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諳 - 琵琶 心愛(03版倚天屠龍記片頭曲)(Cover:金學峰)
05:00來自諸葛辰夜
《倚天屠龍記》作為射鵰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吸引了不少讀者的眼球,又有不少讀者看見《笑傲江湖》慕名而來。這兩部著作中間隔了那麼多年,又發生了哪些事兒呢。
倚天中,華山派根本不是主角,少林寺的實力比笑傲江湖中藥強勁很多,武當派正如日中天,還不見恆山派的影子,崆峒派的崆峒五老還可以用七傷拳唬唬人,嵩山派、衡山派、泰山派更是聞所未聞,峨眉一派還是武林的中流砥柱,明教還有四大護教法王,五行旗,五散人。
笑傲江湖中,沒有了空見神僧的金剛不壞之身,只剩下易筋經熠熠生輝,武當派不見當年武當七俠叱吒江湖的身影,僅有掌門人衝虛道長苦苦支撐,峨眉派已不見蹤影,日月神教只剩下一個造反篡位的教主和一個左使及幾個堂主,只有華山派,搖身一變站到了武林的C位。可謂滄桑巨變,這些年到底都發生了什麼?我們大膽的來揣測一下。
崆峒派
自光明頂一役,萬安寺救人後,倚天中也難見其蹤跡,很可能就是回到老家自生自滅的發展,最後門派的綜合實力上不了臺面,被武林屏蔽了
峨眉派
借著射鵰三部曲的光環,郭襄女俠的庇護,峨眉派傳到滅絕師太以至後來的周芷若手中,在滅絕師太的年代,峨眉派的武功就已經大打折扣,而滅絕師太除了教會周芷若找明教復仇、不跟張無忌結婚以外,似乎整部書都在炫耀她自己在倚天劍的光環下是多麼的厲害,有用的東西一點兒都沒教給徒弟。
周芷若會九陰真經,但也只是下卷,也就是只有外功,沒有內功心法,要知道,自創了那麼多武功的黃老邪都沒有創出九陰真經的上卷,憑她的資質更是難上加難,幾乎可以斷定為不可能,包括她自己修煉的時候都是用砒霜逼運內功勉強練成,況且她年紀尚小,眾師姐妹對於她當掌門本就不服氣,所以她是不會把九陰真經的下卷教給其他人來練的,而降龍十八掌和武穆遺書(來源見倚天屠龍記),本就是男人喜歡的東西,唯一練成的宋青書還掛掉了,別人更不可能練了。且在倚天屠龍記之後,並未見這門武功出現過(腦海中沒有印象,不知是不是記錯了)。
所以,大致可以推斷,峨眉派的結局跟崆峒派差不多,最後的結果是在山上頤養天年,練練武功就當跳廣場舞了。至於是不是被別的門派吞併了,這個倒不太可能,在笑傲江湖中唯一的女人門派便是北嶽恆山派,我們知道北嶽恆山在今天的山西省,而峨眉派在四川省,況且兩個門派的武功沒有任何關係,按照取長補短的理論也應該是互相借鑑不可能被完全同化(雖然定逸師太有滅絕老尼的脾氣,但她終究不是掌門)。
武當派
衝虛道長的一手太極劍還是可圈可點,只不過在令狐衝的獨孤九劍面前,一切武功只要有招,就有破綻,所以可能被很多人小瞧了,就連那麼狂妄的任我行都要佩服他幾分,可見衝虛道長在江湖上還是很有分量的。
武當派的武功我們在倚天中見識到的有梯雲縱,真武七截陣,再就是重量級的太極拳和太極劍了,到了笑傲江湖中,我們就只見到了太極劍,情理之中,真武七截陣要七個人使用威力才最大。
從大氣磅礴的龜、蛇二山山勢演化而來的武功決非一人之力能同時施為。於是他傳了七位弟子每人一套武功,各有精微奧妙之處,若二人合力,則攻守妝備,威力大暗。若三人同使,比二人同使的威力又強一倍。四人相當於八位高手,五人相當於十六位,六人相當於三十二位,七人相當於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同時出手。
而衝虛道長一時收不到這麼聰慧的弟子也是很正常的事兒。最主要的是,笑傲江湖主線是五嶽劍派的犬牙交錯、勾心鬥角,武當和少林只是從中調停別傷及無辜,說白了就是和稀泥。所以武當派不用太強的武功,有一個老道出來露露臉就行了。
少林派
少林派一直都是武俠小說的泰山北鬥,同樣的,在笑傲江湖中,少林派也不是主角。在天龍八部天山童姥口中我們知道,少林寺的輩分是靈、玄、慧、虛、空、止、苦,空字輩是在虛字輩後面,也就是空見神僧的輩分,笑傲江湖中,方丈叫方正大師,在空字輩以後幾個輩分都沒見空字輩,可見,中間確實間隔了差不多幾百年。
幾百年下來,又趕上朝代更替(倚天是在元末明初)武林上也不會有什麼大的事件發生,而戰爭少不了屍骨如山、餓殍遍野,少林寺要為他們超度,要布施(他們這時候化緣化不到只好做施主了),很忙的,武功這檔子事兒可能也就無暇顧及了,所以在傳承上才會大打折扣。
明教
對於明教的結局,有很多大佬做過猜測,就是後來的日月神教,是因為朱元璋利用了明教,建立了大明王朝,為了表示自己對明教一點兒尊重,國號大明,而日月神教就是在明教解散後形成的,日、月為明,叫日月神教。
這種猜測很符合古代借用教會起兵的說法,就像東漢末年張角建立的「太平道教」,近現代洪秀全建立的「拜上帝會」一樣。
我們想一下,張無忌歸隱後,鳳陽分壇壇主朱元璋帶領著明教兄弟打天下,打到最後不見了五行旗、五散人很正常的事兒,戰爭嘛總會有傷亡。只有藍玉、徐達、常遇春這幾個像戰神一樣的將軍活到最後。
華山派
在倚天中,如果不是當時楊逍在光明頂上說「這個人叫鮮于通,是華山派掌門,武功平平但是詭計多端」,我們根本不認識那個瘦小的老頭就是華山派的掌門,武功平平可能就是當時華山派的水平,鮮于通命喪光明頂後,華山派為了出口惡氣給楊逍看,在江湖上四處奔走尋找「有緣人」(有人寫過一部書叫九陰九陽,就是寫華山派的崛起,開掛式的崛起),最後可能是真的找到了,而且武功還很高強,但是管理能力稀鬆,以致後來華山派的氣、劍兩派火併,導致人才凋敝。掌門位子才落到嶽不群手中(笑傲江湖一開始就寫氣劍之爭導致華山派沒有人才可用,包括華山的思過崖也有當年和魔教火併的證據)。
至於其他的門派,在亂世成立,為了蠅頭微利便爭得面紅耳赤、大打出手,很符合他們剛剛成立時的狹隘格局。滅亡只是遲早的事兒。
所以,在倚天和笑傲江湖中間隔了幾百年,江湖人才產生幾茬更替是很正常的事兒,武功大不如前也是正常,因為武功的傳承性,一個是看教人的人能教多少,另一個就是看受教的人能領會多少,這中間的不確定性太多了。
所以從倚天到笑傲江湖,這中間發生的事兒有千千萬萬種可能,以上純屬猜測。
大家好,我是辰夜,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