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MarkII是目前最適合Vlog的微單之一,拍照畫質很棒,視頻素質也優秀,體積小巧續航不賴,還有翻轉屏,這也是小編現在的心頭所愛。無論是小編在拍攝過程中,還是最終看到畫面,其實體驗都很不錯,所以說它是一臺很好的微單,就這麼簡單。但是如果你想用它來拍Vlog,你基本上100%會用到這個鏡頭,11-22EF-M鏡頭。15-45的套機頭還是不夠廣,很容易只拍到臉,所以這個鏡頭基本上是你的必需品。但是當你算上這個鏡頭以後,再加上一個麥克風,一些電池,你就很容易把你的預算加到8000元左右。所以在小編做完了價格統計以後,就開始思考,因為沒有人的錢是大風颳來的,花這麼多錢,買這麼一臺機子來拍視頻值得嗎?
其實想買Vlog設備的朋友小編很理解,因為每天都有身邊的朋友問我,大家所糾結的設備基本都在G7X、RX100、M50、80Dz50、A6400、A6600、A73、EOS R、GH5、GoPro和OSMO這個列表裡面,而這些設備在過去而年之間,小編都有幸接觸使用過。
其實在選擇微單時在意的無外乎就是畫質、視角對焦以及續航問題等,不知道大家最在意的在拍攝Vlog中最在意的是什麼,歡迎大家評論留言探討。
從剛才所提那些在意點來看,M6Mark II其實表現的都不錯,加上11-22鏡頭之後,體積和重量都可控,而且做工優秀,各個按鈕的滾輪還有放置也都很科學,最令小編不滿意的可能就是他的翻轉屏是上翻屏,小編個人還是更加喜歡側翻,因為側翻屏不會擋住麥克風。但是其實還是有解決方法的。一個小巧的熱靴板,這個物件可以夾住肩帶扣,這樣就可以有一個很穩固的結構,並且能夠同時看見自己並且能夠外接麥克風了。
續航方面,佳能用的是LPE17電池,基本上可以支持連續拍攝80分鐘以上,小編個人覺得不算優秀,但還算湊活。而且現在可以通過USB-C接口直接給電池充電,但是要注意的就是,必須要用PD充電協議的充電器才可以給它充電,就會麻煩一點。
當然M6Mark II真正的重點是,這是佳能第一次願意給出沒有裁切的4K拍攝,而且有全像素雙核自動對焦。小編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心情表達自己,個人覺得這應該是佳能3年前該做的事情,但是他們現在總算做了,而且現在能夠記錄30或者25幀,4K120mbps的視頻。
那在2020年還會更新固件,允許記錄24幀。那其實說來挺搞笑的,本來佳能呢,應該是為了讓用戶去買更貴的設備,然後故意閹割了24幀,因為這明顯就不是什麼技術難題。但是後來用戶反響激烈,又不得不加回來。
畫質方面,4K確實比過去M50的1080P要銳了一些,畫面也很乾淨。現在IOS放到3200甚至6400以及更高,也能夠獲得可以接受的畫面。但是假如你拿來和索尼這些超採的4K對比,銳度差距還是很明顯的,高感表現也會弱於索尼6400這類機型。
而對焦算是單兵作戰最大的痛點。比如說松下的設備其實畫質不錯,但是因為對焦不行就完全不能用來自拍。而M6Mark II在4K之下的全像素雙核對焦非常強悍,跟焦穩定,切換物體也很快,還有眼控對焦,這是小編沒有想到的,真的很好用。直出色彩方面的話,也是秉承著佳能的一貫特色,絕對是女生喜歡的顏色。
M6Mark II和索尼和松下同類機型對比之下缺少了log。這個可能聽起來像是小編在幫佳能說話,小編當然會希望M6Mark II有log,畫質會更好。小編對於日常記錄設備的考量,其實就是在畫質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少地幹涉生活。M6Mark II確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痛點,菜單簡單,觸控螢幕靈敏。可能除了防抖,佳能電子防抖是真的一般,走起來肯定是沒法用,所以還是要使用一些防抖設備。
其實小編個人一直有一個疑惑,為什麼拍攝Vlog要用到4K,小編個人覺得如果是在手機上觀看的話,1080P與4K的差異很難看出。什麼樣的畫質是觀眾能夠滿意的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尤其是今年的手機,無論是蘋果還有安卓,畫質提升真的很大,而且有了超廣角。那小編個人覺得其實這樣拍也不是不行,畫質方面差的也不是很大,再回頭看看兩年前的佳能M50,雖然沒有4K,但4000元不到的機身比M6Mark II便宜了快2000元,最後小編得出了一個結論,設備一直在進步,更好的畫質總歸是好的,只不過立場變了,從一個過去偏執的技術宅變成了一個更加普通的人。現在更在意的是記錄了什麼,而不是畫質本身。
任何事物的選擇都沒有絕對的對和錯,而是有一把秤。但是重要的就是在選擇設備的時候,你應該先想想你自己的這桿秤在哪裡。至少目前對小編個人來說,M6Mark II是合適的,但是如果說一個普通朋友讓小編推薦的話,我可能還是會推薦M50,甚至讓他們自己用手機來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