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訓誡:有這三點的人不可不防,避而遠之最好

2020-12-14 山水國學

《菜根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善與惡,每時每刻都存在於現實生活之中,人的性格裡,思想裡也會有善與惡的存在。有會因為一點蠅頭小利就去出賣身邊的人,也有會在別人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的人。我們不可以因為利益去做對別人有危害的事情,違反自己的道德底線,但是在和別人的交往過程中,因為人心難測,我們也不知道別人是不是抱有害人之心,所以也要有所防備。

但是我們怎麼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有害人之心或者心思很重呢?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曾國藩的識人術。曾國藩是晚清大臣,一生識人無數,他認為一個人的人心好壞可以通過他的神態或者言行舉止看出來,這到底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一塊來看看。

方有對談,神忽他往;眾方稱言,此獨冷笑,深險難近,不足與論情。

在你和他面對面對的說話的時候,他的神情飄忽不定;大家都在談論說笑的時候,他卻在一邊一個人冷笑。

在和別人說話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專注,如果一個人神情眼神飄忽,就證明他沒有在好好聽你說話。這樣的人是沒有誠意的,他沒有在尊重你。而當大家一起高聲闊談的時候,他們在心裡謀算自己的陰謀,在一旁冷笑眾人。這樣的人是很好觀察出來的,我們平時在應酬的時候也可以看到。這樣的人心中城府深,心思難猜,不可以和他們深入交往。

未交此人,故意詆毀,卑庸可恥,不足與論事者。

如果他還不認識一個人,卻在背後和別人詆毀他,那麼這樣的人被逼庸俗,無恥下流,不值得和他交往。

我們經常說,不要隨便評價他人,也不要隨便在背後議論別人,這樣是不好的,也許哪天就被當事人所知道了。而一個人對於不認識的人議論紛紛,有可能是為了附和別人,對別人溜須拍馬,也可能是自己思想淺薄,僅僅只是從別人的口中來了解一個人,沒有想過別人口中說出來的人是帶有個人色彩的評價。這種人極其擅長阿諛奉承,拍領導馬屁,在他們心裡利益是最重要的,所以會為了自己去不擇手段,甚至侵害他人的利益,也是內心非常自大,認為自己世界第一,與這樣的人交往,很可能被背後捅你一刀,說不定哪天他們就在背後說你的壞話與別人聽了。

漫無可否,臨事遲回,不甚關情,亦為墮淚。婦人之仁,不足以與談心。

這句話說的是什麼事都默不吭聲,遇到事遲遲難決定,優柔寡斷,對不大相干的事卻大動感情,婦人之心,這樣的人不必和他推心置腹。

這樣的人,做事猶豫,他們很像職場中那種保持中立的人,對於任何事情都不站隊,不吭聲,但是他們又不像人家那樣「兩耳不聞天下事」,他們的內心是猶豫不決的,因為沒有辦法下決定又怕危及自己,所以才選擇不表態,這種人更像是「牆頭草」,他們沒有主見,和這樣的人做事,眼界太小,遇到事情不敢放開去做,不能成大事,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拋下你跑了。

總結:

這三句是曾國藩記錄在《冰鑑》中的,他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成冊,訓誡後人,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積極學習,不要因為不可深交的人受到傷害。

今日話題:你周圍有這樣的人嗎?

