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三峽的過程中,看見兩岸有不少當地民宅,這些民宅大部分都是因三峽工程而臨江重建家園的。據導遊介紹,涉及搬遷移居的家庭是以百萬來算的。由於很多家庭都是世代生活在三峽兩岸,所以搬遷後,他們依然選擇在江邊重建家園。
隨著遊船的前行,發現長江三峽這段的水質還是挺好的,碧波綠水,魚兒肥美,有機會嘗嘗這兒的江魚,據說還是挺不錯的。
三峽人家,屬於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結合,主要是了解生活在三峽兩岸的居民生活以及周邊的美景。
在船上,遊客可以站在甲板上吹風曬太陽,也可以在船艙內坐著閒聊,船上有字畫拍賣活動和介紹當地文化的一些節目。
一個多小時後,我們靠近了葛洲壩。
站在船邊,親眼目睹了船緩緩駛進了對應的船閘的過程,感覺自己又長見識了!聽導遊說,過船閘是需要排隊的,順利的話,半小時即可完成,船多則要等候三四小時。
我們乘坐的是7號船,對應進入七號船閘。
船為什麼要過船閘呢?船又是如何通過葛洲壩的呢?剛開始,我是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的,直到親身體驗後才解開謎團。我的理解就是:連通器原理。
非要走船閘的原因是:上遊和下遊的水位有很大差距,通過閘把水攔住可以使船平緩順利過度不同水位的上遊與下遊。如果是從上遊到下遊的話,當船行到閘中,關閉閘門,把水放出,直至水位下降至與下遊相同,船就可非常平穩安全地通過。下遊到上遊則把水放入,抬高水位,原理相同。
船駛入船閘航道
開始關閉後面的船閘
放水……體會水漲船高,水低船低的感覺。
看著水位在短時間之內迅速下降,感覺很震撼!據導遊所說,這兒水深有一百多米。
當水位下降至與下遊水位持平的時候,閘門緩慢打開。
閘門打開後自動靠邊挨緊
閘門給我感覺蔚為壯觀!
通過閘門後,夕陽無限好。
下船時,太陽已準備下山了。
五點左右,行程結束。報團的時候,客服建議我買七點後的高鐵回,大頭蝦的我,居然忘記自己已經改籤過一次車票,我想早點回去武漢,不想太趕時間,主要是擔心太晚回去,若趕不上末班地鐵那就麻煩了。最後,唯有退票後重新購票。找到位於光谷步行街的旅舍時,已經接近十一點了,太晚了,毫無動力逛街覓食,直接吃個大蘋果也就算一餐了。一進旅舍,驚訝發現:6人間裡的全部女生都是一個人跑出來玩的!比我牛,比我獨立,比我更喜歡旅行的女生,真是越見越多啊!為了能夠多走一些地方,早上七點起來,七點半左右便出門,逛街……店鋪還沒開門呢!
當時覺得自己沒什麼時間再逛街了,便買了點東西,結完帳後……發現那麼早就背著它一整天走,累啊!可是,想後悔都晚了!唯有繼續發揮自己的收拾神功,使勁兒塞,塞,塞!只因我不喜歡手上提著東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