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戲——《霸王別姬》觀後有感

2021-01-10 李旺澤

最近閒暇在網上看了電影《霸王別姬》,看後許久不能平靜,夜深回味良久,寫下自己感受以慰思緒。

這是程蝶衣和段小樓的故事,這是真虞姬和假霸王的故事,這是戲曲與社會相衝突的故事。這是一個悲劇,每一個人的悲劇。

袁四爺、關師傅、程蝶衣、段小樓,他們都是戲痴,在那個時代,有多少自由可供他們揮霍,他們是社會的逆行者。最終有人選擇調轉方向順從社會的旨意,有人固執前行。最終,竟無一以喜結局。

關於袁世卿。電影中說他是「梨園行的霸王」,我想,他是個真正懂戲愛戲的人,即使他是落後的封建地主階級的代表,但他終生對戲曲,對中國古典文學的不懈追求使其人格魅力得到彰顯。再者,有人說,他愛程蝶衣,在我看來,他愛的大概是虞姬吧,只因程蝶衣對虞姬這一形象作了最動人的詮釋,他才會對程蝶衣有種執念。袁世卿是個固執的人,或者說他有過于堅定的信念。法庭上,他反駁法官所陳述的《牡丹亭》是淫詞豔曲的觀點,他笑他們低俗,他氣他們膚淺,慷慨陳詞,令人震撼。戲曲是他至死也不曾忘記的摯愛。

關於關師傅。自古「嚴師出高徒」,是他的嚴厲苛刻將小石頭和小豆子打磨成了熠熠閃光的段小樓和程蝶衣。電影的前半部分中關師傅對徒弟的懲罰近乎殘忍,我為那群十幾歲的孩子感到痛心。在看完全片後我發現這其實是個愛徒弟的好師傅,他本質不壞,手段再過分也掩蓋不了他愛徒弟愛京戲的心。他甘負罵名,只為讓學生能將京戲完美地演繹,我想他對京戲的熱愛是滲透到骨子裡去了的。關師傅是真正為京戲獻出了一生的人,他至死也在唱戲,了了心願,便長睡不醒,將對戲曲的滿腔熱忱交付給了他信任的徒弟們。

關於菊仙。這個不落俗的妓女是真的很愛段小樓吧,愛情是她生命中最珍貴的財富、最美好的記憶。她本是煙塵女子,因此缺乏安全感,她一直在尋找一個可以長棲的枝頭,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她終為段小樓傾心,她因他的出現,生命有了新生機,因而獲得重生,可最後卻也因他而死,正應了全劇「從一而終」的主題。菊仙深知程蝶衣對段小樓的感情,她也自知給不了像蝶衣那樣驚世且絕對的愛,於是她似乎是在害怕著程蝶衣,她擔心有一天自己真成了程段之間所謂的「第三者」,利用段小樓對自己的愛將程蝶衣逼上絕路,想必也是迫不得已的做法,因為她只是想能與段小樓擁有一段安寧平凡的生活。可她終究也是個善良的女子,嫉妒程蝶衣卻也同情他,像是能理解程蝶衣內心的痛苦與絕望,她給予他些許愛護和支持。人都很自私,菊仙能做到這樣,已是不易。

關於段小樓,他有一顆常人之心,可以說是全劇中最貼近現實的人物,他的形象也因此變得有些醜陋,文革被批鬥時,他對蝶衣、菊仙的揭發已是展現他真性情的最好證據。兄弟之情在生死面前是那樣無力,愛情在利益面前又算得了什麼?他讓蝶衣絕望瘋狂,讓菊仙心死如灰,他們的死與段小樓是分不開的。他是劊子手吧,可是細想,在那個年代裡,又有誰是慈善家呢?這裡便要提到十年文革這段令人不忍回首的歷史。空有愛國熱情,只顧瞎起鬨的紅衛兵造成了多少家破人亡,他們的種種行為,何其野蠻,何其荒唐,從他們身上,我們也該看到人性醜惡的一面。沒有誰是天生的救世主、慈善家,人都是為利益而活的,我感到深深的悲哀。敢做敢當不代表堅毅和有勇有謀,他是講義氣的段小樓,卻不夠堅定,不夠智慧。

