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女子都戴旗頭?假的!你這是被古裝劇給忽悠了!

2020-12-16 史於竹下

看電視劇學歷史,可能沒有比這更傻的行為了。電視劇本來就是現代人編的,於歷史而言就是胡說八道。主角怎麼強大怎麼來,情節怎麼離奇怎麼演。當然,演義總比正史好看,也怨不得編劇大刀闊斧地編故事。但是有人說,近期的清宮戲製作那麼大,服裝布景這些又找了很多清代的文史學家做顧問,看電視劇了解古代的服裝總沒錯吧?那也要分什麼電視劇。

不得不說近期的清宮戲《延禧攻略》算得上好學生,對清朝的服飾和配飾的使用佩戴真的研究過。比如一耳三鉗,確實是滿族婦女的著裝習慣。但是前些年大火的《甄嬛傳》就要點名了。大家對比《甄嬛傳》和《延禧攻略》可以發現,裡面女子著裝最明顯的區別,就是腦袋上的東西不一樣。相比之下,《甄嬛傳》裡女子頭上繁花似錦,而《延禧攻略》的女子頭上就略顯寒酸,肅靜多了。哪個是對的呢?我們先來看看清代滿族女性髮型的發展變化吧。

滿族是馬背上的民族,女子亦如是。與漢族女子不同,滿族的女子大多會騎射,所以她們的頭髮也趨向於簡潔便利,不會梳漢族女子那些繁複的髮髻。什麼飛天髻靈蛇髻的,一上馬跑上兩圈,都給你晃散了。入關前,滿族女子多半是把頭髮編成辮子盤起來就完了。未婚女性一般梳雙髻,左右兩邊各梳一個辮子,編起來盤好。而已婚婦女就是單髻,將頭髮束與頭頂,編成一個大粗辮,盤起來。這樣又方便又簡單,晚上還可以枕辮而眠。

入關後,滿族女子的髮飾也受到了漢族的影響,得到了極大地豐富。其中主要的幾種髮式有「軟翅頭」、「兩把頭」、「一字頭」、「架子頭」、「大拉翅 」、「燕尾」、「高粱頭」等等,其間名稱不同,形式稍異。

比如二把頭,我們在《延禧攻略》裡可以看到,魏瓔珞梳的那個電話聽筒一樣的髮型,就是二把頭。這種髮型先把頭髮全部束成馬尾辮,然後用一隻長得扁的髮簪作為基座,把頭髮均勻的分為兩縷,繞著基座左右纏繞。這兩縷頭髮纏繞到頭上變成橫向的髮髻以後,再用另一根簪子橫著插進去固定。腦袋後面剩餘的頭髮,就梳成燕尾形狀的扁髮髻,緊貼著脖子,簡潔美觀。

這時候的二把頭,都是真發梳成的。在清朝初期,二把頭還多半是輸在腦後,整體上也比較小而且很扁,要方便躺臥。隨著時間的推移,二把頭梳的位置越來越往上,逐漸向頭頂移動。而且這時候的二把頭,位置高了,不再受躺臥的限制,也為了美觀好看,二把頭越來越大,上面的裝飾也越來越華麗了。

大家可以看出,這個二把頭,就是我們在電視劇裡常見的「旗頭」的雛形。旗頭,是在晚清時期才出現的。嚴格來說,是慈禧太后發明的一種把二把頭加大加高的髮型。又稱為大拉翅。這時候的旗頭,開始在盤發的時候用假髮了,旗頭也越來越大。等發展到上面又戴流蘇又戴花的時候,清朝基本上已經亡了。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旗頭再大再華麗,那也是常服搭配的。清朝的典禮,后妃是要戴朝冠的,而喜慶的節日可以簡約一點,但是也要戴鈿子。看《甄嬛傳》,熹妃娘娘在宮裡日常戴鈿子,跟皇帝行冊封禮卻戴旗頭,真是很好笑了。

