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部好萊塢大片來了!湯姆·漢克斯自編自演的《灰獵犬號》(Greyhound)原本計劃在今年上映,檔期都已全部定好,可因為突然降臨的疫情,以及無法估算的上映日期。
一拖再拖之後,索尼公司最終以7000萬美金把影片賣給了蘋果公司,把「首映」權給了流媒體。
用7000萬美元購買一部電影,也是蘋果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影視資源收購案例。另外,這也是湯姆·漢克斯首次放棄讓作品通過大銀幕上映,轉投線上流媒體熒幕的懷抱。
據悉,《灰獵犬號》最開始有兩個買家,除了蘋果,還有財大氣粗的奈飛,不過蘋果公司以更高的出價,為AppleTV+補充了一部重量級的電影。
這部製作成本僅5000萬美元影片自然算不上好萊塢的A級大片。但從成片效果來看,絲毫不輸給那些耗資幾個億的純視覺轟炸影片。
想不到,湯姆·漢克斯不光是「影帝中的影帝」,而且還是位不錯的編劇,影片中的二級人物,以及細節填充,將船長這位主要人物刻畫的極為細膩和豐滿,更是通過一些看上去不太重要的場景加速了故事,形成一種壓迫心理的緊張感。這些都是編劇湯姆·漢克斯的功勞。
《灰獵犬號》的壓力其實不小,作為一部海戰電影,早有傳世經典《從海底出擊》(Das Boot )和《U-571》珠玉在前,想要拍出新意實屬不易。
不過,《灰獵犬號》通過轉換視角、強角弱寫、填充細節等方式,突出了類型片的風格特徵,打造出屬於自己的一套影視化元素,給觀眾帶來了頂級視角刺激的同時,看到了二戰海戰片的全新模式。
豆瓣8.3分,IMDb7.1,爛番茄觀眾打分79分,都為影片的整體質量蓋了章!
視角:《U-571》「姊妹篇」
以前大多數海戰電影,為了用密閉空間突出壓抑感和提高敘事的緊張程度,大多選擇潛艇作為主要視角,《從海底出擊》、《U-571》、《獵殺紅色十月》、《K-19:寡婦製造者》、《紅潮風暴》等一大批海戰電影,都用潛艇作為重要場景。
但《灰獵犬號》卻將潛艇作為「對手」,主角是美軍的弗萊徹級驅逐艦。我們看慣了太多潛艇軍官為躲避驅逐艦的深水炸彈,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下降到極限深度,依然被震得肝膽俱裂的場景了。
深水巨大壓強、炸彈接連引爆,電氣設備火花四濺,是我們對海戰電影最初的記憶。《灰獵犬號》把視角轉換到了海面之上,講述二戰初期,由盟軍船隻組成的護航艦隊在歐內斯特·克勞斯(湯姆·漢克斯 飾)艦長率領的一艘美國驅逐艦指揮下,試圖穿越北大西洋的激戰。
影片以時間作為敘事線和幕分割,空軍掩護作為影片時間結尾,在沒有得到空軍掩護之前,克勞斯率領的驅逐艦與其他幾隻盟軍驅逐艦隻能和發動「狼群」戰術的德國U-571艦隊展開一場「暗箭難防」的殊死搏鬥。
劇情推進紮實有力,僅九十分鐘的影片被嚴格按照「2322」的時間段落劃分為四段,導演沒有給觀眾留任何尿點,你只有跟著這密集的節奏上路。
影片首幕就包含了人物塑造、激勵事件,一場作為鋪墊建置的完整海戰。克勞斯第一次擔任船長,不但要調度整個艦隊,而且還要在自己的戰船上樹立威信,讓駕駛艙的軍官和士兵,以及整個艦隊認可他的能力與勇氣,做到絕對的服從。
第一次與德軍U型潛艇「1對1」,克勞斯的嚴謹、作戰方式,以及他與軍官之間的衝突,就展現的淋漓盡致。
作為船長,他敢於第一時間擔負責任,對每一個加速、轉向都安排妥當,甚至到了關鍵時刻,需要作出影響戰局的判斷時,他也敢於冒險,打破常識,在軍官們質疑的眼神中堅持己見,這種魄力和判斷力,很快給人留下深刻影響。
第二幕故事以克勞斯穿上他「心心念念」的羊毛大衣為界,描述發現其他潛艇,德軍借著黑夜,開始採用狼群戰術,不斷偷襲,兩軍近距離「肉搏」的場面。
