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 線下,讓老年人「吃得好」

2020-12-10 人民網

社區老人在安徽省銅陵市銅官區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食堂就餐。過仕寧攝(人民視覺)

山東省榮成市建成363家暖心食堂,為農村80周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午餐。圖為10月23日,老人們在榮成市俚島鎮大莊許家村暖心食堂用餐。李信君攝 (人民視覺)

年紀大了牙口不好、自己在家買菜做飯不方便……隨著老齡化的加深,老年人「吃飯難」的矛盾日漸突出。近年來,各地線上線下齊發力,社區老年食堂、線上老人餐等老年助餐服務模式不斷創新,受到歡迎。

社區食堂受老人歡迎

臨近中午,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大屯街道的徐奶奶正要前往該街道世紀村社區居委會的老年食堂吃午飯。她告訴記者,由於平時獨居,很少自己做飯,午飯基本在社區食堂解決。「食堂飯菜種類多、口味好,一份也不貴,」徐奶奶說,「最重要的是可以跟我的老姐妹們一起吃飯說話,人多熱鬧。」

徐奶奶的孫女徐敏告訴記者,她曾跟著奶奶去吃過一次社區食堂。「飯菜味道不錯,最主要是社區自辦的,品質讓人放心。」社區食堂還支持電話訂餐。「只要一個電話,人家就可以送餐上門,」徐奶奶感嘆,「這個小食堂解決了大問題!」

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中國發展基金會發布報告預測,到2022年左右,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佔到總人口的14%。老年人最需要什麼樣的服務?調查顯示,「想在家門口吃上一頓健康營養又物美價廉的熱乎飯」,成為不少老人特別是高齡、空巢、獨居老人的強烈需求。

為解決老年人「用餐難」問題,中國各地紛紛出實招,通過社區自辦、和企業餐館合作等方式探索社區老年助餐服務模式。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縣思聰街道左壠村籌建了「長者餐廳」,每月提供少量的免費餐食,其他餐費按照成本價收取,還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務。重慶江北區華新街街道創新「黨建 養老」服務方式,由專業養老機構、國資機構、社區居民三方合作打造養老食堂,推出「中央廚房 營養配餐」新模式,讓老人就餐便捷健康。在陝西西安新城區,「飯大爺」助餐點每到中午人頭攢動,不少老人圍坐一起邊吃邊聊,有的老人將飯菜裝進保溫飯盒帶回家享用……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周清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線下的各種老年助餐服務模式正是養老產業在老年人餐飲市場上的探索創新。「老年人有更高的用餐需求,供給就得跟上,」周清傑說,「能否更好地發展,就要看這些模式能否自我完善、經得起市場檢驗。」

線上老年餐送去便利

線下老年助餐服務已探索出不少模式,但仍存在人力不足、覆蓋面小、受惠面窄等問題。在網際網路助推下,專為老年人服務的線上訂餐模式逐漸興起。

最近,蔣爺爺的外孫女夏圓碰到了難題。她告訴記者,姥爺來北京看望母親和她,平時白天母親和她去上班,家裡只有姥爺一個人,吃飯就成了難事。

「姥爺一個人在家嫌麻煩,總是湊合著吃點頭天晚上的剩飯剩菜或者隨便下點麵條吃,這樣營養完全不夠。」夏圓說,「我打算每天給姥爺點外賣,但是平臺上清淡的午餐大多數分量太大,姥爺一個人中午在家吃不完,太浪費了。」

蔣爺爺對記者表示,他牙口不好,只能吃些軟的、清淡的飯食。「自己做太辛苦,感覺不值當的。」蔣爺爺說,「我外孫女給我點的外賣又要花好多錢,有些不捨得。」

像蔣爺爺這樣不方便買菜做飯的老人還有很多。家住北京北太平莊的江奶奶腿腳不便,現在居住的小區比較老舊,沒有電梯,平時吃飯就靠子女網絡訂餐解決。「蓋飯、快餐、面,孩子們每天變著花樣給我訂飯,我覺得都挺好吃的,送得也快,就是我老學不會網上訂餐,總要麻煩兒子閨女。」江奶奶說。

「針對老年人線上訂餐的難點,餓了麼即將在全國推出老年餐項目。」餓了麼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餓了麼老年餐項目已在上海、廣州、杭州、天津等多地進行過試水合作。合作模式主要是以平臺與當地政府、養老驛站、長者食堂等多方合作,組織平臺優質外賣員,定點取餐多點配送,為周邊老人提供專項送餐服務,解決社區老人用餐「最後一公裡」難題。

