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芙蘭資本董事長周偉麗:科技創新在資本助力與資源整合中爆發

2020-12-22 騰訊網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2月2日報導

12月2日,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上,安芙蘭資本創始人/董事長周偉麗發表了《科技創新在資本助力與資源整合中爆發》的主題演講。

她表示,科技創新與金融體系的互相促進互相成就,不同風險偏好的資本市場精準匹配企業在各個發展階段的融資需求,助力國內產業鏈做大做強的同時,實現社會財富的滾動增值。

周偉麗在演講中說道,「中國資本市場在過去二十年資本市場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資產端看,以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為代表的商業模式創新,階梯式發展、指數式增長的紅利漸漸消失,而以硬科技為代表的創新正在走向經濟發展的縱深。」

近年來,從2018年的港股開始鼓勵未盈利的企業可以上市開始,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等改革相繼啟動,逐步完善了針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上市路徑,這一系列改革直接引爆了一級市場對於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支持力度。

周偉麗表示,雖然科技型初創企業作為中小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一直是推動我國科技進步的生力軍,但依然擺脫不了其與生俱來的缺陷。由於其突破性技術及產品均處於生命周期的的早期階段,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無法有效的分散,風險承擔能力差,動輒上十年的商業化時長,極大的阻礙了資本市場對早期科創企業的支持。

「從這個角度來看,政府引導基金則將在未來早期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資本市場改革幫助科創類企業完成了1到N的飛躍,政府引導基金則幫助科創型企業完成0到1的突破。」

成立於2006年的安芙蘭資本是安芙蘭集團設立的私募投資板塊,旗下業務包括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管理諮詢以及孵化器等。在中國私募股權經歷了發生發展規範一個長周期的洗禮下,安芙蘭管理規模增長了百倍,從中關村的天使成長為跨境投資的tech-VC。

安芙蘭資本專注於初創期和成長期,特別關注移動網際網路及生物醫藥大健康和高技術領域,投資涉及生物新藥、精準醫療、航空航天、教育、精細化工等多個領域。目前安芙蘭資本已與23個省市建立40個地方產業基金,規模200億,已投項目三百多家,並有多家企業在國內成功上市;與多個地方政府強連接合作,正逐步演變成地方政府強信任關係的招商局。

周偉麗表示,伴隨全球經濟周期的下行,時下及未來將是在大浪淘沙、優幣驅逐劣幣的時期,而這期間沉澱下來的機構都是經得起市場檢驗,具有良好的生態賦能型機構,都有向頭部機構成長的機會,因為靠近頭部,因此聚集資源的能力會呈現虹吸效應,未來產業資本將是促進內循環不可替代的重要渠道。

安芙蘭資本始終堅持價值與成長的投資原則,不僅給予創業者資金上的支持,更有戰略資源的引入,商業模式的提升以及對企業後續融資的幫助。

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於12月2日-4日在北京柏悅酒店召開,由獵雲網主辦,銳視角、獵雲資本、獵雲財經、企業管家協辦。本屆峰會以「逆勢生長」為主題,開設了主論壇和九大專場,覆蓋母基金、新基建、電商、醫療等領域,近兩百名行業專家、投資人和創業者們深入探討各產業經營之道,以及行業變革中醞釀的創業與投資機遇。

以下為周偉麗演講實錄,獵雲網整理刪改:

獵雲每次來我都覺得像回到家一樣,因為獵雲也是我們投資的一個企業。在2015年的時候我講了投資江湖,後來事實證明一一應驗了我的想法。今天我下午想講點什麼呢?我覺得今天得講講乾貨,這裡面有一些是宏觀的東西,還有一些特別乾貨。我要講的題目是《科技創新在資本助力與資源整合中爆發》。

在十月底剛結束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提出的十四五計劃中,延續了「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表述,並特別強調了把科技創新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高度強調了科技創新、多層次資本市場和雙循環的重大戰略意義。那麼什麼是「雙循環」?即科技創新與金融體系的互相促進互相成就,不同風險偏好的資本市場精準匹配企業在各個發展階段的融資需求,助力國內產業鏈做大做強的同時,實現社會財富的滾動增值。

國內外資本市場發展

以美國為例,美國資本市場的長牛就是伴隨著信息科技產業的大發展,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大力發展信息產業,為高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掛牌的納斯達克應運而生,一大批耳熟能詳的企業如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等科技龍頭湧現,為各類不同資本市場帶來豐厚回報的同時,也培育了大量優秀的投資人才和機構。整個資本市場也是經歷了「由亂而治」的過程,投機和監管博弈的過程,最終不斷的完善成為全球資本市場治理框架的標杆。到目前為止,2019年美國風險投資額佔世界比重達到了52%,重點支持軟體、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其中種子期投資佔比7.2%,早期投資佔比32%,中後期佔比達到60%。

