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探測冷碰撞中的彈性散射和反應散射確定量子共振的性質

2020-12-18 科學網

通過探測冷碰撞中的彈性散射和反應散射確定量子共振的性質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 15:07:43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Edvardas Narevicius研究團隊揭示了通過探測冷碰撞中的彈性和反應散射來確定量子共振的性質的方法。 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11月30日發表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化學》。

散射共振在物理和化學碰撞過程中起著核心作用。由於散射波函數的空間定位,它們有助於建立對碰撞動力學的直觀理解。對於位於離心勢壘後的短距離反應區內的共振,反應速率的尖峰是特徵信號,最近在低能碰撞的最新實驗中觀察到。

然而,如果共振發生在反應區域之外,則彈性散射大部分會被修正。這可能是由於上述勢壘共振(經典軌道的量子模擬)引起的。通過在合併束實驗中探測亞穩態氦與氘分子的彈性散射和非彈性散射,研究人員區分了量子共振的性質——隧道共振與勢壘共振——並通過計算相應的散射波函數進行了驗證。

附:英文原文

Title: Determining the nature of quantum resonances by probing elastic and reactive scattering in cold collisions

Author: Prerna Paliwal, Nabanita Deb, Daniel M. Reich, Ad van der Avoird, Christiane P. Koch, Edvardas Narevicius

Issue&Volume: 2020-11-30

Abstract: Scattering resonances play a central role in collision processes in physics and chemistry. They help build an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llision dynamics due to the spatial localization of the scattering wavefunctions. For resonances that are localized in the reaction region, located at short separation behind the centrifugal barrier, sharp peaks in the reaction rates are the characteristic signature, observed recently with state-of-the-art experiments in low-energy collisions. If, however, the localization occurs outside of the reaction region, mostly the elastic scattering is modified. This may occur due to above-barrier resonances, the quantum analogue of classical orbiting. By probing both elastic and inelastic scattering of metastable helium with deuterium molecules in merged-beam experiments, we differentiate between the nature of quantum resonances—tunnelling resonances versus above-barrier resonances—and corroborate our findings by calculating the corresponding scattering wavefunctions.