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漸漸學會了線上訂餐、買菜。餓了麼數據顯示,僅在近一個月中,平臺上來自50歲以上消費者的訂單量急速增長。今年以來,老年餐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10倍。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國內適老服務需求已經出現井噴現象。而同期數字經濟的爆發,也給當下老年人消費帶來了全新機遇。老年消費者通過學習正在快速融入數位化生活,提供基於網際網路的新型適老服務是市場所需。」周清傑表示,「包括線上老年餐在內的適老服務,無疑是優化並豐富當前養老市場的供給能力,方便老年人居家養老。」

豐富老年助餐模式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要在政策引導和全社會共同努力下,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動態看,『數字鴻溝』問題是一個階段性的問題。」周清傑說,「現在已經七八十歲的這一代老年人,對數字產品和服務接受程度沒有年輕一代高,學習能力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不過,此次方案已明確,要推進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改造、開展老年人智能技術教育,『不會線上操作』的情況將逐步改善。而目前五六十歲這一代人已經在用智慧型手機,再過幾年,當他們需要社會化的養老服務時,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周清傑表示,當前尤其需要優化供給側服務。在就餐方面,網際網路服務平臺可以從客服、餐品設計、宣傳等多方面進行改進。「比如可以充分調動社區工作人員,提前調研老年人的用餐偏好,聯合平臺一起定好每天的菜單,一方面線上宣傳,一方面也可以通過線下印刷紙質菜單給老年人推薦適合的菜系。」平臺與社區的緊密合作,可使老年人線上訂餐變得容易。

外賣平臺負責人也表示,要在餐品質量和配送方面發力,助推老年助餐服務模式轉型升級。

質量有保證——為了更加貼合老年人的用餐需求,餓了么正在與中國營養學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食品營養分會以及更多優質餐飲企業等進行長期合作,共同推動、制定「老年人用餐營養參考標準」。「除了傳統的『飯要煮得爛,菜餚要清淡』外,給出更多科學標準、依據,並鼓勵平臺下企業開發質優價廉的『營養餐』,讓老年人在平臺上不僅『吃得飽』,也要『吃得好』。」餓了麼相關負責人說。

配送更迅速——據了解,目前各平臺對參與老年餐配送的外賣員有著更具針對性的考核制度,同時創新配送模式,通過與社區、驛站等多方合作,推行定點取餐多點配送的模式。以餓了麼廣州試點為例,平臺給老人送單平均僅用8分鐘,較日常普通訂單減少用時超20分鐘。

「隨著數字養老新模式逐漸成熟,平臺在加速與更多地方政府等各方的接觸,加快項目在全國範圍內的複製落地。」餓了麼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用餐需求外,平臺也在不斷溝通更多具有專業到家養老服務供給的機構尋求合作,為老年人提供生活援助等更加多元化的老年居家服務。

