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華語樂壇最輝煌的2000到2010年時段,除了湧現出周董等一眾傑出的流行歌手以外,其實在網絡平臺還催生了不少音樂巨頭的,例如早期的QQ音樂三巨頭,徐良,汪蘇瀧還有許嵩,他們三位可以說是大部分90後的青春記憶了,在QQ音樂這個平臺上的影響力絲毫不比一線巨星弱。
當然除了這三位大神以外,其實在這段華語樂壇最為繁榮的時期,還湧現過不少實力派歌手,他們大多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憑藉一首爆紅歌曲一戰成名,2005年霸佔網絡的《老鼠愛大米》,楊臣綱作為這首歌的創作者也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不僅下載量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還順利登上了央視春晚。
除了楊臣綱以外,還有演唱《兩隻蝴蝶》的龐龍,創作《丁香花》的丁磊都是同一時期人氣指數比較高的。不過他們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顏值並不是很高。
不過在2007年有一首叫《老人與海》的歌曲在網絡上爆紅,歌手海鳴威本人是原唱也是原創。雖然海鳴威的顏值也並沒有高到可以演偶像劇,但是在歌手圈子,他絕對稱得上高顏值了。
其實當年不少喜歡海鳴威的歌迷都對他抱有很高的期望,畢竟他沒有什麼深厚的音樂背景卻也可以寫出如此動聽的流行歌曲,而且背後還籤約了知名的經紀公司英皇娛樂。那麼他為何只火了一段時間就銷聲匿跡了呢?
金星或許早有預言?
1982年出生的海鳴威原名叫曹廣海,十幾歲的時候就因為自身的表演和舞蹈天賦被星探挖掘,先後在香港和深圳等地進行演出,2005年因為參與了張學友歌劇《雪狼湖》的演出備受矚目,2006年海鳴威更是通過央視舉辦的《夢想中國》獲得了亞軍,比賽後順利籤約了英皇,也就是謝霆鋒的師弟,2007年便推出了爆紅全國的單曲《老人與海》,他也是在那一年徹底走紅的。
因為當年的這首歌真的是火得一塌糊塌,堪稱年度流行單曲,不過在那之後就再也沒有爆紅的歌曲了,2011年,海鳴威參加了《舞林大會》,當年作為歌手參加比賽的他,並沒有獲得太高的關注度,反而是跟評委金星的一場對話成為網友茶餘飯後的談資。
金星當時的意思很簡單,因為海鳴威這個名字跟美國知名作家海明威太相近了,這個名字會把他壓垮的,今後的演藝事業會很累。不過當時的海鳴威則表示自己已經是明星了,名字沒有那麼重要,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當年的金星是否有預言能力,但如今的海鳴威確實被他說中了,不僅這些年自己發行的歌曲反響一般,演藝事業也是急轉直下,除了商演走穴以外,印象中他出現在公眾視野的還是在他師哥謝霆鋒的美食節目《鋒味》中扮演的服務員,除了節目特地列印出海鳴威這個名字以外,毫無存在感。
藝名對於藝人真的那麼重要麼?其實在娛樂圈中有很多知名藝人是改過藝名的,功夫巨星李小龍原名李振藩,哥哥張國榮的原名叫張發宗,天王劉德華上學時曾用過劉福榮這個名字,內地知名藝人就更多了汪涵的原名叫汪建剛,王寶強原名叫王永強,白百合原名叫白雪,劉亦菲原名劉茜美子,吳亦凡原名李嘉恆,張天愛原名張嬌。
如此多的藝人之前都有改名字的歷史,足以證明不管是藝人的姓名還是重新改一個藝名,對一個藝人的發展還是起到不小的影響的,洋氣,好聽,少見且有內涵的藝人,粉絲很容易就記住了。
現在回到海鳴威身上,其實他登上《舞林大會》之前已經憑藉《老人與海》這首歌成名了,而且粉絲也記住了他的名字,一個歌手想要一首成名曲談何容易,有些歌手很可能終其一生都未必有這樣的運氣,當被金星教育要改名的時候,他內心多少都會產生牴觸情緒,哪怕他聽金星的話改了,就等於徹底否定了之前的累積的人氣和作品,他真的有自信再重新火一遍嗎?風險是不是太大了點。
其實海鳴威憑藉這首《老人與海》走紅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運氣成分,因為他本身就不是學音樂出身的,寫這首歌的時候他已經二十多歲了,通過他後期發行的歌曲表現平平就可見一斑。
走歌手這條道路,想要持續保持人氣,作品是首要因素,要麼自己有足夠的才華持續創作爆紅的作品,要麼強大的經紀公司持續砸錢捧,應該沒有更好的路可以走了。海鳴威他自己說的沒錯,藝人最終還是要靠實力吃飯的,藝名只是錦上添花罷了。
你們對海鳴威還有印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