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能預測死亡嗎?

2020-12-12 冬哥譜科

貓通常被認為是冷漠和獨立。他們對即將到來的死亡有第六感嗎?

2007年7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出現了一則引人入勝的故事,內容是一隻貓可以在療養院裡的病人死亡前幾個小時「預測」他們的死亡。

奧斯卡是一隻被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護理和康復中心工作人員收養的貓,它至少有25次成功的預測,在這些預測中,患者在貓坐在床邊幾個小時後死亡。

在療養院的工作人員了解到奧斯卡的能力後,每當這隻貓在病人旁邊上崗時,他們就開始提醒家人。

大多數家庭容忍甚至歡迎他的出現,如果奧斯卡被迫走出臨終病人的房間,他就會感到不安,在門外喵喵叫。

奧斯卡的行為似乎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他經常在家中為晚期痴呆症患者服務的病房裡閒逛。

在與病人坐下來之前,他會聞聞並觀察她。

然後,奧斯卡和病人坐在一起發出咕嚕聲,通常在她死後不久就離開。

奧斯卡是怎麼做到的?

這是一種「第六感」,是他聞到的一種獨特的氣味還是別的什麼?

動物專家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儘管大多數人都同意這很可能與臨終病人產生的一種特殊氣味有關。

也就是說,垂死的人會釋放出某些其他人察覺不到的化學物質。

一位研究貓的專家說,貓可以感覺到它們的人類和動物朋友的疾病。

英國動物專家傑奎琳·普裡查德說,她確信奧斯卡感覺到人的重要器官正在關閉。

至於為什麼他一直在病人身邊守夜,奧斯卡可能是在模仿工作人員花時間陪伴垂死病人的行為。

動物具有驚人能力的故事並不少見。

關於狗用它們的嗅覺檢測各種癌症的傳說由來已久。

後來的一項研究證明,狗可以通過從尿液中聞到膀胱癌的證據來感覺到它的存在。

一些患有嚴重癲癇的人使用慈善機構提供的專門訓練的狗,這些狗通過舔或者其他信號來警告它們的主人即將發作。

一名婦女說,她的狗定期給她提前40分鐘的警告,讓她到一個安全的地方,這樣就不會擔心癲癇發作會讓她處於危險之中。

感覺癲癇發作的狗尋找細微的氣味和主人特徵的變化(比如放大的瞳孔)。

它們的培訓至少需要一年時間,教會它們警告主人。

雖然我們已經習慣於聽到狗學習幫助盲人或尋找受傷的人,但奧斯卡的情況更令人費解。

科學家們認為,狗可以感覺到其他人的疾病,因為它們作為狼的進化起源,需要能夠探測到狼群中的人何時受傷或生病。

我們已經找到了一些合理的解釋來解釋奧斯卡和那些感覺癲癇的狗的行為--微妙的氣味,放大的瞳孔,習得的行為--但是其他奇怪的動物行為呢?

有些動物真的能感覺到地震或有同情心嗎?

行為學是以動物學為基礎研究動物行為的學科。

動物學家研究動物先天行為的進化基礎和發展,就像蜘蛛不需要向父母學習就知道如何織網一樣。

他們還研究動物之間的交流形式(物理、化學、視覺)和社會互動。

人類行為學研究著眼於人類行為的進化起源,也比較了不同文化之間的行為。

其他對動物行為的研究是以心理學為基礎的,重點是研究動物的學習行為和教導行為,並將結果應用於人類。

從動物行為學的角度來看,關於動物的一個常見問題是,動物是否具有特殊的感知能力。

幾千年來,動物感覺到地震的故事一直在流傳。

就在2004年肆虐南亞部分地區的海嘯之前,許多動物表現出奇怪的行為,或跑(或飛)到地勢更高的地方。

根據一些說法,救援人員發現的動物身體數量令人驚訝地低,儘管在一些地區發現了許多動物身體,特別是牛。

這是另一種特殊的「第六感」或超自然能力嗎?

一些科學家提出,精密的聽覺和檢測細微振動的能力使動物能夠感覺到地震。

一些人還建議,動物可以察覺空氣或電磁場的變化。

無論如何,這可能不是一種神秘的感覺,而是一兩種感覺--比如聽覺和嗅覺--非常精緻,以至於動物可以聽到地震或聞到地震釋放出的氣體。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艾倫·拉比諾維茨聲稱,人類曾經擁有這種能力,但由於進化而失去了這種能力。

科學家很難確定是什麼原因導致動物在地震前逃離或驚慌。

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但沒有可靠的測試方法。

畢竟,動物對許多刺激都有反應,其中一些很難追蹤。

批評人士還說,人們只記得他們的寵物的行為不同,只是因為地震發生了,而且寵物經常表現出奇怪的行為,而沒有隨後的地震或災難。

但是,動物感知地震的理論已經取得了足夠的進展,以至於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試圖對其進行測試,結果喜憂參半。

