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1哥其實不太明白,為什麼要拒絕「能者多勞」這一觀念。相反,我覺得應該去扭轉「多勞吃虧」這一觀念。過去,我們會批評不勞而獲的人,但當下,不勞而獲已經幾乎沒有可能。
第一,我們為什麼要工作?
這個問題任何人都可以回答,不工作就無法生活。那麼,我們想不想生活的更好?廢話,誰不想生活的更好?那麼,怎麼樣才能生活的更好?估計這個問題多數人都沒有認真想過。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的經驗就是多勞。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比如我們在工地搬磚,搬一塊一毛錢,誰搬得越多,誰的收入就越高。收入高了,生活就好了。
「能者多勞,多勞多得」,這是職場的普遍規律。
第二,我們為什麼會懷疑多勞多得?
拒絕領導「能者多勞」的核心,在於懷疑「多勞多得」。確實,表面上看起來,多勞不一定多得。
比如,還是以搬磚為例,一開始,我們都在用手搬,每塊磚一毛錢。但後來,我們發現使用一種工具效率會更高,這時,領導也發現了,他就會把勞務費降低到每塊磚8分錢。再後來,來搬磚的人越來越多,他就又把勞務費降低到每塊磚6分錢。
再比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許多事情是不能計件的。這樣,我們並不能,領導也無法以此來衡量每個人的勞動付出並做出準確的計價。於是,我們開始會懷疑領導的誠意,認為領導是在畫餅,認為領導是在玩「套路」,從而把領導塑造成我們的對立面。
這其實是我們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
第三,我們要相信「能者多勞,多勞必多得」
許多事情我們做了,表面上看起來我們的工資收入並沒有增加,但自己通過多勞而收穫的能力,卻讓我們忽略了。為什麼別人可以舒服的少勞?為什麼領導就看見我,使勁地使用我?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力,每個人又必須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混日子好混,但混得結果我們承擔不起。
舉一個例子。我們都參加過別人的婚禮,但幾乎所有的人,只有自己著手去籌辦一場婚禮的時候,才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別說這場婚禮辦得如何出彩,光就一些傳統程序、對客人的迎來送往就夠麻煩的了。這中間的套路和禮數,也只有婚禮主管最為清楚。
這說明一個道理:見事多沒用,還得經事多才行。經事,就是做事,凡事自己做了,才能明白遇到什麼樣的問題怎麼辦。這個過程,省略不得。
所以,多幹事是好事。領導讓多幹事是給我們機會。這個機會把握好了,也許一時我們會很辛苦,也沒有相應的收入報酬,但能力是自己的,誰也拿不走。
總之,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簡單描述為:多勞=增加歷練機會=自我提升=自己更加值錢=未來能賺更多的錢。
別怕能者多勞,而且要認真地勞,用心地勞,著眼未來,比什麼都來的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