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導學案,全是知識點,趕緊收藏!

2020-12-19 中小學教育資源

1

學習目標

1. 朗讀課文,把握重音和停連。

2. 激發聯想和想像,體會課文優美的情境。

3. 品味優美詞句,揣摩關鍵語句,積累語言。(重點)

4. 深入學習比喻修辭手法,欣賞比喻給文章帶來的美感,並運用於寫作。(難點)

自主預習

1.閱讀下面的小資料,完成填空。

(1)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綠》等。

(2)文體知識

定義:散文,是和小說、戲劇、是個並列的一種文學體裁;按表達方式的不同,散文分為三種:敘事散文,(寫景)抒情散文,議論(說理)散文。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

(3)比喻知識

2.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嗡( ) 醞釀( ) 抖擻( ) 朗rùn( )

wǎn( )轉 hōng( )託 靜mò( ) jiànzhuàng( )

應和( ) 風箏( ) liáo( )亮

和風細雨( ) 錚錚鐵骨( ) liáo( )草

摻和( ) 掙扎( ) 眼花liáo( )亂

3.把下列詞語的意思補充完整。

朗潤:

趕趟兒:本義是時間趕得上,文中指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文中比喻

醞釀:本義是造酒的發酵過程,文中是指

宛轉:形容聲音

4.朗讀課文,讀出感情,在你喜歡的段落中標出語句中的重音和停連。

示例:「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V撫摸著你。

5.通讀課文,完成題目。

(1)文章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用一個二字詞語概括為盼春、和贊春,抒發了作者對春天的之情。

(2)找出文中的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在課本中標出來,並體會一下句子好在哪裡。

合作探究

一、 體會優美的情境

1. 課文集中描繪了哪幾幅春天的圖景?根據課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2. 這些春景有哪些共同點?

3.課文以寫景為特色,除了寫景,還有哪些特點?

二、品味精彩的語言

1.本文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各舉一例說說它的作用。

示例: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賞析:本句綜合用運了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春花爭豔、萬紫千紅的情意。

2. 除了修辭手法的運用,本文還有不少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從文中找出來,並說說這些詞語好在哪裡。

示例: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

賞析:「鬧」字,不僅有聲響,還呈現出一派喧囂沸騰的熱鬧景象。

3.課文體現了朱自清散文語言怎樣的特點?

三、運用比喻的手法

品讀下面的比喻句,請你運用比喻的手法描寫一處景物,注意要寫出景物的特徵。

(1)那雪,就如白玉,鋪滿了大地,讓你感覺來到了天界。

(2)蘆葦開花了,蘆花飄飄,白白的,軟軟的,像一簇簇輕盈的羽毛,在風中搖曳。

(3)雨後的草原野花競放,像一塊剛浸過水的花頭巾,連露珠兒都是五顏六色的了!

課堂小結

《濟南的冬天》導學案

學習目標

5. 朗讀課文,把握重音和停連。

6. 抓住景物特徵,梳理景物描寫的條理並應用於寫作。(重點)

7. 品味語句,體會擬人的表達效果,學習賞析修辭的技巧。(難點)

自主學習

1.閱讀下面的小資料,完成填空。

(1)作家作品

舒慶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筆名老舍,滿族正紅旗人,本名舒慶春,生於北京,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四世同堂》、《貓城記》、《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趕集》等,話劇《茶館》、《龍鬚溝》等。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2)比擬知識: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2.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鑲(xiāng) 著(zhuó)落 貯(zhù)蓄 澄(chéng)清 髮髻( jì)

雪( ) 護( ) 落( )

單薄( ) 看見( ) 著火( )

3.積累下列詞語,理解意思。

溫晴:溫暖晴朗。

安適:安閒舒適。

空靈:靈活而無法捉摸。在這裡是清淨的意思。

4.朗讀課文,讀出感情,在你喜歡的段落中標出語句中的重音和停連。

示例:ˇ這一圈小山ˇ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

5.通讀課文,完成題目。

(1)北平的冬天,倫敦的冬天,熱帶的日光是,濟南的冬天是 ,濟南真是塊。作者用了(手法)突顯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2)找出文中的運用了擬人修辭的句子,在課本中標出來,並體會一下句子好在哪裡。

合作探究

一、 抓住景物特徵

1.作者描寫了濟南冬天裡的哪些景物?請給文章描寫的每一個景物畫面取個名字。

2. 作者是怎樣把陽光朗照下的小城寫得如此特別呢?

