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催婚是每個人大齡剩男、剩女的家庭必修課程。
有人哭,就有人笑,一種叫「出租女友」的新風口就應運而生,但這種「出租女友」到底靠不靠譜呢?
文:小人物當鋪
同事小胡因為好奇,決定親自試一試。
在聯繫到某婚戀機構後,他發現年輕的女孩們在網上被掛著照片、寫著資料、明碼標價,工作人員稱可以自己選女孩,不論假裝情侶、牽手擁抱都可以。
小胡想試一試到底是不是那麼純真,於是問了一句:可以帶回家呆多久?
工作人員稱,2999就可以帶回家過年。
另外,工作人員也暗示,只要肯花錢,一切皆有可能。
其實,在「出租女友」這個行業裡有葷的和素的一說。
素的,就是指牽手、擁抱和收紅包;葷的是可以同房,價格在1500以上。
小胡之所以要再試一次,是因為去年他擔心家人催婚,真的準備租一位女友回家。
但是「女友」以路程、衣服和吃飯為由,向小胡先後索要了2000多塊,但是到了見面時間,對方卻遲遲沒有出現,給出的理由更是奇葩;再付3000元見面。
也就是說小胡在沒見到人之前已經花了2000多,想要見人還需要再花3000元,雙方一番周旋之後,小胡發現自己被拉黑了。
當然受害的還真不止男性。
朋友林子的表妹上大學時去年就有過一段這樣的遭遇,為了買一款最新的蘋果手機,她不惜鋌而走險,跟一個男子回家假結婚。
開始,男子每天都支付租金,但是等她回到了男子的老家,男子不僅不付租金,還要假戲真做、發生關係,最後由於求救及時,才倖免於難。
不得不說,這個打著社交旗號的行當,背後是金錢與欲望的角逐,我們永遠都不知道網絡的另一端到底是人還是鬼。
為什麼騙子能一次次得逞,其實就是年輕人無處安放的情感訴求。
在充斥著交易的現代愛情面前,很多年輕人選擇逃避,不願意把大把的時間花在戀愛上,更願意放棄戀愛的時間在事業上,然後習慣性地用錢的來解決眼前的矛盾。
是的,在一個上了床也不一定會有結果的時代,怎麼會有人願意真正地走進一段感情呢!
前幾天,朋友訴說過她的自殺式愛情。
她經歷過一些受傷的戀愛,於是漸漸對愛情失去了信心,她變得越來越緊閉,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就是不想再談一段戀愛。
她說:30歲之前想結婚,現在31了,就不想結婚了。
事實就是如此,愛情本來就是麻煩事,接受了甜蜜,就得承受煩惱,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逐漸磨合的過程。
最後,一次交易或許可以滿足片刻的寂寞,但終究解決不了一生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