相關焦點

  • 用假存單忽悠母親 「聰明」女子落法網
    為了弄點錢花花,濱海一女子竟然忽悠自己的母親,把錢騙來後弄了張假銀行存單給母親,結果把自己忽悠進法網。「我這存摺明明是女兒幫我把錢存進你們銀行的,怎麼可能是假的呢,你們是不是搞錯了。」「大媽,您這張存摺確實是假的,我們銀行根本沒有這樣的存摺。」儘管銀行工作人員耐心解釋,大媽就是不信,非要兌現存摺上的2萬元。銀行工作人員只好報警。濱海縣公安局八巨派出所民警接警後,迅速趕到現場,了解詳情後展開調查,最後疑點落在了大媽的女兒身上。面對民警的詢問,大媽的女兒說出了實情。
  • 你肯定想不到,她們都是清朝皇室的後人!
    那麼相對來說,離我們最近的清朝,所留下來的公主、格格都到哪裡去了呢。 與其他朝代不同,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被推翻的時候,正值民主、和平的思想在國內流傳,因此在清朝被推翻後,清朝的皇室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 清朝的「公主」和「格格」,身份差別到底多大?別被古裝劇誤導了
    《還珠格格》是我這麼多年來重溫次數最多的古裝劇,沒有之一。其實現在對瓊瑤風並不感冒,就以前愛看,只是這劇在電視上播放的次數實在多了點,尋思著沒什麼好看的新劇,刷刷老劇也行吧,於是,就看了一遍又一遍。我猜,很多人應該都有類似情況吧。
  • 清朝「選秀」幾乎囊括八旗所有的適齡女子,為什麼照片中那麼醜?
    但是我們在看清朝時期一些皇后乃至皇妃的老照片時,卻讓人大失所望,照片中的女人大多數都是其貌不揚,有的甚至可以用醜這個字來形容,讓人造成了強烈的反差感。這時不禁產生一個疑問,清朝時期的選秀女幾乎能囊括八旗中所有的適齡女子,為什麼選出來不是美若天仙,反而相貌普通呢?
  • 清朝時期皇室血統的純正性很容易被破壞?你想多了,根本沒機會
    在許多流行的宮廷戲劇中,尤其是關於清廷的古裝劇,很多都是在炫耀皇帝的殘酷。還有像大玉兒這樣的人,為了讓她們的孩子繼承王位,甚至最終擁有他們的孩子,他們必須與大臣們交朋友。然而,小編今天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這是不可能發生的。
  • 全是牙印,黑不溜秋,別再被古裝劇給忽悠了
    如果你這麼想的話,可能就要有些失望了,都是牙印,黑不溜秋,掉地上你可能都發現不了,這恐怕才是過去大部分銀子的真正模樣,別再被古裝劇給忽悠了。 不過到了真正使用銀子的高峰期,反而是在明清期間,這又是為什麼呢?主要還是因為全球化發展,西方殖民者在美洲等地開採大量銀礦,而明代後期隆慶開海,大量的銀元隨著巨大的貿易順差流入內地,這才讓尋常百姓的身邊,也能夠出現一點碎銀子了。
  • 她是清朝皇室後裔,拒絕出演任何清宮戲,卻為劉德華破例演一次格格
    這句話的意義是說,有些人固然識破了紅塵脫離了紅塵間,不過卻子息雙全。這句話非常好的印證了清朝王權的消滅,不過關於清朝期間的王公貴族子息們仍然生存於今。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在《清室寵遇前提》中,靜芬作為清朝的王公貴族代表和袁世凱籤定了這份條大概。在非常大水平上護衛了清朝消滅以後全部王公貴族的子息們能夠或許拿到一筆豐盛的保證金,能夠或許在接下來的生存中衣食無憂。1924年,馮玉祥將全部的誅討工具瞄準了清朝遺留的王公貴族子息們,並且策動了武裝彈壓的作戰目標。
  • 她是清朝最後一位格格,活到了2014年,去世前說出皇室醜聞