關於程蝶衣——全劇的靈魂。我們不管他對段小樓的感情是愛還是依賴,都要相信戲曲和段小樓是他一生的信仰,關師傅曾告訴他們:「要想人前顯貴,您必定得人後受罪。」小豆子堅定著這一點,他堅韌不拔,傾灑心血,最終成為眾人追捧的程蝶衣。因為蝶衣告訴段小樓想跟師哥一起唱一輩子戲,小樓對蝶衣說:「你可真是不瘋魔不成活啊!」他將生命寄托在京戲上,他為戲而活,為戲而瘋。蝶衣在面對紅衛兵時,絲毫沒有退縮,他堅守戲劇的傳統精粹,決不允許人破壞踐踏,不惜受排擠打壓,他就是這樣一個戲痴。也正因為他對戲曲的痴愛,才會使他「人戲不分」,這與段小樓「深知戲非人生」截然不同。我揣測不出蝶衣對段小樓的感情,那大概是種愛吧,可蝶衣是活在戲夢中的,而段小樓太過於世俗平凡,他是真虞姬,他卻是假霸王,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命,他們不是一路人。蝶衣不似段小樓般對世俗有很多貪戀,因此他對人生也看得更為透徹,他知道路是他們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怨不得別人,他說「是咱們自個兒一步一步,一步步走到這步田地的報應」,他不怨別人,深知命運由自己掌控著。蝶衣的從一而終是讓人敬佩的,他不變的信仰,不變的追求感動著千萬人。蝶衣自刎而死用的是那把師哥頂喜歡的劍,他在和師哥最後一次合作中假戲真做,虞姬死了,程蝶衣死了,經歷了那麼多波折後,他平靜面對生死,留下師哥獨自寸斷肝腸。「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程蝶衣演了一輩子虞姬,可以說,他的死成全了虞姬,也成全了自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蝶衣始終崇拜著小樓,可當他看到師哥為了自己的利益屈身求全時,段小樓高大的形象轟然倒塌,程蝶衣的內心也終於崩潰,他的眼裡徒留絕望和背叛,時隔二十二年能又一次與師哥同唱那《霸王別姬》已經讓他滿足,死亡,對他來說也是解脫,一個不與世容的人,活著該有多少艱辛?

霸王別姬,最終卻成了姬別霸王,這齣戲是對程蝶衣悲哀的最佳詮釋,亦是段小樓坎坷人生的寫照。

我始終持著敬意看待他們的每一個故事,我也愈加明白那些關於人性善惡美醜的道理。人總得要有屬於自己的信仰,從一而終是最高尚的選擇,既然堅定地選擇了一條路,那便走下去吧,自個兒去成全自個兒,多創造精彩,少留些遺憾。

悲劇是一時的,而悲哀永存,我們懷抱他們的故事,去走一條屬於自己的漫長道路,勿忘悲哀,勿演悲劇!