再看中國資本市場的情況,中國資本市場在過去二十年資本市場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資產端看,以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為代表的商業模式創新,階梯式發展、指數式增長的紅利漸漸消失,而以硬科技為代表的創新正在走向經濟發展的縱深。

1998年以科技部為主導的各科技局下設的政府直投星火燎原;

2000年,網際網路創業泡沫破裂,一年之後,創業板通道關閉,本土創投機構受重創;外資機構趁虛而入,獨資合資形式進入中國;

2009年創業板開板,Pre-IPO投資套利風行,本土創投迎來全民PE的狂歡,安芙蘭資本創立之初便盡享成果;

2012年,證監會暫停IPO。大批Pre-IPO類型的機構因無法退出再受重挫。我們由PrelPO轉向天使投資。總部移至北京走向全國;

2014年初,A股IPO重啟,然而,一年之後發生「股災」,但創投行業跳躍式前進。我們連續六年進入早期機構TOP30甚至TOP10;

2018年4月,《資管新規》發布,在防控金融風險,去除槓桿的同時,中國創投業的募資渠道受到一定程度影響,這成為資本寒冬的導火索。

而這兩年金融行業下行周期,我們的業績仍然在逆勢增長。2020年,今天以國有資本為主的多種資金形式並存的局面,囯有直投招商引資,企業隨之乾坤大挪移成為亮點。

中國私募股權經歷了發生發展規範一個長周期的洗禮,而我們安芙蘭管理規模增長了百倍,從中關村的天使成長為跨境投資的tech-VC。

中國資本市場改革與科技創新

資本的市場改革完善了不同階段的融資系統。長期以來,中國資本市場起步較晚,發展不健全而錯失了一大批優質網際網路企業發展的紅利,例如阿里、京東等。中國資本市場最初定位為紓困國企,長期以來執行核准制,信息披露不完善,退市出清難,違規懲戒不到位,市場亂象屢禁不止,A股錯失了整一代網際網路企業成長紅利的機會。

但近年來,從2018年的港股開始鼓勵未盈利的企業可以上市開始,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等改革相繼啟動,逐步完善了針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上市路徑,這一系列改革直接引爆了一級市場對於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支持力度。針對不同類型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有不同的上市標準,例如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進入醫藥產品臨床二期,且市值達到40億,即可申報科創板上市,這都是此前主板所不敢想像的。上市方式的明確也給一級市場投資者更為明確的退出路徑,更快速的退出時間,大大縮減了一級市場投資人的資金壓力。

資本市場改革促使一級市場資金湧現更早期的科技創新。這一大改革也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一級市場的投資邏輯,早前此類科技型企業在主板上市前,需要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融資,等達到了上市的財務指標後方可上市,現在不同板塊的差異定位,讓科創型企業在估值上十億的時候直接被二級市場攔截,也進一步擠壓了此前投資人對於投資主板pre-IPO輪次的空間,需要把資金放在更為早期的技術創新,更需要投資人對於技術和行業的精準判斷。這一體制性的紅利消失後,勢必會加速淘汰並成長出更為專業的一級市場投資人。大量的資金湧入更為早期的科技型企業,也勢必會引起更多真正有科技創新含量的企業更早的快速發展。

下面我說一下目前比較熱門的一些領域。當今所有可以被科技改造的企業,已經深入到整個傳統行業的方方面面。

第一,產業升級。所有的企業在進行+網際網路+技術+全球的過程當中,升維躍遷讓很多行業可以重新做一遍,戰略新興產業支撐中國未來的重新增長。

第二,醫療大健康。技術及相關服務將在未來很長時間裡持續發展,也是跟中國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及中國人口老齡化不可分的,比如說一對一精準醫療、中醫藥現代化、器官再生抗衰老。

第三,硬科技。當前的大學、研究院,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科技成果轉化,在航空航天、環保、新材料、智能製造等多個領域發生,中國教授創業元年早已經開啟。

第四,消費服務類。主要從四個方向,消費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生產服務業、精神服務業。品牌孵化器、網紅直播帶貨,國產品牌崛起時刻已經到來了。

