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雪媽媽
普通人的名字,一般都是兩個字或者三個字,偶爾有四個字或者五個字的情況。父母給孩子取名字,都特別的上心,希望自己孩子的名字有寓意又好聽,可有的家長為了避免孩子重名,取的字一個比一個生僻,給孩子學習寫名字創造不少難度。
3個字的名字有103筆,孩子在考場被難哭
普通人的名字,一般差不多三十多四十多筆,而如果告訴你有一個名字,3個字103筆你會怎麼想呢?可能有的人腦袋都大了。
有個孩子名字叫做禤靐龘(xuānbing dá),看到這三個字,不說後兩個字,就拿「禤」字來說,很多人都不認識,也不知道怎麼讀。
這位名叫禤靐龘的孩子在考試的時候,沒有按時完成考卷,急的在考場上大哭,監考老師看到後上前詢問發生了什麼,孩子淚眼朦朧地對老師說:「我沒做完試卷是因為我的名字太長了。」
老師剛開始以為學生是在找藉口,不相信的拿起試卷,看到孩子名字有些懵,只見三個大大的「禤靐龘」,字體大的名字一欄都快寫不下了。老師有些犯難,問孩子名字叫什麼,孩子告訴老師他叫禤靐龘(xuānbing dá),3個字一共103筆,考試的時候光寫名字都要花費好長時間。
對於這個問題,老師也有些無計可施,之前從來發生過這種情況,最後只能是囑咐孩子回去多練練自己的名字,爭取熟練了寫快點。
生僻字避免重名,可也要注意對孩子的影響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的名字獨一無二,這份心情可以理解,可是給孩子取名字也不能太「生僻」,就拿前邊「禤靐龘」這三個字來講,絕大多數人都不認識。
太過於生僻,可能會給孩子成長造成一些影響:
一方面,面對生僻字很多人不熟悉,不知道怎麼讀,也知道怎麼寫。孩子上學以後,老師同學叫不出自家孩子名字,或者班裡登記學生信息,每次都把孩子名字放在最後些,這不僅會讓自己孩子尷尬,也會讓其他人尷尬,不利於孩子人際交往。
另一方面,給孩子學習寫自己的字增加難度。小孩子剛開始學習寫字,都是先從自己名字學起,看到別人家孩子很快就學會,而自己家孩子很長時間都寫不下來,會讓孩子感覺和別人不一樣,心裏面著急,當父母的何苦為難自己孩子。
尤其是姓氏本身比較「冷門」,家長在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儘量通俗些,有很多好聽有寓意的名字,也不都是生僻字組成的。
除了生僻字,取名字這三個「誤區」要避開
第一, 諧音歧義
給孩子取名字之前,家長最好反覆多讀幾遍,避免出現一些奇奇怪怪的發音含義。有的名字單從字面意思來看,不失為一個好名字,可有了諧音歧義的話,就不太好了,孩子將來上學容易被同學取外號嘲笑。
第二, 避免爛大街的名字
現在子軒、梓涵等名字取得人很多,有幼兒園老師吐槽一個班好幾個叫「涵」的孩子,這和曾經扎堆人取名「強、超」一樣,雖然好記住,可是太多了也就沒特點。就像我上學那會,一個男生宿舍6個人都叫「傑」,別人叫個「小傑」都不知道在叫誰。
第三, 避免名字取得太大
有的父母從小對孩子給予了很大的寄託,給孩子取名字很大,和歷史上一些人大人物重名,雖然容易被別人記住,可是名字取得太大,孩子今後承受的壓力也很大,如果自身表現的不是很好,很容易被人拿來走比較,傷及到孩自尊心和自信心。
名字對孩子而言,還是很重要的,以上這些問題家長還是要注意。生活中,你還有聽到過哪些奇怪的名字嗎?
我是小雪媽媽,一名90後寶媽,關注我,每天分享科學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