相關焦點

  • 線上+線下,讓老年人「吃得好」
    李信君攝 (人民視覺)年紀大了牙口不好、自己在家買菜做飯不方便……隨著老齡化的加深,老年人「吃飯難」的矛盾日漸突出。近年來,各地線上線下齊發力,社區老年食堂、線上老人餐等老年助餐服務模式不斷創新,受到歡迎。社區食堂受老人歡迎臨近中午,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大屯街道的徐奶奶正要前往該街道世紀村社區居委會的老年食堂吃午飯。
  • 線上+線下 讓老年人「吃得好」
    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漸漸學會了線上訂餐、買菜。餓了麼數據顯示,僅在近一個月中,平臺上來自50歲以上消費者的訂單量急速增長。今年以來,老年餐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10倍。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國內適老服務需求已經出現井噴現象。而同期數字經濟的爆發,也給當下老年人消費帶來了全新機遇。
  • 人民日報海外版:線上+線下 讓老年人「吃得好」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線上+線下,讓老年人「吃得好」社區老人在安徽省銅陵市銅官區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食堂就餐。過仕寧攝(人民視覺)山東省榮成市建成363家暖心食堂,為農村80周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午餐。
  • 社區食堂紅紅火火線上平臺推出「老人餐」——線上+線下讓老年人...
    年紀大了牙口不好、自己在家買菜做飯不方便……隨著老齡化的加深,老年人「吃飯難」的矛盾日漸突出。近年來,各地線上線下齊發力,社區老年食堂、線上老人餐等老年助餐服務模式不斷創新,受到歡迎。在陝西西安新城區,「飯大爺」助餐點每到中午人頭攢動,不少老人圍坐一起邊吃邊聊,有的老人將飯菜裝進保溫飯盒帶回家享用……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周清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線下的各種老年助餐服務模式正是養老產業在老年人餐飲市場上的探索創新。「老年人有更高的用餐需求,供給就得跟上,」周清傑說,「能否更好地發展,就要看這些模式能否自我完善、經得起市場檢驗。」
  • 為老年人開「方便窗」 醫保繳費線上線下均可辦
    登記繳費期間,醫保、稅務、民政等部門優化在線登記、在線繳費和全程不見面辦理,同時也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窗口服務。2020年12月23日上午,沈阿姨來到靜安區臨汾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為孫子辦理居民醫保繳費手續。諮詢好以後,沈阿姨遞上200元現金,拿回20元找頭,登記繳費就完成了。
  • 為老年人開「方便窗」醫保登記繳費線上線下均可辦
    登記繳費期間,醫保、稅務、民政等部門優化在線登記、在線繳費和全程不見面辦理,同時也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窗口服務。 諮詢好以後,沈阿姨遞上200元現金,拿回20元找頭,登記繳費就完成了。 據了解,2021年度上海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登記繳費在進一步優化線上參保登記繳費的同時,醫保、稅務、民政等部門,也攜手為老年人開出一扇便利窗。
  • 蘭州:市內大型商超銀行網點線上線下模式讓老年人更方便!
    11月25日,記者對蘭州幾家蔬菜市場、大型綜超、銀行網點進行探訪後了解到,所有受訪商家、服務網點均推行著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的「便老服務模式」,讓老年群體的日常生活較為便利,而且更富有人性化。在五泉蔬菜市場D區攤位孫師傅的蔬菜櫃檯前,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在親人的陪伴下採購蔬菜,因為年紀有些大,老人不能自己選購蔬菜,也不便完成費用支付。買菜時,老人將需要購買的蔬菜名稱事先告知隨行的親人,在其幫助下順利購買到了想吃的相關菜品。最終,由陪護的親人將所有費用通過微信掃碼方式給予支付。
  • 有了線上也別忘了線下
    連日來,本報推出系列報導,反映少數單位、企業推廣線上方式時,卻在一些環節、事項上取消了原有的線下方式,給部分市民特別是老年群體帶來了不便。一方面,線上和線下的號碼按比例分配,即使年輕人將線上的號碼提前預約完了,老年人到現場仍可以取到號;另一方面,線上的號碼還按時間段進行區分,這就不會出現「線下號碼全排在線上預約號碼之後」的情況,也避免了線下取號的市民「吃虧」排長隊的現象。 對於預約取號相對火爆的不動產交易業務,該中心還為老年人或臨時趕來且有特殊情況急需辦理業務的群體,預留了線下的「綠色通道」。
  • 德州出臺政務服務10條舉措 線上線下融合方便老年人辦事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鄧靜通訊員孫瑋)1月14日,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印發通知,明確進一步便利老年人線下線上辦事的10條措施,對設置「老年人辦事服務通道」、打造會客式服務、完善「電子健康碼」管理等10個方面進行規定,全方位為老年人提供周到、貼心、便利的服務。設置「老年人辦事服務通道」。