    清政府滅亡之後,皇室成員並沒有徹底消失,她們繼續生活在大眾的視線之中,尤其是清朝的最後一位格格,甚至還活到了2014年。她在離世之前含淚說出了一個皇室的醜聞,這個女子名叫愛新覺羅顯琦,她年輕的時候清朝已經徹底滅亡了,按照原則來說,她們早就失去了所謂的貴族身份,可是愛新覺羅家族卻沒有徹底放棄皇族的榮耀。
  • 清朝皇室為保血統純正,不娶漢族女子,為何康熙卻有個漢族妃子?
    清朝皇室為保血統純正,不娶漢族女子,為何康熙卻有個漢族妃子?大清是外族人入侵建立的朝廷,稱為滿。他們以自己的人為重,看不上漢人,也不會太重用他們。朝廷上是這樣,自然民間也跟著施行。所以就有了滿族人不跟我們聯姻說法,皇帝的後宮也是如此。
  • 服飾見歷史:從先秦到清朝的女子服飾看女子地位的轉變
    此時的女子喜好打扮,從襟式的多種多樣就可以看出,此時的服飾不是拘泥於一種。宮廷傳出的「半臂」風靡一時。而因其領口嚴懲,身著服飾裸露上胸。唐朝崇尚豐腴,而與當時審美相稱的服飾也同樣適合各種身材。寬大的袖口,飄逸的外衫都是唐代大氣、恢弘文化特徵的體現。這是服裝的顏色也逐漸由暖色系向各種顏色發展。 在服裝的歷史上,兩宋時期可以算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 清朝滅亡以後,皇室成員有14萬之多,他們最後是如何生活的?
    清朝滅亡以後,皇室成員有14萬之多,他們最後是如何生活的?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朝代,也是最後一個有皇帝統治的朝代,與他前期的繁榮鼎盛相比,清朝末期可以說是百受摧殘,一直被外族侵略蹂躪,在落寞中被推翻,他結束的標誌是溥儀退位,從此清朝徹底滅亡,以前的皇帝統治也是不復存在。
  • 清朝皇室坤寧宮薩滿祭祀,乾隆皇帝抱怨這肉臊氣不好吃
    清朝這個薩滿祭祀,皇帝會帶領大臣先向供奉在坤寧宮西大炕上的神龕行一叩首禮,之後再分吃胙肉。神龕中供奉的是誰呢?如來佛祖、觀音菩薩和關公。是的,你沒看錯,就是紅臉關二爺。我猜測,可能是因為關二爺被尊為武聖,所以在擅於騎射的遊牧民族眼中,就變成了和如來還有觀音平起平坐的仙佛。至於,具體細節如何,早已湮沒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了。
  • 清朝妃子脖子上戴的白圍脖有何用處?不是為了保暖,是為方便皇帝
    中國有著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時期,雖然我們也學習過歷史這個學科,但是對於我國古代的歷史都沒有太過詳細的認識,也只是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罷了。相信大多數人對於中國的古代也是非常好奇的,如今很多小夥伴都比較喜歡追古裝劇,通過這些古裝劇,對中國古代的歷史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 古代皇室和親為何都是公主遠嫁,而不是娶外族公主?原因很致命
    退一萬步而言,就算以後外孫不認外公了,那這場交易也是非常划算的,畢竟一個小女子能換幾十年的和平,何樂而不為。和親這件事,蠻夷首領是樂意的,兵不血刃就能獲得女人和財富何樂而不為?最無情是帝王家,在他們這些皇室家族裡面,壓根是沒有親情一說的,有的只是利益的驅使和國家大事。和親這件事的初衷並不是只能把公主嫁到異邦,而是也可娶異邦公主為妻的,那麼為何這些皇帝們最終都選擇把自己女兒嫁出去,而不是娶異邦公主呢?原因很致命。
  • 現在的古裝劇女子顏值有多低?看看以前的丫鬟,你就完全明白了
