物醫藥大健康和高技術領域,投資涉及生物新藥、精準醫療、航空航天、教育、精細化工等多個領域。管理規模超百億人民幣, 已投資近300家優秀企業,並有多家企業在國內成功上市。
伴隨全球經濟周期的下行,時下及未來將是在大浪淘沙、優幣驅逐劣幣的時期,而這期間沉澱下來的機構都是經得起市場檢驗,具有良好的生態賦能型機構,都有向頭部機構成長的機會,因為靠近頭部,因此聚集資源的能力會呈現虹吸效應,未來產業資本將是促進內循環不可替代的重要渠道;安芙蘭資本,目前已與23個省市建立40個地方產業基金,規模200億,已投項目三百多家,與多個地方政府是強連接合作,正逐步演變成地方政府強信任關係的招商局。
我們認為保持我們投資經久不衰的核心在於煉好內功,股權投資機構的壁壘和核心在於投前的充分分析和判斷,投資的充分盡調風控和投後退出時點的判斷及賦能服務,投前、投中和投後都是股權投資成功的核心所在。資產優化處理,強化DPI退出內功,形成長錢護盤生態;不以規模取勝,打磨行業專屬利劍。
中國經濟發展有著巨大韌性,經濟長期向好的態勢不會改變。我們將堅持趨勢分析、價值投資,合作共贏理念,助力科技成果轉化,助力中國經濟轉型高質量發展。
感謝大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