相關焦點

  • 曾國藩:人成功離不開這「三不鬥」及這五個「字」,值得收藏
    曾國藩也是「學而優則仕」的典型代表,從一介書生到封侯拜相,並且得以善終,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之下,實屬難得。古人云:修身、治國、平天下,曾國藩這三樣都做到了。治國與平天下的基礎在於修身,那麼看看曾國藩在修身方面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
  • 自立立人,自達達人,「完人」曾國藩一生的智惠
    *梁啓超與九個子女合影任正非在創建華為之初,曾氏書信就是他的經商戰略指導。這些人都是幸運的,在他們人生最好的年紀,及時讀到了曾國藩。所以有人說曾國藩家書家訓,20歲可讀、30歲愛讀、40歲後必讀。懂得接納自己才是曾國藩成為「完人」的關鍵。這在易焦慮的當下,十分值得借鑑。◎ 人在社會,難免要與各種人打交道,說話最要懂分寸。曾國藩短短幾句,便將說話的藝術道盡: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 讓人淚流滿面的洋蔥,竟然是「降脂高手」?但三類人最好避而遠之
    殺菌防感冒洋蔥味甘微辛辣,性溫,有平肝、潤肺、健胃、解毒殺菌的功能。現代醫學證明,洋蔥具有抗炎抑菌、預防慢性支氣管炎、治療浮腫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曾經有一個實驗團隊對洋蔥進行了全面的分析,主要是以成年雄性大鼠為樣本測試動物血清膽固醇,最後實驗數據表明洋蔥對於輔助降低血脂的作用非常明顯。S-丙基半胱氨酸可以抑制HepG2細胞中載脂蛋白的分泌,從而導致載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減少;S-甲基半胱氨酸亞碸可顯著降低大鼠血清膽固醇。
  • 曾國藩識人術:「心術不正」的人,身上有三個特徵,儘量遠離
    曾國藩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人生在世,要借他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業。除了要交高人,還要學會遠離那些拉低你層次、消耗你能量的損友,要敬而遠之曾國藩識人術說: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3點就可以了。如何辨別君子與小人?
  • 曾國藩:為人忠厚老實卻難成大器?只因有這3個毛病
    歷史上,成功的典範大多是有計謀懂謀略之人,像是謀略始祖姜子牙、還有一代謀聖張良,哪一個不是計謀上位,但是忠厚老實之人大多都難成大器。曾國藩說,忠厚老實之人難成大器,正因為這種人身上有三種毛病,這三種毛病在很大程度上阻礙著其自身的發展。一:優柔寡斷、猶豫不決曾國藩講到:"大膽做事,忌瞻前顧後。"
  • 白巖松:曾經抑鬱,三次想過自我了斷,曾國藩的一句話點醒夢中人
    意思是「花沒有全開的時候是最好的,月亮還沒有全圓的時候是最好的,不完美也是一種美」,當一個人達到極致的時候,並不意味著成功,往往這才是災難的開端。這句話一下子點醒了白巖松。柳暗花明又一村生活的本質不是生活本身,而是我們面對生活的態度,樂觀的人運氣也不會太差,因為所謂的壞運氣,都被他們無視了,後來白巖松在《白說》裡提到:「曾國藩給了我啟發,言語神情之中,是平和,是放下」白巖鬆開玩笑說:曾國藩也曾三次想過輕生,這三次都發生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失利之時
  • 曾國藩識人術:識人用人,掌握這2點,一看一個準
    正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認識一個人不是一件容易事,還要判斷這個人值不值得相交,更是難事。人心隔肚皮,想要學得識人用人之術,不妨借鑑一下曾國藩的經驗,掌握這2點,一看一個準。他說:「文人論神,有清濁之辨。」根據一個人的五官眉眼,分析這個人的志向高低,是否值得善用。曾國藩有一套百發百中的「觀神識人」規律:「眼鼻辨邪正,嘴唇辨真假。氣概辨功名,精神辨富貴。指爪辨主意,腳筋辨風波。
  • 曾國藩:事不拖,話不多,人不作!做到這三點,想不成功都難!
    由此可見曾國藩為人處世的厲害之處,曾國藩的做人做事之道,集中體現在這九個字,事不拖、話不多、人不作,我今天就給你講講:一、事不拖:一勤天下無難事。曾國藩曾說: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曾國藩在帶領湘軍時,要求自己早起,不論是什麼樣的天氣,什麼樣的環境,他一定聞雞起舞,練兵士卒,辦理各項事務。
  • 曾國藩的忠告:人品差的人,大都有這3點特徵,建議趁早遠離!
    老話常說「吃虧是福」,就是指,我們在和別人交往時,不要總想著佔別人便宜,有時候吃點小虧也是一種福氣。雖說吃點虧沒什麼,但最怕的還是遇到人品不好的小人,跟這種人打交道,我們不僅會吃大虧,可能還會一直黴運連連。
  • 曾國藩:容易被自己情緒控制的人成不了大事,三句話教你內心平靜
    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更是被後人稱譽為"千古第一完人"。可是,早期的曾國藩並算不上是"完人"——他很愛生悶氣曾國藩本性爭強好勝,這要源於自己的母親江氏。江氏在娘家過得衣食無虞,嫁到曾家,在經濟上卻很不如意。這江太性格好強,因此喜歡自己給自己壯膽,"好為自強之語"。
  • 曾國藩:人有四算,天則一算(深度好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作者:洞見·一默人生有再多的變數,生活也會給我們最好的答案。加減乘除是數學符號,但在曾國藩的一生中,卻活出了最大的智慧。