3. 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品味精彩語言

1. 結合語境體會文中四個加粗字的表達效果。

①矮:

②頂:

③鑲:

④穿:

2. 除了以上詞語,本文還有不少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從文中找出來,並說說這些詞語好在哪裡。

示例: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兒雪。

賞析:「臥」字,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村莊和雪當作人來寫,寫出了一種安詳、舒適的感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字裡行間體現了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之情。

3. 本文的寫景抒情上有什麼特點?

三、運用對比和擬人的手法

運用對比和擬人的手法寫一段家鄉的冬天。

課堂小結

合作探究答案

1.A.濟南冬天的山:陽光朗照下的冬城——小山搖籃圖;薄雪覆蓋下

的冬山——寒山積雪圖;城外遠山——臥雪遠山圖

B.濟南冬天的水:溫暖透亮的冬水——空靈水晶圖

2.(l)用擬人手法: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

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曬」「睡」「醒」一連串相關

的擬人手法,烘託舒適溫暖的環境。

(2)用比喻、擬人手法:「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

放在一個小搖籃裡,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用「小搖籃」比喻

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

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3)從人們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

有了依靠;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動。

3.抒發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讚美之情和熱愛祖國河山的可貴感情。

1. ①和小山、小雪相配合,寫出了小山的秀美

②和「看護婦」的比喻相照應,說明雪下得小。

③寫出了白色的山尖與藍天相連接的特別。

④擬人,寫出了雪和草覆蓋了小山的景象。

3. 情景交融的特點。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

美之情。

(l)直接抒發感情。如開頭寫「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對於一個

剛由倫敦回來的人」,通過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論,既

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顯得情真意切。

(2)創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這是不是

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在優美

的意境中,表達作者讚美的真情。

(3)虛實結合,展開想像,抒發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著一會兒白花,

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了一道銀邊」等,不但寫

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飽含喜愛的心情。

3《雨的四季》導學案

學習目標

8. 朗讀課文,感受雨的形象,獲得美的享受。

9. 把握層次,釐清結構。

10. 抓住景物特徵,品味優美文辭。

自主學習

1.閱讀下面的小資料,完成積累。

(1)作家作品

劉湛秋,男,1935年出生,安徽蕪湖人,當代著名詩人,翻譯家,評論家,《詩刊》前副主編,中國散文詩學會副會長。其作品清新空靈,富有現代意識,手法新穎灑脫,立足表現感覺與情緒,既面對生活,又超越時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學生譽為"抒情詩之王。"他結集出版有詩歌、散文、評論、翻譯、小說等三十餘種,其詩集《無題抒情詩》獲過中國新詩獎。他翻譯的《普希金抒情詩選》、《葉賽寧抒情詩選》為廣大讀者喜愛。

(2)詞語積累

彩稜( )鏡 高邈( ) 蒞( )臨 吝( )嗇( )

淅( )瀝( ) 咄( )咄逼人 池畦( ) 粗獷( )

衣裳( ) 屋簷( ) 乾澀( ) 靜謐( )

(3)解釋下列各句中加紅的詞語。

(1)那是雨,是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的秋雨啊!

靜謐: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只會感到更高邈、深遠,並讓悽冷的雨滴,去純淨你的靈魂。

高邈: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這時候,雨已經化了妝,它經常變成美麗的雪花,飄然蒞臨人間。

蒞臨: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種清冷是柔和的,沒有北風那樣咄咄逼人。

咄咄逼人:_________________

2.文學常識填空。

《雨的四季》的作者是_______,當代著名詩人、_______家、_____

家。他譯的《_______》為廣大讀者所喜愛,並一度成為暢銷書。

本文作者的散文,被一代大學生譽為「__________」。

3.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訓練重音和停連。

合作探究

二、 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 自讀課文,嘗試寫提綱

2. 作者喜歡四季之雨的原因是什麼?

