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名家——餘光清的都市抽象

2021-01-09 藝術資訊
肖像

餘光清,男,1963年生於重慶。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先後師承著名畫家。陳道學、莊小雷、石齊、杜大愷先生。現為中國職業畫家協會副主席,文化部中國畫創作中心畫家,中國藝術創作院特聘畫家,現居北京。

1996年參加九六全國中國畫大展獲「銀獎」

2001年參加二十一世紀中國畫澳大利亞展獲「金獎」(雪梨)

2002年參加紀念毛澤東《演講》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展覽獲「優秀獎」(最高獎)(北京)

2004年參加首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精品展獲「銀獎」(山東)

2005年參加第二屆國際美術雙年展美術特展(北京)

2006年參加首屆中國畫寫意畫大展獲「優秀獎」(最高獎)(北京)

2007年參加「走向經典」——首屆中國畫廊收藏家提名展(北京﹑山東)

2009年參加 「水墨華山」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西安)

2010年參加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北京)

2011年參加第六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精品展(廣州)

2012「丹青本色」――當代最具藝術原創力的百名國畫家學術提名展(北京)

2013年參加「文心雅趣」――當代中國畫百家扇面小品學術研究展(北京)

2014年參加「畫語清風」當代中國畫名家扇面學術研究展(北京)

2015年參加中國美協中外美術家揚州採風寫生(揚州)

2016年參加 「畫者從心」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北京)

2018年參加「翰墨傳承」2018迎新年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北京)

作品欣賞

山水系列之一
山水系列之二

按照傳統的歸類,餘光清的畫應歸為「山水畫」類,雖然他不畫大山大水,只畫與現實生活更貼近的景物,這也是當代山水畫的一個特徵,許多山水畫家疏遠於崇山峻岭,更鍾情於富有生活氣息的小情小景,餘光清的山水畫正是從那些具有詩情畫意的村頭巷尾開始的,用濃淡相宜的水墨趣味去表現一種散淡的、親近自然的鄉間情調,是再適合不過的了,但這樣的畫我們顯然看得太多,很難凸顯畫家的藝術個性。餘光清或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的「山水」開始從鄉間轉向都市。

山水系列之三
山水系列之四

從鄉間轉向都市,這不僅意味著表現對象的改變,更意味著隨著表現對象的改變表現手法也得跟著改變。都市較之於鄉村,更多人為的痕跡。作為「第二自然」,都市景觀給予人更多非自然的,規則化的東西。它不像鄉間那樣,房舍自由的散落,樹木自由的生長。都市到處要求整齊劃一,到處充滿著「直線」和「切割」。

山水系列之五

而都市與鄉村這些外在形式上的差異,正是餘光清首先意識到的。當他將視線從鄉村移向都市的時候,他在藝術表現上自然地發生了一種變化;他的畫中「直線」的因素愈來愈多,這是在新的題材面前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而傳統山水畫技法中並沒有關於直線的畫法,甚至在畫中忌諱使用直線。

民居系列之二

然而,在以建築為主體的都市景觀中,又如何迴避得了直線?也正是在這個傳統的「禁地」中,餘光清看到了一線創造的生路。在餘光清的都市風景中,「直線」佔據了形式結構的主導地位。而用直線對畫面的「切割」又成為他藝術表達的基本手法。這種手法始於西方的立體派,而在構成派和硬邊藝術中得到進一步的運用。餘光清在尋找表達都市的語言中很自然地借鑑了這些來自西方的表現手法,並且運用得當。這種直線構成即能體現出都市風景的基本特徵,同時在表現方法上又與傳統山水拉開了距離,從而使他的水墨「山水」呈現出一種鮮明的現代感和個人的風格特徵。

民居系列之三
民居系列之四

但餘光清這些與都市建築;為主體的作品,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具有三度空間的「都市風景」,這是一種介於具象與抽象之間的意象性表達,有著明顯的房舍屋宇符號,但又打破了房舍屋宇原有的空間秩序,使這些形象符號只具有一種構成關係。我們雖然無法在畫面上確認「這是什麼」但從畫面虛實、濃淡的錯雜中又分明感到那就是都市風景。這種介於「似與不似」或「似是而非」的境界,即迴避了用水墨寫實方法表現都市的尷尬,又提示了水墨走向抽象的可能。從餘光清一步步走過來的路上看去,我們完全有理由推測出他有可能走向純抽象的前景。(文/賈方舟)

民居系列之五
民居系列之六
民居系列之七
民居系列之八
民居系列之九
民居系列之十

餘光清藝術年表

1993年參加全國中國畫畫展獲「優秀獎」

1995年參加全國水墨畫佳作歐洲巡迴展(歐洲七國).

