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愛華 ,女,身高1米81,漢族,1971年3月出生,江蘇江都人,中國著名女子擊劍運動員。1987年12月,被選拔到國家隊。江蘇省委黨校研究生,高級教練,199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11月參加工作。現任中國擊劍協會秘書長,南京體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
自幼開始練習擊劍;15歲時奪得全國少年擊劍錦標賽女子花劍冠軍;1986年肖愛華成為全國少年冠軍,1987年取得了全國錦標賽個人亞軍、全運會團體第三名的優異成績。
1989年獲全國擊劍錦標賽女子花劍冠軍;並為江蘇隊奪得女子花劍團體冠軍,1990年,先後戰勝奧運冠軍、義大利的特裡利尼,號稱世界擊劍皇后的義大利的瓦卡洛尼和世界錦標賽個人第三名德國的威伯爾,奪得世界銀花劍杯個人冠軍,並和隊友一道,取得了世界錦標賽團體季軍,打破了中國「女花」無團體獎牌的歷史
1991年獲全國擊劍錦標賽女子花劍個人冠軍;1994年第十二屆亞運會上再次囊括個人和團體兩枚金牌;還獲得第十六、十八、十九屆世界大學生 運動會前三名;1995年獲第六屆國際女子花劍邀請賽個人、團體冠軍,同年還獲得全國擊劍錦標賽花劍個人、團體冠軍、奧運會女子花劍團體選拔賽冠軍和全國擊劍冠軍賽女子花劍個人冠軍;
1997年,連奪全國錦標賽、冠軍賽團體、個人,第八屆全運會團體和個人,亞洲錦標賽團體和個人7枚金牌,並取得世界大學生 運動會個人第三的戰績。1999年獲世界盃花劍A級賽女子花劍冠軍、世界擊劍錦標賽女子花劍第七名;
2000年獲全國擊劍冠軍賽女子花劍第一名。同年,在雪梨奧運會上取得女子花劍第七名。雖然未能奪得獎牌,但她為國爭光的決心,令人敬佩。肖愛華頭腦靈活,訓練刻苦,出劍輕靈巧妙,常令對手難以捉摸,有「亞洲第一劍」的美譽。
2009年11月至2009年12月, 江蘇省體育局青少年訓練管理中心黨支部書記、副主任2009年12月至2012年7月, 南京體育學院擊劍自行車系主任;2012年7月至今 ,南京體育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 主管訓練、競賽工作,分管訓練處、乒羽學院、網球學院、體操學院、擊劍學院、遊泳學院、競技體育研究院;
肖愛華說:我當時12歲的時候,那個時候已經有人在練了,我對擊劍不熟悉,那個時候可能對欒菊傑在擊劍青年錦標賽第二的成績印象比較深刻,她在受傷的情況獲得的亞軍,所以那個時候都提倡向欒菊傑學習。
我父親是體委的,當時還掛了一幅她的宣傳畫。有一次偶爾的機會,省裡下來選人,本來選擇男子,當時有一個女孩子,我當時不喜歡這個,我喜歡跳高,打球等等,我當時在體校從事這個項目,去的以後,教練看我比較靈活,而且反映比較快,讓我做了一些擊劍方面的動作,
我看了以後覺得比較喜歡,覺得這個項目比較好玩,後來暑假就去集訓,就選了幾個人進了體校,再經過篩選,我們這個項目一共是八個人,經過篩先,然後進入省隊,然後到國家隊,我一步一步到現在。
江蘇省擊劍隊60華誕慶祝大會上,47歲的肖愛華被授予「突出貢獻獎」。對於身兼南京體育學院副院長和中國擊劍運動協會秘書長、曾拿過無數冠軍獎牌的肖愛華來說,再增加一塊獎牌在數量上已沒有意義。不過,這塊特殊的獎牌,卻是對她擊劍生涯的最大褒獎,這25年仗劍走天涯的風風雨雨,是她用身體一次次的疼痛感受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