一些動物不僅具有高度精緻的感官,而且許多動物還經歷了複雜的情感。

埃默裡大學著名靈長類動物學家德瓦爾說,各種各樣的動物--不僅是貓或狗,甚至是老鼠--都會產生同理心和其他情緒。

作者:雅各布·西爾弗曼

冬哥譜科編譯

相關焦點

  • 貓真的能預知死亡嗎?
    在影片中,這隻布偶貓除了蓋世的美貌以外,竟然還可以預測人類的死亡!當療養院裡有人即將離世,它便臥在那個人的床頭陪伴,直到對方死去:這不是玄幻劇情,在美國羅德島州也真實的報導過類似故事:一隻叫奧斯卡的貓咪擁有電影裡所說的神奇能力,在一家療養院成功預測了50多名患者的死亡,還登過報紙。
  • 智慧故事:行人與烏鴉,動物的警告預兆你能get嗎?
    導讀螞蟻搬家預示要下雨;燕子低飛要變天;狗狗狂叫預示危險;烏鴉也有預兆,你知道嗎?寓言故事:行人與烏鴉幾個人外出辦事,正趕著路,偶遇一隻獨眼烏鴉迎面飛來。他們抬起頭看了看烏鴉,其中一人說這是一種兇兆,勸大家趕快回去。
  • 谷歌用人工智慧技術預測病患死亡時間 到底是福是禍?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死亡更是人類不可避免的過程,那麼死亡是否可以預測呢?在古代有不少奇人異士聲稱可以推算出壽命長短,但那畢竟沒有什麼科學依據。這兩年,越來越多的AI系統聲稱可以預測人的死亡時間,而且準確率越來越高。
  • 研究稱機器學習軟體能預測某些化學物毒性 效果甚至比動物測試好
    研究稱機器學習軟體能預測某些化學物毒性 效果甚至比動物測試好  Emma Chou • 2018-07-12 16:34:05 來源:前瞻網 E1017G0
  • 省科學院動物所在衰老生物學領域發表繁殖與死亡相關性的論文
    對死亡時間的準確預測在生物醫學中很重要,可以讓患者更好地考慮自己的未來,也讓醫生能更準確的做出醫療判斷,並讓家庭成員有更現實的期望。將非人類物種的生命結束模式用於預測人類生存時間的生物醫學模型,特別是以果蠅作為模式生物建立的相關衰老和死亡模型對指導醫學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 美國最新疫情預測模型顯示,死亡人數比之前預測的要高10%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文/Lisette Voytko華盛頓大學新冠疫情預測模型更新了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本周三,該模型納入養老院疑似增長的新冠致死人數,死亡人數由此上調10%。根據最新疫情預測模型,美國死亡人數將上調10%。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重要事實預測模型由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開發,所用數據包括了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世衛組織、各國政府提供的死亡人數統計。
  • 如何預測野生動物帶來的下一場傳染病大爆發?
    Han解釋道,「這些齧齒動物的生命周期基本可以用「快生、快死」來形容。」她指出,這類動物往往優先考慮大量繁殖,身體構造也更多強調生殖系統——而非免疫系統。這種特性導致此類動物不會被致命病原體「滅族」;但在另一方面,壽命更長且發育緩慢的人類,則會受到病原體的毀滅性影響。當然,預測只能作為參考,未必代表絕對事實。而且不少可能攜帶疾病的物種,身上也許根本就沒有相關病原體。
  • 電影《倒忌時》——有能預測死亡時間的神秘手機app
    就是說有一款手機app可以預測你還能活多少年,當然大家都會測但都不會放在心上。然而,如果這個app給出的時間就是你真正還能活的時間呢?一對情侶先後中招,都和app預測的時間一秒都不差相繼離去,而且死得相當悽慘。還有兩天時間的女主(美女小護士)企圖找到解救自己的方法。
  • 小島秀夫用《死亡擱淺》預測新冠疫情 網友驚嘆日本人腦洞
    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在推特上私信小島秀夫,現實生活變得越來越有《死亡擱淺》的味道了,他們不禁感嘆:小島秀夫又一次預言了未來!一些網友直言,最近大家都在隔離、遠離社交,這讓我重新審視了《死亡擱淺》,它的主題和寓意都顯得很有先見之明。我也終於能更好地理解為啥遊戲裡有人僅僅通過虛擬投影來對話,並且努力避免接觸。
  • 韓劇BLACK女主為什麼能預測死亡?black劇情和鬼怪有什麼不同
    這部劇講述了被「陰間使者」附體的刑警韓武江和能看見鬼魂預知死亡的女主姜河藍聯手探案的故事。最近韓國很熱衷拍帶有一些玄幻色彩的電視劇,比如去年大熱的《鬼怪》。同是「陰間使者」題材的電視劇,兩者有哪些不同呢?
  • 英雄學院:歐爾麥特不會死亡,夜眼能力缺陷已經暴露,預測並不準
    #2019百度APP遊戲年度盛典#歐爾麥特作為一個優秀的導師,其最終的結局一直讓我們非常的擔心,因為他曾經在和敵聯合老大OFA的戰鬥中身受重傷,而夜眼也用自己預測的能力看到了歐爾麥特的未來。夜眼說在未來歐爾麥特絕對會死亡,並且下場會很慘。
  • 【信仰問答】葛培理:有人能預測未來嗎?