1996年參加九六全國中國畫大展獲(銀獎)

1997年參加香港回歸全國中國畫大展獲(優秀獎)(北京)

1998年參加文化部首屆北京國際扇面展獲「優秀獎」(北京

2001年參加二十一世紀中國畫澳大利亞展獲「金獎」(雪梨)

2002年國家人事部頒發中國畫傑出人才獎

2002年參加紀念毛澤東《演講》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展覽獲「優秀獎」(最高獎)(北京)

2002年參加迎奧運全國中國畫畫展獲「優秀獎」(北京)

2004年參加首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精品展獲「銀獎」(山東)

2004年參加「菜鄉情」全國中國畫提名展獲「銀獎」(山東)

2004年參加黎昌全國青年國畫年度展獲「銀獎」(北京)

2004年參加齊白石國際文化藝術節全國中青年中國畫提名展獲「銅獎」(湖南)

2004年作品入選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杭州)

2006年參加首屆中國畫寫意畫大展獲「優秀獎」(最高獎)(北京)

2005年參加第二屆國際美術雙年展美術特展(北京)

2005年參加長「江頌」中國美協提名展(張家港)

2005年參加「太湖情」中國美協提名展(安徽)

2005年應北京電視臺﹑山東電視臺﹑南方衛視,中國美術家協會網特約拍攝個人藝術成就專題片

2006年參加第三屆「菜鄉情」全國百名畫家中國畫邀請展(山東)

2006年參加第三屆中國美協會員精品展

2006年參加水墨河東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山西)

2006年參加第三屆「繼承與發展」全國名家邀請展(北京)

2006年參加第十八屆文房四寶既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北京)

2006年參加「東方墨」當代中國水墨藝術家邀請展(北京﹑挪威)

2006年參加第二屆「紅船頌」全國名家邀請展

2007年參加「走向經典」——首屆中國畫廊收藏家提名展(北京﹑山東)

2 007年參加書畫長徵路大型主題展(北京)

2007年參加全國首屆「草原情」中國畫提名展(內蒙古)

2007年參加第二屆「東方墨」水墨藝術家邀請展(北京)

2007年參加第四屆「繼承與發展」全國著名畫家邀請展(北京﹑福建﹑廣西﹑青島)

2007年參加紀念「黃道周」全國中國畫提名展(福建)

2007年參加「2007相約長白山」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遼寧)

2007年參加「走向經典」2007年度優秀畫家作品邀請展(成都)

2007年參加第四屆中國美協會員精品展(江蘇)

2007年應廣東衛視拍攝個人藝術成就專題片(山東)

2008年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中國美術家協會向四川災區捐贈作品活動(北京)

2008年參加中國國家畫院舉辦的「真情無價-真愛永存」中國當代優秀美術家慈善作品展(北京)

2008年參加「天佑四川—愛在鷺島」全國著名畫家為四川地震災區校園重建作品拍賣活動(廈門)

2009年參加 「水墨華山」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西安)

2009年參加「時代精神」全國名家提名展(北京)

2009年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上海)

2010年參加「彩墨繪塘西」為玉樹災區重建家園慈善拍賣活動(溫州)

2010年參加中國美協人文北京寫意昌平全國山水畫寫生展(北京)

2010年參加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北京)

2010年參加中國畫扇面邀請展(北京)

2010年參加第二屆中國山水畫藝術雙年展(桂林)

2011年參加第六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精品展(廣州)

2011年參加西藏自治區文化藝術研究院作品展(拉薩)

2011年參加西園雅集·水墨名家邀請展(杭州)

2012年參加文脈心象當代中國畫扇面藝術展(北京)

2012年參加正當代中國畫提名展(深圳)