相關焦點

  • 《霸王別姬》:戲夢人生
    段小樓與程蝶衣是一對打小一起長大的師兄弟,兩人一個演生,一個飾旦,一向配合天衣無縫,尤其一出《霸王別姬》,更是譽滿京城,為此,兩人約定合演一輩子《霸王別姬》。但兩人對戲劇與人生關係的理解有本質不同,段小樓深知戲非人生,程蝶衣則是人戲不分。
  • 十分鐘帶你看懂《霸王別姬》,程蝶衣的悽美人生
    妓女豔紅為了兒子小豆子能在這不太平的時代能生存下去,把小豆子送進了戲班子學戲,由此開始了小豆子如夢似幻悲劇的一生。電影通過大時代社會背景變換,講述了京劇名伶程蝶衣與師兄段小樓糾葛的一生,全劇貫徹電影名字霸王別姬。程蝶衣與段小樓可不就是現實中的一版霸王別姬?電影可謂完美演繹了一出什麼叫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 觀書有感其二原文拼音版 觀書有感二朱熹注音版
    提起朱熹,大家應該都是比較熟悉的,尤其是他所作的《觀書有感》,更是使我們受益匪淺。今天小編整理了《觀書有感·其二》的拼音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觀書有感·其二》  宋·朱熹  zuó yè jiāng biān chūn shuǐ shēng,méng chōng jù jiàn yī máo qīng
  • 17年後再次出現在韓國中,《霸王別姬》仍然是經典
    雖然時代變了,事情也變了,《霸王別姬》的經典,一波又一波的人還在繼續,為了紀念張國榮逝世17周年,決定重新製作《霸王別姬》高清的固定版本,準備!《霸王別姬》海報式韓國海報的翻拍並不過分使霸王別姬海報現代化,更接近原作。
  • 時代如洪流人生如浮萍;縱然如此,蝶衣依舊我行我歌《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一片豆瓣評分9.6,是迄今為止唯一獲得過金棕櫚獎的國產電影,我們期望國產電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逐次走向世界,哪知之後的電影卻無法爬上巨人的肩膀,只能遙望懷念!電影藝術也是時代的縮影,時也!命也!
  • 《愛情電影聖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總有一種愛情能夠打動你
    愛情可以溫吞平淡如一潭靜水,讓人靜靜地欣賞它的美好,也可以激情四射如山崩地裂,令人心跳不已。在愛情的面前,任何鴻溝都可以跨越。沒有什麼能夠阻擋真摯的愛情,當它悄悄來臨之時,年代、國族、時空甚至是性別都不能夠阻擋她的腳步。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場戲。的確如此,人生就像一部電視劇或者一場電影,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主角身邊都有許多配角,每個配角都缺一不可,配角總在不停的變換,而主角永遠都是我們自己。無論是做哪種行業的人,都是人生這部戲裡不可缺少的一個「角色」,都是這個世界不可缺少的一環。一部精彩的戲,故事情節往往都是曲折離奇的,如果故事情節太過順利,就會像記流水帳一樣,沒有人會對它感興趣。人們想要看到的就是這部戲的主人公是如何應付各種挑戰、戰勝各種困難的,看完之後能讓人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這才是一部成功且精彩的戲的精髓所在。
  • 「源頭與活水」:讀朱熹的《觀書有感》,讓你明白的某些道理
    觀書有感作者/南宋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譯文: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 論宋代朱熹《春日》《觀書有感》人格魅力心境的柔勁高深有多深?
    《論宋代朱熹《春日》《觀書有感》人格魅力心境的柔勁高深到底有多深?》朱熹的詩詞作品,多於詞,詩不多,單是這兩首詩,表面是言景色的,但其內涵有一曲同功之效。除了表面的一層景色美好的哲理性。更深層次是說理學和治學。《春日》是以景言理學的深層詩篇。而《觀書有感》則是言治學的詩篇。
  • 未來講堂|朱熹《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誦讀:許戈輝
    未來講堂|朱熹《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誦讀:許戈輝 2020-10-20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演員請就位》終極之戰,肖戰疑雲胡杏兒奪冠,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文:貓眼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世事如棋,棋如世事。《演員請就位》在一次次熱搜,一場場爭議中來到了決戰之夜,這次將決出各導演組中的最終S卡人選,並且在最後的角逐後決出冠軍。老演員演什麼像什麼的背後除了個人的天賦就是豐富的生活閱歷,這些閱歷能讓情感更加的有層次化更真實有力量,所以戲如人生,不能真正對角色有共鳴難以演好戲,反過來自己能演好的角色一定是在自己閱歷範圍,所以演員要多豐富自己的生活,感悟多方面的人生。演員演技還未成熟時,最適合自己的就能演得出色。