    問:真的有人能預測未來嗎?我承認我非常想知道將來在我身上會發生什麼,但我不確定我真的應該與我們附近的一個女士有關聯嗎?她宣稱她能用紙牌或別的東西預測未來。答:我強烈勸你不要與任何宣稱能預測未來的事物或人有關聯,《聖經》要求我們避免有人「有佔卜的、觀兆的、用法術的、行邪術的、用迷術的、交鬼的、行巫術的、過陰的。
  • 唐山發生5.1級地震,地震可以提前預測嗎,為什麼小動物能預感到
    中國早在漢朝的時候,科學家張衡就發明了地動儀,可是,時至今日,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還是無法準確預測地震,有時侯,我們所謂的高科技,還不如小動物的感觀靈敏。原來,經過科學家研究發現,地震前,會發射一種次聲波,頻率很短,人類對於這種聲波無法察覺到,但是,動物的感官系統和人類不一樣,他們對這樣的聲波能明確感知到,因為接受到的聲波頻率和平時不大一樣,所以,動物就會變得躁動不安,同時也給人類以警示,只可惜有時候我們不信任它們。
  • 地震發生前一些動物會異常,是它們比人類聰明能夠預測災難嗎?
    動物不是能夠預測災難,而是比人類能更早的感知危險來臨。人類同樣能夠感知到一些危險來臨,比如當聽到巨大的爆炸聲,看到遠方有閃光或者風暴來臨,嗅到煤氣的味道,也會感到有威脅,從而做出逃跑或者規避的反應。但動物有時候會比人類更敏感,更早的知道危險來臨,這主要是因為它們的聽覺比人類更發達,更厲害。其實人類還沒有變成人的時候,也就是還屬於靈長類猴子之類的時候,很可能這些感知感覺功能很出類拔萃,否則怎麼能夠戰勝各種動物生存下來,然後才脫穎而出成為這個世界的主宰呢?
  • 病毒是全人類的最後一個敵人,動物能成為我們的戰友嗎?
    其實動物與人的傳染病史上已經有不少血淋淋的先例,保護野生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不容小覷。面對病毒的跨種傳播,我們應該如何防控傳染病的發生與擴散?當時1854年秋天,倫敦暴發的疫情導致10天內500人死亡,人心惶惶,不可預測,甚至連英國公共衛生之父——埃德溫都毫無辦法。這時候有一個專家——John Snow,他是麻醉科的醫生,也是流行病學的開拓者,他發現這一次的疫情和以前的黑死病不同,也就是和鼠疫不同。
  • 遊戲竟能預言未來?它對2020作出預測,「巧合」令人細思極恐!
    看到這樣的情形後,有人聲稱今年的經歷與曾經玩過的遊戲,竟然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遊戲也可以預言未來嗎? 我國的病情之所以能得到很好的控制,離不開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而有些發達國家卻做出了與我國相反的舉動,沒有從人類的自身利益出發,人們紛紛出走遊行。
  • 帝國理工預測新冠死亡病例數,美國鄉村疫情加劇_健康界
    ,死亡人數超過1000,5月6日新增1750死亡病例,預測還是高度吻合的。該報告指出,預測的準確性隨每個國家/地區的疾病監測和報告質量而定。在死亡報告不佳的國家,這些預測可能會被低估,而死亡人數很少的國家的預測可能並不可靠,並且在傳播和死亡之間會有所延遲。美國疫情不容樂觀從美國過去幾周數據及帝國理工預測報告可以看出美國整體的疫情似乎出現減緩的跡象,美國整體疫情開始穩定,呈穩步增長狀態。
  • 哪種動物能在戰鬥中打敗河馬?
    實際上,河馬是動物界中最危險、最兇猛的動物之一。它們的體型、力量和攻擊性使它們成為對抗大多數動物的強大對手。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它們在與來自動物界的其他頂級捕食者的戰鬥中會有什麼樣的表現。河馬屬性河馬是危險的動物,比其他動物,甚至鱷魚,對人類的死亡更多的案例。普通河馬的皮膚真的很厚,有些地方有幾英寸厚,像橡膠一樣堅硬,所以很難刺穿它們的皮。它們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咬合力,牙齒真的很大。河馬的犬齒是自我磨利的,每隻都超過一英尺長,每條犬齒的壓力約為每平方英寸450磅。
  • 柳葉刀|壓力荷爾蒙或可預測新冠感染者死亡風險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網站7月3日的全球疫情地圖近期《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雜誌在線發表的一篇通訊揭示:年齡、肌酐和皮質醇這三個指標越高,新冠病人的死亡風險越高。其中,尤其是皮質醇(Cortisol)這種人們很熟悉的激素,水平升高一倍,死亡風險升高42%,這樣的患者需要立刻住院,重點看護。
  • 為什麼新冠病毒模型死亡預測差異這麼大?
    很簡單嘛,死亡人數=易感人群數*感染率*死亡率。把這三個數字弄明白不就可以啦。真的是這樣嘛?先讓我們來看看一些關於美國疫情的模型預測數字。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美國疾控中心(CDC)使用模型來預測疫情前景,得到的最好情況是將會有20萬美國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