3. 一年四季的雨對作者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二、精讀課文,品味精彩語言

1.「每一棵樹仿佛都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樹枝的手臂也頓時柔軟了,

而那萌發的葉子,簡直就像起伏著的一層綠茵茵的波浪。水珠子從花苞

裡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這些文字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

麼表達效果?

2.「小草似乎像復甦的蚯蚓一樣翻動,發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

呼吸變得暢快,空氣裡像有無數芳甜的果子,在誘惑著鼻子和嘴唇。」

試分析一下這段寫景文字的特點。

3.「而荷葉鋪滿了河面,迫切地等待著雨點,和遠方的蟬聲、近處的蛙

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響樂。」這些文字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麼

表達效果?

4.「當田野上染上一層金黃,各種各樣的果實搖著鈴鐺的時候,雨,似

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婦人,顯得端莊而又沉靜了。」這些文字運用了哪

些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

5.「遠遠地望過去,收割過的田野變得很亮,沒有葉的枝幹,淋著雨的

草垛,對著瓷色的天空,像一幅乾淨利落的木刻。」這些文字運用了哪些

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

三、掩卷思考,學以致用

1.為了營造「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妙境,有些詩人會給意象著色,

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

數點紅。」這些佳句都用了紅與綠這兩種對比色。請談談這兩種對比色

的運用有什麼藝術效果。在生活中,我們常用「綠葉」來比喻哪一類人?

2.有的詞語有多項意義,請在備選詞語中任選一個,參照示例,使用其

不同的意義,寫一小段話。

【示例】風雨:昨夜一場風雨過後,山巒青翠乾淨,我的心也漸漸

沉靜下來:人生本多風雨,只有在挫折中不喪失信心.才能繼續前行。

備選詞語:果實、沉澱、燦爛

選詞: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堂小結

總——————分——————總

合作探究答案

三、 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第一部分:我喜歡四季的雨。 第二部分:四季的雨的特徵。 第三部分:四季的雨對我的影響。

2. 四季之雨給他的形象和記憶,永遠是美的。

3.給他的生命帶來活躍,給他的感情帶來滋潤,給他的思想帶來流動。

二、精讀課文,品味精彩語言

1.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具體形象地寫出春雨過後,樹木花草那種難以想像的「顏色和神態」,使春雨過後樹木花草那種難以想像的「顏色和神態」變得可感可觸。

2.從不同的感官角度(視覺、聽覺、嗅覺)寫出了春雨滋潤小草,雨後小草生長變化,運用了想像與聯想,想像出小草蘇生的動態,想像春雨帶來的果實的芳甜,充滿希望、飽含感情。

3.比喻的修辭,作者將夏雨比作交響樂,而且是和「蟬鳴」、「蛙鼓」一起奏響的,形象生動的突出了夏雨的熱烈。

4.比喻的修辭,作者將秋雨比作出嫁生了孩子的婦人,形象生動刻畫出秋雨的沉靜、穩重。

5.比喻的修辭,作者將雪中的靜物比作木刻畫,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雪的自然、平靜。

三、掩卷思考,學以致用

1.紅綠兩色在一起,會使紅的更紅,綠的更綠,雙方的色彩都會得到加強,造成一種明麗鮮豔的效果。 「綠葉」比喻在取得成就的人物背後默默奉獻的人。

2.①果實:芬芳的花朵,紅豔的果實,這是草木努力成就自己的見證,做人何嘗不是這樣?不經努力奮鬥,怎能有甘美的果實?