  • 曾國藩:將來有出息之人,多半有這4種「福相」,看看你有沒有
    如果一個人身上有多半有這4種「福相」,將來必有出息。「福相」一:謙卑含容古語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再聰明的人,都有不知道的事情。懷著謙卑包容的態度向他人請教,受教的是自己。曾國藩在書信中寫道: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百分百的精力,從頭到尾都不鬆懈。若見異思遷,手裡做這一件事,心裡還惦記另一件事,最後會一事無成。「福相」三:端莊厚重一個賊眉鼠眼,一臉橫肉的不一定是壞人,但一個端莊厚重,老實巴交的人很容易讓人好感。
  • 淺談大野耐一的「十條訓誡」
    淺談下大野耐一老先生的「十條訓誡」1.重視成本要從清除浪費開始。精益的本質就是消除浪費。我們要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降低成本是必須的,並且要比競爭對手有明顯的成本優勢。那麼,消除浪費就是最好的降低成本,增加的都是淨利潤。
  • 曾國藩識人術:識人需要技巧,這三點你知道嗎?
    我們生活中有不少人,辛辛苦苦大半輩子卻仍舊是碌碌無為,也有很多人功成名就,成為大家都羨慕的對象。那麼這些成功人士,是在智商比我們普通人高很多嗎?其實並沒有。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他的成就可以說是很大了,那麼他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除了他的嚴於律己之外,就是他有著十分厲害的識人能力。正所謂獨木不成林,我們每個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是辦不成大事的。就像是我們蓋房子一樣,如果僅靠自己一個人,是很難蓋起一座大樓的。而若是有其他人協助,那就會簡單很多了。
  • 白巖松:曾抑鬱5年,多次想要「自殺」,卻被曾國藩這7個字點醒
    「重要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面對人生的態度,樂觀的人一定比悲觀的人走得遠,走得更好,雖然人生的真相更值得悲觀。這就是《曾國藩》給予我的啟示。」白巖松:抑鬱五年,三次想要「自殺」2001年,白巖松精心籌備著央視的新欄目——《子夜》,這個全新的節目寄託著白巖松希望,然後由於一些原因,節目卻一直沒能播出,這讓白巖松的壓力驟增,再加上周邊人的質疑,白巖松的內心轟然崩塌。他開始產生自我懷疑,每天夜不能寐,一度拒絕和外界交流溝通。
  • 曾國藩:越是小人,身上越有這四點特徵,趁早遠離,才是明智之舉
    曾國藩:越是小人,身上越有這四點特徵,趁早遠離,才是明智之舉!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當今社會,人越發越發複雜性,人心叵測的人不在少數。表層憨厚老實的,身後放冷箭的奸險小人也愈來愈多。其實,越是小人,身上就越有以下四點特徵,我們應該要學會明辨小人,趁早遠離,才是明智之舉!一、喜歡落井下石或表裡不一奸險小人一直喜歡在他人碰到挫敗或是艱難的情況下冷嘲熱諷,乃至還會繼續為此為突破口,完全戰勝你,使你始終無法翻盤。
  • 曾國藩:這三件事最易折福,千萬要避免!
    被譽為「半個聖人」的曾國藩,在道德和事功都做到了極致。晚年的曾國藩,曾經告誡自己的家人,有三種方式最容易折福,千萬要避免。刻薄的人,最容易折福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則福益薄矣。——曾國藩刻薄的人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只能看到自己,從不懂得為別人考慮。別人稍有錯誤,就開始喋喋不休,諷刺挖苦。
  • 曾國藩相人: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所以曾國藩把識人口訣中的第一句話定為「邪正看眼鼻」,如果鼻子和眼睛不正,即俗話講的眼斜鼻歪,在曾國藩看來這個人肯定心術不正。正如看京戲的時候,臉譜一出來就知道這個人是奸臣還是忠臣。相術上講,七尺之軀不如一尺之頭,一尺之頭不如一寸之睛。所以看一個人,除整體外,第一就要看鼻和眼是不是長得正。這也是看人最基本的方面。《 人倫大統賦 》說,「欲察神奇,先睹目睛」。
  • 曾國藩:能有一番成就的人,身上都有這六個特點,你有幾個?
    然而那個時期,我國內憂外患,當時為了增強國力,清政府舉辦洋務運動,曾國藩就是其中的倡導者,此外,他還白手起家創立了湘軍,這支軍隊在後來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國藩認為成大事的人身上都有以下幾個特徵。一、不去抱怨曾國藩在談求學處世的方法中,強調了力除牢騷的重要,並且告誡他的四個弟弟不要一味發牢騷。
  • 曾國荃志得意滿時,曾國藩多次敲打,數次警告,最終字字驗證
    早在同治元年,他就已經發現了自己的弟弟前線指揮官曾國荃開始有了膨脹,有時到處「亂放炮」發表一些對朝政不滿的言論,對此,曾國藩一直對其不斷敲打和訓誡。 書信很長,暫錄幾筆,最後在後面還是警告他說:「餘以名位太隆,常恐祖宗留給後人之福被我一人享用,故將勞、謙、廉三字時時自惕。」 其實教育他弟弟,不是一篇書信就能完成,對於不斷敲打膨脹中的弟弟,曾國藩幾乎是每月就要來幾句。 比如這年的六月,曾國藩對曾國荃的訓誡更為嚴厲:「至阿兄忝竊高位,又竊虛名,時時有顛墜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