政府引導資源整合助力科技創新

科技型初創企業作為中小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一直是推動我國科技進步的生力軍。在美國,一半以上的創新都是小型企業實現的,在德國,三分之二的專利技術是中小企業申請註冊的。但依然擺脫不了其與生俱來的缺陷,由於其突破性技術及產品均處於生命周期的的早期階段,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無法有效的分散,風險承擔能力差,動輒上十年的商業化時長,極大的阻礙了資本市場對早期科創企業的支持。

但是政府的引導基金的改革升級改變了這一切。從這個角度來看,政府引導基金則將在未來早期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說資本市場改革幫助科創類企業完成了1到N的飛躍,那麼政府引導基金就是在幫助科創型企業完成0到1的突破。

創立初期的政府引導基金以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地方建設為主,但是隨著政府引導基金的逐漸市場化,例如出資比例逐步提高、反投比例逐步降低、激勵政策逐步增強等趨勢,以及近年來逐步提出的地方產業改革,新舊動能轉換等政策方向,政府引導基金在投資策略上已經非常的靈活和市場化,再加上政府引導基金在地方資源整合上的天然優勢,未來將會為早期科創型企業提供更多市場化基金無法提供的優越條件。

今年或者說從去年開始,在中國大地上發生了一個非常有特色的事情,就是「走出去」。這個主要是由於資本體現出來的特點和政府招商任務的迫切性決定的,很多科技型企業不僅僅是從北京、上海、深圳、廣州走到二線、三線城市,甚至很多二線城市比如說蘇州、杭州、成都的好項目,都流入到長三角、珠三角,以及內陸三四年城市。它們去做了什麼呢?無論是早期的科技成果轉化,還是快速成長中的擬上市公司,都是政府的心頭好,過去大規模遷移發生在超大型企業與上市公司身上,而今天在創業的各個階段正在發生著。那麼當然是訂單+投資+落地政策。

例如我們接觸過的很多政府,在投資項目的同時,可以免費提供廠房、裝修、稅收優惠、設備補貼,人才吸引政策,甚至是區域性的銷售渠道,上下遊供應鏈配合、交通運輸等等,這些也都是早期科創企業除了資金需求之外,發展所需的燃眉之急,也是一般市場化資本完全無法觸及的。那麼為什麼政府願意提供這些無償的幫助呢,追根到底,是政府對於產業的訴求,希望追求的是社會利益的最大化,以最大的成本去追求新興產業對於地方經濟、科技、就業等方面的刺激,而非是單純的財務回報。這樣對於一些早期市場化基金在衡量了投資風險和時長後無法獨自涉足的領域,例如自動駕駛、航空航天、晶片等等領域,政府引導基金都在其早期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安芙蘭資本成立於2006年,是安芙蘭集團設立的私募投資板塊,旗下業務包括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管理諮詢以及孵化器等。安芙蘭資本專注於初創期和成長期,特別關注移動網際網路及生物醫藥大健康和高技術領域,投資涉及生物新藥、精準醫療、航空航天、教育、精細化工等多個領域。管理規模超百億人民幣, 已投資近300家優秀企業,並有多家企業在國內成功上市。

伴隨全球經濟周期的下行,時下及未來將是在大浪淘沙、優幣驅逐劣幣的時期,而這期間沉澱下來的機構都是經得起市場檢驗,具有良好的生態賦能型機構,都有向頭部機構成長的機會,因為靠近頭部,因此聚集資源的能力會呈現虹吸效應,未來產業資本將是促進內循環不可替代的重要渠道;安芙蘭資本,目前已與23個省市建立40個地方產業基金,規模200億,已投項目三百多家,與多個地方政府是強連接合作,正逐步演變成地方政府強信任關係的招商局。

我們認為保持我們投資經久不衰的核心在於煉好內功,股權投資機構的壁壘和核心在於投前的充分分析和判斷,投資的充分盡調風控和投後退出時點的判斷及賦能服務,投前、投中和投後都是股權投資成功的核心所在。資產優化處理,強化DPI退出內功,形成長錢護盤生態;不以規模取勝,打磨行業專屬利劍。

中國經濟發展有著巨大韌性,經濟長期向好的態勢不會改變。我們將堅持趨勢分析、價值投資,合作共贏理念,助力科技成果轉化,助力中國經濟轉型高質量發展。

感謝大家,謝謝!

