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腦梗死又稱缺血性卒中,中醫稱之為卒中或中風,它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殘率高的特點。2016年全球疾病負擔數據顯示,腦血管疾病已位居我國死亡原因第 一位,也是中國成年人殘疾的首要原因。我國每年有150萬到200萬左右新發腦卒中病例,其中70%是腦梗死。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卒中,中醫稱之為卒中或中風,它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殘率高的特點。2016年全球疾病負擔數據顯示,腦血管疾病已位居我國死亡原因第 一位,也是中國成年人殘疾的首要原因。我國每年有150萬到200萬左右新發腦卒中病例,其中70%是腦梗死。
什麼是腦梗死?
腦梗死,顧名思義就是因為腦部供血通道發生阻塞,血液不能順利流入大腦,導致部分或全部腦組織缺血缺氧進而發生損傷的疾病。
腦細胞是非常敏感脆弱的,4-6分鐘的腦細胞完全缺血缺氧,即可造成缺血缺氧部位腦組織支配功能的喪失,並且這種損傷是不可逆的。如果腦部完全缺血缺氧達10-15分鐘,腦細胞會大面積死亡,患者將可能成為植物人,甚至死亡。
腦梗死偏愛哪些人?
發生腦梗死主要的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斑塊或者斑塊破裂以後形成的血栓容易阻塞腦部供血通道,造成腦部缺血缺氧,進而引起腦組織損傷。
中老年人常常因為本身患有某些心腦血管疾病,而成為腦梗死的高危人群。
如果你是高血壓、高血脂或者高血糖患者,那麼你的腦動脈很容易無形之中被破壞,你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血栓的概率就大幅增加;如果你患有冠心病,那麼你的心臟有可能發生血栓脫落,血栓隨著血液循環,流動到腦部,堵塞腦部血管,腦梗死也可能接踵而至。
除此之外,如果你還保持著諸多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菸飲酒、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經常熬夜等等,腦梗死這個「殺手之 王」也容易找上你。
腦梗死如何救治?
腦梗死患者的病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超急性期(6小時以內):如能及時發現並就診,符合溶栓條件者進行溶栓治療,可以避免腦梗死後遺症的發生。實際臨床工作發現,由於患者缺乏相關知識、環境條件限制等種種因素,及時溶栓治療往往較為困難。
急性期(6小時至1周):常規治療採用抗血小板藥、降血脂藥、血管擴張劑等。
恢復期(1周至6個月):由於腦梗死的特點是復發風險高,因此恢復期堅持口服用藥以恢復功能非常重要。
臨床研究證實,除常規西藥外,中西藥聯合治療對腦梗死患者的恢復效果更佳,即可以提高療效,也可以彌補西藥不良反應帶來的諸多問題。
如臨床常見的中藥通心絡膠囊(主要成分有人參、水蛭、全蠍、土鱉蟲、赤芍、冰皮等),經過循證醫學證實,不僅可以顯著保護微血管內皮的完整性、促進微血管功能恢復、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與他汀類、阿司匹林聯合使用,還可以增強它們的降脂、抗凝效果,比單純使用西藥效果更佳。
中西藥聯合治療典型案例分享
以下選取1位中西藥聯合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腦供血不足的典型病例,以供分享,希望能為同類患者的治療提供幫助。
患者,男,67歲,頭暈、胸悶1年餘,加重2個月。
患者1年前就診於某院心內科門診,自述頭暈、胸悶間斷髮作,活動後加重,自行服用心寶丸等藥物,效果一般。後近2個月頭暈症狀加重,並呈持續性,多在久站及起床等體位改變時發作。偶有胸悶,多於活動後出現,休息數分鐘緩解。無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病史。有吸菸史及飲酒史。
輔助檢查 雙側頸動脈血管B超示雙側頸總動脈不均勻性增厚,左側頸總動脈後壁探及11.4mm x 1.4mm強回聲斑。影像診斷:①雙側頸動脈硬化並左側斑塊形成;②右側椎動脈走形變異。查左側頸動脈超聲示頸動脈硬化斑塊形成。
臨床診斷 ①腦供血不足;②動脈粥樣硬化;③頸動脈斑塊形成。
治療方案 口服通心絡膠囊(4粒/次,3次/天)穩定斑塊,阿司匹林(0.1g/次,1次/天)抗血小板聚集。
隨訪過程 用藥3年後隨訪:患者自訴頭暈及胸悶、憋氣症狀明顯緩解,無其他不適症狀。目前一直服用通心絡、阿司匹林進行治療。查體:頸部血管B超提示斑塊較前明顯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