2012年參加第三屆全國青年中國畫邀請展(張家港)

2012年參加第三屆當代中國水墨藝術家邀請展(北京)

2012年參加「北京意象·大美房山大型美術創作寫生活動(北京)

2012年參加墨染天際——全國著名藝術家走進西藏阿里大型採風活動(西藏)

2012「丹青本色」―當代最具藝術原創力的百名國畫家學術提名展(北京)

2013年參加「時代經典」――當代中國畫圖史邀請展(北京)

2013年參加「小品大藝」――首屆當代中國畫百家扇面學術邀請展(北京)

2013年參加「文心雅趣」――當代中國畫百家扇面小品學術研究展 (北京)

2013年參與策劃「 中華名家」中國畫邀請展。(深圳)

2013年參加「文心·雅趣」 當代中國畫名家扇面小品學術研究展(北京)

2013年參加「小品大藝」首屆當代中國畫扇面學術邀請展(北京)

2013年參加「時代經典」當代中國畫圖史展(北京)

2014年參加「北京意象·豐臺華彩系列」繪畫作品展(北京)

2014年參加中國美協組織的澳門採風活動(澳門)

2014年參加「畫語清風」當代中國畫名家扇面學術研究展(北京)

2014年參加「CCTV大美不雕,」首屆當代中國畫名家小品畫學術研究展(北京)

2014年 參加「明月·清風」當代中國畫百家團扇學術邀請展(北京)

2014年參加「海嶽風華」第二屆中國當代實力派書畫家邀請展(北京)

2015年參加中國美協中外美術家揚州採風寫生(揚州)

2015年參加中國美協組織的寧夏寫生採風活動(寧夏)

2015年參加「北京意象·生態密雲」系列繪畫作品展(北京)

2015年參加中國美協「名家筆下的澳門」作品展(澳門)

2015年參加「萬象一品」當代中國畫名家扇面學術展(北京)

2015年參加「天地方圓」首屆當代中國畫百家小品學術研究展(北京)

2015年參加「問道四方」首屆當代中國畫名家鬥方學術邀請展(北京)

2015年應中國美協邀請參加第六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研討會(北京)

2015年參加「迴響」重慶美術60年作品展(重慶)

2016年參加 「畫者從心」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北京)

2016年參加「思以聞香」當代中國畫名家90人學術邀請展(北京)

2016年參加「北京意象·休閒平谷」系列繪畫作品展(北京)

2016年應中國美協邀請參加第七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新聞發布會(北京)

2016年參加「西南大學組建10周年暨辦學110周年校慶捐贈作品展(重慶)

2016年參加中國美協主辦「互繪·相知」中外美術作品展(北京)

2016年應中國美協邀請參加第七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研討會(北京)

2018年參加「翰墨傳承」2018迎新年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北京)