第三幕是以葬禮、克勞斯穿上他的拖鞋為界,描述獲得支援前生死存亡的苦戰,狼群戰術消耗了克勞斯艦隊的實力,讓他們陷入了被動且孤立無援的危險境地。
高潮段落是以「1對3」的精華部分,任何一個錯誤判斷都將犧牲灰獵犬號全艦軍官,他們被迫周旋,等待天晴一刻,空軍的「神兵天降」。
《灰獵犬號》罕見地呈現了驅逐艦對抗潛艇「群狼」的一面,又彌補了海戰類型片的一大空白。
船長:強角弱寫
在數百年的時間裡,海洋一直是人類最危險與強大的敵人之一。同時海洋的一望無際又與渺小的船隻、閉塞的船倉形成鮮明對比。
但人類從來沒有放棄探索海洋,試圖挑戰它的陰晴不定。正是這種近似狂妄的奢想誕生了船長這一職業。船長是人類傲慢與智慧的結合體,他必須經驗豐富、充滿理性、沉著冷靜,勇氣十足。
船長也由此成為了影視作品中人類智慧與勇氣的化身。毫無疑問,《灰獵犬號》的船長是故事的「定海神針」,從某種意義上說,讓故事變得有趣的因素也正是船長克勞斯的猶豫和掙扎,不夠自信與強裝鎮靜。
他是一個「牧羊人」,卻沒有足夠的信心和經驗帶領羊群逃離狼群的圍剿,他的成長,是影片張力的來源,也是一大懸念之一。
《灰獵犬號》用了強角弱寫的方式為人物弧光轉折留下了足夠的空間。影片一開始,克勞斯還渴望著愛情,對愛慕依舊的女孩表白,但因為戰爭的緣故,女孩委婉拒絕,這既是挫折,也是挑戰。
他流露出失落,但同時又表現出信心和忠誠。來到船上後,鏡頭聚焦多位二級人物,副船長,傳令員,甚至是一位黑人廚師。這些人物從側面豐滿了船長的形象
副船長對船長的懷疑,從傳令員到駕駛艙裡各位官兵對船長的信任度,還有黑人廚師一次次送來飯菜,所有人等著船長祈禱時的片刻寧靜。
這些二級人物,逐漸把船長的性格,以及他與周邊人的關係變化細膩自然地表現出來,眾人的眼神交匯,從試探、猶豫到最後的堅定,電光火石之間,提升了敘事張力,把駕駛艙裡的緊張氛圍提升到了最高程度。
另外,船長的鋼盔、皮大衣,皮手套,皮拖鞋,每一次換裝都隱喻著心態的變化。換下鋼盔,意味著之前的緊張感消退,穿上皮大衣預示著長期作戰的準備,皮手套是危機加劇,而拖鞋則是他終於可以用更放鬆的狀態示人的心理轉變。
通過一次又一次正確及時的判斷,他終於成為了眾人心目中合格的船長,他不再害怕眼神的交流,他傳遞出的指令第一時間被眾人領悟和執行。
湯姆·漢克斯演技精湛,各種微妙情感的傳遞都非常準確,一位看似羸弱、不夠自信的船長,蹦著臉死扛壓力,最後通過能力獲得信任,這是典型的強角弱寫,往往能給人留下不錯的印象。人物立住了,影片就穩了!
動作:一部專業的大爽片
《灰獵犬號》全片不過90分鐘,自然無法花費太多時間刻畫人性。僅有的人物關係處理都用來提升緊緻感,對於船長的描寫也點到即止。
整部影片集中火力表現了激昂的戰爭場面。雖然預算不過5000萬,連中等投入的好萊塢影片都差一點,但有限的特效場景與細膩的劇本加持後,依然表現出不錯的觀感。《灰獵犬號》裡,海軍相關的專用名詞以極度密集的形式出現,絕對服務於急迫感的營造。
「發現目標,方位098,距離14海裡。」
「發現目標,方位090,距離13海裡,現在是12海裡。」
滿舵急轉、速度調節、聲吶播報,觀眾幾乎沒有反應的時間,下一串數字和操作就傳了過來。
而這樣的信息口令,每隔幾秒就從雷達監視者口中轉送到船長耳邊,每一次,距離都在拉近,危險也更近一步,速率加快,敘事節奏自然上升,高潮到來,觀眾屏氣凝神之後大呼過癮。
觀眾也見識了德軍二戰時期U型艦「狼群戰術」的迅猛,這套戰術在二戰早期幾乎戰無不勝,讓盟軍頭疼,所以才出現了後來《U-571》中,盟軍冒死去德軍潛艇偷密碼機的故事。
另外,這些連珠炮般的指令發出,也再次表現了船長的能力和擔當。當我們看到原本有效的命令被意外改變,個人選擇對戰事產生影響時,整部電影的緊張感便呈現出了最佳狀態。在今年大片紛紛改檔的時候,能有這樣一部大片出現,算是「久旱逢甘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