DOI: 10.1038/s41557-020-00578-x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0-00578-x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表趨近絕對零度的量子共振評述文章—新聞—科學網
    5月8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楊學明院士和南方科技大學楊天罡博士應邀在《科學》發表評述文章,討論趨近絕對零度的原子與分子碰撞過程中量子散射共振研究的進展。 眾所周知,原子與分子的碰撞傳能以及化學反應過程是受量子力學的規則控制的。理解量子效應在原子與分子碰撞中的作用是理解能量傳遞以及化學反應過程的根本。而量子效應在低溫下能夠更好的保存,因此低溫條件下對碰撞結果的影響會更加顯著。量子散射共振給實驗提供了一種觀測碰撞過程中量子效應的方法,但由於其「壽命」很短,實驗觀測的挑戰很大。
  • 大連化物所等發表關於趨近絕對零度的量子共振的評述文章
    5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學明和南方科技大學博士楊天罡應邀在《科學》(Science)發表評述文章,討論趨近絕對零度的原子與分子碰撞過程中量子散射共振研究的進展。  眾所周知,原子與分子的碰撞傳能以及化學反應過程是受量子力學的規則控制的。
  • 科學網—評述趨近絕對零度量子共振
  • 中國科學家評述趨近絕對零度的量子共振—新聞—科學網
    5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與南方科技大學楊天罡應邀在《科學》發表評述文章,討論趨近絕對零度的原子與分子碰撞過程中量子散射共振研究的進展。 基於此,楊學明及世界上許多科學家都一直想要做這種極低溫時碰撞體系量子現象的研究。 原子與分子的碰撞傳能以及化學反應過程是受量子力學的規則控制的。量子效應在低溫下會更加明顯,對原子與分子碰撞動力學的影響更加顯著。但由於碰撞過程時間很短,實驗觀測碰撞過程中量子共振的挑戰非常大。
  • 大連化物所首次在雙分子反應中觀測到重-輕-重振蕩
    由於氫原子轉移反應在化學和生物過程中廣泛存在,重-輕-重反應具有重要的實際價值和化學意義。早期對共線三原子反應的理論研究發現,在重-輕-重反應機率隨碰撞能的變化關係上呈現明顯但是緩慢的振蕩結構,但這種振蕩結構並非源自反應共振態,而是由輕原子在兩個重原子間快速來回跳動所引起的。
  • 電場作用下反應分子的共振碰撞屏蔽
    電場作用下反應分子的共振碰撞屏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4 16:07:46 科羅拉多大學的Kyle Matsuda團隊採用電場實現了反應分子的共振碰撞屏蔽。
  • 到底是反射天空顏色還是光散射效應?
    因為光的原因,地球上的光是地球能量的來源,它是太陽內部聚變產生的能量通過光傳輸到地球上的,這是一種能量,也是地球萬物的源泉。光是看不見顏色的,但它是有顏色的。彩虹就是折射太陽光的顏色被我們看見的,赤橙黃綠青藍紫就是光的顏色,三稜鏡研究光的顏色存在。所以太陽光裡面有藍色。
  • 我國科學家首次觀測到超低溫下原子分子間的碰撞共振
    來源:人民日報近日,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教授和趙博教授帶領的團隊首次成功觀測到超低溫下原子與分子三體系統之間的碰撞共振,揭示了此前只見於理論探討的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量子本質,解決了超冷量子化學研究領域10餘年來懸而未決的一個難題,相關成果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
  • 一套Altair Feko複雜結構模型散射和天線輻射仿真建模攻略
    矩量法採用直接求解,適合電小電中尺寸模型仿真,無收斂問題。多層快速多極子採用迭代求解,更適合電大尺寸模型的輻射與散射分析。首先通過Feko的mesh接口導入飛行器網格模型,Feko軟體導入的模型默認為理想金屬材料;2定義求解方法為高頻算法RLGO;3定義工作頻率;4設置單站RCS入射波角度範圍與步進;5定義單站RCS接收;6提交仿真計算;7輸出單站RCS仿真結果。
  • 中國科學家在最簡單化學反應中找到了一份答案
    你可能認為世界的運行是確定的、可預測的,一個物體不可能同時處於兩個相互矛盾的狀態。但是在量子的世界裡,世界的運行並不確定,一個物體可以同時處於兩種相互矛盾的狀態中。我們只能預測各種結果出現的概率,卻不能「左右」最後的結局。
  • 《地牢守護者:覺醒》男獵人技能穿刺散射效果詳解
    《地牢守護者:覺醒》中男獵人的技能穿刺散射是非常好用的,很多玩家都不太了解技能效果到底怎麼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水槍戰士」分享的男獵人技能穿刺散射效果詳解,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男獵人技能穿刺散射效果詳解解鎖等級:20級。默認快捷鍵:3,冷卻時間:3秒文本描述:將魔力變為3個不同方向的虛空之箭,穿過並傷害經過的所有敵人!
  • 樂士歐:教你區分產品攝影什麼是柔光、硬光、散射光
    產品攝影中柔光與硬光是最常見的光源,另一種就是散射光。什麼是柔光?所謂的柔光,就是影淺淡,明暗過度線條很柔和,不生硬,表示是柔光(軟光)的燈光拍攝。常見的柔光光源有:LED常亮燈,加柔光箱的閃光燈,加柔光傘的閃光燈。
  • MOF用於功能性表面增強拉曼散射
    、高水平和重要意義的研究成果。  而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光譜神似一燈大師的一陽指:快穩準狠,具有高靈敏性、高選擇性等優點,被應用到生物、食品、環境等領域,為結構表徵、物質相互作用和化學反應機理的解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信息。  近年來人們探索將MOF與SERS兩大新技能進行結合,以實現對特定領域體系中微量乃至痕量成分的檢測。
  • 微波背景輻射中的冷熱點是怎麼來的?它和物質分布有何關係?
    發現了在整個天空平均開氏2.73度的輻射水平中在某些區域微微熱一點或冷一點的區域。這些熱斑和冷斑足以告訴我們一個嚴肅的事實:宇宙並不是從完美的均勻狀態開始的!但這並不等於說背景輻射本身是不均勻的,事實上,背景輻射在各個方向、所有位置上都十分勻稱,大爆炸發生之時,宇宙的任何一部分的內在溫度都不比其他部分熱一點或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