②沉澱:時間可以讓渾濁的河水沉澱成一泓清泉,可以讓浮躁的心靈沉澱出寧靜淡然。

③燦爛:寧靜的夜,星光燦爛,我悄悄地把給媽媽的禮物放在床頭,期待明天一早看到她燦爛的笑容。

4古代詩歌四首

學習目標

1.展開想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感悟詩歌情感,初步體會情景交融的特點。

3.了解常識,學習欣賞古詩。

自主學習

1.補充知識卡片,閱讀並劃出重點。

(1)《觀滄海》

創作背景:本詩寫於東漢建安十二年秋,當年的夏五月詩人率軍北徵烏桓,七月出盧龍塞 ,九月大獲全勝。班師途中經過碣石山,詩人登高望海,留下了這千古傳頌的名篇。

作者簡介: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小名阿瞞,譙(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年,在鎮壓黃巾起義軍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 。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 官渡之戰大破軍閥袁紹後,逐漸統一了中國北方。到了東漢獻帝時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後封魏王。從此奠定中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子曹丕取代漢獻帝建魏國,追尊為武帝。 享年六十六歲。

(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創作背景:這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大概作於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寶十二載)。當時王昌齡從江寧丞被貶為龍標縣(今湖南省黔陽縣)尉,李白在揚州聽到好友被貶後寫下了這首詩。

作者簡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

(1)《次北固山下》

創作背景:這首詩是詩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時,由楚入吳,在沿江東行途中泊舟於江蘇鎮江北固山下時有感而作的。

作者簡介:王灣(生卒年不詳):字為德,洛陽(今屬河南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史學家。王灣作為開元初年的北方詩人,往來於吳楚間,被江南清麗山水所傾倒,並受到當時吳中詩人清秀詩風的影響,寫下了一些歌詠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得到當時的宰相張說的極度讚賞。

(1)《天淨沙·秋思》

創作背景: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鬱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於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這首《天淨沙·秋思》。

作者簡介: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裡,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2.先掃碼聽讀,標出朗讀停頓,再自己朗讀。

示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 文學常識填空。

1.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代大詩人著有《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作者_______,____代詩人,本詩中「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道出新舊更替的生活哲理。

3.《天淨沙秋思》作者,是代著名作家、家。他與被稱為「雜劇四大家」。他的《天淨沙秋思》被稱為「」。

4. 《天淨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天淨沙是,秋思是散曲的

合作探究

1.《觀滄海》一詩以哪個字統領全篇?詩人描寫了哪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其中哪些是實景,哪些是想像之景?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一名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請簡要分析。

3.詩中沒有單純的寫景,總是「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聯繫《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寫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詩的開頭寫景為什麼選取「楊花」「子規」來寫?

4.前人評價「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兩句詩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你認為它「妙」在何處?

5.人們常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天淨沙·秋思》描繪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何特點?

合作探究答案

1.「觀」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實寫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虛寫

這首樂府詩通過登高遠望歌頌了包羅萬象的大海和生機勃勃的山島,抒發了詩人氣吞山河的豪情壯志。表現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統一中國的宏偉抱負。

2.擬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將「愁心」帶給遠方的朋友,詩句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無奈,以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

3.寫「楊花」且「落盡」是先點時令,這樣的「暮春」在古詩中是一個花與淚同落的季候,這就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楊花」漂泊無定,暗寫王昌齡被貶荒僻之地給人的飄零流落之感;「子規」即杜鵑,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它總悲哀悽慘地啼叫著。因此,可以說,詩中開頭一句的寫景,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現。

4.①時序交替,觸景傷情;②寫景中蘊含哲理(海日生於殘夜,舊年未去,江上春色已到)表現了一種歡樂、積極、向上的情懷。

5.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斷腸人。這些景物的色彩是昏暗、衰朽的、情感壓抑、低沉、毫無生氣的,它們共同構成了深秋荒涼肅殺的景象,渲染出冷落暗淡的氣氛,描繪了一幅深秋蕭瑟悽苦的村野圖。

