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節,是不同以往的一個春節。全國上下進入了一場與新型冠狀病毒抗擊的戰役。在這場戰「疫」中,人民群眾響應國家號召,待在家中,減少出門。為抗擊疫情,廣東省龍門縣宣傳文化、新聞戰線幹部職工創作了一系列抗疫作品,發動群眾齊心打贏這場無硝煙的戰役。
彰顯融媒創造力千篇報導點亮戰「疫」必勝信心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廣東省龍門縣融媒體中心強化策劃統籌,充分發揮媒體服務功能,通過多平臺多渠道多形式的立體傳播矩陣進行廣泛宣傳。疫情發生以來,龍門縣融媒體中心利用「龍門發布」微信公眾號及新浪微博號、「愛龍門」微信公眾號、抖音號及APP、電視臺、廣播臺、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等媒體矩陣,發布全縣疫情防控工作,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增強人民群眾自我防護意識,展現了全縣幹部群眾抗疫的鬥爭精神和必勝信念。
龍門推出的小視頻《無人機在龍門縣城上空喊話,原來是……》抖音播放量達10萬+,微信公眾號瀏覽量為2.8萬,並被羊城晚報、惠州發布、惠州廣電等媒體廣泛轉發;微電影《隔窗》和MV《不一樣的元宵》等作品運用專業拍攝技巧,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使中心影視類作品達到藝術新高度。《Wei,你巖唔巖》欄目用龍門本地話拍攝防疫知識情景劇,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科普防疫知識;《鐵哥家訪》欄目除了宣傳防疫知識外,還注重報導民生事件,推出的房東減租報導引發市民廣泛關注和熱議。
致敬抗疫英雄龍門6首原創歌曲走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之聲
抗疫期間,龍門社工、音樂人羅文光在病榻上仍燃燒創作激情,攜手龍門本地音樂團隊「時代音樂」創作了溫暖勵志的歌曲《相信明天》,希望通過音樂為疫情陰霾中的人們帶來希望和力量。這首歌發布後,在網絡上廣為傳播,引起廣泛點讚。
除此之外,龍門眾多音樂人也紛紛為戰疫宣傳助力,創作出了《最美逆行者》《白衣戰士》《白燕帶春回》《等你回來》等一系列膾炙人口、鼓舞人心的戰疫原創宣傳歌曲,以實際行動向全國抗疫戰線的「逆行者」致敬。據了解,這些作品在學習強國、新華網、中央廣播電視臺總臺、廣東廣播電視臺、惠州廣播電視臺等權威媒體以及「兩微一端」、抖音等熱門平臺廣泛傳播,累計點擊量超過1500萬人次。
多城頻亮龍門勇善龍門農產品馳援湖北視頻被新華社新華屏媒選用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龍門縣捐贈農產品馳援湖北物資車隊出發!」2月22日上午,龍門縣捐贈60多噸龍門特色農產品,支援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當天,龍門縣以捐贈活動為主線創作了短視頻,該視頻展示了龍門全縣上下有力出力、有錢捐錢、有物捐物,只求奉獻、不計回報的精神,詮釋著新時代的人間大愛,匯成共同抗疫的暖流。
別樣戰疫風景線鄉鎮廣場舞大媽變「防疫宣傳大使」
「鄉親們,請注意,出外一定戴口罩,回家常洗手,生熟食要分開,不吃野生動物……」疫情期間,龍門縣藍田瑤族鄉上東村的廣場舞大媽們,拖著音響沿路普及防控疫情知識,變身「防疫宣傳大使」,成為一道別樣的戰疫風景線。
發揮「小、快、活」宣傳特點黨員輕騎小分隊走村串巷為疫情防控再發力
為向群眾傳遞戰疫信心,營造全民共同防疫的良好氛圍。龍門縣各個鄉鎮志願者組成的志願者宣傳輕騎小分隊在鎮轄區內進行疫情防控宣傳。
志願者宣傳輕騎小分隊身穿志願者服、車載「小喇叭」、駕駛電動車從鎮政府出發,充分利用輕騎小分隊「小、快、活」的特點,在轄區深入群眾循環播放疫情防控知識、措施,吸引了群眾的關注,提高了民眾的防範意識,群眾紛紛對輕騎小分隊豎起大拇指。
發揮先鋒突擊隊作用民兵隊伍用行動構築「疫情防控牆」
疫情發生以來,龍江鎮民兵隊伍充分發揮人地兩熟的優勢和在搶險救災、應急處理中的先鋒突擊隊作用,在疫情防控一線當好宣傳員、協調員和戰鬥員,成為疫情防控中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突擊力量,構築起一道道堅實可靠的「疫情防控牆」。
「疫情期間請大家不要出門、不要聚會,在家過節就是對疫情防控的最大支持」,「出門在外一定要戴口罩,要對自己和大家負責。」連日來,民兵志願者深入各村(社區)發放宣傳資料,動員群眾主動參與疫情防控知識普及,引導群眾正確理解、積極配合、科學參與疫情防控。「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龍江鎮民兵隊伍在危難時刻舍小家為大家,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用扎紮實實的行動,盡顯本色和擔當。
為發動群眾齊心打贏無硝煙戰役,龍門縣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立體防控宣傳體系。統一制定了宣傳資料、發布疫情信息,每天在縣內主流媒體「龍門發布」、「愛龍門」微信公眾號以及「愛龍門」APP等平臺推送最新疫情信息。通過創新宣傳方式方法,實現輿論宣傳全方位、全覆蓋、無死角,有效增強群眾對疫情防控的信心和防病能力,做到群防群控。與此同時,龍門縣還深挖典型宣傳人物,策劃了《鄉村守護人》《母子共同抗疫》《戰役伉儷》等防疫一線突出先進代表宣傳,凝聚起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鄒奮)
稿件來源:龍門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