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老越平靜也越懂得照顧自己,39歲的我絕對可以秒殺23歲時的自己」,這是媒體採訪美國搖滾天團「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貝寧頓(Chester Bennington)時,他調侃自己的話,「除了頭髮少了,其餘皆好」。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美東時間20日上午9時許,查斯特·貝寧頓被人發現在美國加州洛杉磯的住宅內上吊自盡,終年41歲。
對於很多粉絲來說,林肯公園堪稱音樂啟蒙導師,甚至是年輕一代接觸歐美音樂的開端。那種情感,是一個人拿著歌詞本,發現有人將自己的心緒唱出來的驚喜和寬慰。
那麼,林肯公園在世界樂壇上屬於什麼地位?他的歌對你影響有多大?
企鵝號:懶得吃就瘦了
他們擁有2座格萊美,4座MTV,六千萬的專輯銷量,他們是新世代的音樂頑童,新世紀的混種音樂霸王,在音樂上的積極追求,在生活上的低調純粹,在公益上的不懈努力...
對於Lper們來說,Linkin Park 是Nobody's Listening時的發洩與怒吼,是苦苦自責What I've Done 之後的安慰,是困苦迷茫時的With You……
他們做著自己喜歡的音樂,我們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這就足夠了。
騰訊網友:悠
以後長夜陪我的老朋友沒了,對於他我並沒有很深的追逐,但有那麼幾首歌就是陪我度過很多個轉折,就好像他知道你經歷的一切,在無法描述,不想描述,懶得說話,無需交流的時候,那些歌陪你度過,替你嘶吼....這種感情,我現在依然無法描述。
騰訊網友:人生海海
上大學的時候一度抑鬱,幾乎是整個學期都在跟抑鬱對抗鬥爭。每晚都睡不著,一度自暴自棄。如果不是每日每夜都在循環林肯的歌,真怕自己撐不下去。所以我私心認為,切斯特的聲音是共鳴、打破桎梏的一把鋼錘,也是黑暗中一盞微弱的燈,至少在當年帶領我走出那段抑鬱的黑暗時光。緬懷吧!
騰訊網友:海上亮劍
你陪我走過了我的青春歲月,六年前,每天走在回家的路上,mp3裡全都是你的歌。我來自山西不出名的小縣城,是你讓我感覺到了人生還要往更高的方向發展。謝謝你,指引我來到上海,讓我可以野蠻生長。
作為在歐美乃至世界樂壇都具有影響力的樂隊,林肯公園的很多歌曲都廣為傳唱。還記得當年青澀的你,聽到他們的第一首歌是什麼嗎?
騰訊網友:校尉
IN THE END,相信大多數都以這首歌為開始,初中開始接觸,聽他們的歌熱血沸騰,很有正能量,為數不多的金屬搖滾樂隊,歌曲幾乎沒有充斥性、暴力,很向上。從變形金剛到暮光之城到英雄聯盟,還有NBA,在不同領域創造著神曲。查斯特,天堂會善待你的,GOODGOODBYE!傳奇永在!
騰訊網友:Whisper
numb是第一首。2006年夏天,和一位現在好久聯繫過的朋友,那年聽著歌,感受著叛逆的青春期,想著教室裡某個角落裡每天偷瞥的女孩。
騰訊網友:千千
somewhere I belbelong,電視上看到的mv,當時震驚了,竟然還有這麼好的歌。
林肯公園有著多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影響著歐美乃至世界樂壇。在他們創作的那麼多歌曲中,哪首歌曾如電光火石般的擊中你、讓你整日整夜地循環播放?你最喜歡的又是哪首歌?
騰訊網友:只愛一個人
太多太多了:Numb、December、What I've done、leave all the rest、New Divide、Iridescent、somewhere I belong...不勝枚舉,在我最難過的時候,leave all the rest陪我度過了無數難熬的歲月,在我即將參加考研的時候,New divide陪我一直在戰鬥!
騰訊網友:Crystal
WhatI'vedone.NewDivide這兩首為變形金剛寫的歌,電影完美,歌也完美。
騰訊網友:狂放の神
In the end,最愛這首,沒有之一,當時也是因為年少時瘋狂迷戀《魔獸世界》,在網上看崇拜的盜賊之神shurrik的視頻,一遍又一遍地看,而那個視頻的結尾曲,就是In the end。伴隨著尾聲的鋼琴,shurrik收刀致敬的動作,即使過了十幾年了,我仍然記憶猶新。從那時起就愛上了林肯的歌。
騰訊網友:寧缺
numb,in the end,burn it down,new divide,leave out all the rest,what i've done,somewhere i belong等等,看到這個消息真的……林肯公園一直都是很喜歡的搖滾樂隊,看到這個消息也是很難過的。逝者已矣,不論是喜歡還是不喜歡,死者為大,一樣不要再過多議論,Chester,走好。
也許查斯特的痛苦是有源頭的。他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從7歲開始長期遭到一名成年男子性侵,但卻不想要尋求幫助,因為不想讓其他人以為自己是同性戀,或者是說謊。在高中階段時,還遭遇校園暴力。因為這件事,他曾坦言多年來一直有想要輕生的念頭。
這樣不幸和痛苦的童年經歷,讓人心痛,也引發企鵝問答上專業心理答主的思考:小時候遭到性虐待會對受害者造成什麼心裡影響,如何化解心裡陰影?
情感解答、心理疏導平臺:初心客廳
「將自己解放出來,和過去說再見吧。」
一、性侵會給孩子留下哪些潛在的心理陰影?