相關焦點

  • 2021年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語文知識:   ⑴朱自清《春》、老舍《濟南的冬天》、劉湛秋《雨的四季》《古代詩歌四首(曹操《觀滄海》、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王灣《次北固山下》、馬致遠《天淨沙·秋思》)》一般性文學常識(出處、作者):散文、近體詩、散曲的一些必要的文體知識;   ⑵修辭方法:比喻、比擬   ⑶詞性:名詞   ⑷表現手法
  •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專題訓練:附每課課後練習+單元測試卷!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專題訓練:附每課課後練習+單元測試卷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以「學校生活」為主題,包含三篇課文,其中兩篇精讀課文《大青樹下的小學》、《花的學校》和一篇略讀課文《不懂就要問》。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大青樹下的小學》知識點集錦,收藏備好
  • 2021年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知識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語文知識:   鄭振鐸《貓》、梁實秋《鳥》、康拉德·勞倫茲《動物笑談》、蒲松齡《狼》一般性文學常識(出處、作者);散文詩、筆記體小說(或曰志人小說)的一些必要的文體知識;   ⑵詞性:數詞和量詞、代詞   ⑶讀思結合、勾畫、摘錄、概括中心   重點詞語:   【貓】汙澀  綾  小侶  慫恿
  • 三年級上冊語文1-8單元知識點匯總 考前夯實基礎,為期末衝刺準備
    我們都知道,語文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和提升的過程,所有的內容都是循序漸進的,從一二年級時的簡單的字詞到句子的運用,再到三年級的閱讀理解和寫作。隨著學習的深入,考試的難度和靈活度都會增加,所以孩子們一定更要耐心和仔細。想要在語文的學習中取得不錯的成績,課前預習、課內認真聽講、課後認真複習,這三個環節都是一個都不能少的。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知識要點歸納,老師:考點都在這裡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有哪些重點知識需要掌握呢?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來解答。由於在前面的文章裡我們將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2單元的知識要點歸納都發布出來了,今天我們主要是把第4~8單元的知識點分享給大家。三年級同學們如果將這些知識點保存好,列印出來後,可以當作課堂筆記,省去很多時間寫筆記,直接將這些重點知識記住就行。以下就是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知識點歸納第4~8單元的內容,大家可以收藏起來,或者保存圖片到電腦直接列印出來進行預習或者複習。文章末尾有全套電子檔的獲得方法,請大家務必看完全文。
  • 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這些字詞題很經典,趕緊收藏
    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這些字詞題很經典,趕緊收藏一年級語文字詞的考查對一部分孩子來說還是比較難的,孩子們在學習生字時需要孩子們多花點時間去讀、去寫。到目前為止,很多學校一年級的語文已經學完第六單元,接下來老師分享一套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檢測孩子的學習情況。試卷分享01第一大題連一連,需要孩子們知道生字和對應的拼音,除此之外一年級孩子做題時一定要靜下心來,先想好再連線。
  • 七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全歸納!附例題解析,建議人手一份收藏
    七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全歸納!附例題解析,建議人手一份收藏初一是初中階段的開始,同時也是打好基礎的關鍵時刻,因為進入初中後,小學時期的學習方法肯定是不能用了,新的學習環境、學習進度都需要同學們一一適應,而且各科知識點難度都有不小的提升。特別是數學這門科目,很多孩子進入初一後成績都會有短暫的下滑,如果沒及時跟上學習節奏的話,後面的學習難度只會更加的困難。
  • 用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思維導圖整理知識點
    思維導圖用於學習上可以理解為知識點「地圖」,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知識點整理方式。思維導圖就如同一根線,把各知識點連接起來,不僅可以幫助記憶知識點,而且還可以培養思維邏輯。下面「迅哥」就用迅捷畫圖教你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思維導圖整理匯總知識點的方法。
  •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全冊生字組詞表,老師:每課都要聽寫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全冊生字組詞表,老師:沒課都要聽寫。新學期已經開學,原來的一年級小朋友進入二年級的學習了。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有哪些重要知識點需要學習呢?要學習的知識點還是很多的,今天我們先來從本學期需要掌握的生字和詞語說起。