相關焦點

  • 安芙蘭資本董事長周偉麗確認出席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
    【獵雲網北京】11月30日報導安芙蘭資本成立於2006年,是安芙蘭集團設立的私募投資板塊,旗下業務包括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管理諮詢以及孵化器等。安芙蘭資本始終堅持價值與成長的投資原則,給予創業者的不僅僅是資金上的支持,更有戰略資源的引入,商業模式的提升以及對企業後續融資的幫助。
  • 「易衫網」ETMAKE獲梅花創投、安芙蘭資本投資
    鉛筆道9月4日訊,易衫網ETMAKE近期獲得北京梅花天使成長創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梅花創投)、北京安芙蘭股權投資企業(安芙蘭資本)投資。 8月13日,易衫網ETMAKE投資人發生變更,新增梅花創投、安芙蘭資本兩家投資機構(見下圖)。 據天眼查App顯示,易衫網隸屬於上海吉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類屬電子商務平臺網站,致力於個性化服裝銷售、訂製。
  • 專注資源回收再利用技術研發賽德美獲安芙蘭資本千萬級A輪融資
    消息,資源回收再利用技術研發商賽德美已獲得千萬級A輪融,投資方為安芙蘭資本。此前,賽德美已經獲得過華友循環、致雲基金以及中科創星等多個投資方的投資。企查查顯示,賽德美是一家以資源回收再利用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的高科技公司,在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綜合回收利用方面開展動力電池梯級利用標準化研究、檢測技術研究、應用及市場推廣,動力電池拆解產業化技術研究、關鍵材料的產業化可再生回收技術研究,實現廢舊動力電池拆解、原材料回收的產業化生產。
  • 「喜訊」安芙蘭資本榮登「融資中國2019-2020年度中國股權投資產業...
    融資中國從那些在智能經濟新時代發揮引擎作用、且活躍度高的行業中,挖掘驅動行業發展的優秀投資力量,形成「2019-2020年度中國產業投資榜」。安芙蘭資本榮獲「融資中國2019-2020年度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最具成長性投資機構」。2019年,隨著科創板註冊制的落地,產業投資熱點進一步向「硬科技」領域傾斜。硬科技成為引領產業發展的核心生產力。人工智慧、5G、物聯網、高端製造、生物醫藥等成為產業發展的聚焦領域。
  • 靠技術與資本雙輪驅動助力企業拓展
    此次論壇的主題是:靠技術與資本雙輪驅動助力企業海外拓展  2015年7月7日,由《國際融資》雜誌策劃,並和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聯合主辦的2015(第六屆)清潔發展國際融資論壇暨2015十大綠色創新企業頒獎典禮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成功舉辦。此次論壇的主題是:靠技術與資本雙輪驅動助力企業海外拓展。  自最初的探索到今天,這已經是第六屆清潔發展系列論壇。
  • 科技創新專板吹響「號角」 資本市場助力高新區科技型企業發展
    科技創新專板吹響「號角」 資本市場助力高新區科技型企業發展 2020-12-08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瑞思英語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教育與資本互相善待,才能實現良性...
    一方面,教育企業可以藉助資本的資源支持,整合多方面優質資源,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自身高效發展。「資本可以使得教育能夠有更廣的覆蓋領域,包括在偏遠地區通過線上的方式引進高質量的教學和師資,這也是資源的一種整合,讓教育能夠觸達更廣泛的人群。」另一方面,未來的世界是一個平臺化、生態化的世界,教育企業通過資本的布局規劃,能夠探尋到更多增長點,朝著平臺化發展。
  • 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教育與資本互相善待,才能實現良性互動
    12月18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破浪·融合」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在京召開,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出席論壇,並發表「教育與資本,做好新時代的道義之交」主題演講,詳細解讀了瑞思對於教育與資本關係的思考,並與到場嘉賓一同分享了瑞思的教育與資本共生之道。值得一提的是,瑞思教育還在本次論壇中榮獲「最具影響力教育機構獎」。
  • 上海國盛集團董事長壽偉光:加快構建長三角科技金融生態圈
    人民網上海5月27日電 (記者田泓)5月27日,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與安徽國控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安徽國資國企改革研究基地。上海國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壽偉光在合肥舉行的「國資大講壇」(安徽專場)表示,這種合作將進一步為上海國資與安徽國資聯動發展、協同創新奠定基礎。
  • 南京市雨花臺區創新舉辦資本金融招商推介會