1、屈辱感引起的自卑心理
2、使性格發生改變,影響其人際交往
一些受到侵犯的孩子會將傷害埋藏在內心裡,不告訴任何人,另一些孩子即使告訴了父母,但是內心的痛苦和傷害並沒有得到解決,都會留有一個較重的心結。
3、痛苦的屈辱體驗直接影響其成年後對親密關係的態度
4、對他人感情淡漠
他/她們會漸漸對人與人的關係和感情變得淡漠,以減少自己現有處境的痛苦。
5、痛苦激發潛意識中的死本能
內心在極大的痛苦感下,潛意識裡的死本能被激發,當死本能轉向自己時,就為其未來的自殘、濫用藥物和酒精等傷害自己的行為埋下了伏筆。
二、如何幫孩子(或自己)走出心理陰影?
1、首先,需要其家長的無條件理解和陪伴
讓孩子知道無論任何時候家長永遠是相信和支持孩子的人。然後給予孩子陪伴和安慰。
2、告訴孩子這不是「你的錯」
3、有過被侵犯遭遇的人需要和過去做一個和解
將自己解放出來,和過去說再見吧,然後把關注點放在自己未來的人生,享受後面的生活。
專欄作家,心理學者:唐映紅
「童年遭受的挫折性經歷,對於個體成人後的心理及精神健康確實是一個彌足輕重的影響因素。」
每一起自殺事件都有太多因素交織,很難斷言什麼是貝寧頓棄世的真正因素。逝者已矣,後人之究竟,或緬懷,或教訓。
僅僅從已經披露的報導,很難判斷童年遭受性侵的經歷對他最終的自殺到底有多大關聯,甚至是否有關聯。不過,從泛泛的角度,童年遭受的挫折性經歷對於個體成人後的心理及精神健康確實是一個彌足輕重的影響因素。
從精神病學角度,導致個體罹患上精神疾病的因素中,童年的經歷,特別是遭遇性侵、虐待、遺棄等等經歷,是多種精神疾病的主要和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也不能反過來推斷,認為童年遭受侵犯和虐待的經歷就一定會損害個體的精神健康,導致精神疾病。
一般來說,童年遭遇的侵害事件能否以及多大程度上影響個體的成長,取決於至少兩個因素:
一、如何概念化這件事情。如果兒童遭遇侵害,並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的事情,那麼他可能只是習得而未必帶來其他心理損害。如果他意識到自己所遭遇到的是一件「恥辱」的事,那麼就很容易損害他的自我認知,如果再加以其他成年人的區別性對待,就很可能帶來損害性的心理精神後果。
二、他能獲得怎樣的支持。對於遭受侵害,特別是性侵害的兒童,父母以及其他重要監護人能給予她怎樣的支持也是影響事件對兒童成年後是否產生心理損害及精神疾病的重要影響因素。
所以,童年遭受性侵的經歷對貝寧頓到底有怎樣的影響,從他成年後沉溺酗酒、嗑藥的生活方式選擇來看,應該對他的人格和自尊產生了破壞性的負面影響。
青少年教育心理專家:心聆家塾
防止性侵害教育首先應從家庭理開展,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孩子進行教育:
一、防患未然,宣傳教育。越早越好,對於年齡較小的兒童,可以採用繪本、遊戲、講故事等方式讓孩子了解如何保護自己身體的隱私部位。
二、積極應對,尋求幫助。如果遇到有性侵行為時,要讓孩子勇敢果斷的拒絕,快速離開現場,第一時間告訴父母或所信任的成年人尋求幫助。
三、法律保護,心理幹預。如果遇到有性侵行為時,尋求正當的法律保護,及時報警並保留證據,將罪犯繩之以法,同時對孩子的隱私權、名譽權予以保護。侵害發生後,應儘早帶孩子到有資質的心理幹預機構進行心理幹預,為孩子提供專業的心理疏導與支持。
心理問題專家:心理醫生
「有過性虐待的創傷後,很難恢復成像沒有發生過一樣,我們所說的走出來,更像是一種帶著創傷生活,學會如何正確的接受和面對這個創傷。」
小時候遭受性虐待真的是很悲慘的一件事,本該是享受快樂童年的年紀,卻承受了如此大的創傷,這對孩子來說是難以處理和難以找人傾訴的痛苦。孩子在性虐待中遭受的恐懼,痛苦,不知所措,無助會一直影響他們的生活,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面臨對人的不信任,難以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等問題,嚴重的可能會造成對自己的攻擊和否定,甚至會出現像林肯公園主唱那樣自殺的行為。
有過性虐待的創傷後,很難恢復成像沒有發生過一樣,我們所說的走出來,更像是一種帶著創傷生活,學會如何正確的接受和面對這個創傷。當然做心理諮詢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通過與諮詢師的互動,來學會如何處理和面對創傷。
如果沒有去做心理諮詢的的話,有過性虐待創傷的人們,需要認識到以下三點:
第一點,遭遇這種情況不是他的錯,並不是因為他本人的原因才會遭受性虐待。不然的話難以處理這一創傷的人們,很容易把攻擊性指向自己,很容易通過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來攻擊自己。
第二點,需要認識到的是,這個創傷的恢復只有自己才能做到,自己的生活是由自己來書寫的,自身是有一定的主動性的,與其怨別人怨生活,還可以選擇自己去面對傷痛。
第三點,是需要家人和社會的支持,有一個良好的寬容的氛圍,給予受創傷者愛和支持是很重要的,尊重和愛他們,他們才會更有勇氣慢慢的走出來,更好的去生活下去!(心理諮詢師吳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