  • 第五代導演,帶你走進霸王別姬的藝術人生
    而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更是在此達到了巔峰,述說雌雄莫辨的名伶人生中一段性別意識錯亂的悲劇,並以歷史演變作為故事的基本架構,以傳統京劇引導出一段戲中戲。《霸王別姬》小說與電影彼此連結。1981年李碧華最初為同名電視劇撰寫劇本,後於1985年改編為小說出版。在製片人徐楓的力邀下,以探索廣闊高原《黃土地》作為開創中國電影新人文精神的陳凱歌執導。
  • 《我的前半生2》即將上映,馬伊琍缺席,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我的前半生》是一部很成功的都市情感劇,劇中主要講了全職太太羅子君(馬伊琍飾演)與丈夫陳俊生離婚後,在閨蜜唐晶和其男友賀涵的幫助下走出困境,重新步入職場,圍繞著三人的倫理情感故事。大家都知道現實中的馬伊琍同樣經歷過和文章離婚,更懂得一個女人在離婚後的處境和生活。現實中馬伊琍還是 《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經歷離婚後,都更能夠看透前半生。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戲裡戲外馬伊琍都能將羅子君飾演的淋漓盡致,沒有人能夠超越她。後半生羅子君誰主沉浮?
  • 豆瓣9.6《霸王別姬》:解讀程蝶衣的三重人生悲劇
    《霸王別姬》是陳凱歌導演於1992年拍攝的電影,由李碧華、蘆葦擔任編劇,張國榮、張豐毅、鞏俐、葛優領銜主演。影片一上映就好評如潮,並於1993年獲得第4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霸王別姬》中綺麗的京劇舞臺和慘澹的現實生活形成對比,程蝶衣的悲劇人生成為牽動觀眾悵惘情緒的蜘蛛絲,令人久久難以忘懷。本文將從身份認同、性格特點、時代背景三個方面細細追溯程蝶衣悲劇命運的成因,重新體味程蝶衣那波瀾起伏又以黯淡收場的人生境遇。
  • 《霸王別姬》依舊經典!
    雖然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但《霸王別姬》的經典,依舊持續著一波又一波的人,最近,韓國為了紀念張國榮逝世17周年,決定再度重映《霸王別姬》高清修復版本,並定檔為4月1《霸王別姬》重映定檔海報韓國重映海報沒有過度地將霸王別姬海報設計得現代化,而是採用更貼近原片的手法。
  • 戲裡戲外,皆是人生,人生如戲
    角色中沒有高低貴賤,有的人把一個普通的角色演著演著就成了主角成了經典,有些人一出生就是主角,有些人出生時只能從配角開始演起,一步一步地演到人生的主角。人人都想成為主角,但主角也有主角的煩惱和憂慮,如果成為主角之後不能更進一步的話那很快的就會被其他人給擠到配角的位置,如是那樣的話就又回到了原點。
  • 想要人前顯貴 必得人後受罪張國榮飾「霸王別姬」演繹京劇名角一生
    小豆子長得體態輕盈,面容較好,戲班班長讓他反串女戲,因為小豆子是男兒身的緣故總事唱錯臺詞所以他也挨了不少打。雖然學戲的期間戲班班長說過:要想人前顯貴您必得人後受罪,所以每天過得非常艱苦,挨打 被罰天天都有,「但是」有大師兄時常幫他,小豆子感覺再苦也不會怕。
  • 《神話》中張萌飾演的虞姬相當經典,再現了傳奇的霸王別姬這一幕
    張萌飾演的「小月」古裝扮相又別有一番柔情,引得網友齊呼「小月」登場好喜歡張萌的古裝,溫柔有感,舞劍的這段,有著溫柔的一面,更有著武者的英姿。一襲紅衣,更是驚豔了我。劇中的她一片深情,真的是太深太真了。清秀美麗的面容,輕柔動聽的聲音,溫婉善良的個性,戲裡戲外都透露出女性知性美和古典美——堅強而又優雅。她是單純,知書達理,溫文爾雅的秦國宮女,也是勇敢、為愛而死的虞姬。
  • 豆瓣9.6《霸王別姬》,程蝶衣戲裡戲外詮釋「不瘋魔不成活」
    戲裡戲外,程蝶衣是怎麼表現出處女座特質的呢?他對藝術、感情、時代態度,即是見證。一、心中有戲,目中無人:對藝術的瘋魔與執著程蝶衣是被單親媽媽賣進「魔鬼訓練營」當練習生的,又在梨園行暴躁關老師的包裝調教下,一步步成為旦角兒的。
  • 中國風插畫 《京劇》 -人生如戲
    中國風插畫 《京劇》 - 人生如戲 (來自:夢巷) 中國風插畫 《京劇》 - 人生如戲 (來自:夢巷) 中國風插畫 《京劇》 - 人生如戲 (來自:夢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