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漫長的等待,臨沂市九年級學生終於迎來返校複課的喜訊。為確保初中畢業年級學生能夠順利返校,臨沂各個學校都做了大量而充足的準備。5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臨沂第三十四中學進行開學前探營,從入校到教室上課、就餐,再到路線安排,該校經過多次模擬演練,確保學生順利返校。
入校:
學生佩戴胸牌顏色對應入校通道
為防止學生聚集扎堆,臨沂第三十四中學根據相關要求,實行錯時、錯峰返校。5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該校門口看到,地面上已經用不同顏色標註出五個入校通道,佩戴不同顏色胸牌的學生對應不同的通道,返校複課首日學生有序返校。
該校校長劉迪介紹,學生入校前都要在各自的通道進行測量體溫,其中一個通道是電子測溫通道,剩下四個通道是手持測溫通道。據了解,該校返校複課首日,將有14個班級共計790名學生回到校園上課,入校時間分為兩個時間段,7:00--7:20,7:20--7:40。第一個時間段有8個班級學生返校,第二時間段有6個班級學生返校。
「電子測溫通道平均1.5秒通過一個學生,而手持測溫通道平均5秒通過一個學生,20分鐘入校時間足夠用了。」劉迪說,學校已與交管部門協商,6:30—7:40南北路口實行封閉,車輛暫時禁止通行。家長將孩子送至南北路口(兵聖路與蘭陵路交會處,兵聖路與算聖路交會處),前行離開。
返校複課首日,南北路口的學生來到後全部步行走兵聖路西側的人行道,一路縱隊間隔1.5米的距離前行。南北路口的值班教幹和值班老師指揮同學們間隔1.5米的距離行走,未帶口罩的學生,值班老師發放口罩。為防止同學們在人行道上嬉笑打鬧,安排了巡視人員。
劉迪表示,南北人行道上的學生轉向校門方向進行分流。根據佩戴的胸牌顏色與地上路標的顏色一致的通道行走,從南至北依次為藍色(第1通道九.9、11、13班)、綠色(第2通道10、12、14班)、橙色(第3通道1、3、5、7班)、紅色(第4通道2、4、6、8班),這四個通道一直延伸到教室的。
教室:
原有班級拆分成A、B班,學生「Z」字形同向就坐
記者通過電子測溫通道後進入校園,看到地面上實現都已經做好了指示標記。「測溫進校以後,到圖書館南門正對花壇,第4通道的學生右轉直行繞過辦公樓直達3號樓西樓梯口,1—3通道的學生進入辦公樓的大廳。」劉迪說,學生進入辦公樓大廳後也要分流,第一通道學生左轉進入2號樓東樓梯,第二通道的學生經過大廳直接穿過西門來到2號樓的西樓梯進入,第三通道的學生右轉直接進入3號樓東樓梯。
隨後,記者來到一間教室,看到教室的桌椅板凳已經整理完畢,實行單人單桌,課桌上標有學生的姓名,學生一進教室就能找到自己的座位。「按照相關要求,我們已經將現有班級拆分成A、B兩個班級,學生返校後上課按照Z字形就坐。」劉介紹,每個班級A、B班班主任6:40教室通風,在門口設一課桌,用手持額溫槍測溫。安排一名學生進行記錄。事先培訓一名學生學會使用額溫槍,如遇特殊情況,班主任或包班老師聯繫校醫,另一名學生繼續測溫。
為避免下課後同學們如廁擁擠,方便就餐,該校採取錯峰錯時上課。第一時段入校的班級上午上課的時間8:00—11:30,下午上課時間為:14:00——17:30,第二時段入校的班級上午上課的時間8:10—12:00,下午上課時間為:14:10—17:40,課間操多10分鐘,第三節課延長10分鐘。
劉迪稱,因錯時上下課,避免鈴聲幹擾,不再統一設置鈴聲,上課老師自主把握時間。為避免聚集,課程設置上體育和信息暫停。上課方式不一樣,一個老師同時上兩個小班級的課,一個小時分半,A、B班級各半個小時講解和輔導,任課老師到B班講課時,A班做練習,由跟班老師負責紀律。
