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設計之旅(ID:designtrip)
本文已獲得授權
由安藤忠雄負責改造設計、原定於今年9月份對外開放、開雲集團創始人弗朗索瓦·皮諾François Pinault的第三座私人藝術博物館Bourse de Commerce,將於2021年1月23日向公眾開放。
△ 該項目進度時間表
在此之前,弗朗索瓦·皮諾已經擁有兩座私人博物館,位於威尼斯格拉西宮(Palazzo Grassi)以及海關大樓(Punta DellaDogana),都是由安藤忠雄負責改造設計。可見François Pinault對安藤忠雄特別信任有加。
△ 表弗朗索瓦·皮諾與安藤忠雄
弗朗索瓦·皮諾François Pinault在尋找建築師時曾說道:「即將開展的項目是具有一定挑戰性,對此我認為安藤忠雄是我的不二之選,安藤先生是當今為數不多的建築師能把藝術的獨創性與事物的嚴謹性巧妙結合到建築,使其與自身、與過去,與現在形成一個引人深思觸動的對話。」
△ 該博物館位於羅浮宮和蓬皮杜藝術中心之間
巴黎證券交易所大樓le Bours,始建於1767年,一開始是一個玉米交易市場,至今已經擁有250餘年的歷史。1800年代中期,曾經作為巴黎證券交易市場。二戰後建築被收歸國有,並於1975年列入國家歷史建築遺產名錄。
△1887年的巴黎證券交易所大樓
François Pinault花費1600歐元(約合1.3億人民幣),租下這座歷史建築,從巴黎市政府處得到未來50年的使用權。他計劃將其作為自家5000多件、價值超過12億歐元的當代藝術藏品的展示藝廊。
其中包括:當代波普藝術家Jeff Koons、女攝影師及藝術家Cindy Sherman、英國藝術家及特納獎得主Damien Hearst等的作品。據悉,這將可能成為世界上收藏當代藝術品最多的美術館之一。
△ 建築施工場景
安藤忠雄本次的工作是,為這個建於18世紀的巴黎證券交易所設計了改造方案,並將其打造為全新的當代美術館。改造方案在原建築的圓形穹頂之下置入了一個圓筒形的混凝土結構,作為美術館的展覽空間。
△ designtrip依視頻截取而來
安藤忠雄表示:「該證券交易所秉承著傳統建築的對稱性原則,位於其中心的圓形大廳充分體現著這一點。為了保持其對稱結構,我們在圓形大廳內插入了直徑為三十米,高度為九米的混凝土圓筒結構。」
△ 剖析圖
△ 安藤忠雄手繪圖
美術館佔地約6800平方米,建築整體包含三層的畫廊空間,一個開放的玻璃穹頂以及地面中央的大廳。
安藤忠雄所負責的是重新設計內部空間,標誌性的圓形大廳可容納284個座位,巨大的圓廳形成封閉的聲道環繞,是演講、會議和音樂會的理想場所。
高聳透明的玻璃穹頂所帶來的是西方自我救贖的宗教神聖之光,而清水混凝土打造的大圓柱代表著東方萬物皆空的神聖,兩者形成一個雙重的精神世界。
可以說建築本身就是帶著一種實現性的藝術與視覺去探索建築,單單取悅眼睛的藝術是不夠的,只有觸及到靈魂的藝術才能給人們帶來深思的可能性。
室內的美第奇時代的柱子、雙螺旋樓梯、圓形大廳等元素被保留了下來,強調著過去輝煌而帶點濃厚歷史色彩的新古典藝術,以及時代的印記。
這個圓形大廳採用9米高的牆的形式,直徑30米,沐浴在變幻的光線中,無聲地見證著永恆的交流,圓柱裡面連接著牆內與牆外兩個世界,一條樓梯通道環繞著圓柱的外立面蜿蜒而上,引導著遊客一步步從不斷上升的階級去感受建築的變化與宏偉。
安藤忠雄希望他創造的建築讓參觀者的心靈得以放鬆,並能與自然、光、水和風產生更好的聯繫。
當我們把建築剝離到它的本質時,人們和自然可以真正的融為一體,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在真正的生活著。一個設計良好的建築能夠成為心靈的休憩所與冥想室。」
混凝土結構打造的二樓與三樓是兩層流通的藝術展示廊道,安藤忠雄的極簡主義嵌入華麗的歷史外殼中,當在三樓參觀結束時,窗外展現的是令人驚嘆的城市全景,仿佛又回到了現在,創造一個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建築。
從老式證券交易所到現代美術館的「變身」,需要設計兩個方面:對建築進行保護性修復,並加入適應現代用途的設施。
負責壁畫修復工作的歷史學家Guillaume Picon援引道:1889年11月21日的《Le Temps》報紙上刊登的關於巴黎證券交易所開幕的報導中,稱讚到「這一裝飾完美展現了當時的商業全景」。
而對於設計之旅而言,Bourse de Commerce美術館的出現,以後去巴黎又多了一個絕好去處!----其開放時間剛剛與科隆家具展、巴黎&O軟裝展的時間吻合。希望風雨過後,我們如約而至!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