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小夥伴都聽過「兔子喝水就會斷腸而亡」、「兔子不能碰水」等等這些關於兔子習性的說法。但是,印象中,野兔在野生環境下生存,它們並沒有說的那麼嬌貴。那麼,關於兔子的這些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兔子不能碰水?
所謂的兔子不能碰水,意思是不能給兔子洗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寵物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而且寵物的種類也由單純的貓、狗,便的複雜多樣。比如蜥蜴、蛇、鼠類等等,當然毛絨絨且吃素的兔子自然也成為了人類寵物大家庭的一員。
但兔子雖然好看,在飼養時也有許多的禁忌,而「不能碰水」就是其中一項。但是,這裡的不能碰水並不是指所有的兔子都不能碰水。
由於兔子也是野兔馴化而來的,它的多種習性與野兔無異,而野兔是不洗澡的,這也就造成了家兔也不怎麼喜歡洗澡。不喜歡歸不喜歡,成年的兔子還是可以洗澡的,不過由於兔子身上被長且厚的毛髮覆蓋,這樣有利於保持體溫,所以即使給成年的兔子洗澡也需要快速地幫它吹乾,以免它著涼生病。
而幼年的兔子確實是不能碰水的,尤其是在兔子半歲以前。小兔子生性膽小,對水有著本能的恐懼,所以在洗澡時它可能會掙扎,而較弱的小身體容易被弄傷,這是其一。其二,小兔子由於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身體的抵抗力比較的低,所以,如果洗澡容易使它著涼,從而影響它的健康。
這就是兔子不能碰水的由來,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兔子都不能碰水,它們只是由於習性和抵抗力的緣故對水有本能的恐懼而已。
兔子不能喝水?
許多人說:兔子喝水會斷腸而亡。這有點「七步斷腸散」的意味。對於所有的生物來說,水是生命的源泉,而兔子也是一樣的,它的新陳代謝也需要水。那麼,為什麼有人這麼說呢?
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小夥伴都知道,冬天去田野裡的水池邊,一場雪過後,一定能在水池邊發現兔子的腳印,這就是野兔喝水留下的蹤跡。也就是說野兔是需要喝水的,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是如此。
為了搞清楚家兔與野兔習性的區別,筆者還專門拜訪了一位養殖家兔的叔叔。帶著這個問題,我諮詢了一下叔叔,叔叔對這個說法嗤之以鼻,他說:兔子的生長離不開水,在飼養的環境下,一隻半年左右的兔子每天就能喝掉1公斤左右的水。
因此,無論是家兔還是野兔,每天都是需要喝水的。那麼,為什麼會有兔子喝水斷腸的說法呢?
其實,這個說法是許多養過兔子的小夥伴總結出來的,許多小夥伴發現,給兔子喝完水後就會拉稀,最終兔子會因為拉稀脫水而死。故而就有了這個說法。
關於這個問題的原因,筆者也諮詢了一下養殖兔子的叔叔,他說:兔子喝水後拉稀有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喝的水不乾淨。雖然野兔對水質沒有太大的要求,但是家兔對水質的要求還是很高的,一旦喝了不乾淨的水,就可能導致兔子拉稀。
第二,食物。兔子喜歡吃蔬菜,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但是,如果蔬菜不乾淨或者有藥物殘留,這些蔬菜被兔子吃進去後,會在兔子的盲腸中停留很長時間來消化,這樣就會導致拉稀,而喝水只是一種假象,實際上並不是喝水導致的它的腹瀉。
總結
不管是「兔子不能碰水」還是「兔子喝水就會斷腸而亡」都是謠言。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小於半年的小兔子儘量不要給它洗澡,其次,在餵養兔子時,食物和水的安全也需要注意。不得不說,被人類馴化後,兔子變得「嬌貴」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