  • 線上和線下補課,哪個效果好
    無數家長抱怨,孩子吃著薯片吃著早餐吃著爆米花上課,跟電影院看電影似的;還有的抱著手機抱著iPad 一會窩沙發葛優癱,一會躺被窩,一會又不知不覺睡著了;但依然有同學三更燈火五更雞,問題來了,線上線下,哪種補課方式更好?
  • 「致幻毒蘑菇」,線上線下都得管
    每逢菌子季,雲南的各種野生菌便成了必吃的美味,但吃毒菌子中毒的新聞也隨之刷屏。據云南疾控公布的數據,截至7月20日,雲南2020年因野生菌中毒事件造成12人死亡,目前,全省累計成功救治中毒患者2000餘人。當地有關部門每年從野生菌上市就要發布各種預警和科普,也是操碎了心。
  • 對話|線上收割線下,還是線下收割線上?
    聶峰輝:目前,行業的現狀是線上收割線下,以前是線下賣得好,再搬到線上,現在恰恰相反。武清林:對我來說,線上比線下難。2008年的時候,我就預判線上是未來,但現在我的業務仍以線下為主。而我的朋友,發展線上,從0元到1.7億隻用了一年時間。因此,大家不要考慮難不難,要順勢而為,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 銀行線下網點「關停潮」冷思考:機會在有線上線下融合能力的銀行
    顯而易見的原因是,銀行數位化轉型了,年輕一代習慣於在手機上操作存貸匯理財各種金融需求,以前我們拉存款證明還去個網點,現在就連這個都有電子版了。似乎除了監管要求的一類戶開戶、當面的風險測評之類,的確也沒啥去線下網點的必要了。所以銀行網點,就零售業務而言,好像就剩服務我媽這類手機玩不溜的老年人了。
  • 銀行線下網點「關停潮」冷思考:下一代零售之王,是有線上線下融合...
    顯而易見的原因是,銀行數位化轉型了,年輕一代習慣於在手機上操作存貸匯理財各種金融需求,以前我們拉存款證明還去個網點,現在就連這個都有電子版了。似乎除了監管要求的一類戶開戶、當面的風險測評之類,的確也沒啥去線下網點的必要了。所以銀行網點,就零售業務而言,好像就剩服務我媽這類手機玩不溜的老年人了。
  • 暢享線上新生活 WiFi萬能鑰匙助力老年人融入「網際網路+」
    由於人們對網際網路科技的接觸範圍與掌握程度存在明顯差異,以老年人為代表的社會群體一時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他們中的很多人還用著老年機,不會上網,更談不上線上購物等,而原本便利的網絡技術反而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 線上教學好還是線下教學好,我更傾向於線下,你呢?
    線下教學有線下的好,線上教學有線上的好,不管是線上線下都有好好壞,不過我更喜歡線下教學。我們先來說一下線上教學的好與不足。好的方面。第二,線上教學資源的多元化網上的資源是很豐富的,老師可以把網上所有好的資源,好的資料拿來給學生上課,學生可以學到在線下學不到的知識和理論。另外,網上所有的科目都有,只要是學生想學習哪個科目,網上教學都可以滿足學生的要求。
  • 上海:居民醫保登記繳費線上線下同步優化
    原標題:居民醫保登記繳費線上線下同步優化   今年11月,本市2021年度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登記繳費開始受理。在進一步優化線上參保登記繳費,實現在線登記、在線繳費和全程「不見面辦理」的同時,醫保、稅務、民政等部門密切協同,在保留往年線下人工窗口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服務舉措,為不善於使用智能設備的老年人提供更便利的醫保經辦服務。   參保人可就近前往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進行參保登記,此項服務可以全市通辦。
  • 線上線下教學的比較
    今天,小編就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進行專門發文比較。1、從時間與空間維度比較線上教育不受時間與空間影響,而線下教學完全受制於時間與空間。3、從教學效果維度來說線上教學總體學習效果較差,主要是學生專注力很難保證,加上老師監督困難,所以導致線上教學很難保證教學效果。反之,線下教學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只要老師在課堂上,學生哪怕不願意學,也得硬著頭皮堅持著。因此,線下教學效果普遍好於線上教學。
  • 線上直播教學,「康乃馨」邀請老年人來看智慧型手機課
    86歲的莫杏珍說,她想學修圖,出去旅遊的時候,可以把拍的照片修得美美的。72歲的葉招娣常年坐在輪椅上,但她的「腳步」沒有停下來。她在手機上看新聞、刷短視頻、發朋友圈,網購和點外賣也難不倒她。這段時間,她還迷上了一款K歌軟體,「我已經參加17期了,K歌的感覺很爽。」在現場聽了直播課程,葉招娣想學會在手機軟體上辦醫保社保、領各種補貼。
  • 拉麵館的線上線下平衡之道
    拉麵館是一家幾口人在經營,同樣的拉麵館全國各地每個城市都有,飯館掌柜兼廚師說正在下,掌柜的母親在忙照呼客人,大過年的,雖然餓極了,我在報過飯之後的四十分鐘的時侯讓表弟去催了一次,到報過飯五十分釧的時侯我看到他們店裡出來了三個某團的騎手,實在等不及了,我泡了包方便麵,同時安排人過去告知拉麵館掌柜兼廚師,飯不用做了,等不及吃別的東西了,但是沒有把之前付的錢退回來,在一個小時零五分鐘的時侯老闆把飯端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