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後,終於找到無名烈士的名字!
■沈曄 齊永輝 王浩權 李懷坤
前不久,東部戰區陸軍某海防旅舉行莊嚴而特殊的立碑儀式,經該旅官兵多方尋找,一名60多年來無人知曉的烈士有了名字。
墓碑坐落於東臺山島,原是座無名烈士墓。東臺山島是東海深處的一座小島,與西臺山島隔水相望,面積不足2平方公裡,為福建省內距離大陸最遠、公海最近的駐防島嶼。
海防戰士打掃無名烈士墓地。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勳永垂不朽。」烈士無名,偏居海島,但人民從沒有忘記。往返漁民常來瞻仰,時不時會燒些紙錢、饗些酒水。駐守在西臺山島的東部戰區陸軍某海防旅海防一連官兵,也會在每年清明節,乘船來到一水之隔的東臺山島,祭奠這個無名烈士。
去年6月,該旅政委和官兵一起上島祭奠無名烈士。墓碑上「無名烈士之墓」幾個字,深深刺痛官兵的心。「讓無名烈士有名,讓英雄故事傳頌。」旅領導隨即安排時任一連指導員閆蒙蒙開展烈士尋訪工作。
官兵開展尋訪烈士工作,這是向百姓了解情況。
根據資料顯示,原東臺山島駐軍於1976年撤防,島上老百姓也逐步搬離。時至今日,許多信息早已丟失,想要找到幾十年前犧牲的一名烈士,一時之間根本無從查起。
閆蒙蒙帶人尋訪島上百姓,又聯繫了許多以前上過島的老兵,只是幾個月過去,事情並沒有什麼進展。「烈士犧牲的時間已經過去了這麼久,應該沒這麼容易找到,但一定不能放棄。」一籌莫展之時,他暗暗給自己打氣。
多方打聽許久,閆蒙蒙終於在一次偶然機會,聯繫到了一位在東臺山島服過役的老兵鄭宗輝。
鄭宗輝提供的消息,讓眾人精神為之一振:「當年在島上當兵時,班長曾給我講過無名烈士的故事,記得烈士叫邱貴生,應該是福鼎人。」閆蒙蒙立即帶人乘船下島,趕往老兵所說的福鼎市。
「我的哥哥就是在烈士犧牲的那次颱風中由海軍接生的,所以起名叫海兵!」在下島途中,閆蒙蒙和一位船員聊天,又收集到重要信息。經過詢問得知,這位船員哥哥的生日是公曆1958年9月4日,這會不會就是烈士的犧牲時間?
烈士親屬向軍地領導展示革命烈士證明書。
「1958年9月4日,強颱風『葛瑞斯』從福建沙埕登陸。」之後查到的颱風相關資料,印證了那位船員提供的線索:蘭桂森,男,福鼎市管陽鎮乾頭村人,1958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為原3649部隊230支隊32分隊戰士,同年9月在沙埕鎮臺山島抗擊颱風中不幸殉難犧牲。
「1958年9月」
「颱風」
「臺山島」,
時間、事件、地點幾條重要信息高度吻合,同時「貴生」「貴森」發音也十分相似,這會不會就是當年的那位烈士?事情一下子有了巨大的進展。
《閩東烈士名錄》記載的蘭桂森的事跡。
不久,閆蒙蒙又帶人來到福鼎市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翻開《閩東烈士名錄》,烈士蘭桂森的名字赫然在列:蘭桂森,福建省福鼎市管陽鎮乾頭村人,1958年3月入伍,同年9月,在臺山島因抗擊颱風不幸殉難犧牲……
被歲月塵封的木質烈屬光榮牌匾。
幾番打聽,一行人來到了烈士蘭桂森家裡。信息反覆對比核實,終於確定了:東臺山島上的無名烈士就是蘭桂森!
然而,讓人悲傷的是,烈士的父母及兄弟四人均已過世,目前家中同輩僅有弟媳一人。
官兵和家屬了解情況,這是烈士蘭桂森的弟媳雷菊香老人。
經過了解,大家還原了烈士犧牲前後過程。1958年3月,21歲的蘭桂森響應國家號召,參軍入伍,來到偏遠的東臺山島,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晴天無雲八級風,坐船上島膽吐空。」臺山島遠離大陸,島上自然環境十分惡劣,但這嚇不倒一腔熱血的蘭桂森,紮根祖國海防線的信念從未動搖。
1958年9月4日,颱風「葛瑞斯」登陸福建沿海,蘭桂森迅速與戰友展開抗擊颱風工作。但在蘭桂森返回排房轉移重機槍時,屋內房梁突然倒塌,正砸在蘭桂森的身上……
蘭桂森犧牲後,因為家庭路途遙遠,受到當時交通和家庭條件等多方限制,蘭桂森的家人多次想上島祭奠,均無法成行。幾十年來,這個事成了一家人心中的痛。
「當年,家人收到桂森犧牲消息,一家人悲痛不已,老母親更是哭的肝腸寸斷。」在烈士家中,烈士弟媳雷菊香老人回憶往事頻頻拭淚:「多年之後,蘭桂森父母先後離世,走之前都反覆囑託一定要去桂森安葬的地方看看。」
「真是多虧了你們,才讓我們能夠兌現老人遺言!」閆蒙蒙一行到來,他們才終於得知蘭桂森的墓地具體所在地。一家人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蘭桂森的侄子蘭進田,更是緊緊握著閆蒙蒙的手不放。
家屬登上烈士安眠的海島。
此時,距離蘭桂森犧牲已經過去了將近62年。英雄魂歸有處,清明節前,連隊重新請人製作墓碑、修繕周邊。墓碑莊嚴,黑底鏡面,居中靠上是紅色五星,下面一列金色大字非常醒目「蘭桂森烈士之墓」。
蘭桂森烈士之墓。
蘭桂森烈士之墓。
蘭桂森烈士親屬來到烈士墓前。
官兵為烈士墓地敬獻花圈。
軍地攜手尋英名,億萬軍民贊英烈。尋訪過程中,部隊官兵、地方政府、退役老兵、萍水相逢的群眾,都表現出一種超乎尋常的激動和熱情,竭盡所能提供幫助,參與搜尋。
經軍內外十多家媒體刊發後,在軍地引發強烈反響,全網閱讀量達到2.5億人次、點讚及留言20餘萬條,登上了微博熱搜,掀起了尊崇英雄、緬懷英雄的熱潮。
官兵在烈士墓前集體默哀。
「尋找烈士名字,就是尋找我們心中的精神豐碑。」該旅政委李保衛說,「我們莊嚴舉行蘭桂森烈士立碑祭掃儀式,就是要深切緬懷烈士,學習他們為祖國海防事業獻出寶貴生命的捨身壯舉和英雄事跡。」連日來,該旅還將學習蘭桂森烈士事跡煥發出的熱情和動力,轉化為備戰打仗、訓練執勤的實際行動。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沈曄 齊永輝 王浩權 李懷坤
責任編輯:孫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