    古裝劇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歡看的,女演員們穿著古裝的時候非常好看,展現出和現代劇完全不同的風採,不過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的美女基本上都是很相似的,都是那種小尖臉和高鼻梁,因此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的古裝劇女子顏值到底有多低?看看以前的丫鬟,你就完全明白了。
  • 蘇麻喇姑只是個普通丫環,為何卻能受到清朝皇室的極度敬重?
    她經歷了四個王朝,致力於為清朝服務,與清朝有著不解之緣。儘管她不是有名的貴族,但整個清朝都將她視為至親。後來,晚年過世,整個王室都為之感到悲傷,她就是蘇麻喇姑, 康熙甚至稱她為自己的額娘。蘇麻喇姑為什麼能在宮廷裡擁有如此最貴的榮耀呢,我們就來從頭捋一下。蘇麻喇姑原名蘇茉兒,後來被科爾泌選中,此後成為孝莊皇后的陪嫁侍女。
  • 明朝打了幾百年都打不過的蒙古,為何被清朝輕而易舉拿下?
    這段屈辱的歷史我們不願意提起,但是我們更不能忘記。但是你知道嗎?清朝初期我國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國,實力仍然可以傲世天下。就好比明朝打了一個朝代沒能拿下的蒙古就被清朝輕而易舉擊敗了,那麼你知道這是為何嗎?政治聯姻很多人可能看過清朝的宮廷劇,那麼應該知道清朝的一些妃嬪裡經常有蒙古女子的身影。沒錯,在清朝有一個很出名的政治手段,聯姻。之所以清朝皇帝娶蒙古女人,而蒙古大汗娶皇室兒女原因其實再簡單不過,目的就是拉攏對方。
  • 關曉彤古裝劇《我就是這般女子》,即將播出
    現在古裝劇也越來越多了,除了劇情和演技外,其實演員的造型也很重要,也是網友們關注的一點。很多女演員顏值很高,就如非常養眼的關曉彤,無論是從妝容還是衣服造型,都把她體現得淋漓盡致,美美的她得到一系好評。關曉彤童星的她,從小就開始鍛鍊自己的演技,至今也有很多作品都能得到大家認可,大家也覺得她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女演員,當年她還小,都是和老戲精一起搭檔合作拍戲,還得到「國民閨女」的稱號。慢慢的她也開始自己獨當一面了,女主角的作品越來越多,經過自己的努力,她的熱度非常高並得到大家的認可。
  • 怪不得說清朝後宮是科爾沁女人的天下,她們穩坐後宮、獨霸雨露!
    作為一純純的蒙古族,我也十分疑問,由於沒家譜,我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不是黃金家族的後代,但是這不影響我寫家鄉科爾沁。科爾沁草原,最出名的莫過於嫁入清朝皇室的女人們,其中博爾濟吉特氏最多。非常有趣的是,從努爾哈赤、皇太極,到順治和康熙,後宮中的蒙古女子主要來自蒙古科爾沁部,先後有四後、十三妃出自蒙古科爾沁等部,所以說,在滿蒙聯姻中,最密切的就是清朝皇室和科爾沁部的結合,科爾沁部也是清朝最為重視和厚待的蒙古部落之一。
  • 清朝滅亡後,14萬皇室貴族去了哪?此人堅持留長辮,自稱八阿哥
    說起清朝的「八阿哥」,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與雍正爭儲的康熙第八子愛新覺羅·胤禩。 眾所周知,清朝於1912年宣告滅亡後,昔日的皇室貴族就失去了往日的地位,為了免遭橫禍,皇室貴族紛紛改名換姓。像「愛新覺羅」的後人就大多以「金」為漢姓,比如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愛新覺羅·溥任就取了個漢名叫金友之,他本人也更喜歡大家叫他「金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