END

編輯 宗璐

相關焦點

  • 第十屆中國畫節名家名作薈萃
    近日,記者從第十屆中國畫節組委會辦公室了解到,今年的中國畫節將以中國畫為主,增加水彩、當代水墨及雕塑、雕刻等其他藝術形式展示,力爭讓本屆畫節內涵豐富、形式多樣,進一步提升「中國畫都·山東濰坊」城市品牌影響力。
  • 藝境—中國畫名家作品展
    先後獲全國山水畫展金獎、榮譽金獎、創新獎、優秀獎,曼谷中國畫大展金獎,多倫多中國畫大展楓葉獎,全國名家名花展荷花王獎等。1999年被中國文聯授予中國百傑畫家稱號。2017年在南京建有黃廷海藝術館。學術著作有<歷代名家山水畫要析>、<南方山水畫派>、<黃廷海論畫文集>、<黃廷海新南派山水畫研究>等。出版畫冊有<當代中國畫名家藝術研究--黃廷海新南派山水畫>、<大家風範---黃廷海作品集>、<全國高等美術院校教學範本>(中央美院、國家畫院、中國美院等10餘種)、<黃廷海中國畫集>等四十餘部。
  • 江山如畫——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1978年考入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82年畢業。現為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院委、院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畫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致公畫院院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 《留真》中國畫名家像攝影展亮相龍美術館,看蔡斯民鏡頭下的藝術家...
    李可染李可染、謝稚柳、趙少昂、陳文希……這些中國畫藝術大家的作品觀眾們都看到了很多,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樣的狀態?近日,《留真——蔡斯民二十世紀中國畫名家像攝影展》在龍美術館(重慶館)開展,著名攝影藝術家蔡斯民用鏡頭記錄下了14位中國畫大家晚年的身影。這也是龍美術館(重慶館)開館以來首個專題性的人物攝影展。陸儼少出生於1932年的蔡斯民是新加坡著名攝影藝術家、藝術策展人。
  • 「中堅地帶——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展(花鳥篇)」隆重開幕
    「中堅地帶——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展(花鳥篇)」隆重開幕全媒體記者:張行方 高華芬2020年12月10日上午10點,「中堅地帶——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展(花鳥篇)」在公麟美術館盛大開幕。開幕式由公麟美術館館長朱敏夫主持。
  • 「海峽兩岸 一脈相承」——中國畫名家走進李奇茂美術館隆重開幕
    組織機構:指導單位:山東省中國畫學會、山東畫院、聊城市臺辦主辦單位:高唐縣委宣傳部、高唐縣臺辦、高唐縣李奇茂美術館、臺灣中華畫院協辦單位2020年10月6日,「海峽兩岸 一脈相承」——中國書畫名家走進高唐縣李奇茂美術館將在山東高唐李奇茂美術館展出,本次預計展出作品140餘幅。此次書畫展覽不僅是展示當代名家藝術成就,還將成為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書畫藝術,促進海峽兩岸書畫交流,推廣國際藝術活動的重要事宜。
  • 陳忠洲|翰墨樂安 文心留痕——中國畫名家邀請展(東營站)
    翰墨樂安 文心留痕——第六屆中國畫名家邀請展主辦單位中共廣饒縣委宣傳部、廣饒縣文化和旅遊局、東營市歷史博物館、大墨大千文化(第六屆翰墨樂安文心留痕中國畫名家邀請展由中共廣饒縣委宣傳部,廣饒縣文化和旅遊局,東營市歷史博物館、大墨大千文化(北京)主辦。光輝美術館承辦。
  • 江山如畫·中國畫名家邀請展今日在北京盛大開幕,著名畫家南海巖...
    中國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東方文化藝術的精髓,有著極高的成就,中國畫是數千年來中華民族智慧和心血的結晶。中國現在日益強大,救亡圖存的時代永遠過去了,現在連西方人都開始認真地研究中國傳統文化。
  • 「美美與共——江蘇山東中國畫名家作品交流展」· 張宜
    「慶賀大眾報業集團成立20周年齊魯美術館系列展」之「美美與共——江蘇山東中國畫名家作品交流展」主辦單位:大眾報業集團承辦單位:齊魯美術館、山東新聞書畫院參展畫家:江蘇:王野翔、高洪嘯、劉紅沛、楊耀寧、崔見
  • 「空谷藏峰—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精品賞析
    其所重,藝術名家,巨製佳作,巡禮華夏;其所輕,幾位好友,談笑風生,把筆言歡。空谷藏鋒,有象外之意。看人物千嬌百媚,眉目含情卻欲說還休;看草木謙卑,卻生機葳蕤而氣動山河;看山川靜默無語,卻氤氳浩蕩吞吐天地。空谷藏鋒,自遊藝於仁。
  • 《意·幻——鷗洋·楊纓 雙個展》研討會名家評論摘編
    早在60年代我們對她的《金色的秋天》,70年代《新課堂》,乃至80年代鷗洋畫的一系列文藝名家肖像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在80年代後因為受到趙無極等人影響,她的作品開始追求東方趣味,把油畫向中國畫靠攏。展覽主題詞「意」是指意象,是描述鷗洋作品藝術特徵的。鷗洋經歷了人生的風雨,也一直在照顧楊之光,雖然楊之光不在了,但是我們在她的作品裡面可以看到《執手天涯》這張作品,兩位老人在天涯執手相伴。
