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自曝撒謊經歷:讀不懂孩子的謊言,你永遠成為不了好父母

2020-12-22 男孩派

孩子一旦撒謊,父母如臨大敵:這麼小就撒謊,長大了怎麼辦?

事實上,孩子撒謊的背後,往往藏著我們沒有看見的情緒與渴望。

——鹿媽

作者 | 楓子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帳號)

「從小沒見過爸媽,跟爺爺生活,爺爺去世後被好心人收留了幾天,又被拋棄了......」

在安徽毫州派出所,小女孩傷心地向民警訴說著自己的「悲慘身世」。

看著女孩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模樣,民警幾度哽咽到說不出話。

太令人心疼了!

然而,民警調查一番後發現,真相竟是女孩與爺爺拌嘴後負氣離家。

女孩一臉天真無邪,卻滿嘴跑火車,網友紛紛吐槽:

「這麼小心機就這麼重,家長得好好引導啊。」「從小就是撒謊精。」

想起網友的一個提問:孩子出現哪些行為,讓你覺得最不能接受?

五花八門的答案中,「撒謊」屢次被提及。

的確,孩子撒謊可以說是父母最難容忍的一件事了。

綜藝《一起出發吧》裡,面對撒謊的Jasper,陳小春氣得一腳踹飛了兒子的早餐。

那天,Jasper因為任務完成的不是很好,不敢告訴爸爸。

所以當陳小春問他剛剛出門去哪了時?Jasper只是回答「吃早飯」。

陳小春提醒道:「什麼任務都沒做?」

Jasper搖頭否認,一口咬定只是吃早飯了。

一次,兩次......陳小春整整詢問了6次。

他的耐心一點點被磨滅,詢問的語氣不斷加重,表情也越來越嚴肅,可得到的回覆依然是「吃早飯」。

忍無可忍的陳小春瞬間爆發,一旁的Jasper直接被嚇哭了。

陳小春說:

「你5歲就已經撒謊了,那10歲怎麼辦?」

這句話無疑說出了很多父母的心聲,他們把孩子撒謊看成了天大的事兒,擔心孩子長大撒謊成性。

孩子的謊言就像一根刺,深深地刺傷父母的心。

我們的孩子,怎麼就學會說謊了呢?

撒謊,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

記得我第一次發現孩子撒謊時,內心也是難以接受的。當時只想快刀斬亂麻,把「撒謊」扼殺在搖籃裡。

其實,說謊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

多倫多大學的發展心理團隊,對孩子撒謊研究了20年後發現:

2歲的孩子,就有30%開始說謊了。到了4歲,竟有高達80%的孩子說謊。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說謊變得越來越普遍。

他們還將孩子的謊言分為五種類型:

白色的謊言:為了客氣說謊,如生日禮物不合心意,卻說很喜歡。

橙色的謊言:為了奉承說謊,如誇老師長得很漂亮。

藍色的謊言:為了集體說謊,如幫朋友保守秘密。

黃色的謊言:為了謙虛說謊,如考了滿分,卻說考的不好仍需努力。

這四種謊言無關道德品質,家長無需太在意。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一種黑色的謊言:為了自己。

還記得小時候,班裡流行吃跳跳糖,可是媽媽零花錢管得嚴,不讓吃零食。

我想如果直接問媽媽要錢,不僅要不到,還免不了一頓數落。

斟酌再三,我把買鉛筆的錢花了,還騙媽媽說錢不小心掉了。

當孩子迫切地想要一個東西,而父母又明令禁止時,謊言就這樣誕生了。

哲學家羅素說:「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

看到過一個新聞,男孩不小心把新買的手錶弄丟,卻不敢承認。

今天說借同學了,明天說同學忘記還了,後天說落在學校了。

為什麼不敢說真話呢?

因為他知道,告訴了父母,不僅於事無補,反而還要面臨父母的指責,打罵。

評論下方,很多網友都表示很能理解:

「我弄丟了鉛筆盒,結果被數落了整整三天。」「我刮爛了一件新衣,被我爸打了一頓屁股。」「我忘記寫作業了,結果我媽罰我多寫一遍。」

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往往決定了孩子對父母坦誠的程度。

孩子撒謊,理由可以千奇百怪,但不管孩子為什麼撒謊,父母都不能忽略一個重點:孩子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們的問題也不是孤立產生的。

孩子撒謊只是一個表象,孩子為何撒謊,才是掩蓋在表象下,急需父母看見的真相。

謊言,往往是最真實的表達

北大心理學博士李松蔚講過這樣一件事。

朋友的女兒多多不愛刷牙,所以每次喊多多刷牙時,多多都說自己刷過了。

單純乖巧的女兒,謊話張口就來,還拒不承認。

朋友表示很崩潰,孩子怎麼就不聽教呢?