    ,助力雨花臺區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南京市雨花臺區人民政府於8月4日首次舉辦資本金融招商推介會,南京市長韓立明以及省金融監管局、省銀保監局、省證監局等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本次活動。   雨花臺區委書記、中國(南京)軟體谷黨工委書記戴華傑表示,將以本次推介會為起點,全面加強區委區政府與資本金融機構的深化合作,助推企業成長壯大,用資本的力量打開招商引資的新局面,並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四新」行動項目上,實現經濟與金融良性循環、共同發展,不斷營造更加高端、更加高效、更加專業的投資和營商環境。
  • 資本助力G60科創走廊建設 七大戰略新興產業穩步推進
    在構建「雙循環」新格局下,區域協調發展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進一步探索以創新為驅動的區域發展模式,成了重中之重。以長三角一體化中G60科創走廊為例,自2019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出臺,拉開了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發展的序幕。
  • XnMatrix發布下代雲計算平臺,並與啟賦資本、盈創資本發起成立IPFS...
    大會共識論壇環節,海南生態軟體園區副總經理胡韜,廣東省數位訊號與圖像處理技術重點實驗室範衠主任,創新谷孵化器創始人朱波,啟賦資本聯合創始人顧凱,榮聯科技董事長王東輝、高盛集團全球合伙人Jung Min等嘉賓分別從基礎設施、AI、產業、技術、資本、市場等角度圍繞大會主題「算力新基建·數字新生態」發表了主旨演講,並對下一代雲計算萬億藍海市場給予了行業洞察與期望。
  • 金石資源董事長王錦華:揚正氣做正事 傳遞「資本市場正能量」
    結合《意見》提出的多項舉措和具體要求,日前,全景網對話金石資源(603505)董事長王錦華,共同探討對於《意見》的提出,金石資源有著怎樣的思考?公司當家人又有什麼樣的期待?在把握企業發展的同時,金石資源正在朝著什麼樣的發展目標邁進?
  • 瑞思教育CEO王勵弘中國教育資本論壇主題演講:做好新時代教育與...
    一方面,教育企業可以藉助資本的資源支持,整合多方面優質資源,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自身高效發展。"資本可以使得教育能夠有更廣的覆蓋領域,包括在偏遠地區通過線上的方式引進高質量的教學和師資,這也是資源的一種整合,讓教育能夠觸達更廣泛的人群。"另一方面,未來的世界是一個平臺化、生態化的世界,教育企業通過資本的布局規劃,能夠探尋到更多增長點,朝著平臺化發展。
  •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大有可為
    2014年以來,青島國投先後發起設立了青鋼搬遷基金、海灣搬遷基金,幫助兩家國有大企業鳳凰涅槃,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更超前謀劃了對青島港的投資,助力其登陸資本市場,這一系列資本騰挪,都體現了股權運作和價值管理的精準。 「風宜長物放眼量」。
  • 我愛我家獲評「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 創新發展獎」
    自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開業,掀開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序章,現今已步入第三十個年頭。作為資本市場的參與者、受益者,我愛我家自成立以來,不僅在資本市場的力量中破浪前行,更是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不斷為房地產經紀行業發展注入新鮮活力。
  • 五周年,水木資本向星辰大海再出發
    我們投資的全部項目中,有一半以上的創始人是清華校友。」唐勁草表示。「我們著重於投資技術驅動類創新項目,專注TMT領域適於技術創新的細分賽道,而清華的教育背景意味著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中相對容易地佔領優勢。」
  • 君聯資本王俊峰:未來十年是中國創新藥的黃金十年
    6月30日,在2018(第十八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暨粵港澳大灣區南沙論壇間隙,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王俊峰對澎湃新聞記者做出如上表述。王俊峰2004年加入君聯資本,負責君聯資本的醫療投資。他負責的醫療投資項目包括凱因科技、信達生物、和鉑醫藥和Bionano等。
  • 科創板都有千元股,但硬科技還需要更多頭部資本擁抱
    一二級市場聯動,充分發揮直接融資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是中國科技創新企業釋放活力的重要一環。雖然這廂一眾硬科技已經敲鑼上市,然而,在更多更前沿的技術領域上,還有很多創新面臨資本供給不足的死亡之谷威脅。從眾多的案例來看,前沿技術落地產出,離不開那些一直跟隨的資本。科技始於技術,成於資本。如何才是資本、尤其是頭部資本擁抱硬核科技的最正確姿勢呢?
  • 中國新資本+——資本策劃師(CCP)認證班學習回顧
    28-29日,高帆老師主講《企業家投資理財策劃36計》課程,系統全面講解30多種投資理財的渠道、方法和技巧,涉及存款債券基金股票保險、海外房產投資、不良金融資產包處置投資、私募類股權投資、私募證券基金投資、企業家財富傳承的方法、書畫錢幣郵票等藝術品投資、信用人脈教育等人身價值投資等等;針對目前P2P平臺、外匯、黃金等黑平臺的特點,特別指出各種投資陷阱的識別方式及防範措施、投資中的重點注意事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