  • 二年級語文上冊,詞語搭配、多音字組詞、選詞填空匯總,家長收藏
    二年級語文上冊,詞語搭配、多音字組詞、選詞填空匯總,家長收藏。小學二年級的語文學習,多音字、詞語的組詞、詞語的搭配、詞語與句子的搭配、選詞填空等是重中之重,學生在學習時,要特別注意掌握好這些知識點。今天我們要跟大家分享的時候二年級語文上冊字、詞、句的練習題及相關知識點匯總。首先,我們從詞語部分開始。第一部分是數量詞的搭配練習題,這個題型是二年級語文考試中最常見的題型,很多題是基礎,也是常識。比如:一隻雞、一個字、一支歌、一粒米等,每一個名詞與量詞的搭配都是固定的,不能自己發明創造。
  •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2020秋部編人教版,知識點全面
    #小學六年級語文學習#今天分享大家一套部編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題量充實,基礎知識考查細緻全面,是一套很好的練習參考題。很多家長留言想要列印。需要電子版的可以在評論區留個電子郵箱。小軍老師看到會發送給你。
  • 2021七年級上冊語文的知識點:散步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七年級上冊語文的知識點:散步,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分歧qí 蹲dūn下   2.解釋下列詞語。   (1) 委屈:受到不應有的指責或待遇,心裡難過。
  • 2021年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知識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語文知識:   ⑴安徒生《皇帝的新裝》、《詩二首(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吳望堯《太陽船》)》、袁珂《女媧造人》《寓言四則(伊索寓言《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呂氏春秋《穿井得一人》,列子《杞人憂天》)》一般性文學常識(出處、作者);散文詩、筆記體小說(或曰志人小說)的一些必要的文體知識;   ⑵神話的起源   ⑶寓言的特點
  • 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附知識點總結),值得收藏!
    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附知識點總結)識字有技巧:在我會認這個環節,語文園地八安排了11個生字。首先同學們要觀察漢字的結構,是左右還是上下。>含反犬旁的:狼 猩猩含鳥字旁的:白鶴 鴿子含蟲字旁的:蚯蚓 螃蟹 蝦 蠶含水字旁的:海龜含羊字旁的:羚羊書寫提示:語文園地八中要求我們書寫
  •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知識點匯總,全面複習,提高成績
    文末有其他單元知識點匯總。部編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五單元--「成長的快樂」本單元是習作單元,課文只有兩篇,但與其他單元不一樣,安排有兩篇習作例文。從寫作方法來看,這些文章都有一個明確的中心意思,選材都是圍繞這個中心展開的。
  • 二年級語文上冊:近反義詞+多音字+課內外閱讀理解專題匯總,收藏
    換一句話來說,二年級的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還屬於正起步階段,家長平日裡培養孩子書面的字詞句時,也要同時培養好孩子語言方面的能力。比如說:生活中說一句話時是否完整,經常有意識的訓練,今後的語文寫作效果定會好很多。
  •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第六單元課文重點知識總結
    孩子學習語文,要掌握課文主旨內容,了解課文講的是什麼內容,要求學生會用自己的話去概括課文中心,真正掌握課文精髓,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第六單元課文重點知識總結,能快速幫助孩子了解課文內容,只要花較少的時間就能輕鬆掌握課文精髓。之前1-4單元資料已發有文章,有需求的請點擊我的頭像,在往期文章裡查看。歡迎大家關注我,點讚、轉發,收藏!
  •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第五單元知識點
    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第五單元知識點一、會認的字沙啦(lā) 鸚鵡(yīng wǔ)二、會寫的字引人注目——有目共睹六、反義詞美麗——醜陋 盛開——凋謝 快樂——傷心 仔細——粗心 合攏—張開有趣——無趣 喜愛——討厭 靜悄悄——鬧哄哄 一本正經——嬉皮笑臉引人注目——默默無聞七、
  • 小學三年級英語上冊,全冊知識點匯總,老師:期末考試前務必掌握
    小學三年級英語上冊,全冊知識點匯總,老師,期末考試前務必掌握離本學期期末考試只有一周時間了,還沒有進行期末考試的同學,一定要抓緊最後一點時間複習。三年級英語是語數外中最容易拿高分的,考滿分的機率比語文數學都要大得多。
  •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知識點總結+生字組詞+課文背誦+看...
    為了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們鞏固每課的知識點,汪老師特整理了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知識點總結+生字組詞+課文背誦+看拼音寫詞語,建議各位家長領取電子列印版給孩子練習!