李松蔚老師說:

「每一句謊言的背後,都有他的訴求,謊言是假的,但訴求是真的。」「你的教育,她聽見了,她想表達的聲音,你聽見了嗎?你了解過她為什麼撒謊嗎?」

回家後,朋友敞開心扉,心平氣和地問女兒,「你明明沒刷牙,為什麼要撒謊」?

多多說:「平時你都不和我玩,如果我不好好刷牙,你就會多花一點時間在我身上。」

朋友這才明白,原來謊言不過是有意圖的錯誤描述,卻真真實實地表達了孩子的心聲。

孩子說謊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被「撒謊」二字嚇到,忘了去聽孩子想傳達的渴望、委屈、痛苦。

公益廣告《盼歸》裡,剛強的爸爸出門打工去了,留下他和奶奶相依為命。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更懂事,剛強卻一點都不讓人省心。

考了滿分,卻對爸爸撒謊「我只考了49分,老師喊你回來一趟」。

村支書逗他玩,他打電話跟爸爸告狀:「村支書帶了好幾個人一起打我。」

同學考試不及格,挨了一頓打。

剛強卻跟爸爸認錯道:「我和同學打架了,我把他打慘了。」

村支書帶人幫忙修水龍頭,他不分青紅皂白就告訴爸爸「村支書帶人拆我們家房子了」。

為什麼要屢次欺騙爸爸?

李松蔚說:「謊言,是最真的真話。」

剛強是沒少撒謊,他的演技也很拙劣。

但每句謊言背後的那聲「你快回來吧」都是真真實實的呼喚。

那100句謊言裡,有101句其實都在說:「爸爸,我想你了。」

考了滿分,想和爸爸分享;

村支書逗他,想告訴爸爸;

同學被揍,他也想爸爸,哪怕爸爸也揍他。

謊言,只不過是孩子的另一種表達,一種更能引起父母注意的表達。

為人父母,我們需要做的不是一味批判孩子說謊,而是透過謊言,聽到孩子的真話。

孩子撒謊,父母要先自省

孩子撒謊,父母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批評,懲罰,還是打罵?

這些做法,並不能有效制止孩子撒謊的行為,只會讓孩子的撒謊技巧越來越高。

教育家尹建莉說:

「家長在思考改變孩子的問題時,切入點永遠應該是如何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撒謊,父母可以這樣做:

以身作則心理學教授李康在兒童撒謊的研究中發現,要避免孩子撒謊,大人的榜樣作用非常重要。

紀錄片《小孩的神秘生活》中,有個小男孩在玩遊戲時,為了得到更多的糖果,選擇了作弊。

當被大人問起有沒有犯規時,男孩卻矢口否認。

原來男孩的父母允諾他只要在學校表現好了,回家就可以玩遊戲,買新衣服。

但他知道父母是騙人的,所以他就不想好好表現,也學會了騙人。

「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故染不可不慎也。」

孩子撒謊,家長首先要自我反省。

不給孩子貼標籤心理學有一種「標籤效應」:

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標籤內容一致。

孩子出現撒謊行為時,很多時候是無意識的。

父母若因為一次的撒謊,就給孩子貼上不誠實、撒謊精的標籤,就會導致孩子不斷向負面標籤靠攏。

給孩子改錯的機會鍾南山曾透露,自己小時候也曾說謊,把本應上交學校的夥食費私藏起來,買了零食。

當母親問起時夥食費有沒有剩時,他便撒謊說沒剩。

當謊言被拆穿時,他以為父母會將他痛打一頓。

沒想到,母親沒有過多的責怪,只是對他說:「你這麼做是不誠實的。」

一向嚴厲的父親則說:「南山,你好好想想,你這樣騙我們,你到底對不對。」

鍾南山後來回憶道:

「父母的話,感覺比打我一頓,對我刺激更大。」

那晚,他一夜無眠,深刻地反省了自己的錯誤。

如果真話可以被接受,誰會選擇撒謊?

在選擇撒謊的那一刻,孩子面對的不僅僅是犯錯後的愧疚,還有對父母的心虛,謊言被拆穿的恐懼。

甚至包括為了圓謊,不得不編造一個又一個謊言的心理壓力......