此外,第一時段班級和第二時段班級下課的時間相差10分鐘,為便利學生如廁,靠近西樓梯的班級去每個樓層的西面廁所,靠近東樓梯的班級去東面廁所,嚴格如廁地點。不得串樓層課間除去衛生間外,同學們不得在樓道內。上課教師和包班教師,負責自習紀律和課間秩序,全天輪流坐在班級內,無縫隙管理,學生如廁每次不超過4人。
就餐:
分為餐廳就餐和配餐,配備52個手碰式洗手池
該校學生返校複課之後,中午統一在校就餐。第一時段班級就餐時間為11:30-12:00,第二時段班級)就餐時間為12:00-12:30,由第三節課老師和包班老師帶領學生沿上學的樓梯右側下樓排隊進入餐廳。該校除了4個班級在教室就餐外,剩下所有班級都到學校餐廳就餐。
記者來到沿著預定路線來到該校餐廳,在餐廳門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組共計9個水龍頭的洗手池,每個水龍頭都配備了洗手液。「我們配備了52個洗手池,水龍頭特意選取了手碰式開關,減少接觸面積。」劉迪告訴記者,他們學校的餐廳共計兩層,可以容納600餘名學生就餐。
據了解,該校2號樓東班級走東樓梯靠右行經過辦公樓大廳出去走主路經過花園去餐廳東門,2號樓西班級從西樓梯出去走西面的小路去教師公寓的樓梯餐廳二樓。3號樓東班級出教學樓大門往北經過報告廳門口小花園從餐廳東門進,3班不下樓直接向北經過實驗樓和3號樓的連廊,由實驗樓的東樓梯下樓出實驗樓東門,向北經過小花園進餐廳東門。
而5班從三樓的連廊向北到實驗樓東樓梯下一樓,從實驗樓東門處,向北奔餐廳南門入口。2、4、6班下樓穿過實驗樓,2班去教師公寓的樓梯上二樓餐廳,4班去餐廳南門入口,6班去餐廳南門入口。學生一直靠右拐直角行走。
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與包班老師陪餐,維持秩序。就餐結束後,由班主任和包班老師帶領返回教室。
相關新聞:
星星胸牌充滿設計感,留下疫情記憶
探營過程中,記者注意到,該校為畢業年級學生定製的胸牌極為特別,有紅色、紫色、黃色、綠色、藍色五種顏色,形狀類似五角星。胸牌上印有該校的一個全景圖,上面寫著「校園花正開,共迎學子來」,落款是「臨沂第三十四中學復學紀念」,還特意將返校複課時間「2020.05.09」也印在了上面。
開學當天,該校學生將使用紅黃綠藍四個顏色的胸牌,老師將使用紫色胸牌。「之所以設計這個特別的胸牌,主要是為了給畢業年級學返校複課一個儀式感,讓他們感到校園大家庭的溫暖。」臨沂第三十四中學校長劉迪告訴記者,時刻提醒哲學學生要做到心中時時防疫的警覺,這樣也能夠給他們留下對這場疫情的記憶,更是一輩子的懷念。
據了解,設計別出心裁胸牌的主意正是該校校長劉迪提出來的,由該校後勤部虞召峰主任具體進行的設計。「這個胸牌設計起初有兩種方案,一個是圓形,一個是五角星形狀,最終選擇了後者,寓意每個學生都是我們心中最亮的那顆星星。」劉迪說,從提出胸牌設計的想法到胸牌出爐,整整經歷了一周的時間。
劉迪稱,起初胸牌上是沒有開學時間的,經過商討,他們認為還是將返校複課的時間寫上更有紀念意義。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讓所有學生和老師經歷了史上最長寒假,而現在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迎來即將返校複課的激動時刻,這將成為每個人生命最難忘的經歷。
臨報融媒記者龐尊利 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