  • 坐看雲起時—江蘇省美術館藏 20 世紀中國畫專題展
    編者按:5 月 16 日至 8 月 16 日,「坐看雲起時—江蘇省美術館藏 20 世紀中國畫專題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展出,200 餘件參展作品是從 2000 件的館藏中遴選出來的,匯集了呂鳳子、張大千、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吳湖帆、黃賓虹、李可染、錢松嵒、潘天壽、傅抱石、陸儼少、吳冠中、黃胄、陳大羽等近現代名家精品力作。
  • 中國風雅-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巴黎提名展拉開帷幕
    原標題:中國風雅-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巴黎提名展拉開帷幕  原標題:中國風雅-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巴黎提名展拉開帷幕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範婷玉):中國風雅-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巴黎提名展於16日晚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開幕。展覽匯集了學會約30名畫家的40多幅精品力作,是江蘇中國畫創作整體實力走向海外的一次集中展示。
  • 中國風雅—江蘇中國畫學會巴黎提名展揭幕
    人民網巴黎11月17日電 (記者李永群)中國風雅—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巴黎提名展16日晚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開幕。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任殷福、法國著名漢學家汪德邁、巴黎七區區長代表巴約戴斯蒂福、巴黎七區原副區長勒華、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高立昂、著名美術家伊維爾、前法國駐華文化專員顧美哲、旅法畫家李中耀、巴黎大學講師李曉紅等近百餘位嘉賓及中法藝術家出席了開幕式。
  • 「江蘇省美術館藏20世紀中國畫專題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舉行
    近日,「坐看雲起時——江蘇省美術館藏20世紀中國畫專題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1—3層展廳開展,此次展覽共展出20世紀中國畫作品200件。相比2013年以展示名家名作為主的「江蘇大家——江蘇省美術館所藏20世紀國畫精品展」,此次更注重對整體風格史的梳理再現。江蘇省美術館所藏20世紀中國畫作品數量龐大,體系也相對完整,大多購藏或受贈於上世紀80到90年代。
  • 預告丨「坐看雲起時——江蘇省美術館藏20世紀中國畫專題展」將於...
    得益於幾任老館長的不懈努力,江蘇省美術館所藏20世紀中國畫作品數量龐大,體系也相對完整,大多購藏或受贈於80到90年代。本次展覽正是繼「借古以開今——館藏明清繪畫專題展」之後,推出的「典藏活化」新系列。相比2013年以展示名家名作為主的「江蘇大家——江蘇省美術館所藏20世紀國畫精品展」,此次更注重對整體風格史的梳理再現。
  • 要畫好中國畫,成為中國畫大師,首先要過書法關
    導語:要畫好中國畫,成為中國畫大師,首先要過書法關,以吳昌碩和黃賓虹為例,吳昌碩的畫作氣息沉靜,筆墨中有金石味。黃賓虹則氣息醇厚,筆墨中有澄明之美。如果書法不好,不僅僅是題款題不好的問題,而是畫中國畫都很難深入下去,也創作不出高格調的中國畫,當然也就不可能成為中國畫大師。
  • 中國畫需要「大寫意」!寫意才是中國畫的靈魂!
    1、傳統的「寫意」說「寫意」、「大寫意」,作為中國畫的畫法由來已久。「寫意」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策·趙策二》「忠可以寫意」,解釋為「公開地表達心意」。它是超越時空的創造,使中國畫保存並不斷加強和顯示著她「超以象外」的東方氣質。
  • 20世紀中國畫的演變之路
    而在代表新興力量的美術學校中, 西畫成為教學的主體,中國畫的主流地位已不復存在。 康有為的「國畫改良」,陳獨秀的「美術革命」,以及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構成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藝術革新理論。也奠定了現代中國畫「傳統派」「改良派」和「現代派」三足鼎立的格局,為 20 世紀中國畫的演進預設出了基本方向。
  • 中國畫的審美,絕對是真理在一小部分人手中的
    中國畫為什麼淪落到只能談技法,只能談筆墨,而無人談審美。原因很多,但是我個人認為,原因就是技法、筆墨都是有跡可循的,可以有標準的恆定,而審美是綜合性素質,是抽象的。很難有標準型審美方式。就用學養層次來談審美,學養高深的,和根本無學養的去欣賞中國畫,那就是兩個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