其實,撒謊≠壞孩子,父母無需過度反應,傷了孩子,也傷了親子關係。

要知道,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可以選擇最適合孩子的。

要讓孩子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不一定非要撒謊。

教育孩子,要想行之有效,必定是基於愛和看見的。

被愛的孩子,才無需用謊言來掩蓋自己的錯誤。

被看見的孩子,才無需用謊言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相關焦點

  • 讀不懂孩子的謊言,你永遠成為不了好父母
    陳小春說:「你5歲就已經撒謊了,那10歲怎麼辦?」 這句話無疑說出了很多父母的心聲。 謊言,往往是最真實的表達 公益廣告《盼歸》裡,剛強的爸爸去外地打工了,留下剛強和奶奶相依為命。 可在家的剛強一點都不讓爸爸省心。 考了滿分,他卻對爸爸撒謊:「我只考了49分,老師喊你回來一趟!」
  • 鍾南山自曝撒謊經歷,7歲女孩騙哭民警:孩子每個謊言背後,都是內心...
    孩子說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不理解。 說謊,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 在CCTV《大家》欄目採訪中,鍾南山曾透露自己小時候說謊的經歷,在讀初中期間,他的爸媽會給他夥食費,讓他買午餐。
  • 女孩謊編悽慘身世騙民警:讀不懂孩子的謊言,永遠成為不了好父母
    想起知乎上網友的一個提問:孩子出現哪些行為,讓你覺得最不能接受?五花八門的答案中,「撒謊」屢次被提及。的確,孩子撒謊是父母最難容忍的一件事。很多父母把孩子撒謊看成了天大的事兒,擔心孩子長大撒謊成性。孩子的謊言就像一根刺,深深地刺傷父母的心。我們的孩子,怎麼就學會撒謊了呢?
  • 《大秦賦》也有謊言?所有不撒謊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做到了這些
    小孩子撒謊確實不好,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但謊言是善意的,謊言則另當別論,如果是出口成章的謊言,這對孩子以後的三觀和未來的人生走向也有一定的影響。如果那個小女孩不撒謊,那可能嬴政,也就是秦始皇小時候和他娘倆就要被抓了,這也是戲說的一個細節。
  • 一幅漫畫打臉中國父母:千萬別讓孩子被「撒謊式」育兒毀掉一生……
    很明顯,森碟以為弟弟把爸爸媽媽的愛都分走了,才會用謊言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當田亮夫婦來關心她的時候,很快就恢復了常態。有時候孩子撒謊,往往是父母的行為在不經意間,給孩子營造出了「不愛自己」的假象,才會採用撒謊來試探父母,試探他們是否還愛自己。這樣的孩子,真叫人心疼啊!
  • 孩子撒謊成性?2大招或能教家長分清謊言,讀懂孩子的心
    有的人常常跟他開玩笑,希望他能說話婉轉點,哪怕撒撒謊,可鄰居一直不以為然。後來鄰居結了婚,有了孩子,開始承擔起家庭的責任,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也漸漸開始說起了善意的謊言。鄰居總是告訴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自己的工作很輕鬆,平日裡受到老闆的重用不會受到什麼委屈。
  • 你會撒謊嗎?你會圓自己的謊言嗎?戀愛中你是否會說善意的謊言?
    你會對你的另一半撒謊嗎?小編認為兩個人戀愛往往需要坦誠相待,沒必要撒謊騙自己的另一半。在電影中《撒嬌女人最好命》黃曉明說到永遠都不要對你的另一半撒謊,無論是不是善意的謊言也不要去說。有的人認為善意的謊言也是愛的一種方式,給對方的一種愛護。其實你認為的善意,會不會是對你的另一半的不信任呢?坦誠相待永遠是兩個之間相處的真諦,一個謊言出現了需要無數個謊言去圓場,這樣的相處方式會讓你覺得虛偽,兩個人的生活越來越多的猜疑。小R和女朋友在一起4年,從來沒有撒謊,不管對方知道後感覺是怎樣的,都會坦誠相待。
  • 為什麼說孩子撒謊是好事?心理學研究表明:說謊早的孩子情商更高
    小小年紀就愛撒謊,該怎麼教育才好…… 其實,孩子撒謊並不是問題,甚至科學家發現:越早撒謊的孩子越聰明! 每個小孩都曾是皮諾曹,你知道孩子謊言背後的秘密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吧!
  • 不要急於戳穿孩子的謊言
    孩子為什麼會說謊呢?其實孩子撒謊的原因多種多樣,除了在三歲前後,孩子因為分不清楚現實和想像而撒謊之外,在其他情況下,孩子之所以撒謊,是因為他們承受了過大的壓力,想要逃避某些責任。有的孩子為了實現自己的某些願望,也會情不自禁地撒謊。
  • 孩子撒謊先別急著打,英國百強名校專家:越會撒謊的孩子越聰明
    他們發現,孩子們想要完美的欺騙大人,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首先,小朋友想要撒謊,詞彙量是考驗謊言成功與否的功底,還得具備優秀的語言組織能力;其次,他們還要大量動腦,區分什麼是「我知道而你不知道」的,編織更合理的邏輯,把虛構的故事串聯起來,讓謊言行得通,且牢牢地記住它(不能讓謊言前後矛盾)。
  • 《木偶奇遇記》:我們害怕被騙,卻避免不了對別人撒謊
    我想你一定忘不了童年時期的匹諾曹,對,就是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裡的小主人公,每當撒謊,他的鼻子就會變長,而且撒謊越多,鼻子就越長。今日翻看一年級的兒子正在閱讀的這本《木偶奇遇記》,版式設計更精美了、閱讀美感升級了,但不論怎樣,它的文字內容和所傳承的精神,永遠不變。
  • 孩子之「惡」行——謊言、秘密與性
    比如有研究發現,能夠撒謊且騙過他人的孩子,往往是具備一定的心理化能力的,也就是說孩子可以預計對方會怎麼想,用什麼方式可以欺騙到對方。而心理化的能力是孩子共情他人處理人際關係很重要的能力,雖然這樣的方式可能不對,但是其中蘊含的心理能力是不應該一棍子打死的。
  • 撒謊也是「七宗罪」,面對孩子說謊,家長最正確的做法是這樣的
    最近朋友來我家做客,談起了她家孩子,5歲的孩子竟然學會撒謊,她感覺很吃驚。她不明白孩子為什麼因為一點小事兒也要跟自己撒謊,無論她怎麼質問也得不到孩子誠實的回答。勝負心太強,不肯認錯有些寶寶在說謊後被拆穿也不願意承認自己說謊了,就算被家長責罵,一頓胖揍也是咬著牙不承認,這個時候寶寶的心理已經轉化了,他在意的不是說沒說謊,對錯與否,他在意的是你的行為,你在以高孩子一等的身份教訓他,他是不會服氣的。
  • 別不在意,父母「善意的謊言」,正在悄悄傷害孩子
    過分的許諾未來每當孩子哭鬧時,我們都會用「許諾」的方式,來安慰孩子。比如,孩子一直哭,父母就會說:「寶貝,不哭了,爸爸明天給你買好吃的」。可事實是,這僅僅只是「權宜之計」,父母根本不會太放在心上。等孩子長大了一點,父母想讓孩子堅持練琴。
  • 父母如果不學習愛的智慧,你看到的永遠都是有問題的孩子
    父母如果不學習愛的智慧,你看到的永遠都是有問題的孩子。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家庭是複印機。孩子所有的問題,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想要改變複印件上的內容,必須先從原件改起,育兒先育己。好習慣才有好未來,父母的首要責任,是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1.養成早睡的習慣。拼命讓孩子早睡,不如讓孩子早起,每天讓孩子早起來半小時,他就會早睡半個小時。生命的本能就是:餓了就會吃,困了就會睡。
  • 對信任你的人,永遠別撒謊;對你撒謊的人,永遠別信任
    對信任你的人,永遠別撒謊;對你撒謊的人,永遠別信任 文|磊磊 "Do not deceive others,because it can be you fool is always the
  • 微課堂(視頻)丨橫街鎮中心小學葛城城老師:孩子撒謊,家長怎麼辦?
    經常會有部分學生(主要是成績差的)試卷沒有籤字,理由五花八門:有家長早出晚歸碰不到的;有家長不給籤的;有籤了忘記帶回的;或者籤了乾脆找不到的......反正就是不給你看試卷。然後在家,父母問起最近有沒有考試時,直接回答「沒有!」這種兩頭騙的現象也比較普遍。
  • 孩子說謊背後的7個真相你都了解嗎?
    害怕寶寶會說謊成自然,害怕寶寶會失去真誠,害怕這種行為會成為品性問題,擔心孩子這樣下去會成為「謊話精」。焦慮、恐懼、急迫的情緒一下湧上心頭。但是對於寶寶來說,說謊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有違道德的行為。孩子的謊言沒有那麼多道德的成分,這是他成長階段必然會發生的現象。孩子說謊的真相是什麼?
  • 那些不願意給孩子買氣球、認為浪費錢的父母,請讀下北島的語錄吧
    我見過有些父母見到買氣球人走過來,是故意帶著孩子躲開,甚至還不惜用手遮住孩子的眼睛,這樣孩子看不到氣球,就不會哭著要買氣球了。氣球很貴嗎?頂多塊錢,或是十幾塊錢吧?試問父母們,哪裡不用這一點錢。當孩子看到別人家父母給孩子買氣球時候,左手拿著氣球,右手牽著父母,那種幸福感,恐怕是父母不知道。或是有些孩子在父母的懷裡玩氣球那種幸福感,恐怕很多父母也不知道。
  • 青春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孩子的父母們
    青春期,一說起青春期,不管是家裡有孩子馬上進入青春期或是已經進入青春期的父母都格外焦慮: 我家閨女好像和一個男生走的很近,還經常一起出去玩,她是不是談戀愛了,是不是會影響學習; 我家孩子經常抱著手機,一玩就是幾個小時,你提醒他,他嫌你煩,你不說,他也不知道會玩到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